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泾县」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泾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是宣城市辖下一个县。长江的支流青弋江穿越全境。面积2059平方公里,人口36万。县人民政府驻…”)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泾县 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是宣城市辖下一个 。长江 支流青弋江穿越全境。面积2059平方公里,人口36万。县人民政府驻泾川镇。
+
[[File: 泾县.jpg|350px|缩略图|右|<big>泾 </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408/c8d767722d9a44f99d0f17eb2e068f3b.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06615927_826650 来自 搜狐  图片]]]
  
 泾县以特产宣纸,宣笔而闻名。 云岭是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军部所在地,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发生地。
+
'''泾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是[[宣城市]]辖下一个县。[[长江]]的支流[[青弋江]]穿越全境。面积2059平方公里,人口36万。县人民政府驻泾川镇。
 +
 
 +
 泾县以特产[[ 宣纸]] ,宣笔而闻名。云岭是[[ 抗日战争]] 期间新四军军部所在地,1941年1月的[[ 皖南事变]] 发生地。
  
 
==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行 7: 行 9:
 
 下辖9镇,2乡:
 
 下辖9镇,2乡:
  
泾川镇、茂林镇、榔桥镇、桃花潭镇、琴溪镇、蔡村镇、云岭镇、黄村镇、丁家桥镇、汀溪乡和昌桥乡。
+
[[ 泾川镇]] 、茂林镇、榔桥镇、桃花潭镇、琴溪镇、蔡村镇、云岭镇、黄村镇、丁家桥镇、汀溪乡和昌桥乡。
  
 
==综述==
 
==综述==
  
 历史上,泾县既是“男勤于耕,女勤于织”的农桑之区,又以商宦众多,文风昌盛而闻名。明成化、弘治始,泾县“商贾远出他境,赢走四方”。清与民国中,泾人外出经商者遍及18行省,在长江沿岸商埠形成颇具影响的“泾帮”,因此有“无徽不成商,无泾不成镇”之说。其中颇多由商致富,富而重学,学以致仕者。明清间,邑人竟相输捐,创建书院书屋30余所;兴办义学社学数十处;塾馆遍布城乡闾巷。台泉云龙书院曾有名儒许国讲席,一时从游者众;水西书院名盛江南,成为宁国府治属六县学人兴会之所。明清两代,全县中进士106人,居全省第三。学者名流,代不乏人。唐代许棠才列“咸通十哲”;宋代吴份被誉为“江南两脚书橱”;明代查铎著述显名于时;清代包世臣为举世推崇的书法大家;朱珔时称江左经师之冠,学重皖派;赵青藜、赵绍祖、吴广霈、胡承珙等,皆为一代鸿儒。民国时,学者胡朴安被世人尊为国学大师。当代,则有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战士吴茂荪,以及经济学家李紫翔、吴半农,教育家查谦,学者吴则虞等民族精英。
+
 历史上,泾县既是“男勤于耕,女勤于织”的农桑之区,又以商宦众多,文风昌盛而闻名。明成化、[[ 弘治]] 始,泾县“商贾远出他境,赢走四方”。清与[[ 民国]] 中,泾人外出经商者遍及18行省,在长江沿岸商埠形成颇具影响的“泾帮”,因此有“无徽不成商,无泾不成镇”之说。其中颇多由商致富,富而重学,学以致仕者。明清间,邑人竟相输捐,创建书院书屋30余所;兴办义学社学数十处;塾馆遍布城乡闾巷。台泉云龙书院曾有名儒许国讲席,一时从游者众;水西书院名盛江南,成为宁国府治属六县学人兴会之所。明清两代,全县中进士106人,居全省第三。[[ 学者]] 名流,代不乏人。唐代许棠才列“咸通十哲”;宋代吴份被誉为“江南两脚书橱”;明代查铎著述显名于时;清代[[ 包世臣]] 为举世推崇的书法大家;朱珔时称江左经师之冠,学重皖派;赵青藜、赵绍祖、吴广霈、胡承珙等,皆为一代鸿儒。民国时,学者胡朴安被世人尊为国学大师。当代,则有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 王稼祥]] ,爱国主义与民主主义战士吴茂荪,以及[[ 经济学家]] 李紫翔、[[ 吴半农]] ,教育家查谦<ref>[https://alumni.whu.edu.cn/info/1039/6445.htm 德高望重的物理学家与教育家——查谦],武汉大学校友总会,2005-11-12</ref> ,学者吴则虞等民族精英。
  
