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教宗嘉礼二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宗
嘉礼二世
Callistus PP. II
罗马主教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当选 1119年2月2日
就任 1119年2月9日
卸任 1124年12月13日或12月14日(在位5年308天或5年309天)
前任 教宗杰拉二世
继任 教宗何诺二世
个人资料
本名 Guy of Burgundy
出生 约1065年
(地点不详)
逝世 1124年
教宗国罗马
参见其他以嘉礼为名的教宗

教宗嘉礼二世拉丁语Callistus PP. II;?-1124年)本名布根地的谷里(Guy of Burgundy),出生地不详。他于1119年2月2日当选罗马主教,同年2月9日即位至1124年12月13日或12月14日为止。[1]他召开了第一次拉特朗公会议

生平事迹

一、加利斯督二世教宗的译名

加利斯督二世(Calixtus II)教宗,又译加力笃二世、加里斯督二世、加里斯都二世、加里斯多二世、嘉礼二世、加里多二世、加理多二世、卡利克斯二世、卡利斯督特二世、卡利克斯特二世、贾理笃二世等。

二、加利斯督二世教宗的简介

加利斯督二世教宗是法国勃艮第人,原名勃艮第的吉多(Guido of Burgundy)或勃艮第的盖伊(Guy of Burgundy),父亲是当地的公爵。与欧洲大半国家的君主都有亲戚关系,有外交天赋,处理外交关系非常精明。

前任教宗日拉修二世(Gelasius II 1118~1119),被亨利五世(Henry V 1111~1125 德王1099起)赶出罗马后,于公元1119年1月28日在克吕尼(Cluny)去世,当地枢机主教遂推选吉多继任,取名加利斯督二世,登上罗马主教宝座,成为天主教历史上的第一六二任教宗,也是第五位法国籍教宗。公元1124年12月13日在罗马驾崩。

三、时代背景

加利斯督二世登位后不久,就在法国东北部兰斯(Reims)召集宗教会议,重申反对世俗当局任命神职,反对圣职买卖和教士结婚。并判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和敌对教宗额我略八世(Gregory VIII 1118-1121在位)以绝罚。

公元1120年,加利斯督二世掳获并监禁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任命的敌对教宗额我略八世,顺利地进入罗马,亨利五世在德意志诸侯的压力下与教宗和解。

同年,加利斯督二世教宗还发布通谕,使罗马的犹太人受到保护。

四、《沃姆斯宗教协定》(《伏姆斯协约》)

公元1122年,亨利五世因德国诸侯的压力,同意与教宗和解,双方达成《沃尔姆斯宗教协定》,这标志着教权与皇权关于主教的叙任权之争结束。

该协定规定: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由教士选举诞生,选举时须有皇帝或其代表参加。该规定指出:主教授职时,代表教权的指环(权戒)和权杖由教宗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节(权标)则由皇帝授予。协定解决了长期存在于教会和政府之间的关于主教授职权的争议。自圣良九世(St.Leo IX 1049~1054)教宗以来长达70年的教宗与皇帝关于主教叙任权的争执暂告一段落。争斗的结局是稍微削弱皇帝的权力,但世俗权力较强则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五、第一届拉特朗大公会议

公元1123年3月18至27日,加利斯督二世教宗召开第一届拉特朗(拉特兰)大公会议,天主教历史上的第九次大公会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教宗召开的大公会议 。会议讨论并批准了《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有关的纪律和准政治问题,颁布了廿二项教会法,谴责买卖神职,禁止俗人处理教产,禁止大品神职人员结婚,不准非法按立主教。使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当局35年内相安无事。

六、在位时间

加利斯督二世教宗于公元1119年2月2日至1124年12月13日在位,任期接近五年。为教会作出巨大贡献。

七、重大成就

1、公元1120年颁布通谕保护犹太人。

2、公元1122年9月23日与亨利五世达成《沃尔姆斯宗教协定》,使教廷与帝国35年和平相处。

3、公元1123年3月18日至27日或4月6日召开的拉特朗大公会议。其中3月27日颁布了论圣职买卖、独身等问题(DS 710~712)。

4、绝罚敌对教宗额我略八世。

译名列表

参考文献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