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中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中学'''是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的学校,也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ref>[http://blog.sina.com.cn/s/…”)
 
行 1: 行 1:
  
  
'''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中学'''是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的学校,也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3079380102dyi1.html 中国当代特色学校],搜狐,2012-03-16</ref>。
+
'''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中学'''是位于[[ 江西省]][[ 赣州市]] 南康区的学校,也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3079380102dyi1.html 中国当代特色学校],搜狐,2012-03-16</ref>。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2019年,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中学获2019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
2019年,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中学获2019年全国[[ 青少年]]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中学,2017年8月由南康新世纪中英文改办而成且正式挂牌成立,并于2018年进行了扩建。
+
 赣州市南康区第十中学,2017年8月由南康新世纪中英文改办而成且正式挂牌[[ 成立]] ,并于2018年进行了扩建。
  
 这是区委、区政府关心重视教育的重大举措,是推进义务教育<ref>[https://www.docin.com/p-2249608618.html 2019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豆丁网,2019-09-01</ref>均衡发展、化解城区初中大班额、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
 这是区委、区政府关心重视教育的重大举措,是推进[[ 义务教育]]<ref>[https://www.docin.com/p-2249608618.html 2019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豆丁网,2019-09-01</ref>均衡发展、化解城区初中大班额、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三年来,十中人牢记嘱托,秉承“从一而十、臻美至善”的办学理念,守正笃实,勤耕励耘,深入挖掘原南康三中初中部及中英文学校积淀的深厚底蕴,不断融合,朝着精品化办学方向阔步前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
 三年来,十中人牢记嘱托,秉承“从一而十、臻美至善”的办学理念,守正笃实,勤耕励耘,深入挖掘原南康三中初中部及中英文学校积淀的深厚底蕴,不断融合,朝着精品化办学方向阔步前行,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 乐章]]
  
 
==校园咨询==
 
==校园咨询==
行 21: 行 21:
 
====一、改革背景====
 
====一、改革背景====
  
 赣州市第十中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和合五育,雨润花开”办学理念,认真思考管理的相应变革和发展规划的相应调整。守住学生高效学习的主阵地,努力打造学生快乐学习的新高地,坚持减负增效相融,实行“高效课堂提质提效、五润课程减压减负、欢跃课间健体健心、智慧探索益智益趣”四个“双减”阵营相结合方式,致力构建“文学润德、科技润智、艺术润心、体育润志、劳动润行”的“五润”特色课程体系,助力“双减”工作创新推深,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
 赣州市第十中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和合五育,雨润花开”办学理念,认真思考管理的相应变革和发展规划的相应调整。守住学生高效学习的主阵地,努力打造学生快乐学习的新高地,坚持减负增效相融,实行“高效课堂提质提效、五润课程减压减负、欢跃课间健体健心、智慧探索益智益趣”四个“双减”阵营相结合方式,致力构建“文学润德、科技润智、[[ 艺术]] 润心、体育润志、劳动润行”的“五润”特色课程体系,助力“双减”工作创新推深,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二、改革举措====
 
====二、改革举措====
行 27: 行 27:
 
 (一)文学润德
 
 (一)文学润德
  
1.传承国学经典,提升文化自信。成立文学社和读书沙龙,设立共享书屋,教会学生欣赏文学、诵读国学、爱党爱国、崇尚礼德,厚植家国情怀。
+
1.传承国学经典,提升[[ 文化]] 自信。成立文学社和读书沙龙,设立共享书屋,教会学生欣赏文学、诵读国学、爱党爱国、崇尚礼德,厚植家国情怀。
  
2.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品德修养。举办古诗词大会、“爱国主义”主题手抄报、“最美十中人”演讲、“少年中国说”朗诵、“模拟法庭”“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等比赛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不断修身立德,打牢思想根基。
+
2.开展主题教育,提升品德修养。举办古诗词大会、“[[ 爱国主义]] ”主题手抄报、“最美十中人”演讲、“少年中国说”朗诵、“模拟法庭”“建党100周年”主题征文等比赛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不断修身立德,打牢思想根基。
  