 
==戏曲==
 
==戏曲==
  
 泾县民间戏曲班社始见于清末,盛于民国时期。班社艺人或终身从艺或农忙务农、农闲走乡串镇演出,风餐露宿,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被称为“戏花子”。班社亦时演时停,自生自灭。1982—1983年,县内先后有泾县和平黄梅戏剧团、泾县大众黄梅戏剧团、泾县孤峰黄梅戏剧团、孤峰庐剧团4个民间职业剧团相继成立。至1986年,除和平黄梅戏剧团尚在继续演出外,其余3个剧团先后解体。
+
 泾县民间戏曲班社始见于清末,盛于民国时期。班社艺人或终身从艺或农忙务农、农闲走乡串镇演出,风餐露宿,生活贫困,[[ 社会]] 地位低下,被称为“戏花子”。班社亦时演时停,自生自灭。1982—1983年,县内先后有泾县和平[[ 黄梅戏]] 剧团、泾县大众黄梅戏剧团、泾县孤峰黄梅戏剧团、孤峰庐剧团4个民间职业剧团相继成立。至1986年,除和平黄梅戏剧团尚在继续演出外,其余3个剧团先后解体。
  
 
==宣纸==
 
==宣纸==
  
 宣纸问世于唐朝初期。《新唐书·地理志》有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宣州土贡中上贡“纸、笔”的记载。《唐六典·太府寺》有开元前各地杂物贡的记载,其中已有“宣、衢等州之案纸、次纸”的记录。明胡侍《珍珠船》文中亦有“唐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以沉香种树,用以制造宣纸”之说。唐时宣州的属县宣城、泾县、宁国均产纸,以“泾县所制尤工”。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所在地宣城,故名宣纸。
+
 宣纸问世于[[ 唐朝]] 初期。《新唐书·地理志》有[[ 唐玄宗]] 天宝二年(743年)宣州土贡中上贡“纸、笔”的记载。《唐六典·太府寺》有开元前各地杂物贡的记载,其中已有“宣、衢等州之案纸、次纸”的记录。明胡侍《珍珠船》文中亦有“唐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以[[ 沉香]] 种树,用以制造宣纸”之说。唐时宣州的属县宣城、泾县、宁国均产纸,以“泾县所制尤工”。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所在地宣城,故名宣纸。
 +
 
 +
“宣纸”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元和至乾符年间(815年—875年)书画评论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论画体工用榻写”一文:“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古代作画习用“用法蜡之”的加工宣,如南唐的“澄心堂纸”即由宣纸(亦有歙纸)加工而成。
 +
 
 +
迨至宋代,宣纸需求量大增,宣州各地产纸供不应求。熙宁七年(1074)六月,朝廷“诏降宣纸式下杭州,岁造五万番”。而泾县宣纸则更为文人所索求。如宋代[[诗人]][[王令]]在《再寄满子权》诗中云:“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宋代泾县属江南东路宁国府)。
 +
 
 +
宋末元初,曹姓人迁泾县小岭,亦以制造宣纸为业。自以小岭曹氏一族逐渐发展成宣纸[[工业]]的佼佼者。
 +
 
 +
明代,泾县宣纸生产进入重要发展阶段<ref>[https://www.sohu.com/a/233022362_170125 在泾县,遇见宣纸中的古法千年],搜狐,2018-05-26</ref>,工艺精益求精,品种规格日愈增多。尤以宣德年间制造的宣纸为最优,赞誉宣纸的诗文屡见不鲜。[[沈德符]]在《飞凫语略》文中曾直称宣纸为“泾县纸”。[[文震亨]]在其所著《长物志》中曾云:“吴中洒金纸、松江潭笺,俱不耐久,泾县连四(即宣纸四尺单)最佳。”
  
