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爾貝尼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爾貝尼斯

伊薩克·阿爾貝尼茲(Albeniz, Isaac, 1860-1909),1860年生於西班牙東北部卡塔羅尼亞的坎普洛爾東。童年時起便顯示出驚人的鋼琴演奏天賦,並在4歲的時候在巴塞羅那首次公開演出。兩年後,他的母親帶他到巴黎跟巴黎音樂學院當時著名的鋼琴教授馬蒙特爾學習了九個月。馬蒙特爾曾希望阿爾貝尼茲進入音樂學院學習,但由於阿爾貝尼茲的年齡太小隻得作罷。在返回西班牙的途中,阿爾貝尼茲舉行了幾場音樂會,並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Marcha Militar。[1]

人物生平

1868年,阿爾貝尼茲全家搬往馬德里,從此阿爾貝尼茲開始在皇家音樂學院學習。他卓越的鋼琴演奏才能受到高度讚揚,被譽為西班牙最傑出的天才,經常被比作「莫扎特」。但是後來阿爾貝尼茲卻對鋼琴演奏變得極端焦躁和厭惡,他開始變得叛逆,後來又離家出走。12歲的時候,他甚至乘船偷渡到阿根廷。據說他曾經靠在咖啡館裡彈琴來維生,後來他才得以舉行了一系列音樂會,並賺了很多錢。後來他又靠這筆錢去了古巴波多黎各美國。在紐約的時候,一貧如洗的阿爾貝尼茲不得不去做碼頭搬運工,為那些從西班牙輪船上下來的有錢人搬運行李。他也曾靠反彈鋼琴(背朝鋼琴,同時用手指背面彈琴)來吸引人們的注意。他靠着這些 「特技」才得以賺得足夠的錢來旅行以及重返歐洲。

實際上阿爾貝尼茲在美洲大陸的第一次演出是在1875年,他在波多黎各舉行了一系列的音樂會。他從那裡又去了古巴,1875年秋在返回西班牙之前他又舉辦了幾場音樂會。有趣的是,年輕的阿爾貝尼茲作為偷渡客四處旅行,他的父親卻是一名海關檢查員。1875年春天,小阿爾貝尼茲偷渡到古巴的哈瓦那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在當月30日從加迪斯(Cadiz)港口出發去其它地方赴任,就在他離開加迪斯的當晚,阿爾貝尼茲在當地舉辦了一場音樂會。

15歲那年,阿爾貝尼茲回到了西班牙,並在巴塞羅那巴倫西亞薩拉曼卡等地舉辦了多場音樂會。阿爾貝尼茲意識到自己童年時期的天賦已經走向尾聲,然而從一個音樂神童轉變為一個成熟的音樂家絕非易事,因此他在1876年5月進入了Leipzig音樂學院。他希望通過在世界著名音樂學府中的學習來獲得一定的聲望。他開始跟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的學生Louis MaasSalomon Jadassohn學習鋼琴和作曲。但在不到兩個月後,阿爾貝尼茲卻因經濟上的困難、討厭德語以及不習慣老師們對他的嚴格要求而離開了薩克遜,那裡曾經是巴赫舒曼門德爾松一度居住過的地方。

1875年,阿爾貝尼茲在國王阿方索(Alfonso)十二世的私人秘書的幫助下獲得了皇家的資助,而去布魯塞爾音樂學院學習。1879年,他在那裡獲得了鋼琴大賽的一等獎。此後又到歐洲進行巡迴演出。然而當時他最大的夢想卻是能夠跟弗朗茲·李斯特學習鋼琴。於是,在20歲那年,他離開布魯塞爾來到布達佩斯。

令人遺憾的是,阿爾貝尼茲卻沒能完成他的夙願,因為當時李斯特正在魏瑪。阿爾貝尼茲費勁力氣到了布達佩斯,卻發現李斯特那時已經不在那裡住了,於是他只好又回到了馬德里。在接下來的兩年裡,他在西班牙的各個城市到處舉辦音樂會。他還一度擔任過一個薩蘇埃拉演出公司的經理和指揮,同時創作了他第一批音樂劇作品——三部薩蘇埃拉,其中就包括Cantalones de Gracia

1883年是阿爾貝尼茲生活的轉折點,在結束了南美的旅行之後,他在巴塞羅那定居。在那裡,他結識了素有「西班牙民族音樂之父」稱號的菲里佩·佩德雷爾。佩德雷爾是一名音樂教師、作曲家,同時也是一名音樂史料研究家,他整理了大量古老的西班牙音樂。作為一名狂熱的民族主義者,他的信條是「西班牙的作曲家應寫出西班牙自己的音樂」,即紮根於西班牙文化的音樂,從本民族的民歌和舞蹈中獲得自己的音樂元素和技巧。佩德雷爾的理念極大地影響了阿爾貝尼茲,後者因此創作出了完全不同於當時歐洲沙龍音樂風格的作品。他創作了很多舒伯特肖邦以及勃拉姆斯風格的短小鋼琴作品。

