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统一战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统一战线,简称统战,是一种由共产主义者(或其他)采用的政治斗争方式,指联合及团结不同政治团体及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同一政治目的而共同奋斗,其基础理论由第三国际确立。通过统一战线,共产党人得以联合不同的工农阶级,推翻敌对的资本主义势力。

起源

“统一战线”学说最早出现在列宁的著作[1]。列宁重视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时,如何扩大己方阵营,巩固革命成果,击败资产阶级敌人的策略。无产阶级必须在革命中使其他社会阶层、阵营如小资产阶级、中农、民族资产阶级等加入己方,或者支持己方的政策,或者最少保持中立,以最大程度孤立敌人——官僚资产者与帝国主义

统一战线在中国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的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成立以来,中共曾与中国国民党实现过两次“统一战线”。1923年,国民党时任总理孙中山“联俄容共”,在苏联撮合(《孙越宣言》)下与中共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称“国共统一战线”)。其后,国民革命军北伐后国民党实行清党,使第一次国共内战爆发;而内战当中,中共亦对各地工农阶级展开统战工作(称“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在1936年西安事变后,国共于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对抗日本入侵;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又联合其他政治力量(“民主党派”)对抗国民党(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统一战线

由于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原本已不把阶级斗争当作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参考毛泽东的矛盾论)。但文革前几年的四清运动到文革,毛泽东又极力宣扬阶级斗争的进步性和必要性。1978年改革开放路线确立后,中共确认文革为“全局性错误”,连带地“阶级斗争”一词也被避讳,不再被用来形容中国社会的分配不均问题。

但进入1990年代,由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倾斜,使得中国社会的所得分化再度受到重视。科研机构曾对此做出许多调研,但因为文革被否定所导致的禁忌,阶级斗争不能再被提及,所以通行的词汇变成“社会阶层”。而这些由于专业、收入造成的新生“阶层”成员有些并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如何确保这些成分能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政策,变成重要的课题。一方面在实务上也必须重新用“统一战线”团结“新阶层”。

中共在2006年11月新颁《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文件[2],是这一时期统一战线继续作为中共重要政策的范例。特别是文件中提到下面的意见:

“要切实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集中分布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他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促进共同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是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要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视频

统一战线 相关视频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动漫解读

参考文献

  1. 统一战线概念的由来,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2014-05-08
  2. 中共中央颁发巩固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意见,中国网,200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