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蛇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12月31日 (二) 14:50 由 牛逼的土豪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蛇含,中藥名。為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 Wight et Arn.的帶根全草。植物蛇含委陵菜,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遼寧陝西西藏等地。具有清熱定驚,截瘧,止咳化痰,解毒活血之功效。主治高熱驚風,瘧疾,肺熱咳嗽,百日咳痢疾瘡癤腫毒,咽喉腫痛,風火牙痛,帶狀皰疹,目赤腫痛,蟲蛇咬傷,風濕麻木,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外傷出血。

別名

蛇銜《本經》,威蛇《日華子》,小龍牙《斗門方》,紫背龍牙《本草圖經》,紫背草《直指方》,蛇含草《本草蒙筌》,蛇包五披風《植物名實圖考》,五匹風《草木便方》,五皮風、地五甲、五爪龍《分類草藥性》,地五加、五爪虎、五葉莓《貴州民間方藥集》,地五爪、五虎下山《江西民間草藥》,五爪風、五星草、五虎草《湖南藥物志》,五爪金龍、五葉蛇莓《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狗腳跡《貴州中草藥名錄

植物藥性

入藥部位:帶根全草。
性味:味苦,性微寒。
歸經:入肝、肺經。
功效:清熱定驚,截瘧,止咳化痰,解毒活血。
主治:高熱驚風,瘧疾,肺熱咳嗽,百日咳痢疾瘡癤腫毒,咽喉腫痛,風火牙痛,帶狀皰疹,目赤腫痛,蟲蛇咬傷,風濕麻木,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外傷出血。
藥材性狀:全體長約40cm。根莖粗短,根多數,須狀。莖細長,多分枝,被疏毛。葉掌狀複葉;基生葉有5小葉,小葉倒卵形或倒披針形,長1-5cm,寬0.5-1.5cm,邊緣具粗鋸齒,上下表面均被毛,莖生葉有3-5小葉。花多,黃色。果實表面微有皺紋。氣微,味苦、微澀。[1]
相關配伍
1、治小兒驚風,①五皮風12g,土升麻9g,辰砂草6g,銀花藤6g,土瓜根6g。煎水服。②五皮風9g,全蟲1個,僵蟲1個,硃砂1個。各藥研成細末,混合成散劑,開水吞服。(《貴陽民間藥草》)
2、治瘧疾並發高燒,五匹風16g,白蘞6g,紫蘇lOg。水煎服。於瘧前2h服,每日1劑,連服3劑。(《貴州民間方藥集》)
3、治麻疹後熱咳,五匹風、白蠟花枇杷花各9g。研末,加蜂蜜蒸服。(《貴陽民間藥草》)
4、治百日咳,五匹風l5g,生薑3片。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5、洽肺膿瘍,鮮蛇含90g,或加百蕊草30g。煎服。(《安徽中草藥》)
6、治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蛇含60g,水煎加蜂蜜調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倍量。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搗汁塗;或煎水含漱。
炮製:採集加工:栽種後每年可收2次,在5月和9-10月挖取全草,抖淨泥沙,揀去雜質,曬乾。
藥理作用:良好的抑菌活性,特別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顯著。

形態特徵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宿根草本。多鬚根;莖平臥,具匍匐莖,常於節處生根並發育出新植株,花莖被疏柔毛或開展長柔毛。基生葉為近於鳥足狀5小葉;葉柄被疏柔毛或開展長柔毛。基生葉為近於鳥足狀5小葉;葉柄被疏柔毛或開展長柔毛,小葉近無柄稀有短柄;托葉膜質,淡褐色,外被疏柔毛或脫落近無毛;小葉近倒卵形或長圓倒卵形,長0.5-4cm,寬0.4-2cm,先端圓鈍,基部楔形,邊緣有多數急尖或圓鈍鋸齒,兩面被疏柔毛,有時上面脫落近無毛或下面沿脈被伏生長柔毛;下部莖生葉有5小葉,上部莖生葉有3小葉,與基生葉相似,唯葉柄較短,托葉草質,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全緣,稀有1-2齒,先端急尖或漸尖,外被疏長柔毛。花兩性;聚傘花序密集枝頂如假傘形,花梗密被開展長柔毛,下有莖生葉如苞片狀;花直徑0.5-1cm;萼片5,三角卵圓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副萼片5,披針形或橢圓披針形,先端急尖或漸尖,花時比萼片短,果時略長或近等長,外被疏長柔毛;花瓣5,倒卵形,先端微凹,長於萼片,黃色;花柱近頂生。瘦果近圓形,一面稍平,直徑約0.5mm,具皺紋。花、果期4-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00-3000m的田邊、水旁、草甸及山坡草地,分布於華東中南西南遼寧陝西西藏等地。

相關論述

1、《本經》:「主驚癇,寒熱邪氣,除熱,金瘡,疽痔,鼠瘺惡瘡,頭瘍。」
2、《別錄》:「療心腹邪氣,腹痛,濕痹,養胎,利小兒。」
3、《藥性論》:「治丹疹,小兒寒熱。」[2]

參考來源

  1. 蛇含《全國中草藥匯編》, 抓藥網, 2019-12-31
  2. 蛇含功能與作用, 中藥1號網, 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