  宣纸 ”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元和 乾符 年间 (815 —875年)书画评论 张彦远的 历代名画 》中 论画体工用榻写” 文:“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 用法蜡 之, 以备摹写” 古代作画习用“用法蜡之”的加工宣 如南唐的“澄心堂纸”即由 宣纸 (亦有歙纸)加工而成
+
  清代,泾县宣纸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县东漕溪有汪六吉等造纸大户,生产颇具规模,县西有小岭曹氏宣纸世家,[[生产]]日益繁荣,康熙进士储在文宦游泾县作《罗纹纸赋》详尽记述了泾县小岭、漕溪等山区 宣纸 生产兴旺景象。迨 咸丰、[[同治]] 年间 ,清军与太平天国军在泾县一带转辗争战达10 之久,战祸所及, 毁人亡。小岭 曹氏族谱》 载当时盛产宣纸的小岭 屋只存 人亡 七八”。纸槽大部分被毁 原料基地荒芜 同治后 ,宣纸 业开始复苏
  
  宋代 ,宣纸 需求量 宣州各地产纸供不应求。熙宁七年(1074)六月 朝廷“诏降 宣纸 式下杭州 岁造五万番” 而泾县 宣纸 则更为文人所索求。如宋代诗人王令在《再寄满子权》诗中云:“有钱莫买金 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宋代 泾县 属江南东路宁国府)
+
  清末 民国期间[[抗日战争]]爆发前 是泾县 宣纸 业由恢复而发展而鼎盛时期。抗日战争爆发, 部分国土沦丧 [[交通]]阻隔 ,宣纸 销路受阻 生产一落千丈 直至抗战胜利后, 宣纸 行业继续衰微 至1949年 泾县 解放前夕几乎全部停业
  
  宋末元初 曹姓 泾县 小岭 ,亦以制 宣纸为业 。自以 小岭曹氏 一族逐渐发展成宣纸工业的佼佼 者。
+
  民国期间 国内名流学者对宣纸的创制[[历史]]和[[工艺]]曾有多篇著述问世。国学大师、邑 胡朴安曾著《宣纸说》一文,指出:“ 泾县 古属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近自国内,远至东瀛,无不珍视,以为[[书画]]佳品。宣纸每年之输出者价约为百余万元。区区之数,诚不足多,然以一县之制,独重艺林,举世无出其右 自豪”。杨大金著《中国实业志》中云:“宣纸产于安徽泾县。泾县晋时属宣州郡,唐时属宣州,皆为贡品,世称宣纸。”第十一章(民国二十七年)《 纸业》中云:“ 宣纸为 皮料是最佳者,产于安徽泾县,泾县之宣纸 小岭 村,制此者多 曹氏 ,世守其秘,不轻授人。故[[江西省]]及[[日本]]皆有仿制 ,然其品质终不及泾县
  
  明代 泾县 宣纸 生产进入重要 发展 阶段 工艺精益求精,品种规格日愈增多 尤以宣德 间制造的宣纸为最优 赞誉 宣纸 的诗文屡见不鲜。沈德符在《飞凫语略》文中曾直称宣 为“泾县纸”。 震亨在其所著《长 志》中曾云:“吴中洒金纸、松江潭笺,俱不耐久,泾县连四(即宣纸四尺单)最佳
+
  新中国建立后 ,宣纸 业得到复苏并空前 发展, 由联营而公私合营及至国营 截止到2015 年, 泾县有 宣纸 、书画 企业400余家,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 组织]]公布进入人类[[非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清代, 泾县 宣纸生产得到长足发展,县东漕溪有汪六吉等造纸大户,生产颇具规模,县西有小岭曹氏宣纸世家,生产日益繁荣,康熙进士储在文宦游泾县作《罗纹纸赋》详尽记述了泾县小岭、漕溪等山区宣纸生产兴旺景象。迨至咸丰、同治年间,清军与太平天国军在 泾县 一带转辗争战达10年之久,战祸所及,家毁人亡。小岭《曹氏族谱》记载当时盛产宣纸的小岭“屋只存一二,人亡之七八”。纸槽大部分被毁,原料基地荒芜。同治后,宣纸业开始复苏。
+
==视频==
 +
===<center> 泾县 相关视频</center>===
 +
<center>空中看安徽:航拍 泾县</center>
 +
<center>{{#iDisplay:q0569ngauqz|560|390|qq}}</center>
  
