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沈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沈汾南唐杨吴人。娶南唐公主成为驸马,著有《续仙传》三卷。吴淑的《江淮异人录》载有他的传说故事。[1]

续仙传简介

续仙传》为南唐溧水县令兼监察御史沈汾所撰。此段仙传记载,人物、故事、场景、情节以及大致时间、地点和背景,大体都有交待,应该说编织得相当完整.亦颇具感染力。故历代学者多所引据为说。所谓张志和《渔父》词作于湖州,张志和西塞山在吴兴之说,即多由此推导而来。

然此载乃独家之言。用于考据,则属孤证。其材料来源,按作者自序所言,主要为其“游历宦途,周游寰宇,凡接高尚所说,或览传记.兼复闻见”所得,其问亦有“事散于野”而为“国史不录”者。说明其《玄真子》传,主要据二手移。料传闻编成。又因其“生而慕道”,且编传主旨在于“冀资好事君子学道之人.谭柄用显真仙者”,故其是以张志和为其仰慕的“仙人”对象,在编《玄真子》仙传时,自不免要对所搜集的二手材料,再经过一番“仙化”的处理。所以前人称之为“大抵因事缘饰,不尽子虚乌有”。这种经过“缘饰”仙化的传记,当然已非史实原貌。如“唱和为《渔父》词,其首唱即志和之词,曰”云云,按唐代著录,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等五首。皆统名《渔歌》,唐李德裕《玄真子渔歌记》称《渔歌》,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谓张志和“自撰《渔歌》”.亦称《渔歌》。而《续仙传》称《渔父词》。《渔歌》乃词曲合一的音乐作品,其唱和当“披之管弦”,“合乐而歌”。而“唱和为《渔父》词”,称“词”称“日”.乃纯粹文学唱和活动。所载非史实原貌可知。然《渔歌》传至五代后晋时,和凝依调填作新词,将《渔歌》更名为《渔父》。从此《渔歌》便以《渔父》之名流传开来。此或即《续仙传》之所本。可见其载尚采五代之说,因此不当完全不信,但也不能视作信史。要须看其是否符合实际。

清《湖州府志》和明《吴兴备志》都所据《续仙传》而出的、所谓“西塞山前”等词于湖州刺史颜真卿与门客会饮席问唱和为《渔父》词时首唱而作之说.本来已有前面对张松龄和答其弟《渔父》词所考察的史实,可证其说之讹,另有若干史料亦可再证其说之非。

续仙传三卷。南唐沈汾(生卒年不详)撰。沈汾,汾或作玢,南唐时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唐溧水令沈汾或作玢”,吴淑《江淮异人录》载称“沈汾侍御”。《四库提要》称“所谓唐者,南唐也。”近人陈国符《道藏源流考》称沈汾是五代杨吴人。沈汾撰有《续仙传》三卷。《续仙传》又称《续神仙传》。汉晋以来关于神仙人物传记之书,有汉刘向《列仙传》和晋葛洪《神仙传》最为著名。《列仙传》所记古来仙人七十二人,葛洪《神仙传》原书已佚,今传本所记古来成仙者八十四人。刘向所记从简,葛洪记述较详。沈汾撰《续仙传》则仿《神仙传》,记述唐至五代所谓飞升隐化成仙者三十六人。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载录飞升者玄真子、谢自然、戚逍遥等一十六人;中卷载录隐化者孙思邈、钱朗等一十二人;下卷载录隐化者司马承祯、曹德休、羊等八人。书中所记名人并不一定都信仰道教,虽不免附会传闻,但是确实是如老庄一般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名人,所以也并非全无所据,起码人名不是尽为虚构。其中既有虚构的神仙 , 也有被道教吸收而神仙化纳入神谱的历史人物 ,所以《四库提要》称其“其中附会传闻,均所不免,大抵因事缘饰,不尽子虚乌有”,并例举张志和见《颜真卿集》、蓝采和见《南唐书》、谢自然见《韩俞集》、许宣平见《李白集》,孙思邈、司马承祯、谭峭各有著述传世等以证“皆非凿空”。此书对后世民俗故事影响颇深,其中所记如蓝采和、张果等神仙故事传播甚广,几乎老少皆知。但书中不免虚构荒诞之词,而且偶有自相矛盾之处。现存宋《云笈七签》本、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

视频

沈汾 相关视频

五代演义9:杨行密发家史!八分钟了解杨吴的兴起与宫变
南唐公主状告宋帝不还玉玺,包拯当场证明与皇上无关,让公主信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