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内维尔·张伯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内维尔·张伯伦 阁下
The Rt Hon. Neville Chamberlain

FRS

原图链结图片来自pinterest
联合王国首相
任期
1937年5月28日-1940年5月10日
君主 乔治六世
前任 斯坦利·鲍德温
继任 温斯顿·丘吉尔
保守党党魁
任期
1937年5月27日-1940年10月9日
前任 斯坦利·鲍德温
继任 温斯顿·丘吉尔
枢密院议长
任期
1940年5月10日-1940年10月3日
总理 温斯顿·丘吉尔
前任 斯坦霍普伯爵James Stanhope, 7th Earl Stanhope
继任 约翰·安德森爵士John Anderson, 1st Viscount Waverley
财政大臣
任期
1931年11月5日-1937年5月28日
总理
前任 菲利浦·斯诺登Philip Snowden, 1st Viscount Snowden
继任 约翰·西蒙爵士
任期
1923年8月27日-1924年1月22日
总理 斯坦利·鲍德温
前任 斯坦利·鲍德温
继任 菲利浦·斯诺登
卫生大臣
任期
1931年8月25日-1931年11月5日
总理 拉姆齐·麦克唐纳
前任 亚瑟·格林伍德Arthur Greenwood
继任 爱德华·希尔顿·杨Hilton Young, 1st Baron Kennet
任期
1924年11月6日-1929年6月4日
总理 斯坦利·鲍德温
前任 约翰·惠特利John Wheatley
继任 亚瑟·格林伍德
任期
1923年3月7日-1923年8月27日
总理
前任 亚瑟·格里菲斯-博斯卡温Arthur Griffith-Boscawen爵士
继任 威廉·乔因森-希克斯William Joynson-Hicks, 1st Viscount Brentford
个人资料
出生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

(1869-03-18)1869年3月18日
英格兰伯明翰埃德巴斯顿Edgbaston
逝世 1940年11月9日(1940-11-09)(71岁)
英格兰汉普郡赫克菲尔德Heckfield
墓地 威斯敏斯特教堂
国籍 英国
政党 保守党
配偶 安妮·德·韦尔·科尔Anne Chamberlain1911年结婚)
儿女 2
母校 梅森学院Mason Science College(今伯明翰大学
专业 商人
宗教信仰 一位论派[1]
签名 内维尔·张伯伦的签名

亚瑟·内维尔·张伯伦 FRS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3月1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保守党政治人物,1937年5月至1940年5月担任英国首相,以其绥靖主义外交政策闻名,并于1938年签署慕尼黑协定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德语区割让予德国。此后阿道夫·希特勒入侵波兰,英国被迫于1939年9月3日对德国宣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八个月内张伯伦为英国战时首相。

张伯伦曾于商界及地方政府工作,并于1916年至1917年短期任国家服务总监。此后他决定跟随其父亲约瑟夫·张伯伦及其兄长奥斯丁·张伯伦的步伐,于1918年当选国会议员,时年49岁。他拒绝了一项内阁职位,并作为后座议员直至1922年。1923年他迅速升任为卫生大臣财政大臣。在一届工党领衔的政府任期后,张伯伦重返卫生大臣职位,于1924年至1929年推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1931年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财政大臣。

1937年5月斯坦利·鲍德温卸任,张伯伦接替其首相职位。在其任期内对德国政策成为中心问题,在慕尼黑的外交举措受到当时英国人民的欢迎。希特勒持续其侵略性举动,张伯伦承诺捍卫波兰独立,而在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后英国亦履行承诺同德国开战。在联军被迫从挪威撤退后,张伯伦认为政府此时应当得到所有党派支持,但工党和自由党亦不愿参与由其领衔的政府,由此他于1940年5月10日宣布辞职,温斯顿·丘吉尔接替其职位。去职后的张伯伦在国会中(尤其是保守党中)仍旧受到广泛尊敬。其为战时内阁的重要成员之一,并在丘吉尔缺席时领衔这一内阁,但由于健康原因后被迫辞职,六个月后,张伯伦因癌症过世。

历史学家对张伯伦的评价极具争议。其初始声望较高,但1940年7月的《罪人》对张伯伦等人进行了严苛的抨击,称其在慕尼黑外交失败并未能使英国对战争进行充分准备;该书以及日后的一系列出版物几乎彻底摧毁了其名望,而在其过世后的一代史学家(如丘吉尔所著《风云紧急》)绝大多数持相同观点。近年史学家对张伯伦及其政策的态度逐渐好转,引证最新解密的政府文件,认为1938年时的英国准备仍旧不足,对德国开战将带来灾难。即便如此,在英国首相中张伯伦仍旧排名靠后[2]

早年生涯

张伯伦在1869年3月18日生于一个政治世家,他的父亲约瑟夫曾担任伯明翰市市长和内阁殖民地大臣等职,至于他的异母长兄奥斯汀曾担任邮政总局局长、财政大臣、印度大臣、掌玺大臣、外交大臣第一海军大臣等职。

张伯伦父亲的前妻只生下奥斯汀后即去世,而张伯伦亲生母亲也在他6岁时去世,所以张伯伦从小非常内向。张伯伦早年入读拉格比公学,由于性格内向的关系而不愿意参加学校的辩论学会,直至后来因为爱尔兰自治的议题而加入。此外,在学期间,他开始对植物学类感兴趣,在日后成为业馀鸟类学家,并加入皇家园艺学会。他也热爱音乐文学,以后在关键时刻经常引用莎士比亚的名句,晚年也喜好钓鱼。

