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麟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祖籍隴西成紀,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同母兄弟。使用麟德年號共兩年(664年正月—665年十二月)。

麟德(664年正月—665年十二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號。唐朝使用這個年號共2年(664年正月—665年十二月)。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為善,祖籍隴西成紀,唐朝第三位皇帝(649至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為文德順聖皇后長孫氏,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同母兄弟。

舊唐書》、《新唐書》都稱是龍朔三年十二月,詔改明年正月一日為麟德元年。但是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紀元鈔》則記載「龍朔四年六月一日改」[1],與史書的記載相差半年。[2]

大事記:歷史紀事

武后垂簾聽政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自名武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后並稱為「呂武」。

武則天被立為後以後,漸作威福,高宗每受其制,欲廢之,命宰相上官儀草詔。武后聞之,遽至高宗處自訴,詔草猶在,高宗羞縮不忍,乃曰:「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武后乃使許敬宗誣奏上官儀與廢太子忠謀反。麟德元年(六六四)十二月十三日,上官儀被下獄處死,其子庭芝亦被殺,籍沒全家,賜廢太子忠死,株連流貶者甚眾。自是,高宗每視事、武后皆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聖。[3]

文化紀事

玄奘卒

玄奘(五九六至六六四)通稱三藏法師,唐高僧,佛教學者,旅行家,翻譯家,佛教唯識宗的創始者之一。俗姓陳,名諱,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貞觀元年(627。一說貞觀三年六二九),從長安出發赴天竺遊學。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回到長安,帶回佛經六百五十七部,隨即開始翻譯工作,共譯出佛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並撰有《大唐西域記》一書,成為一部寶貴的歷史文獻。[4]

玄奘生前,本欲再翻《大寶積經》,以病未成。高宗聞其罹病,遣御醫急赴,未至已卒。高宗為之廢朝數日。前後五下敕書經營喪事。斂以金棺銀槨。葬日,長安及各州五百里內送者百餘萬人,以繪采三千匹,結成涅盤、與以載柩。是日宿於墓所者三萬餘人。後劉軻復為撰碑,稱「自大教東流,翻譯之盛未有如法師者」。[5]

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唐朝疆域圖。

雜譚逸事

改雲中都護府為單于大都護府[6]

貞觀四年(六三0),唐滅突厥後,遷突厥三百帳於雲中城(今山西大同),以阿史德氏為之長。至是(六六三),部落漸眾,阿史德氏詣闕,請依胡法立親王為可汗以統之。高宗召見阿史德氏,謂曰:「今之可汗,古之單于也。」因此之故,麟德元年(六六四)正月十六,改雲中都護府為單于大都護府,以殷王旭輪為單于大都護,遙領之。

郇公孝協被賜死

麟德元年(六六四)四月,魏州刺史郇公孝協坐贓,賜死。司宗卿王博七奏孝協父叔良於高祖時擊突厥,中流矢死,乃死於王事,孝協無兄弟,恐其絕嗣。高宗曰:「畫一之法,不可以親疏異制,苟害百姓,雖皇太子亦所不赦。孝協有一子,何憂乏祀乎!」孝協自盡於家中。

劉仁軌上書言百濟戍兵疲憊

麟德元年(六六四)冬十月六日,檢校熊津都督劉仁軌上書,備言百濟戍兵疲憊,征役勞苦,獎賞無信,西歸無期。恐師眾疲老,立效無日。高宗深納其言,遣右威衛將軍劉仁願率兵渡海以代舊兵,並敕仁軌俱還。劉仁軌恐夷人新服,眾心未定,乃上表自請留鎮百濟,高宗從之。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麗百濟聯軍攻新羅,新羅遣使乞援於唐,李治遂先後派兵出擊高句麗和百濟。至龍朔三年(663年),唐大將劉仁軌大敗援助百濟的倭國軍於白江口,破百濟,其國王奔高句麗。總章元年(668年),唐軍攻占平壤,滅亡高句麗。

