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环及湾仔绕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环及湾仔绕道
图片来自wsp

中环及湾仔绕道英语:Central–Wan Chai Bypass),正确名称为中环及湾仔绕道隧道英语:Central–Wan Chai Bypass Tunnel),又作中环湾仔绕道,简称中湾绕[1][2],是香港香港岛一条地下行车专用绕道,也是第二条往来香港岛内地区的行车隧道,位于中环及湾仔填海区内,于2010年1月29日动工,耗资360亿港元,首阶段于2019年1月20日通车,第二阶段也于2019年2月24日通车,但工程项目预计要2020年底才能完成。绕道长约4.5公里,全线均为三线双程分隔道路,绕过中环湾仔铜锣湾天后,在湾仔北设交汇处,另一面接通炮台山北角。中环及湾仔绕道通车后成为香港4号干线的一部份,取代干诺道中夏悫道告士打道维园道,东西连接东区走廊林士街天桥,在第二阶段通车前,前往林士街天桥的行车线尚在兴建,西行线只可前往中环,若前往西区必须先在中环交易广场掉头,或使用湾仔北出口经夏悫道才能前往西区,直到全线启用后才能透过西行线最右的两条行车线直上林士街天桥再前往西区,另外西行第二阶段通车后的中环出口前300米改为虚线,方便驾驶者预早切线前往不同目的地。

介绍

中环及湾仔绕道在第二阶段通车后预料可以纾缓香港岛北部主要干道干诺道中夏悫道告士打道维园道东区走廊多年来的交通挤塞情况;绕道接通中西区东区的交通网络,无需途经中环和湾仔,减少从西区海底隧道往来港岛的使用者前往湾仔铜锣湾北角鲗鱼涌等地区的时间,有望吸引车辆使用西隧过海,减轻红磡海底隧道东区海底隧道的负担。经绕道从中环上环前往北角鲗鱼涌,仅需5至10分钟,较以往节省35至40分钟。另外中环及湾仔绕道不单有助纾缓港岛的交通,香港政府研究三隧分流方案期间,亦取决中环及湾仔绕道落成后的利用情况。绕道通车首工作天,虽绕道交通畅顺,但林士街天桥往返中西区路段,基于指示不清,驾驶者未熟习,西行出口曾出现挤塞情况。

历史

1990年代香港政府已提出兴建中环湾仔绕道,当时预计造价为80亿港元。在中环码头填海工程后,林士街天桥东行设有支路连接中环码头,为现时绕道的中环出入口预留空间。

2003年保护海港协会质疑中环湾仔绕道工程的填海面积过大,首次引用《保护海港条例》提出司法复核,期间保护海港协会与香港政府在官司上多次交手而互有胜负,直到2005年终审法院裁定政府胜诉,容许政府在公众利益下在维港范围内填海。

根据2005年11月的方案,绕道采用全隧道设计,并分段兴建。位于中环填海区内一段由上环林士街天桥连接湾仔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2.3公里的双程三线行车隧道及相关引道,将会获得优先兴建,耗资25亿港元,预计于2009年落成通车。两条0.7公里长连接东区走廊的隧道及相关高架车道则留待《湾仔发展计划》细节落实后才有定案,预计最快于2017年通车。中环湾仔绕道的落成时间主要取决于《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的进度,最初定于2010年填海完成时落成通车,但是基于《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第3期的诉讼,影响了整项工程的时间。直至2008年,香港政府就工程的填海范围谘询公众,争议才告一段落。

2009年5月20日,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授权展开中环湾仔绕道、《湾仔填海计划》第2期填海及相关工程。

2010年1月29日,时任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郑汝桦主持动土仪式,中环湾仔绕道工程正式展开。唐英年指出中环及湾仔绕道是港岛区策略性道路的最后一段路段。2016年9月前,绕道官方中文名称为“中环湾仔绕道”。2016年9月路政署为绕道项目出版工程刊物的第22期通讯,开始改称为“中环及湾仔绕道”,英文名称不变。

2019年1月6日通车前,举行“公益金五十周年百万行”步行活动,大约有二万人参加。[3]2019年1月19日早上11时,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中环出口主持绕道通车仪式[4]

参考文献

  1. 中环及湾仔绕道和东区走廊连接路. 路政署. [2018-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4). 
  2. 隧道及桥梁. 运输署. [2019-0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3). 
  3. 公益金50周年百万行 2万人挤满隧道. 头条日报. 2019-01-06 [2019-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07). 
  4. 特首主持中环湾仔绕道通车仪式.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19-01-19 [2019-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