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Canon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Canon

中文名: 卡农

外文名: Canon

性 质: 音乐谱曲技法、钢琴曲

组 成: 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

分 类: 音乐体裁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的一个小节,最后的一个和弦,融合在一起,给人以一个神圣的意境。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复调音乐。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 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卡农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等;此外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逆行卡农,反行卡农等各种手法。[1]

历史

卡农是一种音乐体裁,卡农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至13世纪的民间音乐形式,如狩猎曲、轮唱曲等。轮唱曲是一种小型声乐曲,其形式为各声部以相同间距进入的同度无终卡农,13世纪以后流行于英国。15世纪出现了完整的卡农曲,并为佛兰德乐派的作曲家所喜用。此后,卡农经常作为一种独立的小型乐曲或大型乐曲中的一个段落而被运用,许多交响作品里都会用《卡农》的技巧部分,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等。 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的《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也称作《帕赫贝尔的卡农》(Pachelbel's Canon),作品编号:T. 337。通常人们更多地关注作品的第一部分卡农,(Pachelbel's Canon)。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仅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从头到尾也仅有两小节,重复达二十八次之多。这段音乐虽然不断回旋往复,但其旋律之美不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感觉动听悦耳。 1966年的维也纳音乐节上,大指挥家卡拉扬带来的《卡农》版本加入了一把小提琴。1985年,钢琴名家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问世,带来了他独自改编的钢琴版本《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使得钢琴演奏《卡农》的浪漫风广为流行。1987年,吉他天皇Nicolas Angeles演绎的现代版本轰动一时。1992年,大竖琴家Mask和长笛演奏家共同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周年仪式会上演奏了极其优雅的《卡农》新版,甚受推崇。其他还有童声版、饶舌版、佛拉门戈版、爵士版等各种《卡农》。 随着时间的发展,卡农产生了各种版本,如小提琴独奏版、弦乐四重奏版、钢琴独奏版、钢琴四手联弹版、竖琴独奏版、长笛协奏版、铜管合奏版、陶笛独奏版、吉他独奏版、美声无伴奏合唱版等诸多版本。 常以弦乐四重奏的形式表演。 约翰帕赫贝尔的《卡农》中,分四个声部,来回一共八个音符,却变化莫测,受人们喜爱。现在广为人知的是Canon in C和Canon in D。

背景故事

约翰·巴哈贝尔出生于德国的纽伦堡。早年随施韦默尔学习音乐,1669年进入阿尔特多夫的一所学校接受音乐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学费,次年转入雷根斯堡的一所学校。1673年至维也纳,成为圣斯蒂芬大教堂管风琴师克尔的学生和助手。1677年至爱森纳赫,担任了一年的宫廷管风琴师。于1678年在爱尔福特担任管风琴师,在这里教授了J.C.巴赫。1681年,约翰·巴哈贝尔二十八岁时娶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为妻;1683年,芭芭拉和他们唯一的孩子死于瘟疫。隔年他再娶茱笛丝卓默,这一次婚姻为他带来七名子女。离开了艾尔特,约翰·巴哈贝尔来到伍腾堡宫廷,这个地方给他很多专业上的自由度,可惜好景不长,1692年秋,因为法国大军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纽伦堡,最后辗转到了戈塔。碰巧出生地纽伦堡的圣塞巴德教堂的原任风琴师,也就是约翰·巴哈贝尔的老师魏克过世,让他得以顺利接任老师之职位。他就在这里一直待到他过世。在纽伦堡的五年间,约翰·巴哈贝尔写下了感恩赞歌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风琴赋格,被视为他晚年的代表作。1706年,约翰帕赫贝尔去世,享年52岁。 所以约翰·巴哈贝尔从未去过英国,芭芭拉盖布勒(Barbara Gabler)是德国人,死前不但已经嫁给了约翰·巴哈贝尔并且还生了孩子。

特点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同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效果,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分类

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等;此外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逆行卡农,反行卡农等各种手法。

正格卡农

主句和答句在方向上、节奏上完全一致,一般根据它们之间的音程距离称呼,如同度卡农、四度卡农、五度卡农等。在正格卡农中,除同度、八度外,其他音程的卡农常用自由模仿,以免形成调性重叠;其中四度卡农、五度卡农除用自由模仿以保持调性统一外,也可以采用严格模仿,使答句转入下属调或属调。

变格卡农

答句是主句的变形。若将主句的时值成倍扩大,则成增时卡农,反之,则成减时卡农;若将主句各音作反向的模仿,称为倒影卡农或反向卡农,若将主句各音出现的次序颠倒模仿,称为逆行卡农或蟹行卡农,答句若为主句之逆行并倒影者,称为逆行倒影卡农。

