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波羅九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波羅九號(英語:Apollo 9)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969年3月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阿波羅計劃第三彈。此次任務是完整阿波羅航天器(包括服務與指令艙和登月艙)的首度升空,也是美國使用土星5號運載火箭發射的第二次阿波羅載人任務。阿波羅航天器飛入近地軌道,任務為期十天,目標包括檢測登月艙執行月球軌道任務的飛行資格,降落和上升推進系統操作示範,證明機組人員能夠獨立飛行,然後將登月艙和服務與指令艙會合併對接,為首次載人登月任務打基礎。其他任務目標包括登月艙降落髮動機點火,以後備模式推動航天器(之後在阿波羅13號任務使用),並在登月艙外使用便攜式生命保障系統背包。

執行任務的三名機組人員包括:指揮官詹姆斯·麥克迪維特、指令艙駕駛員大衛·斯科特和登月艙駕駛員拉塞爾·施威卡特。他們在十天任務期間檢測包括登月艙發動機、背包生命保障系統、導航系統和對接演習等對於登月至關重要的系統和程序。

1969年3月3日發射升空後,機組人員執行人類歷史上首次登月艙載人飛行,首次登月艙脫離和對接,還有一次雙人太空行走[1],然後是史上第二次將兩個載人航天器對接——比蘇聯聯盟四號和聯盟五號的太空行走人員交換晚兩個月。任務獲取圓滿成功,於3月13日結束,證明登月艙能夠載人飛行,為登月前的最後一次彩排做好準備,直至實現登上月球的最終目標。

任務背景

1966年4月,飛行機組操作總監迪克·斯雷頓選中詹姆斯·麥克迪維特、大衛·斯科特和拉塞爾·施威卡特作為第二批阿波羅飛行員,是第一批阿波羅飛行員——古斯·格里森、愛德華·懷特和羅傑·查菲——的替補人選,為一號服務與指令艙的首次地球軌道載人試飛(即之後的阿波羅一號)做準備。一號服務與指令艙的開發延誤導致阿波羅一號任務推遲至1967年,麥克迪維特三人在調整後的飛行計劃里是服務與指令艙的第二組飛行員,需要在地球軌道上同分開發射的無人登月艙會合。弗蘭克·博爾曼指揮的第三次載人飛行任務將成為土星5號運載火箭發射的首次載人航天任務。

1967年1月27日,格里森一行正執行發射台測試,為計劃2月21日啟動的阿波羅一號任務做準備,突然艙內發生火災[2],三人當場喪生,對阿波羅計劃的全面安全審查接踵而至*。在此期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通過阿波羅五號無人任務測試第一個登月艙(簡稱LM-1)*。

根據新計劃,原定1968年10月執行的阿波羅七號將成為首次阿波羅載人任務。此次飛行旨在測試二號服務與指令艙,不包含登月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從1967年開始執行一系列任務,每個任務以字母打頭,順利完成才能啟動下一次任務,最終目標是人稱「G任務」的載人登月*。阿波羅七號是「C任務」,但測試登月艙載人飛行的「D任務」進度遠遠落後於預期,這會導致約翰·肯尼迪總統要求在20世紀60年代結束前讓美國人登上月球並安全返回的目標無法實現。1967年1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布麥克迪維特三人是D任務的首批機組人員,將在地球軌道執行長時間的指令艙和登月艙測試。

為達成肯尼迪總統的期望,阿波羅計劃主管喬治·洛(George M. Low)於1968年8月提議,如果十月的阿波羅七號順利完成,阿波羅八號將不帶登月艙進入月球軌道。在此以前,阿波羅八號是D任務,阿波羅九號則是進入中地球軌道測試的「E任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同意把阿波羅八號送入月球軌道後,阿波羅九號成為D任務,斯雷頓提議讓麥克迪維特隨阿波羅八號一起前去月球軌道,但麥克迪維特代表另外兩名組員謝絕建議,決定留在D任務,即阿波羅九號。

阿波羅七號順利完成,機組人員隨即調換。之後首位登上月球的航天員人選也因此改變。阿波羅八號和九號的機組人員對調時,替補人員也一起調換。根據之前的經驗,每次任務的替補人員將成為之後第三次任務的機組人員,所以尼爾·阿姆斯特朗等三人作為博爾曼機組替補就成為阿波羅十一號的機組人員,皮特·康拉德等三人則駕駛阿波羅12號成為月球的第二批訪客。

視頻

阿波羅九號 相關視頻

阿波羅9號的指揮和登月艙在地球軌道上運行
美國首次登月成功,阿波羅11號突然失去了聯繫,秘密的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 美國航天員在阿波羅9號登月艙外太空行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2011-04-07
  2. 阿波羅1號——發射台事故,中國網,201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