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水生花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生花卉,是指常年生活在水中,或在其生命周期内有一段时间生活在水中的观赏植物。通常这些植物的体内细胞间隙较大,通气组织比较发达,种子能在水中或沼泽地萌发,在枯水时期它们比任何一种陆生植物更易死亡。水生花卉,集观赏价值、经济价值、环境效益于一体,在现代城市园林环境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园林花卉事业的迅速发展,水生花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国湖泊、江河、水库等大小各异的水生生态星罗棋布,是许多水生花卉的故乡,也是世界水生花卉种类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水生花卉有60余科,100余属,约300多种。

特性

与陆生花卉相比,水生花卉在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生理机能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可使进人体内的空气顺利地到达植株的各个部分,以满足位于水下器官各部分呼吸和生理活动的需要;

二是植株机械组织退化,木质化程度较低,植株体比较柔软,水上部分抗风力较差;

三是根系不特别发达,大多缺乏根毛,并逐渐退化;

四是具有发达的排水系统,依靠体内的管道细胞、空腔及叶缘水孔等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五是营养器官明显变化,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

六是花粉传粉存在特有的适应性变异,如沉水花卉具有特殊的有性生殖器官以适应水为传粉媒介的环境;

七是营养繁殖普遍较强,有的利用地下茎、根茎、块茎、球茎等进行繁殖,有的利用分枝繁殖等;

八是种子或幼苗要始终保持湿润,否则会失水干枯死亡。

生长环境

水生花卉大多数都喜欢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干燥,一且失水植株极易死亡。沉水类还要求较好的水质,水的透明度差,会影响生长。

分类

观赏部位

水生花卉按其观赏部位可分为观叶与观花两类,但有些种类茎叶形状奇特,花朵又五彩缤纷,既可观叶,又可赏花 。

生长习性

按其生长习性,水生花卉可分为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的宿根和球根草本。一年生草本主要有芡实水芹黄花蔺雨久花泽泻苦草等。多年生宿根类主要有旱伞草灯心草睡莲莼菜荇菜等。多年生球根类主要有慈姑芋属等。

生活方式

按其生活方式与形态及对水分要求的不同,水生花卉又可分为挺水型、浮水(叶)型、漂浮型与沉水型。

  1. 挺水型:挺水型水生花卉的植株一般较高大,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茎叶之分,茎直立挺拔,仅下部或基部根状茎沉于水中,根扎入泥中生长,上面大部分植株挺出水面。花开时挺出水面,甚为美丽,是主要的观赏类型。有些种类具有根状茎,或有发达的通气组织,生长在靠近岸边的浅水处,一般水深1-m,少数至沼泽地。最具代表性的即为大家非常熟悉的荷花、黄菖蒲、水葱、慈姑、千屈菜、菖蒲、香蒲、梭鱼草、再力花等,常用于布置水景园水池、岸边浅水处。此外,挺水型水生花卉生活在湿地常见的还有广东万年青、花叶万年青、海芋、莎草、刺芋、泽芹、泽泻等 。
  2. 浮水型:浮水型又称浮叶型。茎细弱不能直立,有的无明显的地上茎,但其根状茎发达,并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体内贮藏有大量的气体,生长于水体较深的地方,多为2-3 m。花开时近水面,花大而美丽。叶片或植株能平稳地漂浮于水面上。多用于水面景观的布置,如王莲、睡莲、芡实等。其中王莲、睡莲是此类水生花卉的代表种。浮叶型水生花卉常见的种类还有田字萍、荇菜、莼菜、萍蓬草、菱、浮叶眼子菜、水蕹等。
  3. 漂浮型:漂浮型的水生花卉较少,植株的根没有固定于泥中,整株漂浮在水面上,在水面的位置不易控制。漂浮型水生花卉多数以观叶为主,多用于水面景观的布置。最具代表性的种类是凤眼莲槐叶萍满江红水鳖大漂浮萍等。
  4. 沉水型:沉水型的水生花卉种类较多,但大多不为花卉爱好者所熟悉。