清末至民国期间抗日战争爆发前,是 泾县 宣纸业由恢复而发展而鼎盛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大部分国土沦丧,交通阻隔,宣纸销路受阻,生产一落千丈。直至抗战胜利后,宣纸行业继续衰微,至1949年泾县解放前夕几乎全部停业。
+
<center>疫情下的 泾县</center>
 +
<center>{{#iDisplay:x3064sicwc5|560|390|qq}}</center>
  
民国期间,国内名流学者对宣纸的创制历史和工艺曾有多篇著述问世。国学大师、邑人胡朴安曾著《宣纸说》一 ,指出:“泾县古属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近自国内,远至东瀛,无不珍视,以为书画佳品。宣纸每年之输出者价约为百余万元。区区之数,诚不足多,然以一县之制,独重艺林,举世无出其右,或亦足以自豪”。杨大金著《中国实业志》中云:“宣纸产于安徽泾县。泾县晋时属宣州郡,唐时属宣州,皆为贡品,世称宣纸。”第十一章(民国二十七年)《制纸业》中云:“宣纸为皮料是最佳者,产于安徽泾县,泾县之宣纸业在小岭村,制此者多曹氏,世守其秘,不轻授人。故江西省及日本皆有仿制者,然其品质终不及泾县。”
+
==参考 献==
  
  国建立后,宣纸业得到复苏并空前发展,由联营而公私合营及至国营。截止到2015年,泾县有宣纸、书画纸企业400余家,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Category:670 國地方志總論]]

於 2020年6月8日 (一) 03:23 的最新修訂

涇縣位於中國安徽省東南部,是宣城市轄下一個縣。長江的支流青弋江穿越全境。面積2059平方公里,人口36萬。縣人民政府駐涇川鎮。

涇縣以特產宣紙,宣筆而聞名。雲嶺是抗日戰爭期間新四軍軍部所在地,1941年1月的皖南事變發生地。

行政區劃

下轄9鎮,2鄉:

涇川鎮、茂林鎮、榔橋鎮、桃花潭鎮、琴溪鎮、蔡村鎮、雲嶺鎮、黃村鎮、丁家橋鎮、汀溪鄉和昌橋鄉。

綜述

歷史上,涇縣既是「男勤於耕,女勤於織」的農桑之區,又以商宦眾多,文風昌盛而聞名。明成化、弘治始,涇縣「商賈遠出他境,贏走四方」。清與民國中,涇人外出經商者遍及18行省,在長江沿岸商埠形成頗具影響的「涇幫」,因此有「無徽不成商,無涇不成鎮」之說。其中頗多由商致富,富而重學,學以致仕者。明清間,邑人竟相輸捐,創建書院書屋30餘所;興辦義學社學數十處;塾館遍布城鄉閭巷。台泉雲龍書院曾有名儒許國講席,一時從游者眾;水西書院名盛江南,成為寧國府治屬六縣學人興會之所。明清兩代,全縣中進士106人,居全省第三。學者名流,代不乏人。唐代許棠才列「咸通十哲」;宋代吳份被譽為「江南兩腳書櫥」;明代查鐸著述顯名於時;清代包世臣為舉世推崇的書法大家;朱珔時稱江左經師之冠,學重皖派;趙青藜、趙紹祖、吳廣霈、胡承珙等,皆為一代鴻儒。民國時,學者胡樸安被世人尊為國學大師。當代,則有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王稼祥,愛國主義與民主主義戰士吳茂蓀,以及經濟學家李紫翔、吳半農,教育家查謙[1],學者吳則虞等民族精英。

戲曲

涇縣民間戲曲班社始見於清末,盛於民國時期。班社藝人或終身從藝或農忙務農、農閒走鄉串鎮演出,風餐露宿,生活貧困,社會地位低下,被稱為「戲花子」。班社亦時演時停,自生自滅。1982—1983年,縣內先後有涇縣和平黃梅戲劇團、涇縣大眾黃梅戲劇團、涇縣孤峰黃梅戲劇團、孤峰廬劇團4個民間職業劇團相繼成立。至1986年,除和平黃梅戲劇團尚在繼續演出外,其餘3個劇團先後解體。