紀年

麟德 元年 二年
公元 664年 665年
干支 甲子 乙丑

參看

資料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中華書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參考文獻

  1. 吐魯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發掘簡報,文物,1973年第10期
  2. 《太平御覽》:又曰: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晉王,而限以非次,惶惑不決。乃御兩儀殿,群臣盡出,獨留長孫無忌及司空房弘齡、李勣,謂曰:「我三子一弟,所為如此,我心無聊。」因自投於床,抽佩刀欲自刺。無忌等驚懼,爭前扶抱,取佩刀以授晉王。無忌等請太宗所欲,報曰:「我欲立晉王。」無忌曰:「謹奉詔。有異議者,臣請斬之。」太宗謂晉王曰:「汝舅許汝也,汝宜拜謝。」晉王因下拜。太宗謂無忌等曰:「公等既符我意,未知物論何如?」無忌曰:「晉王仁孝,天下屬心久矣。乞召問百僚,必無異辭。」於是建立遂定。
  3. 《舊唐書·本紀第四·高宗上》:六月甲戌朔,皇太子即皇帝位,時年二十二。詔曰:「大行皇帝奄棄普天,痛貫心靈,若置湯火。思遵大孝,不敢滅身,永慕長號,將何逮及。粵以孤眇,屬當元嗣,思勵空薄,康濟黎元。敬順惟新,仰昭先德,宜布凱澤,被乎億兆。可大赦天下。內外文武賜勛官一級。諸年八十以上賚以粟帛。雍州及諸州比年供軍勞役尤甚之處,並給復一年。」辛巳,改民部尚書為戶部尚書。疊州都督、英國公勣為特進、檢校洛州刺史,仍於洛陽宮留守。癸未,詔司徒、揚州都督、趙國公無忌為太尉兼檢校中書令,知尚書門下二省事,余並如故,賜物三千段。癸巳,特進、英國公勣為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三品。秋七月丙午,有司請改治書侍御史為御史中丞,諸州治中為司馬,別駕為長史,治禮郎為奉禮郎,以避上名。以貞觀時不諱先帝二字,詔有司,奏曰:「先帝二名,禮不偏諱。上既單名,臣子不合指斥。」上乃從之。己酉,于闐王伏闍信來朝。八月癸酉朔,河東地震,晉州尤甚,壞廬舍,壓死者五千餘人。三日又震。詔遣使存問,給復二年,壓死者賜絹三匹。以開府儀同三司、英國公勣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三品。僕射始帶同中書門下。庚寅,葬太宗於昭陵。
  4. 《諭普光寺僧眾令》:蓋聞正法沒於西域,像教被於東華,古往今來,多歷年所。而難陀迦葉,馬鳴龍樹,既同瓶瀉有若燈傳,故得妙旨微言,垂文見意。是以三十二相,遍滿人天;十二部經,敷揚剎土。由其路者,則高騁四衢之上;迷其途者,則輪迴六趣之中。理窟法門,元宗秘藏,非天下之至賾,孰能與於此乎?皇帝以神道設教,利益群生,故普建仁祠,紹隆正覺,卜茲勝地,立此伽藍。請赤縣之名僧,徵帝城之上首。山林之士,擁錫來游;朝廷之賓,摳衣趨座。義筵濟濟,法侶詵詵,實聚落之福田,黔黎之壽域。加以叢楹疊杆,寶塔華台,洪鐘扣而弗喧,清梵唱而逾靜。若夫盧毗那佛坐普光,漢堂靈相,葳蕤肸蠁。以今方古,ウ與冥符,名器之間,豈容虛立。然僧徒結集,須有綱紀,詢諸大眾,罕值其人。