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孝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张孝准
国籍 中國
别名 Zhang Xiaohuai
职业 邮政局长
知名作品



张孝准,(1881-1925) 字闰农(也作韵农),号运隆,生于长沙县沙坪乡赖家屋场人。父植之,曾任岳阳邮政局长,小有田产。张孝准7岁入乡塾读书,17岁在王先谦家任塾师,为王赏识。得王赞助,光绪二十七年(1901)留学日本成城学校,毕业后,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班。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三十一年毕业时,与蒋方震蔡锷同列前三名。次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

简介

字闰农(也作韵农),号运隆,生于长沙县沙坪乡赖家屋场人。父植之,曾任岳阳邮政局长,小有田产。张孝准7岁入乡塾读书,17岁在王先谦家任塾师,为王赏识。得王赞助,光绪二十七年(1901)留学日本成城学校,毕业后,进入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班。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三十一年毕业时,与蒋方震蔡锷同列前三名。次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

张孝准回国后,入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幕,又由徐保送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4年,除精通日语外,还懂德语、英语,在当时留学生中颇不多见。

宣统三年(1911)辛亥武昌起义前夕,张孝准回国。民国元年(1912)4月南京临时政府撤销,黄兴任南京留守府留守,他被任为军务处处长。时驻南京军队有十余万人,北京政府不给军饷,留守府处于困境。他协助黄兴李书城等将各军队属江苏者划归江苏都督管辖,属浙江、广东和湖南者,分别调回原省;为保存革命实力,又将所有遣散部队中的优秀军官及精良武器另组第八师。


南京留守府结束后,张孝准于民国二年(1913)2月回湘任军事厅厅长,拟建立一支新军,得不到湘督谭延闿支持,计划无法实施。当时一些退伍军官埋怨情绪日益增长。3月,以易堂龄为首,反对张孝准,运动少数巡防部队,围攻都督府。张孝准于5月辞职,程潜继任军事厅厅长。

7月初,张孝准随黄兴去南京参加讨袁(世凯)战争。失利后,被通辑,乃携眷赴日。不久,参加李根源、彭允彝、程潜等所立欧事研究会,任该会干事,继续进行反袁活动。

张孝淮,(1881—1925)字闰农(或韵农),号运隆,长沙县沙坪乡赖家屋场人。七岁入乡塾读书,十七岁时被王先谦请到家中任塾师教子女读书。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张孝准得王先谦资金赞助,东渡日本留学,初入日本东京成城(初级军事学堂)学校,毕业后进日本东京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班。

1905年,张孝淮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蒋方震(百里)、蔡锷被全校师生誉为“中国士官三杰”。

当时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有日本人三百余人,中国留学生四名,泰国等国留学生若干名。

毕业时,日本伏见宫亲王临学校颁发毕业证书和奖励优秀学员,毕业典礼大会上,校长颁布的第一名是中国人蒋百里,于是蒋百里理所当然地拿走了日本天皇赐刀(每期毕业天皇仅颁一把刀),亲王心中极不快,校长接着宣读第二名,令亲王想不到的还是中国人蔡锷;亲王大为不满,校长恐慌了,先低头看名单,名单上的第三名还是中国人张孝淮,尴尬惶恐之余与亲王商量,觉得无法向天皇交待,便从后面名次里换上日本学生作第三名、第四名,结果张孝淮屈居第五!(载于日本蟻屋書房《陸軍士官学校関係者》。)

那个第三、四名的日本军人,后来都成了日本军界首领,侵华战争的元凶之一。第三名叫荒木贞夫,后为日本陆军大将,陆相,甲级战犯;第四名叫真崎甚三郎,陆军大将,后来任台湾总督,二二六事变的主谋。

1906年,张孝淮在东京经黄兴介绍加入同盟会。张孝淮回国后,应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之聘,入幕为参议;徐世昌重视他的才干,保送他到德国柏林大学留学,学习军事。

张孝淮精通日语,粗通德语、英语,这在留学生中是不多见的。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武昌起义前,张孝淮留学四年后回国。

1912年(民国元年)4月,南北议和成,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撤销,黄兴担任南京留守府留守,任命张孝淮为军务处处长。

当时在南京的各省、地方军队有十余万人,北京政府不发军需、军饷,留守府处境困难。张孝淮协助黄兴、李书城等人,制定各省军队和民军的驻防和解散计划,全力地执行。终于将各省原起义的正轨军缩编精简发回原省,将大多数民兵、民军解散;同时张孝淮将遣散部队中的优秀军官和精良武器集中组成第八师,该师后来成为讨伐袁世凯的劲旅。

为表彰张孝淮卓有成效的工作,黄兴联赠曰:

“唯有真才能血性,须从本色见英雄。”

1913年2月,南京留守府使命完成,黄兴去北京就职,推荐张孝淮回湖南担任军事厅厅长。张孝淮上任后,拟组建一支新形的家乡军队,却得不到湖南督谭延闿的支持,使计划无法实施。

3月,以旧军人易堂龄等人为首,反对张孝淮在军队中的改革,率少数巡防部队,围攻都督府。

5月,张孝淮囿于此事,愤而辞职,由程潜继任军事厅厅长。

7月初,张孝淮随黄兴到南京参加讨袁(世凯)战争。南京失陷,二次革命失败,黄兴等人流亡海外。张孝淮被通缉,携全家逃到日本。

不久,张孝淮加入李根源彭允彝、程潜等人成立的“欧事研究会”,被推举为“欧事研究会”干事,在流亡期间一直进行着反袁活动。

1915年10月,黄兴得蔡锷“将回西南举旗倒袁”的密信后,立即嘱托张孝淮与蔡锷联系,共商在西南举旗讨袁事宜。

张孝淮从日本回国,在天津与蔡锷秘密会见,制定了蔡锷离京返回云南的全面计划。张孝淮先返日本,与石陶钧杨源睿等人设法,使蔡锷到日本后,能顺利的避开新闻记者和袁世凯的密探。

蔡锷到达日本神户,将随身所带的重要文件、勋章交与张孝淮保管,蔡锷写了数封落款日期不同致北京各位高级军官的信,让张孝淮每到日本一地,就寄发一封,表示蔡锷仍在日本各地游历。因此蔡锷辗转潜回云南好多日后,袁世凯的高级将领还在汇报说:蔡锷现在在日本某某处。

张孝淮受黄兴委托,向日商借贷日币二百万元,作发动讨袁的军事费用。

1916年5月,滇、黔、桂、粤四省护国军军务院在广东肇庆成立。

张孝淮任军务院驻日委员,经办对日交涉的事宜。他说动日本政府,答应贷款日币三百万元给黄兴在浙练兵一个军。后接黄兴函,张孝淮即回上海商议讨袁事宜和与柏文蔚议定建军练兵的计划。

6月,袁世凯死,贷款和练兵的计划作罢。

1917年,张孝淮由上海回湖南,任湖南岸榷运(交通)局长。任职期间,张孝淮秉公办事,不任用私人;积极筹款支援湘军总司令程潜。

1924年,湖南发生大水灾,湖南省长赵恒惕聘张孝淮为水灾筹赈会坐办,专门负责受灾地区的救济事项。

年底,张孝淮奉命到北京购运芦盐。

1925年3月,张孝淮在北京,应章士钊邀宴,一时豪性大发,饮酒过量突发脑溢血,不久去世,终年四十四岁。

湖南长沙橘子洲头25号是张孝淮旧居,旧居为民国时的欧式建筑,现已破损严重。张孝淮已列入辛亥革命著名历史人物,计划重修张宅,局部复原张孝淮旧居陈设,其他房间作长沙辛亥革命史料陈列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