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龍江級巡邏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龍江級巡邏艇是1977年的中華民國海軍「先鋒計劃」引進美國塔科馬造船公司(Tacoma Boarbuilding)生產的PSMM Mk5多用途巡邏艇(Patrol Ship Multi-Mission),由美國海軍1960年代的Ashiville級(USS PG84)炮艇衍生而成。原定要出售給中華民國海軍8艘,其中第一艘在美國興建[1],第二艘之後交給台灣的中國造船公司生產。在興建第二艘之後因兩國斷交,後續的訂單被取消,因此僅有兩艘在中華民國海軍服役,分別是龍江號(PGG-601)與綏江號(PGG-602)。本級兩艘艦均已於2011年年底正式除役。

歷史沿革

1978年美國同意出售8艘PSMM Mk5多用途巡邏艇給中華民國海軍,中華民國海軍文件中以「先鋒計劃」代稱此批船艦之建案,其中第一艘在美國興建移交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艘之後則在美國協助下由中國造船公司在中華民國興建,唯同年底美國吉米·卡特政府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而且中美協防條約也將於1979年底正式廢除。在這樣的背景下,在綏江號完工後剩餘的6艘建造合約遭到取消;被取消的說法很多種,然至今尚未獲得證實:

  • 第一種說法是美國當時拒絕出售魚叉反艦導彈給本級巡邏艇使用,因此中華民國方面取消後續的合約。
  • 第二種說法是美國知道這些巡邏艇將會使用雄風一型反艦導彈,因此美國方面取消續建合約。
  • 第三種說法是中船在興建綏江號的過程當中出現許多問題,進度始終落後,導致中華民國海軍對中船與艦造合約不滿意,在轉移生產海鷗級導彈快艇同時取消本級巡邏艇的後續生產合約。

前二種說法在時間和設計上不符合當時情況;後一說法認為真實原因還是因為中美斷交後,與兩岸重新簽署的公報、法律有關。

1978年下半年,龍江級第一艘艇龍江號加入中華民國海軍服役,最初的艦艇編號為PGG-582[2];在改隸屬海軍一三一艦隊之後,艦艇編號改為PGG-601。

龍江級第二艘艇綏江號在1976年開始興建,因中美斷交,直到1981年年底由忠義計劃,中華民國海軍第一批派往美國學習造艦的29位軍官啟程赴美,才順利完工交艦,前後建造時間長達5年。綏江號除役前也隸屬于海軍一三一艦隊,艦艇編號PGG-602。

視頻

龍江級巡邏艇 相關視頻

這麼炫的巡邏艇你見過嗎
1940年美國塔科馬海峽吊橋扭擺垮塌過程

參考文獻

  1. 台灣海軍導彈艇 ,新浪博客,2008-07-31
  2. 台灣海軍「龍江」「綏江」兩艦月底正式除役,大西北網,201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