3.赓续红色基因,品读红色文化。编辑红色文化读本,开展讲红色故事活动,组织红色研学活动,厚植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
3.赓续红色[[ 基因]] ,品读红色文化。编辑红色文化读本,开展讲红色故事活动,组织红色研学活动,厚植爱国情操,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二)科技润智
 
 (二)科技润智
  
 优化文化课现有校本课程,以三个社团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培育动手能力,挖掘科技创新潜能。
+
 优化文化课现有校本课程,以三个[[ 社团]] 形式普及科学知识,培育动手能力,挖掘科技创新潜能。
  
1.理化生实验社团。主要以指导、讲座、实践等方式开展实验操作、个案探究、发明利用等活动。
+
1.理化生实验社团。主要以[[ 指导]] 、讲座、实践等方式开展实验操作、个案探究、发明利用等活动。
  
2.人工智能社团。采取每周1堂信息技术课+1堂人工智能课的“1+1”模式,实现工作原理、动手设计、智慧合作的训练目标。
+
2.人工智能社团。采取每周1堂信息技术课+1堂[[ 人工智能]] 课的“1+1”模式,实现工作原理、动手设计、智慧合作的训练目标。
  
3.电脑编程社团。从“熟悉软件、采集素材、分类探索、出题创意、分工合作、益智创新”五方面认真开展活动,通过智能展示、创新演绎的社团作品秀,每学期评定“程序、操控、智趣、动漫、创优”五项达人证书。
+
3.电脑编程社团。从“熟悉软件、采集素材、分类[[ 探索]] 、出题创意、分工合作、益智创新”五方面认真开展活动,通过智能展示、创新演绎的社团作品秀,每学期评定“程序、操控、智趣、动漫、创优”五项达人证书。
  
 
 (三)体育润志
 
 (三)体育润志
  
 以体育社团为依托,实施体能素质训练、运动理论传授、要领技能强化相结合的“一训二授三强化”做法。
+
 以体育社团为依托,实施体能素质训练、运动[[ 理论]] 传授、要领技能强化相结合的“一训二授三强化”做法。
  
1.球类社团。每学期在训练之余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年级友谊赛、班级积分赛、组合对抗赛、师生交流赛。
+
1.球类社团。每学期在训练之余开展篮球、[[ 羽毛球]] 、乒乓球年级友谊赛、班级积分赛、组合对抗赛、师生交流赛。
  
2.田径社团。从定对象、定目标、定内容、定方法四方面训练,从强素质、提速度、稳力量、拼耐力、磨意志五方面突破。
+
2.田径社团。从定对象、定目标、定内容、定方法四方面训练,从强素质、提[[ 速度]] 、稳力量、拼耐力、磨意志五方面突破。
  
3.跳绳社团。进行弹跳能力、灵敏协调、速度耐力等训练。契合中考体育,每天大课间针对性地安排跳绳活动。
+
3.跳绳社团。进行弹跳能力、灵敏协调、速度耐力等训练。契合[[ 中考]] 体育,每天大课间针对性地安排跳绳活动。
  
 
 (四)艺术润心
 
 (四)艺术润心
  
 本着“传承艺术瑰宝、浸润富足心灵”的目标,通过开设多种艺术社团方式,优化课外活动形式。
+
 本着“传承[[ 艺术]] 瑰宝、浸润富足心灵”的目标,通过开设多种艺术社团方式,优化课外活动形式。
  
 
1.班级、校园合唱社团并行。认真组织排练,快乐歌唱、陶冶情操,激发爱国热情和团队意识。
 
1.班级、校园合唱社团并行。认真组织排练,快乐歌唱、陶冶情操,激发爱国热情和团队意识。
  
2.书法社团。从基础练起,学思而进,一撇一捺,和润心灵,积极组织参与各级比赛与交流活动。
+
2.书法[[ 社团]] 。从基础练起,学思而进,一撇一捺,和润[[ 心灵]] ,积极组织参与各级比赛与交流活动。
  
 
3.素描社团。引领发现和创造美,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写意,在创作中促进内心和润、气宇不凡。
 
