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星巴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月9日 (三) 18:28 由 Jeffrey12358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星巴克
Starbucks


星巴克商標


位於西雅圖的星巴克總部

股票代號NASDAQ:SBUX
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
納斯達克100指數成份股
港交所:4337

成立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派克市場
1971年

創辦人傑里·鮑德溫
吉夫・席格
高登·鮑克

代表人物霍華·蕭茲

總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

標語口號將每一粒咖啡豆的風味發揮盡致

業務範圍世界各地

產業餐飲業

產品星巴克咖啡
Seattle's Best 咖啡
星冰樂
泰舒茶
Torrefazione Italia 咖啡
星巴克 Hear Music
Pasqua 咖啡

服務咖啡

營業額▲ US$22.387 billion (2017)

員工人數238,000(2016)

網站 http://www.starbucks.com

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Starbucks Corporation,簡稱:星巴克,英語:Starbucks,nasdaq SBUX、sehk 4337、又稱史塔巴克斯)是美國一家跨國連鎖咖啡店,也是全球最大的連鎖咖啡店,霍華德·舒爾茨是始創人、發源地與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除咖啡之外,亦有茶飲飲料,以及三明治糕點點心類食品。其成立於1971年,最初僅專賣咖啡豆,在轉型為現行的經營型態後開始快速展店,並成為美式生活的象徵之一,部分店鋪甚至與超級市場、書店等異業結盟,以複合式商店經營。根據星巴克2018年報,星巴克在全球75個國家及地區皆有據點,由該公司直接營運的分店有13275間,特許經營分店更多達14064間。當中亦有不少分店的會具當地特色及找來設計師設計,如法國巴黎歌劇院店、意大利郵局宮店、日本福岡的表參道店[1]

名稱由來

「星巴克」這個名字來自美國作家梅爾維爾的小說《白鯨記》中一位處事極其冷靜,極具性格魅力的大副。他的嗜好就是喝咖啡。

發展歷史

  • 1971年,英語教師傑里·鮑德溫Jerry Baldwin(Jerry Baldwin),歷史教師吉夫・席格Zev Siegel(Zev Siegel)和作家戈登·波克(Gordon Bowker)合作開了第一家星巴克。他們三人開店是受到阿爾弗雷德·皮特(Alfred Peet)於加州伯克利創立的皮爺咖啡(Peet's Coffee)的影響。第一家星巴克店位於西雅圖市中心的魚市派克市場(Pike Place Market)旁,主要出售高質量的咖啡豆和咖啡器材(這家店至今仍然存在)。在開業的第一年,他們從皮特那裡購買綠色咖啡豆,而後,他們就直接從咖啡豆產地購買。星巴克僅有西雅圖的6家店鋪,而且只賣咖啡豆
  • 1987年,現任董事長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籌資買下了星巴克。此後,他把星巴克做成了美國版的義大利咖啡屋
  • 1994年,聘請萊特·梅西替全球連鎖店進行店內設計後,如今星巴克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近21,000間分店遍布北美、南美洲、歐洲、中東及太平洋區。
  • 1996年8月2日,星巴克在日本東京銀座開店,這是星巴克首次在北美以外的地區開店。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明確的市場定位以及積極的營銷策略使得星巴克迅速成長為全球知名品牌
  • 1999年,星巴克以810萬美元代價收購了泰舒茶(Tazo)品牌。
  • 2011年11月,星巴克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果汁製造商Evolution Fresh Inc。
  • 2012年6月5日,星巴克以1億美元現金從投資集團Next World Group手中收購La Boulange Bakery品牌。
  • 2012年11月9日,在西雅圖開了首間Tazo茶店。
  • 2012年11月14日,星巴克以6.2億美元現金收購高檔茶葉集團Teavana。
  • 2013年1月3日,星巴克公司表示,準備當年2月份授權美心集團在越南胡志明市開設第一家星巴克咖啡店。
  • 2013年7月,咖啡飲品巨頭星巴克將與法國達能集團聯手打造乳酪品牌,進軍食品雜貨市場。[2]
  • 2014年9月23日,星巴克以約9.13億美元收購旗下日本業務60.5%的股份,包括向合作夥伴Sazaby League收購其手上39.5%股份,價值5.05億美元;及向公眾股東收購餘下21%股份,涉及4.08億美元,料2015年上半年可完成所有交易。
  • 2014年8月10日,馬來西亞成功食品較早時宣布,與星巴克咖啡國際公司達成股權買賣協議(SPA),以約2億7,951萬令吉收購馬來西亞成功星巴克私人有限公司剩餘50%股權。
  • 2017年7月27日星巴克宣布,全線關閉旗下379間茶品牌Teavana零售店。
  • 2018年5月8日,雀巢與星巴克締結全球咖啡聯盟 雀巢將以71.5億美元現金收購星巴克門市以外的全球市場零售及分銷星巴克品牌包裝產品的權利。