沉水型水生花卉的根或根状茎生于泥中。植物体生于水下,不露出水面,它们的花较小,花期短,生长于水中,无根或根系不发达,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气腔大而多,这有利于在水中空气极为缺乏的环境中进行气体交换。叶多为狭长或细裂成丝状,呈墨绿色和褐色。植株各部分均能吸收水体中的养分。沉水花卉在水中弱光的条件下能生长,但对水质有一定要求,水质的好坏会影响其对弱光的利用。有的生长于水体较中心的地带,有的是人工栽植,通常用于水族箱内装饰。其代表种类是金鱼藻狸藻、苦草、茨藻黑l藻眼子菜菹草皇冠草网草等。[1]

多图

繁殖栽培要点

繁殖

水生花卉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分株、扦插和播种。

栽培

  1. 水位的控制:虽然都喜水,但不同种类要求的水深不同,从岸边到湖心,分别是湿生——沼生——浅水——中水——深水植物区,挺水及浮水植物要求水深30~100cm为宜,沼生及湿生植物要求20~30cm水深为宜。
  2. 养分管理:栽培水生花卉的池塘中要有肥沃的塘泥,质地要黏;如果是新挖的池塘,要施有机肥并耙成泥状。
  3. 越冬管理:有一些耐寒的水生花卉如千屈菜、香蒲不需要越冬保护;而半耐寒的水生花卉如荷花需要防止冬季结冰产生冻害,可以在结冰前灌水或者缸植移入室内。

栽培水生花卉的水池应具有丰富、肥沃的塘泥,并且要求土质黏重。盆栽水生花卉的土壤也必须是富含腐殖质的黏土。

由于水生花卉一旦定植,追肥比较困难,因此,需在栽植前施足基肥。已栽植过水生花卉的池塘一般已有腐殖质的沉积,视其肥沃程度确定施肥与否,新开挖的池塘必须在栽植前加入塘泥并施入大量的有机肥料。

各种水生花卉,因其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栽植和管理措施。

王莲等原产热带的水生花卉,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行温室栽培。其他一些不耐寒者,一般盆栽之后置池中布置,天冷时移入贮藏处。也可直接栽植,秋季掘起贮藏。

半耐寒性水生花卉如荷花、睡莲、风眼莲等可行缸植,放入水池特定位置观赏,秋冬取出,放置于不结冰处即可。也可直接栽于池中,冰冻之前提高水位,使植株周围尤其是根部附近不能结冰。少量栽植时可人工挖掘贮存。

耐寒性水生花卉如千屈菜、水葱、芡实、香蒲等,一般不需特殊保护,对休眠期水位没有特别要求。

有地下根茎的水生花卉一旦在池塘中栽植时间较长,便会四处扩散,以致与设计意图相悖。因此,一般在池塘内需建种植池,以保证不四处蔓延。

漂浮类水生花卉常随风而动,应根据当地情况确定是否种植,种植之后要否固定位置。如需固定,可加拦网。

水体常因流动不畅、水温过高等原因,引起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质浑浊。防治的方法是:小范围内可用硫酸铜除之,即将硫酸铜装布袋悬于水中,用量为1kg/m3;大范围内则需利用生物防治,如放养金鱼藻、狸藻等水草或螺蛳、河蚌等软体动物。[2]

应用价值

园林应用

水生花卉是布置水景园的重要材料。一湖一塘可采用多种,也可仅取一种,与亭、榭、堂、馆等园林建筑物构成具有独特情趣的景区、景点。大湖可种苦菜等沉水种类;湖边、沼泽地可栽沼生植物;中、小型池塘宜栽中、小体形品种的莲或睡莲、水葫芦等。凡堆山叠石的池塘,宜在塘角池畔配植香蒲、菖蒲;而假山、瀑布的岩缝或溪边石隙间,则宜栽种水生鸢尾、灯心草等。但布置水景用的水生花卉数量不宜过多,要求疏密有致,水秀花繁,勿使植物全部覆盖水面。有些种类还有净化水体的功能。[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