3.素描社团。引领发现和创造美,进行理论指导和实践写意,在创作中促进内心和润、气宇不凡。
  
4.剪纸、刺绣、脸谱制作、石头绘画、斗笠簸箕绘本社团。在引领学生熟知民俗、熟悉技巧、感受意境、悟析思想中熏陶艺术心质。
+
4.剪纸、[[ 刺绣]] 、脸谱制作、石头绘画、斗笠簸箕绘本社团。在引领学生熟知民俗、熟悉技巧、感受意境、悟析思想中熏陶艺术心质。
  
 
 (五)劳动润行
 
 (五)劳动润行
  
 学校开办之初就以“一个目标、两项技能、三支队伍、四个基地”的“一二三四”模式把劳动教育确立为特色课程,既“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学会至少两项劳动技能;打造好学生、教师、劳作社团三支队伍;建立学校果蔬种植、校企合作实践、日常劳动家庭、回报社会社区四个基地。以“1+4”工程(即以学校劳作基地为中心,辐射家庭、社区、校外劳动基地、社会企业)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开展模式和方式。如组织赴社区志愿劳动服务;每学期开展“我的十中我的家”花卉种植大赛;和茶叶基地达成合作协议,由茶园提供茶苗、制茶设备、种茶技术,学校把种茶、采茶、制茶、茶艺茶道茶文化和劳动教育相结合,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茶园,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
 学校开办之初就以“一个目标、两项技能、三支队伍、四个基地”的“一二三四”模式把劳动教育确立为特色课程,既“让劳动成为一种习惯”;让学生学会至少两项劳动[[ 技能]] ;打造好学生、教师、劳作社团三支队伍;建立学校果蔬种植、校企合作实践、日常劳动家庭、回报社会社区四个基地。以“1+4”工程(即以学校劳作基地为中心,辐射[[ 家庭]] 、社区、校外劳动基地、社会企业)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开展模式和方式。如组织赴社区志愿劳动服务;每学期开展“我的十中我的家”花卉种植大赛;和茶叶基地达成合作协议,由茶园提供茶苗、制茶设备、种茶技术,学校把种茶、采茶、制茶、茶艺茶道茶文化和劳动教育相结合,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茶园,推动茶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改革成效====
 
====三、改革成效====
  
 一是以德立身。书香氛围浓厚、德礼相济并行、文化气息悠深。学生在区第一、二、三届诗词大会中均勇夺桂冠,在各类征文、手抄报等比赛中多次获区、市级奖,“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案例被推选为区、市优秀作品展示。
+
 一是以德立身。书香氛围浓厚、德礼相济并行、[[ 文化]] 气息悠深。学生在区第一、二、三届诗词大会中均勇夺桂冠,在各类征文、手抄报等比赛中多次获区、市级奖,“书香校园,经典诵读”案例被推选为区、市优秀作品展示。
  
 二是以智开慧。组织举行的“设计班徽”“快乐编程”“数字画作”“云端生本”“智慧发明”等活动精彩纷呈。学生多次在“人工智能”和“科幻主题”赛事中获区、市级奖,在区、市级中学生物理、化学研学素养活动中喜获一等奖,在区、市学生物理科技创新比赛中均获佳绩。
+
 二是以智开慧。组织举行的“[[ 设计]] 班徽”“快乐编程”“数字画作”“云端生本”“智慧发明”等活动精彩纷呈。学生多次在“人工智能”和“科幻主题”赛事中获区、市级奖,在区、市级中学生物理、化学研学素养活动中喜获一等奖,在区、市学生物理科技创新比赛中均获佳绩。
  
 三是以体健身。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健体健心。在区级各项体育赛事中,学生勤参与、显身手、展风采、获佳绩、乐交流、善取经、重提升、求拓展。
+
 三是以体健身。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健体健心。在区级各项[[ 体育]] 赛事中,学生勤参与、显身手、展风采、获佳绩、乐交流、善取经、重提升、求拓展。
  