二重或三重卡农

即同时有两对或三对不同旋律的卡农进行。

无终卡农

即卡农的结尾与乐曲开始相衔接而使音乐循环不已者。

有终卡农

即答句不再进行模仿,另加结尾部分以构成终止者。

技法

卡农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轮唱”,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至极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就叫作“卡农曲”。卡农(Canon)虽不像浪漫派作品那样高潮起伏、惊心动魄,但在看似反复平常的进行中,却交相共鸣出多种音色效果。平凡的韵律脉动着瞬息万变的生命力,如同天使一般让人迷醉和沉静。我们熟悉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卡农出现于十三、十四世纪。后人常采用古代曲调作为卡农主题。如巴赫的《五首卡农变奏曲》。十九世纪的交响曲、奏鸣曲也常用卡农手法,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简单的讲,卡农(canon)是一种作曲手法,意思是:“同样的旋律间隔两拍或一小节、两小节不等先后演奏”。“卡农”就是根据严格模仿的原则,用一个或更多的声部相距一定的拍子模仿原有旋律的曲式。至于用什么乐器,几个声部,就要随作曲家的便了,一般来说,2-6个声部就差不多了,要是非有人写个几十个声部也未尝不可,倒是现代音乐里常有的事。卡农是最基本的复调音乐的一种,一般好多作曲家在学复调音乐时都要作一大堆卡农去练习技巧,不过都是练习罢了,编了号算作品的好像不多,而且是什么乐器都有,兴德米特的教程里就有不少,长笛和钢琴的,中提琴和钢琴的……在许多地方都可以听到卡农,不只是帕赫贝尔的那首,想必巴赫也有不少的卡农,只是我没听过巴赫的作品,不好去胡说。好多的交响作品里都会有用卡农的技巧作的部分,只是没有单独提出来像帕赫贝尔那样单独算作一首作品罢了。顺便提一句,卡农也不是非要把旋律一点不差的模仿下来,可以加快和放慢节奏(这一点在帕赫贝尔的卡农中应当能够看到),还可以做倒影处理。 除伟大的帕赫贝尔卡农以外,还有形形色色的卡农,其中不乏名家,如:巴赫写过一首古钢琴变奏曲,叫做《戈尔德堡变奏曲》(即《哥德堡变奏曲》),包含一首咏叹调和三十个变奏,其中第3, 6,9,12,15,18,21,24和27变奏都是卡农,除了第3变奏是同度卡农外,其余八个变奏,依次把旋律移高或移低2度到9度进行模仿。比才作曲的《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中的《洛朗多尔舞曲》第一部分,构成了两声部的八度卡农,旋律先由双簧管、单簧管和小提琴齐奏,两拍以后,大管、圆号、中提琴和大提琴把旋律移低八度进行模仿。近代歌剧中的重唱曲和合唱曲,也常采用卡农的形式。如贝多芬的歌剧《费台里奥》第一幕中的四重唱,就是一首四部卡农。在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第二幕第二景中,一对朋友连斯基和奥涅金变成了仇人,他们在决斗之前,也唱了一首卡农。在古典音乐常识中,卡农和赋格一样是一种复调形式。 ○周杰伦导演的偶像剧《熊猫人》中男三号帅安格演奏了《卡农》。 ○ 此曲由于电影《凡夫俗子》采用它作为配乐而广为人知。 ○ 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中采用了此曲的改编版—乔治·温斯顿(George Winston)的音乐专辑《December》中的《帕赫贝尔的卡农变奏曲》(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更使之风靡一时。 ○韩国电影《假如爱有天意》也采用此曲作为其中一首插曲。 ○韩剧《魔女幼熙》中插曲《爱向着我来的那天》。 ○ 此曲还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 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剧场版《死与新生》,亦用上此曲的弦乐版四重奏作为配乐和片尾曲,真嗣把大提琴,绫波把中提琴,明日香和渚薰把小提琴。 ○ 动画Kanon京都版的第1话与14话亦有使用此曲,在相泽佑一与 佐佑理一同在餐厅里时,出现卡农的旋律,并用此曲解释标题预示作品人物的生活像卡农一样在重复中得到充实。 ○ 港片《十分爱》爱情文艺片里,高潮部分也采用到了canon曲子。 ○美国热播的电视剧《KYLE XY》(天赐)也用此曲作为插曲。 ○港台偶像剧《海豚湾恋人》中插曲。 ○1983年中国香港(TVB)《播音人》25集29分50秒周润发和赵雅芝的背景音乐。 ○1997年大陆剧《千秋家国梦》最后一集运用此曲为背景音乐。 ○2000年KEY同名游戏,2002年改变成动画。 ○2004年港片《恋情告急》片尾 有一小段钢琴合奏。 ○2004年韩剧《皇太子的初恋》多次运用此曲为铃声。 ○2004年香港电影《恋情告急》结尾处弹奏的钢琴曲(甄子丹和她饰演他的妈妈)。 ○2005年出品的台湾偶像剧《王子变青蛙》,在一个婚礼片段里,用到了卡农。 ○2006年韩剧《》第二集中,有一段钢琴独奏卡农。 ○2006年《舞出我人生》男主角Tyler第一次到马里兰艺术学校的时候一对黑人小提琴二重奏《卡农》。 ○2007年《神奇四侠2》结婚那段,24分50秒左右出现卡农。 ○2007年日剧《求婚大作战》中播放幻灯片时使用作为配乐。 ○2008年日本影片《我与狗狗十个约定》男主人公用吉他弹奏过。 ○2008年台湾偶像剧《命中注定我爱你》中插曲。 ○2008年4月,根据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改编的日剧《我的野蛮女友》里,草剪刚饰演的男主角的手机铃声是钢琴演奏的卡农,后来他又亲自为田中丽奈饰演的的女主角用钢琴演奏了一曲卡农。 ○2008年台湾的组合飞轮海也在歌曲《心里有数》添加了卡农的旋律。 ○动画片《金色琴弦》第10集日野香穗子演奏曲目(小提琴版)。 ○2009年国产电影《寻找成龙》50分钟左右出现了卡农的旋律。 ○2009年美国电影《假结婚》中玛格丽特与安德鲁结婚现场,〈卡农〉作为背景音乐出现。 ○胡清蓝《两个世界》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品冠《无可救药》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shine《祖与占》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伊稀《翅膀》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丸子《爱你卡农》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Sweetbox《life is cool》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Sweetbox第五任主唱重组组合ETERNITY的同名专辑中《Wonderful Wolrd》和《Love》用卡农旋律。 ○金娃娃《牛奶布丁》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在《To love》第8话,16分钟左右的时候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谭维维《如果有来生》歌曲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绿光森林》中的演奏曲。 ○泰国潘婷励志广告中聋女孩最后参加比赛的音乐,不过是用小提琴演奏的,十分震撼! ○2010年动漫《轻音少女》第二季第24集中,在毕业典礼上用了卡农做背景音乐。 ○动漫《家庭教师》OP2-《boys&girls》中2:30左右插入一段电子乐队版的卡农,衔接十分自然! ○2010年6月13日上映的电影《活该你单身》中最后结婚的时候背景音乐就是卡农。 ○Westlife的主唱Shane献给妻子的歌曲《Beautiful In White》中用了卡农做音乐背景。 ○2010年台湾组合飞轮海在歌曲《心疼你的心疼》前奏添加了卡农旋律。 ○ 2010年12月新番《只有神知道的世界》第四集18分13秒的时候 桂马说要救空的时候 BGM是卡农变奏。 ○2010年韩剧《恶作剧之吻》第四集34分30秒左右时 金贤重 饰演的白胜祖用吉他弹奏了一小段卡农。 ○2011年1月广东卫视新番电视剧《爱情公寓2》第一集30分35秒的时候曾小贤想象中张伟的婚礼中的背景音乐是卡农变奏曲。 ○2011年2月新番《回家的诱惑》第三集10分46秒的时候背景音乐是卡农变奏曲。 ○2011年2月22日上映的电影《芳香之城传奇》23分36秒弹奏的双人钢琴曲卡农。 ○2011年《新还珠格格》多次用卡农作为背景音乐 ○初音《Innocence》用到了卡农做背景音乐 微电影《仙鹤与孔雀》用到了卡农做背景音乐 ○《逆时恒美》微电影中有用卡农作背景音乐 2011年4月7日开播的《玛利亚狂热》第二季中作为插曲,最后一集“加奈子的生日”的末尾十分明显。 ○2011年上映的电影《东成西就2011》中,有一段背景音乐用到了卡农。 ○ 2012动漫《男子高中生的日常》第五集14分15秒和16分38秒的背景音乐是帕赫贝尔的口哨版 ○ 2012 电影《昂山素季》中杨紫琼扮演的昂山素季在听到自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在家中用钢琴与广播中现场的交响乐队合奏了卡农。 ○ 2012 电影《麦兜当当伴我心》中多次使用卡农作背景音乐,其中开场歌曲《你的扣肉》采用了卡农作音乐背景,以及电影快要结束时的以“人在风里”开头的歌曲也是卡农作音乐背景。 ○ 2012 Steven Sharp Nelson大提琴大师写了一首卡农四重奏,并且用其结合了吉他鼓和大提琴的新颖的演奏方式进行了演艺,并拍摄了MV。 ○韩国偶像剧《学习之神》片尾曲4minute - Dreams Come True间奏中引用了卡农的旋律 ○2014 香港连续剧《老表,你好Hea!》19集静雯和郭宝分手时的背景音乐采用《Canon in Drop D (Vocal Version_Full Length)- Unkown Artists》 ○2016 韩国男子演唱组合IKON在《盖世英雄》节目中演绎的改编版《朋友》引用了卡农 ○2016 电影《超级快递》结尾的婚礼现场使用了卡农作为背景音乐 ○2017 电影《李雷和韩梅梅》开头5分48秒至6分27秒处使用了卡农作为背景音乐 ○2008 日剧《花样男子》花泽类(小栗旬)小提琴演奏的的音乐

