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教宗尼阁二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宗
尼各老二世
Nicolaus PP. II
罗马主教
来自 万维 的图片
当选 1058年12月
就任 1059年1月24日
卸任 1061年7月27日
前任 教宗德范九世
继任 教宗亚历山大二世
个人资料
本名 Gérard
出生 (日期不详)
布根地
逝世 1061年7月27日
意大利佛罗伦萨
参见其他以尼各老为名的教宗

教宗尼各老二世拉丁语Nicolaus PP. II;?-1061年7月27日)本名吉拉(Gérard),于布根地出生,1058年12月当选罗马主教,1059年1月24日即位至1061年7月27日为止。[1]

生平事迹

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 (991~1061),原名勃艮地的热拉尔(Gerard of Burgundy)。

尼古拉二世教皇(1058~1061年在位)。在被选为教皇前,曾担任佛罗伦斯的主教。为知名的改革提倡者,与伪教皇本尼狄克十世分庭抗礼。

1059年的拉特兰会议上他改革了教皇选举的程序,排除了皇帝对选举的干预。1061年德意志境内的主教们推翻了他的此一作法,从而开始了教廷与宫廷之间的竞争以及外交上的革命。但尼古拉二世与意大利南部的诺曼人则关系良好,1059年将罗伯特送上阿普利亚、卡拉布里亚和西西里公爵的宝座。

影响

选教宗起初,世俗地位并非被选为罗马主教的障碍:教区主教有时在被选举的时候甚至仍是慕道者(catechumen)(如圣安波罗修(St. Ambrose, supra))。769年,在有关选举对立教宗康士坦斯二世(英语:Antipope Constantine II)(Antipope Constantine II)的暴力争斗减弱后,教宗司提反三世召开了宗教会议规定全体罗马圣职人员享有选举罗马主教的表决权,但只是“司铎级枢机”及“执事级枢机”可被选举(这是“枢机”(cardinal)一词的首次使用,而“主教级枢机”被特别排除在外)。

尼各老二世,在1059年的宗教会议上,变更了这一倾向选择罗马圣职人员的规定,但主教级枢机仍可自由地从其他地区选择候选人。1179年,拉特朗第三次大公会议(英语:Third Council of the Lateran)扭转了早前的要求,再一次允许任何天主教男士被枢机选举(这并不意味著一位俗人在当教宗的时候将“仍旧”是一位未经任命的俗人)。

教宗乌尔巴诺六世于1378年成为最后一位非枢机主教的被选教宗。更晚近的历史中,据报导米兰总主教乔瓦尼·巴蒂斯塔·蒙蒂尼于1958年秘密会议上受了若干次表决,尽管他并非枢机。新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几乎立即就将蒙蒂尼升为枢机,且令其于1963年接替他成为教宗保禄六世。

译名列表

参考文献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