商標

星巴克的商標有2種版本,第一種版本的棕色的商標由來是由一幅16世紀斯堪地那維亞的雙尾美人魚希臘神話中的塞壬[3])木雕圖案,她有赤裸乳房和一條可清楚看見的雙重魚尾巴。

後來星巴克被霍華德·舒爾茨所創立的每日咖啡合併,所以換了新的商標,第二版之商標,沿用了原本的美人魚圖案,但做了少許的修改,她沒有赤裸乳房,並把商標顏色改成代表每日咖啡的綠色,就這樣融合了原始星巴克與每日咖啡的特色的商標就誕生了。

目前位在美國西雅圖派克市場的「第一家」星巴克店舖仍保有原始商標,其內販售的商品也多帶有這個商標。這所謂的第一家事實上已經遷離原址,雖然仍在派克市場街上。

在2006年的9月,星巴克又重新讓棕色的商標復活,不過只限於熱飲的紙杯上。星巴克指出,公司是為了慶祝35週年紀念,並且象徵其商標來自美國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區的傳承。但這個活動會在9月底結束,而且只限美國

2011年1月,星巴克公佈新的商標,取消了舊商標的「STARBUCKS COFFEE」字環,僅保留中間的美人魚圖樣,3月起全面更換。但此新商標引起正反兩極的意見。

星巴克國際拓展

1996年,星巴克正式跨入國際,在東京銀座開了第一家海外咖啡店。袁明仁(2006)分析:「美國星巴克在全球的分店是根據不同市場情況作出不同的商業組織結構。目前有四種合作方式:獨資自營、合資公司、許可協議、授權經營。

星巴克的分店大多數是總公司直營的,星巴克公司內也有對於外資投資的一些禁令;但這些規定也有例外。台灣星巴克是由統一企業獨資的;廣東香港澳門的星巴克則是由美心集團獨資的Coffee Concepts HK Ltd經營。星巴克總公司傾向加碼這些地區的持股,取得更大的主控權。瀋陽大連等城市的星巴克則是星巴克總公司的直營店。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在1999年於北京出現星巴克咖啡第一家分店,2000年進入上海,2002年進軍華南市場。 星巴克咖啡連鎖店主要與三家業者合資代理:美大統一美心。這三家代理商的市場區域劃分如下:北京美大咖啡有限公司取得中國北方的代理權(北京和天津業務),台灣統一集團取得地區的代理權,南方地區(香港、澳門、廣東、海南、深圳等)的代理權則由香港的美心公司取得。星巴克在四川成都及重慶則與美心集團共同合作開發市場,大連及青島等則由星巴克以直營的方式設立店面。


圖片來自痞客邦
上海星巴克旗艦店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收回了除、廣東等地區的一切代理權,改為直營。

2011年6月1日星巴克和美心食品簽訂協議,收購美心集團所持有的30%合資公司股權,從而獲得其在廣東、海南、四川、陝西、湖北和重慶業務100%所有權。

統一統一超於2017年7月27日晚間7時同步召開重大訊息,兩家公司的董事長羅智先表示,包括兩岸統一星巴克都將有股權交易,將上海星巴克股權售予美國星巴克,並向美國星巴克購入台灣統一星巴克股權。統一表示,統一及統一超將分別出售20%及30%上海統一星巴克的股權給美國星巴克,並向美國星巴克分別購入20%及30%的台灣統一星巴克股權。在股權交易案完成後,統一及統一超將持有100%台灣星巴克股權。 截至2017年年末,整個中國大陸共有1496家星巴克,僅上海就有超過600家星巴克,營收人民幣58億元。