用到卡农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巴赫-《五首卡农变奏曲》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 威尔第-歌剧《命运之力》序曲

相关歌曲

1.our canon in D 2. graduation Friends Forever 3. love is color blind-sarah connor 4. 彩虹糖的梦 5. lookin on the sunny side -move 6. rain and tears aphrodite's child 7. sweet dream-red sox 8. ife is cool 9.两个世界-胡清蓝 10. C U When You Get There 11. 爱你卡农-丸子 12. ホントの笑颜 岩田さゆり 13. 爱是什么 Yangpa (百度能找到视频) 14 .Love Is 加藤ミリヤ 15 .There is a key 16 .爱向着我来的那天 Ashily魔女宥熙 17 . Mad rapper love 思念 爱 伤痛 18.思路-洪卓立 19.心里有数-飞轮海 20.sweet death 21. so wie ich -P ride/Katha 22.情归于尽-黎明 23. 卡农的旋律-mc小萌 24. Swingle Singer-pachelbel 25. christmas canon-trans siberian orches 26. canon groove 27.2年零2月-fod 28.翅膀-伊稀 29.酸甜 - she 飞轮海 30.Acappella Choir 31.いちょう上地雄辅 32.Wonderful World-eternity you smile -ETERNITY 33.Love-ETERNITY 34.I need you vs I need you-舞动精灵乐团 35.This song for you -白鸟英美子 36.如果有来生-谭维维 37.我的爱-殆死悲爱 38.Beautiful In White-Westlife(shane) 39.米修米修-cancer nine&芋头 40.Greatest-Ladygaga 41.1234567(do re mi fa so la ti)—唐宁(《邀月唱》专辑) 42.蛹化の少女-初音未来 43.always with me 44.Lullaby-bond(古典辣妹) 45.小恋曲-徐良 46、canon rock-aria asia 47.如果能爱你-9394 48.好心分手(粤语)-方皓玟 49.乱感觉-网络歌手 50.Innocence -初音 51.朋友仔 - Twins 52.失恋疾走曲 -波音 53.Thank you my girl - 东方神起 54.Lookin'On the sunny side - m.o.v.e 55.要喝茶吗-hello venns 56.LM.C BOYS&GIGLS 57.好朋友 -罗志祥 58.K歌之王 -彭羚版前奏 59.卡农乱乱唱 -李建兴 60.GO WEST - Pet Shop Boys 61.你喔 -苏打绿 62.你的扣肉-麦兜当当伴我心 63.Ein-und-Alles 64.4minute - Dreams Come True 65.Cryin - Aerosmith 66.One tin Soldier - New Strangers 67.长安县-马飞 68.同恩-花葬 69.花的嫁纱-王心凌 70.数字人生-林子祥 71.慌-谢霆锋 72.朋友-iKON 73.卡农-曲栗 74.卡农-宋智敏 75.老婆饼-田一龙 76.星になるまで-樱井翔 77.Last Goodbye-AKMU 78.With you-大瀬良あい 79.为了爱而生 - 李恩珠 80.为了爱 - 劲乐団 81.为了爱 - 香香

相关

约翰·巴哈贝尔的卡农约作于1680年。帕赫贝尔的卡农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创作的D大调卡农和吉格)。 约翰·巴哈贝尔(德语:Johann Pachelbel,1653年9月1日-1706年3月3日),德国著名巴洛克时期作曲家。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先后曾在许多地方担任过管风琴师的职位。约翰·巴哈贝尔的一生写了很多的教会音乐,因为他信奉当时新兴的路德教派,自然的也当了好几个教堂的风琴师。他著名作品包括众赞歌前奏曲七十八首、《D大调卡农与吉格》等。 Pachelbel Johann 是德国巴洛克时代后期作曲家兼教堂管风琴师,当时他是相当激进的作曲家,在世所写的管风琴和键盘音乐是他主要受到肯定的创作领域,在新教宗教音乐创作方面,他的地位也相当高,可惜他的作品多都未能获得妥善保存,更有部份依然淹没在德国各地图书馆内。

参考来源

  1. [1],卡农简谱乐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