1883年,阿爾貝尼茲與他的第一個學生Rosita Jordana結婚,1885年,他們夫婦搬到了馬德里。阿爾貝尼茲作為一名鋼琴教師和高水平的演奏家很快在當地獲得了聲望,人們認為他的演奏堪與19世紀著名的鋼琴大師李斯特和安東·魯賓斯坦相媲美。1889至1892年間他在英國德國奧地利比利時以及法國等地巡迴演出,作為一名音樂會鋼琴演奏家,他在此時達到了他的藝術頂峰。

遺憾的是阿爾貝尼茲所處的正是鋼琴演奏人才輩出的年代,潘德烈夫斯帕赫曼索菲·蒙特等人都曾在1890年的春天在倫敦舉行了音樂會。這種激烈的競爭無疑使阿爾貝尼茲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困難重重。

在此期間,阿爾貝尼茲還創作了大量各種風格的音樂作品。例如古風組曲(Suites Anciennes)——三首新巴洛克風格舞曲;一部李斯特風格的練習曲(Deseo: Estudio de Concierto)。他的第一部鋼琴協奏曲(Concierto Fantastico,Op.78)也是在1886年左右寫成的。更為重要的是,也是在這個時期他創作出了受西班牙音樂元素影響的器樂作品,例如西班牙組曲(Op.47,只有 Granada,Cantaluna,SevillaCuba),西班牙舞曲和西班牙隨想曲(Op.70),Torre Bermeja(Op.92,No.12)等等。

1890至1893年間,阿爾貝尼茲大部分時間呆在倫敦,他對音樂舞台作品的興趣又重新點燃,除了寫一些鋼琴作品以及定期在倫敦和歐洲其它城市舉行音樂會以外,他成功的創作了幾部小歌劇和藝術歌曲,並且曾擔任過一陣威爾斯王子劇院的作曲家和指揮。1893年他正式獲得了這個職位的任命,但他卻拒絕了這份工作,回到了西班牙,又在1894年秋去了巴黎。就在阿爾貝尼茲離開倫敦前,他結識了一位富有的銀行家——F.莫尼-庫茨(拉蒂莫爵士),後者的業餘愛好就是創作戲劇並希望有一天他的作品可以配上音樂搬上舞台。出於對家庭收入的考慮,阿爾貝尼茲答應為這位銀行家的劇作創作音樂。然而合作卻並不那麼讓人愉快,阿爾貝尼茲常常因此大發雷霆。他們一共只完成了三部歌劇(分別是《亨利·科里弗爾德》、《莫林》和《佩皮塔·希門尼斯》)以及一些藝術歌曲,直到1905 年,這種合作關係終止。不過他們的第二部歌劇《佩皮塔·希門尼斯》(Pepita Timenez),以Juan Valera所寫的一部著名的小說為台本的歌劇卻在歐洲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並且成為當代西班牙歌劇中一部值得一提的作品。

阿爾貝尼茲創作這三部歌劇的時候生活在巴黎,他在那裡結識了許多著名的音樂家,他是歐內斯特·肖松家的常客,在那裡他認識了許多著名的作曲家象弗雷杜卡斯、以及查爾斯·鮑德斯,後來又經他們的介紹去了Schola Cantorum私人音樂班教授高級鋼琴課程。這種富裕的音樂環境也極大的影響了阿爾貝尼茲,他感到了自己早期作品的不足之處,認為它們缺乏深度,他認為他應該嘗試創作一些更有魄力、更有內涵的作品,從那時起,阿爾貝尼茲開始了他晚期的音樂創作。

1900年以後,阿爾貝尼茲的生活開始變得痛苦不堪,他患了布萊特氏病(腎小球腎炎),一種最終奪去他生命的腎病。他的夫人也開始病重,同時,他的一個孩子的死亡更加重了他的痛苦,這使他根本無法完成他那幾部已經開始創作的詩意的作品。

身患重病的阿爾貝尼茲又重回他所熟悉的舞台劇作以及鋼琴作品的創作,在1905~1909年間,他創作了著名的《伊比利亞》,一部由12首鋼琴作品所組成的組曲,共四卷。這部作品有着豐富的內涵以及複雜的作曲技巧,它們是西班牙民族音樂(特別是安達路西亞音樂)與歐洲印象派以及浪漫樂派音樂所交織成的複合體。

1909年三月,令人幾乎無法忍受的病痛迫使阿爾貝尼茲一家從奈斯搬到了法國比利牛斯山附近的康伯萊班(Cambo-Les-Bains)。1909年5月18日,阿爾貝尼茲在那裡去世,後來他的遺體被運回巴塞羅那,葬在Southwest Churchyard

參考文獻

  1. 伊薩克·阿爾貝尼茲. [2019-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