 四是以美养心。课外艺术兴趣活动,场所有专属、指导有专人、训练有专项、特长有专攻、强化有专向,硕果喜丰收,喜讯润心灵。学生书画作品多次在区、市、省书画大赛中荣获个人、团体和组织一等奖,音乐表演展示多次斩获区、市级桂冠。
+
 四是以美养心。课外艺术兴趣活动,场所有专属、指导有专人、训练有专项、特长有专攻、强化有专向,硕果喜丰收,喜讯润心灵。学生书画作品多次在区、市、省书画大赛中荣获个人、团体和组织一等奖,音乐[[ 表演]] 展示多次斩获区、市级桂冠。
  
 五是以劳育行。引领学生崇尚劳动、科学劳动,倡导劳动生活化、生活劳动化。果蔬劳作园种植了水果、蔬菜、绿植、花卉等30多种植物,设有育种区、采摘区、授粉区。学生自己种植的玉米、火龙果、青豆、辣椒、花生、向日葵已收获多季,提升了学生劳作兴趣,科学有效把劳动性、科普性、观赏性融为一体。
+
 五是以劳育行。引领学生崇尚劳动、科学劳动,倡导劳动生活化、生活劳动化。果蔬劳作园种植了水果、蔬菜、绿植、花卉等30多种植物,设有育种区、采摘区、授粉区。学生自己种植的玉米、[[ 火龙果]] 、青豆、辣椒、[[ 花生]] 、向日葵已收获多季,提升了学生劳作兴趣,科学有效把劳动性、科普性、观赏性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於 2024年5月21日 (二) 14:30 的修訂


贛州市南康區第十中學是位於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的學校,也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

所獲榮譽

2019年,贛州市南康區第十中學獲201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學校簡介

贛州市南康區第十中學,2017年8月由南康新世紀中英文改辦而成且正式掛牌成立,並於2018年進行了擴建。

這是區委、區政府關心重視教育的重大舉措,是推進義務教育[2]均衡發展、化解城區初中大班額、優化配置教育資源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

三年來,十中人牢記囑託,秉承「從一而十、臻美至善」的辦學理念,守正篤實,勤耕勵耘,深入挖掘原南康三中初中部及中英文學校積澱的深厚底蘊,不斷融合,朝着精品化辦學方向闊步前行,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

校園諮詢

贛州市第十中學:「雙減」背景下基於開展「五潤」課程的「五育」評價建構與探索創新

一、改革背景

贛州市第十中學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和合五育,雨潤花開」辦學理念,認真思考管理的相應變革和發展規劃的相應調整。守住學生高效學習的主陣地,努力打造學生快樂學習的新高地,堅持減負增效相融,實行「高效課堂提質提效、五潤課程減壓減負、歡躍課間健體健心、智慧探索益智益趣」四個「雙減」陣營相結合方式,致力構建「文學潤德、科技潤智、藝術潤心、體育潤志、勞動潤行」的「五潤」特色課程體系,助力「雙減」工作創新推深,推動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二、改革舉措

(一)文學潤德

1.傳承國學經典,提升文化自信。成立文學社和讀書沙龍,設立共享書屋,教會學生欣賞文學、誦讀國學、愛黨愛國、崇尚禮德,厚植家國情懷。

2.開展主題教育,提升品德修養。舉辦古詩詞大會、「愛國主義」主題手抄報、「最美十中人」演講、「少年中國說」朗誦、「模擬法庭」「建黨100周年」主題徵文等比賽活動,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不斷修身立德,打牢思想根基。

3.賡續紅色基因,品讀紅色文化。編輯紅色文化讀本,開展講紅色故事活動,組織紅色研學活動,厚植愛國情操,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弘揚偉大中華民族精神。

(二)科技潤智

優化文化課現有校本課程,以三個社團形式普及科學知識,培育動手能力,挖掘科技創新潛能。

1.理化生實驗社團。主要以指導、講座、實踐等方式開展實驗操作、個案探究、發明利用等活動。

2.人工智能社團。採取每周1堂信息技術課+1堂人工智能課的「1+1」模式,實現工作原理、動手設計、智慧合作的訓練目標。

3.電腦編程社團。從「熟悉軟件、採集素材、分類探索、出題創意、分工合作、益智創新」五方面認真開展活動,通過智能展示、創新演繹的社團作品秀,每學期評定「程序、操控、智趣、動漫、創優」五項達人證書。