2018年5月,星巴克首次在中國召開全球投資者大會,並發佈未來5年的中國大計,目標是中國總收入2017財年的三倍以上(2017年約250億港元收入來自中國和亞太市場),營運收入達2倍以上,2022年於中國擁有6,000家間店。 2018年11月星巴克在中國內地進入了148座城市,總門店數量已經超過3,500家[4];截至2018年上半年,店數排名前十的城市依序為上海(663間)、北京(283間)、杭州(196間)、蘇州(171間)、深圳(147間)、廣州(145間)、成都(123間)、南京(99間)、寧波(95間)與武漢(93間)[5],其中上海於2017年已超越紐約,成為全球最多星巴克店數的城市。

香港

香港首間星巴克咖啡店於2000年5月在中環交易廣場開幕。至2008年5月,第100間分店也在中環荷李活道開幕,香港分店數目至今已超過150家[6]。2011年6月1日,美心食品收購星巴克在香港及澳門業務的其餘股份,收購後美心將擁有星巴克在香港及澳門的100%經營權。

2018年3月27日中環ifc分店裝修後新增Reserve™ Coffee Experience Bar,推出咖啡精釀啤酒、紅、白酒和多款佐酒小食。當中亦有香港限定的酒精飲品,包括以咖啡豆與焦糖浸泡而成的Caramel Macchiato Cream Ale及以大麥啤酒和可可豆釀製而成的Mocha Brown Ale[7]。同年6月22日在利園三期開設香港首間星巴克旗艦店,佔地5,500呎,設全港首個Starbucks Teavana Bar及Starbucks Mixology Bar,提供茶飲和咖啡酒。而且裝潢用上了370塊不同板型的幾何板塊仿效咖啡葉的形態,別具特色[8]

澳門

澳門首間星巴克咖啡店於2002年8月在議事亭前地開幕,但於2013年5月24日後結業。至2013年,澳門星巴克分店數目有8間,分別位於永利威尼斯人澳門友邦廣場澳門銀河壹號廣場大三巴氹仔木鐸街金沙娛樂場

台灣

統一星巴克股份有限公司於1998年1月1日正式成立,由美國Starbucks Coffee International公司與台灣統一企業統一超商合資成立,共同在台灣開設經營Starbucks Coffee門市。1998年3月28日,台灣第一家門市於台北市天母開幕;2002年,第100間門市-臺南市長榮門市開幕。2015年12月1日,全台灣已經有365家星巴克門市。其中119間座落於臺北市,截至2016已有400分店。星巴克在台灣有開設 DT 門市 (Drive Thru - 車道型門市)。2012年年營收更飆增至59.52億元、稅後淨利4.67億元、稅後每股盈餘13.1元,營收與獲利雙雙再創歷史新高。


圖片來自TW台灣旅遊
嘉義民雄星巴克

星巴克中國暨亞太區總裁卡爾弗(John Culver)於2015年春季在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時表示,台灣一直是卡爾弗口中的亞太區優先市場(priority market),雖然小,但經營細緻。1998年星巴克剛進台灣時評估,整個市場頂多開出一百多家店,也就是每20萬人一間;但17年後,於2015年初全台已有365家星巴克,不但是最大咖啡連鎖,並且預計2016年底前可開到四百家店,等於每6萬人口就有一家星巴克,比日本每12萬人一家店的密度還高。2014年,星巴克在台灣營收近新台幣70億元,一年來客數3,800多萬人次,較上一年度多了580萬人次的來客數。[9]

2017年3月18日,第410間門市「澎湖喜來登門市」開幕,是星巴克事隔近9年後再度到澎湖開設門市。

統一與統一超於2017年7月27日晚間7時同步召開重大訊息,兩家公司的董事長羅智先表示,包括兩岸統一星巴克都將有股權交易,將上海星巴克股權以合計401.08億新台幣售予售予美國星巴克,並以54.23億新台幣向美國星巴克購入台灣統一星巴克股權。統一表示,統一及統一超將分別出售20%及30%上海統一星巴克的股權給美國星巴克,並向美國星巴克分別購入20%及30%的台灣統一星巴克股權。在股權交易案完成後,統一及統一超將持有100%台灣星巴克股權。統一星巴克自2018年1月起成為統一企業集團旗下100%轉投資公司,未來公司登記名稱不再使用「統一星巴克」,並於2018年3月更名為「悠旅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