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海科學技術大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原圖鏈接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上海科學技術大學上海市地方高校,籌建於1958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負責籌建,1959年正式建校。郭沫若為學校題寫校名。首任校長是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長周仁。上海科技大學主要科系由中科院在滬各研究所幫助創建,部分系主任曾由中科院在滬研究所所長或副所長兼任。1959年底,設有8個系,11個本科專業。1973年,生物物理化學系併入原華東化工學院。學校原隸屬於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主辦;1968年9月從科技系統(時稱上海市革命委員會科學技術組)劃出,改為隸屬文教系統(時稱上海市革命委員會文教組),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脫鈎;1978年7月與科技系統恢復聯繫;1981年劃歸上海市高等教育局管理,並被確立為上海市屬重點大學。1981年11月成為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93年底,校園面積約328畝。至1994年,設有12個系(部),23個本科專業,9個專科專業,4個博士點,16個碩士點。末任校長郭本瑜。1994年5月27日併入新組建的上海大學[1],原校址成為上海大學嘉定校區。

學校概況

建校的宗旨是:為國家及上海地區的科研機構和新技術工業基地培養高級科學研究和技術人才。早期的辦學模式是:院校結合、所繫結合。辦學的特色是:理工結合,學科專業設置反映科技發展的方向和時代特色。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上海科學技術大學經過恢復整頓,在改革開放中得到迅速發展壯大,全國恢復招收研究生後學校為首批招生單位。1981年實施學位條例,上海科技大學是首批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之一。1987年,有在校學生4524名,其中研究生270名。1988年被國家教委列為用英語教學招收外國來華留學博士生的試點單位。

1991年,上海科技大學下設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材料科學系、生物工程系、無線電電子學系、精密機械工程系、計算機科學系(後分出自動控制系)、科技外語系(後改稱外語系)、新聞與人文科學系、社會科學部等10系1部,有23個本科專業和9個專科專業。截至1994年,有4個博士學位授予點,有1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學校還招收研究生班和助教進修班,並設夜大專和幹部專修科,開展成人高等教育。設有22個研究室和11個研究所、中心,其中有國際原子能機構設立的「國際輻射交聯技術培訓示範中心」。計算數學、無線電電子學、固體材料與器件、化學與精細化工等9個學科被定為上海市地方院校重點建設學科。學校擁有47個教學實驗室和31個科研實驗室。特種光纖實驗室被定為上海市開放型重點實驗室。

上海科技大學地處科學衛星城—嘉定,校址在嘉定鎮城中路20號,籌建於1958年,1959年正式建校,是上海市屬重點大學,招生對象基本上以上海市為主。1984年開始舉辦夜大學專科教育。1991年,有在校學生3757名,其中研究生152名。有教職工2294名,其中正教授41名(包括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名,博士生導師8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8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2名)、副教授269名、中級職稱人員406名。有部委教材指導委員會委員8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委3名。

學校聘請中科院研究所、各部委研究所、重點院校等單位的學部委員、研究員、高級工程師60多名兼職任教,還聘請了8名外籍科學家和學者任顧問教授。

校標

1984年10月,上海科技大學準備在宣傳廊中間正對校門的位置,建造上海科技大學校標,並為此向全校發起建造校標的募捐。募捐得到了全校師生員工的積極響應,大家你一元我五角地踴躍捐款。所以,建造上海科技大學校標,是真正地聚沙成塔,也體現了全校師生員工眾志成城。

當時的上海科技大學黨委宣傳部金維熾老師負責設計和組織建造校標,無線電系郭靄雲老師製作校標的LED時鐘,顧敏老師等協助安裝調試。

1985年春,上海科技大學校標落成。校標主體部分是由不鏽鋼鑄造,校標的構成元素為衛星火箭原子能,取義於上海科大創辦之初為國家培養「高、精、尖」人才所設置的有關專業。校標正面,是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的手跡「上海科技大學」[2];校標背面,則是上海科大的英文名的簡稱「SUST」。

校標建成後,學校給每個師生員工贈送了一枚校標紀念章。這枚圓形紀念章設計人是物理系77級的唐三一校友。從此,校標也成為學校的LOGO。

視頻

上海科學技術大學 相關視頻

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原址
原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建校60周年校友聚會籌備之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