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北市大安区金华国民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台北市大安区金华国民小学
图片来自contai

台北市立金华国民小学(Taipei Municipal Jin-Hua Elementary School),简称金华国小,位于台湾台北市大安区爱国东路79巷11号。成立于1975年8月,以解决当时附近国小人数过多,校舍无法负荷的情况,故选定原和平医院预定地为今日的校址。

历史沿革

1973年2月9日,台北市市长张丰绪市长指示,循地方人士于里民大会反映,因附近学生多于东门国小就读,须穿越繁忙交通要道,以致学童安全堪虞,故将原订和平医院迁院预定地变更为本校兴建用地,并请工务局新建工程处负责规划设计发包监造。1973年11月,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开始筹备。1975年8月。成立台北市大安区金华国民小学,奉准成立校名为台北市大安区金华国民小学,学区划分为金华、明、重光、福住、大安、永康等六里,一年级新生入学五班,由幸安、东门等校拨编学生二至六年级十三班,于寯奉派担任该校首任校长。1975年9月5日正式开学。1976年8月,班级数增为二十八班,学区增加龙安、锦安、锦泰、锦中四里。1977年8月,第二批校舍建筑完工(仁楼),班级数增为三十五班。1978年9月,班级数增为三十八班,筹设启聪资源教室,增启聪一班 。

1982年8月,第三批校舍建筑完工(勇楼),班级数增为五十二班(含启聪三班)。1983年10月19日,校务会议议决以“敦品励学”为校训。1985年12月4日,学生活动中心落成启用。1986年2月4日,实施全日制教学;5月12日,地下室游泳池启用。1987年6月,活动中心(华楼)建筑完工;8月,班级数增为五十八班(普通班五十五班,启聪班三班);9月,第四批校舍建筑完工(诚楼)。1989年9月,成立男童足球队。

1990年10月:与台湾师大特教系合办实验启聪幼稚园三班,班级数增为六十三班(普通班五十七班,启聪班三班、启幼班三班)1991年8月,班级数增为六十五班(普通班五十九班,启聪班三班、启幼班三班)。1992年5月3日,PU操场启用。1993年8月,班级数增为六十六班(普通班六十班,启聪班三班、启幼班三班) 为校史上班级数最多年代。1996年九月,正式实施新课程标准。1997年11月,推动校务行政电脑化建置作业。1998年5月1日,与师大特教系合办实验启聪幼稚园班三班奉令办理移拨;8月,班级数减为六十班(普通班五十六班,启聪班三班、自闭症巡回班一班)。1999年12月15日:教师会成立。

2000年8月,班级数减为五十三班(普通班五十班,启聪班二班,身障班一班)。2004年8月,班级数减为四十八班(普通班四十五班,启聪班二班,身障班一班)。2007年4月,本校开始使用数位学生证;11月,本校扯铃队荣获台北市青年杯民俗锦标赛优胜。

2012年1月,本校荣获教育局100年度国小推动本土语言教学暨台湾母语日访视绩优学校;3月,合唱团荣获100学年度全国学生音乐比赛北区决赛合唱特优。2014年3月,与LTTC语言训练测验中心合作办理第二外国语(西班牙语)实验课程。4月,本校荣获台北市食材登录平台午餐食材登录国小绩优学校;9月,与LTTC语言训练测验中心合作办理第二外国语(日语)实验课程;11月9日,纸风车剧团于本校操场进行368乡镇市区儿童艺术工程---台湾幻想曲之大型儿童剧公演。12月,本校荣获台北市102学年度国民小学办理资优教育方案绩优学校。

学校

学校(或称学院) 是一种为教师学生提供教学环境的机构,并通过特定的教育方式增进对学生的知识和价值体系。现时,大部分国家设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时更为国民提供义务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学生需在不同类型的学校接受教育。这些学校的分类因文化和制度而异,但可以总括为小学中学大学。小学一般为儿童而设,提供基本教育。学生在完成小学教育后,通常会就读中学。最后,提供高等教育的学校可成为“大学”或“专科学校”。

在这些主要学校类型外,在某些国家的学生可能会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前后在其他学校接受教育。幼儿园幼稚园年幼儿童而设,在小学教育前就读。在完成中学教育后,中学生可选择就读大学、职业学校、专科学院或神学院。某些学生可以选择就读另类学校,接受有别于主流教学方法和课程的另类教育[1]

学校也可分为政府营运和私人营运的学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够提供某种教育方法或课程时设立。某些私立学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时,作出额外教育,如基督教学校伊斯兰学校佛教学校等。为成人而设的学校更提供专门教育,如军事学校商学院,等。另类学校更包括在家学校线上学校等,使教学可以脱离传统校舍。

历史

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于公元597年的国王学校,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学校之一.[2];而中国最早的学校,据估计是在周朝。清朝后逐渐出现太学之类官方办的学校。

学校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目的随著时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异。

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学校辟雍统治阶级培养下一代品格礼乐军事技巧的场所。

但如果学校实行填鸭式教育制度,只会令学生无法吸收知识,违背学校令学生学习不同知识的理念。

常见的分级

欧洲的一些地区,高级中学英语:Gymnasium)是中学的一种,入学的学生一般成绩较突出。在德国,十三年级之后(一些地区是十二年级),将完成高级中学学习并参加德国大学入学考试(Abitur)(在奥地利瑞士称为Matura考试)。

英国,学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阶段前的教育机构,大致上可以被分为小学(有时进一步区分为幼稚园和小学)和中学。而这些学校是由女王教育检查员(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这个机构来管理的。

北美,学校是指所有级别的教育机构,包含以下所有机构:幼稚园、小学、中学(即初级中学,英文称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据招生的学生年龄及地区而定)、高中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在美国,从幼稚园到高中的所有学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来监督的。许多早期的美国公立学校都是单间学校,一位老师在一间教室里面教7个年级的学生。20世纪20年代起,单间学校被整理为多教室的学校,越来越多学校提供了校车运送学生。

常见的分类

英国北美学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运作管理的机构,不一定是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系统的一部份。学校可以专精于某一个领域,例如:经济学院(如伦敦经济学院)、舞蹈学校或记者学校。也可能基于某类学生而设立,如特殊学校、聋哑人士学校等。

批评与替代

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别:对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中说明了学校阶级结构再制机制。

学校(尤其是威权体制教育的学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使孩子产生恐惧。一些人更喜欢学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学校或其他另类教育,其他人喜欢在家自学,或参与非学校教育机构,而不去上学。

动物学校

动物学校是训练动物的机构,有些学校训练一般的生活常规,有些则教导专业的导盲技术。

现代学校

在现代,学校仍然是传授知识及技能的重要场所,但因为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使部分的学生为了文凭而打混摸鱼。加上部分教师认为只需把他所了解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足够,而忽略教导伦理道德,及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

校园设施

参见

等级分类

学校分类

学校组成

参考文献

  1.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4-14). 
  2.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7)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