積日搜揚,頗有僉議,咸雲紀國寺上座慧淨,自性清淨,本來有之,風神秀徹,非適今也。至於龍宮寶藏,象力尊經,皆挺自生知,無師獨悟,豈止四諦一乘之說,七處八會之談。要其指歸,得其真趣而已。固亦滌除元覽,老氏之至言;潔淨精微,宣尼之妙義,莫不窮理盡性,尋根討源。其德行也如彼,其學業也如此,今請為普光寺主,仍知本寺事。法師比者逡巡靜退,不肯降重,殷勤苦請,方始克從。但菩薩之家,體尚和合,若得無諍三昧,自然永離十纏,亦願合寺諸師,共宏此意。其迎請之禮,任依僧法。
  5. 《答沙門慧淨辭知普光寺任令》:忽辱來書,甚以傾慰。三復之後,自覺欣然。竊聞如來,雖跡起人間,而道籠天外,神功妙力,不可思議。寂爾無為,則言語道斷;湛然常在,則心行處滅。但為眾生煩惱,漂沒愛河,得不大拯橫流,令登彼岸?故出入三界,降六天,經營十方,良為於此。若夫鹿園福地,鷲嶺靈山,灑甘露於禪林,轉法輪於淨域,付囑菩薩,濟拔黔黎。然後放光面門,滅影雙樹。寶船雖沒,遺教猶存,即是如來法身,無有異也。然人宏道,非道宏人。遠有彌勒文殊,親承音旨;近則圖澄羅什,發明經教。五百一賢,信非徒說;千里一遇,蓋非虛言。法師昔在俗緣,門稱通德,飛纓東序,鳴玉上庠,故得垂裕後昆,傳芳猶子。嘗以《詩》稱三百,不離於苦空;《曲禮》三千,未免於生滅。故發宏誓願,回向菩提,落彼兩髦,披茲三服。至如大乘小乘之偈,廣說略說之文,十誦僧祗,八部般若,天親無著之論,法門句義之談,皆剖判胸懷,激揚清濁。至於光臨講座,開置法筵,精義入神,隨類俱解。寫懸河之辯,動連環之辭,碧雞譽於漢臣,白馬稱於傲吏。以今仿古,彼復何人?所以仰請法師為普光寺主,兼知紀國寺上座事。又聞若獨善之心有限,則濟物之理不宏,彼我之意未忘,則他自之情不坦。且普光、紀國,俱是道場。舊住新居,有何差別?法師來狀云:「魚鹿易處,失燥濕之宜。」斯乃意在謙虛,假稱珍怪。昔聞流水長者,遂能救十千之魚;曠野獵師,豈得害三歸之鹿。但使筌蹄不用,則言象自忘。
  6. 《舊唐書·本紀第五·高宗下》:十一月,皇太子來朝。癸亥,幸奉天宮。時天后自封岱之後,勸上封中嶽。每下詔草儀注,即歲飢、邊事警急而止。至是復行封中嶽禮,上疾而止。上苦頭重不可忍,侍醫秦鳴鶴曰:「刺頭微出血,可愈。」天后帷中言曰:「此可斬,欲刺血於人主首耶!」上曰:「吾苦頭重,出血未必不佳。」即刺百會,上曰:「吾眼明矣。」戊戌,命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以招討總管討山賊元珍、骨篤祿、賀魯等。詔皇太子監國,裴炎、劉齊賢、郭正一等於東宮同平章事。丁未,自奉天宮還東都。上疾甚,宰臣已下並不得謁見。十二月己酉,詔改永淳二年為弘道元年。將宣赦書,上欲親御則天門樓,氣逆不能上馬,遂召百姓於殿前宣之。禮畢,上問侍臣曰:「民庶喜否?」曰:「百姓蒙赦,無不感悅。」上曰:「蒼生雖喜,我命危篤。天地神祇若延吾一兩月之命,得還長安,死亦無恨。」是夕,帝崩於真觀殿,時年五十六。宣遺詔:「七日而殯,皇太子即位於柩前。園陵制度,務從節儉。軍國大事有不決者,取天后處分。」群臣上諡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文明元年八月庚寅,葬於乾陵。天寶十三載,改諡曰天皇大弘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