大学时期,他就读于伯明翰大学的前身玛松科学学院,除开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首相以外,他是历史上仅有的三位不是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毕业的首相之一(另外两位是1846年至1852年担任首相的约翰·罗素勋爵,他在爱丁堡大学毕业;以及自1762年至1763年任相的约翰·斯图尔特,第三代比特伯爵,他在莱顿大学毕业)。

张伯伦学习的是冶金学,但毕业后到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1890年他们家财政状况不景气,他和兄长奥斯汀到南美安德罗斯岛经营菠萝麻种植园,但没有成功,1896年种植园倒闭,他回到英国。

回国后他的事业倒很顺利,他先后在伯明翰几家工厂担任经理,经营金属制造业,逐渐有了名气,成为一位成功的经理。

政治生涯

1911年,他被选为伯明翰市议会议员,并担任市政计划委员会主席,同年他与安妮·维尔·柯尔结婚。1915年他成为伯明翰市市长,在他的努力下,促使成立了伯明翰交响乐团和全英国唯一一间市立银行,1916年他被再次选举为市长。

1916年12月,身在伦敦的张伯伦获新首相劳合·乔治邀请担任新政府的国家服务总监,为军工企业招募劳力,但他的成绩不佳,劳合·乔治非常不满意。1917年,张伯伦辞职,在以后的政治生涯中,他们俩人始终互相排斥。

由于出任国民兵役总监时遭遇挫折,遂激发张伯伦决定参加国会竞选,并成功在1918年大选中当选成为下议院议员,当时他已经49岁。虽然他的兄长已在内阁供职,联合政府又提供一个卫生部的初级职位给张伯伦,但他因为不愿在劳合·乔治的政府供职而加以拒绝,而且又拒绝封为“爵士”。尽管其兄长在1921年出任下议院保守党党魁,但张伯伦在国会的最初四年都只是甚少发言的后座议员。

1922年,伯纳尔·劳任首相,张伯伦亦终于出任邮政总局局长。并在1923年以卫生部长的身份加入内阁。4个月后,鲍德温担任首相,他任命张伯伦为财政大臣但由于政府在1924年1月倒台,因此张伯伦不及发表财政预算案

1924年,保守党赢得大选,但张伯伦在自己选区仅以77票之差击败工党候选人,差一点议席不保。在新政府中,张伯伦又担任卫生部长,任内他成功在国会通过了21项法案

张伯伦虽然在1929年大选保住议席,但保守党总体上虽然取得最多选票却在大选失败,改由工党执政。保守党内部其时冲突和分歧丛生,而张伯伦则在1930年出任新设的保守党主席一职,而且又创立保守党研究部,因此他一时间被视为下任党魁的热门人选。然而鲍德温很快卷土重来,继续出任党魁。自温斯顿·丘吉尔因印度自治问题而辞去保守党党内商业委员会的职务后,张伯伦又被视为鲍德温的当然继承人。

面对严峻的经济问题,工党首相麦克唐纳在1931年解散政府,重新改组组成各党派参加的联合政府,张伯伦又被任命为卫生部长。同年很快进行了议会选举,议会选举后保守党成为议会内的绝对多数党,张伯伦第二次担任财政大臣,任内就实施保护性关税的问题引起了轩然大波外,又大副削减政府开支,并在任内促成英国在1932年免除偿还一次大战之债务。

张伯伦一直担任财政大臣到1937年,而1935年鲍德温担任首相后,张伯伦仍然留任,他在任期间是内阁中最活跃的大臣,1934年,他更宣称战后“经济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伟大的新希望”正在开始。但因为从1935年英国重新开始加强战备,财政状况的增长又变缓。

不过,张伯伦在当时面临着来自两方面的压力,首先是温斯顿·丘吉尔批评他不重视加强国防开支,但是工党则称他为战争贩子。这最终促使他在1935年大选,保守党胜出大选后提出征收国家防卫贡献税,以税收补助军工,结果引来各方猛烈抨击。

虽然备受抨击,但张伯伦的其他经济政策倒是有效的,他采取了一种被称为“理性化”的政策,在当时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由政府购买陈旧的工厂和矿山,令其倒闭,使得新工厂有条件成立。由于这项政策,到了1938年,英国已经具有用世界上最新技术装备的工厂,有生产最新式武器的能力。

首相

1936年爱德华八世因要和美国寡妇结婚而被迫退位,乔治六世继位,鲍德温决定退休,由张伯伦接替,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正式成为英国首相。

一些历史学家[谁?]认为张伯伦并不是一位纯粹的保守党人,他一直不喜欢用“保守主义”这个词,而经常宣称自己是“联合主义”。他是一位一神教信仰者,甚至不信仰主张三位一体的英国国教圣公会,他是自格拉夫顿公爵以来首位不信奉国教的英国首相。

张伯伦虽然领导一个各党派的联合政府,但在内阁组成中他从不考虑各党的平衡,而是依照自己的观点任用大臣,只任用和自己观点相同的人,甚至直接任用没有党派政治经验的人。

参考文献

  1. Unitarian Association, Midland. "Neville (and his half-brother (Sir) Austen) were members of the Birmingham Unitarian New Meeting Church".. Midland Unitarian Association. Birmingham New Meeting Church. [June 6, 2014]. 
  2. Paul Strangio; 等. Understanding Prime-Ministerial Performanc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xford UP. 2013: 224, 226. ISBN 978-0-19-9666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