(三)體育潤志

以體育社團為依託,實施體能素質訓練、運動理論傳授、要領技能強化相結合的「一訓二授三強化」做法。

1.球類社團。每學期在訓練之餘開展籃球、羽毛球、乒乓球年級友誼賽、班級積分賽、組合對抗賽、師生交流賽。

2.田徑社團。從定對象、定目標、定內容、定方法四方面訓練,從強素質、提速度、穩力量、拼耐力、磨意志五方面突破。

3.跳繩社團。進行彈跳能力、靈敏協調、速度耐力等訓練。契合中考體育,每天大課間針對性地安排跳繩活動。

(四)藝術潤心

本着「傳承藝術瑰寶、浸潤富足心靈」的目標,通過開設多種藝術社團方式,優化課外活動形式。

1.班級、校園合唱社團並行。認真組織排練,快樂歌唱、陶冶情操,激發愛國熱情和團隊意識。

2.書法社團。從基礎練起,學思而進,一撇一捺,和潤心靈,積極組織參與各級比賽與交流活動。

3.素描社團。引領發現和創造美,進行理論指導和實踐寫意,在創作中促進內心和潤、氣宇不凡。

4.剪紙、刺繡、臉譜製作、石頭繪畫、斗笠簸箕繪本社團。在引領學生熟知民俗、熟悉技巧、感受意境、悟析思想中薰陶藝術心質。

(五)勞動潤行

學校開辦之初就以「一個目標、兩項技能、三支隊伍、四個基地」的「一二三四」模式把勞動教育確立為特色課程,既「讓勞動成為一種習慣」;讓學生學會至少兩項勞動技能;打造好學生、教師、勞作社團三支隊伍;建立學校果蔬種植、校企合作實踐、日常勞動家庭、回報社會社區四個基地。以「1+4」工程(即以學校勞作基地為中心,輻射家庭、社區、校外勞動基地、社會企業)為主要抓手,積極探索勞動教育開展模式和方式。如組織赴社區志願勞動服務;每學期開展「我的十中我的家」花卉種植大賽;和茶葉基地達成合作協議,由茶園提供茶苗、制茶設備、種茶技術,學校把種茶、採茶、制茶、茶藝茶道茶文化和勞動教育相結合,學生走出課堂、走進茶園,推動茶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三、改革成效

一是以德立身。書香氛圍濃厚、德禮相濟並行、文化氣息悠深。學生在區第一、二、三屆詩詞大會中均勇奪桂冠,在各類徵文、手抄報等比賽中多次獲區、市級獎,「書香校園,經典誦讀」案例被推選為區、市優秀作品展示。

二是以智開慧。組織舉行的「設計班徽」「快樂編程」「數字畫作」「雲端生本」「智慧發明」等活動精彩紛呈。學生多次在「人工智能」和「科幻主題」賽事中獲區、市級獎,在區、市級中學生物理、化學研學素養活動中喜獲一等獎,在區、市學生物理科技創新比賽中均獲佳績。

三是以體健身。課間活動豐富多彩、有聲有色、健體健心。在區級各項體育賽事中,學生勤參與、顯身手、展風采、獲佳績、樂交流、善取經、重提升、求拓展。

四是以美養心。課外藝術興趣活動,場所有專屬、指導有專人、訓練有專項、特長有專攻、強化有專向,碩果喜豐收,喜訊潤心靈。學生書畫作品多次在區、市、省書畫大賽中榮獲個人、團體和組織一等獎,音樂表演展示多次斬獲區、市級桂冠。

五是以勞育行。引領學生崇尚勞動、科學勞動,倡導勞動生活化、生活勞動化。果蔬勞作園種植了水果、蔬菜、綠植、花卉等30多種植物,設有育種區、採摘區、授粉區。學生自己種植的玉米、火龍果、青豆、辣椒、花生、向日葵已收穫多季,提升了學生勞作興趣,科學有效把勞動性、科普性、觀賞性融為一體。

參考文獻

  1. 中國當代特色學校,搜狐,2012-03-16
  2. 2019年義務教育小學音樂新課程標準,豆丁網,2019-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