宣紙

宣紙問世於唐朝初期。《新唐書·地理志》有唐玄宗天寶二年(743年)宣州土貢中上貢「紙、筆」的記載。《唐六典·太府寺》有開元前各地雜物貢的記載,其中已有「宣、衢等州之案紙、次紙」的記錄。明胡侍《珍珠船》文中亦有「唐永徽中,宣州僧欲寫《華嚴經》,以沉香種樹,用以製造宣紙」之說。唐時宣州的屬縣宣城、涇縣、寧國均產紙,以「涇縣所制尤工」。紙的集散地多在州治所在地宣城,故名宣紙。

「宣紙」一詞最早見於唐代元和至乾符年間(815年—875年)書畫評論家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論畫體工用榻寫」一文:「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摹寫」。古代作畫習用「用法蠟之」的加工宣,如南唐的「澄心堂紙」即由宣紙(亦有歙紙)加工而成。

迨至宋代,宣紙需求量大增,宣州各地產紙供不應求。熙寧七年(1074)六月,朝廷「詔降宣紙式下杭州,歲造五萬番」。而涇縣宣紙則更為文人所索求。如宋代詩人王令在《再寄滿子權》詩中云:「有錢莫買金,多買江東紙,江東紙白如春雲」(宋代涇縣屬江南東路寧國府)。

宋末元初,曹姓人遷涇縣小嶺,亦以製造宣紙為業。自以小嶺曹氏一族逐漸發展成宣紙工業的佼佼者。

明代,涇縣宣紙生產進入重要發展階段[2],工藝精益求精,品種規格日愈增多。尤以宣德年間製造的宣紙為最優,讚譽宣紙的詩文屢見不鮮。沈德符在《飛鳧語略》文中曾直稱宣紙為「涇縣紙」。文震亨在其所著《長物志》中曾云:「吳中灑金紙、松江潭箋,俱不耐久,涇縣連四(即宣紙四尺單)最佳。」

清代,涇縣宣紙生產得到長足發展,縣東漕溪有汪六吉等造紙大戶,生產頗具規模,縣西有小嶺曹氏宣紙世家,生產日益繁榮,康熙進士儲在文宦遊涇縣作《羅紋紙賦》詳盡記述了涇縣小嶺、漕溪等山區宣紙生產興旺景象。迨至咸豐、同治年間,清軍與太平天國軍在涇縣一帶轉輾爭戰達10年之久,戰禍所及,家毀人亡。小嶺《曹氏族譜》記載當時盛產宣紙的小嶺「屋只存一二,人亡之七八」。紙槽大部分被毀,原料基地荒蕪。同治後,宣紙業開始復甦。

清末至民國期間抗日戰爭爆發前,是涇縣宣紙業由恢復而發展而鼎盛時期。抗日戰爭爆發,大部分國土淪喪,交通阻隔,宣紙銷路受阻,生產一落千丈。直至抗戰勝利後,宣紙行業繼續衰微,至1949年涇縣解放前夕幾乎全部停業。

民國期間,國內名流學者對宣紙的創製歷史工藝曾有多篇著述問世。國學大師、邑人胡樸安曾著《宣紙說》一文,指出:「涇縣古屬宣州,產紙甲於全國,世謂之宣紙。近自國內,遠至東瀛,無不珍視,以為書畫佳品。宣紙每年之輸出者價約為百餘萬元。區區之數,誠不足多,然以一縣之制,獨重藝林,舉世無出其右,或亦足以自豪」。楊大金著《中國實業志》中云:「宣紙產於安徽涇縣。涇縣晉時屬宣州郡,唐時屬宣州,皆為貢品,世稱宣紙。」第十一章(民國二十七年)《製紙業》中云:「宣紙為皮料是最佳者,產於安徽涇縣,涇縣之宣紙業在小嶺村,制此者多曹氏,世守其秘,不輕授人。故江西省日本皆有仿製者,然其品質終不及涇縣。」

新中國建立後,宣紙業得到復甦並空前發展,由聯營而公私合營及至國營。截止到2015年,涇縣有宣紙、書畫紙企業400餘家,於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進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視頻

涇縣 相關視頻

空中看安徽:航拍涇縣
疫情下的涇縣

參考文獻

  1. 德高望重的物理學家與教育家——查謙,武漢大學校友總會,2005-11-12
  2. 在涇縣,遇見宣紙中的古法千年,搜狐,2018-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