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江關帝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前江關帝廟,位於中國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後宅鎮前浦埕村,為南澳縣的一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類型為古建築,公布時間為1992年8月15日。
前江關帝廟的歷史年代為清代。
汕頭市
汕頭市,簡稱汕,別稱鮀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下轄的地級市,國務院以《立法法》確立的經濟特區,位於廣東省東部。市境西鄰揭陽市,北接潮州市,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相望,南濱南海。地處蓮花山脈東南麓,韓江三角洲平原,韓江、榕江、練江的入海口,東部為廣東省最大島嶼南澳島。全市總面積2,199平方公里,人口550.2萬,市人民政府駐金平區。
歷史
宋朝時,汕頭是揭陽縣鮀江都的一個漁村。元代稱為「廈嶺」。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後,屬潮州府新設立的澄海縣。明神宗萬曆三年(1575年),汕頭被稱為「沙汕坪」。清康熙八年(1669年)改鮀浦水寨為汕頭汛,汕頭之稱開始見諸史冊。因市區原處韓江三角洲之沙堤上,常設柵薄捕魚,柵薄古稱汕,故名沙汕頭。康熙五十六年,清政府在這裡築炮台,此地改稱「沙汕頭」(沙汕頭炮台),雍正、乾隆期間,逐漸被簡稱為「汕頭」。乾隆二十一年,清政府在媽嶼島設立「常關」。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即咸豐八年(1858年),《天津條約》修定,劃潮州為通商口岸。由於潮州城區民眾的強烈反抗,使得外國人主動放棄在潮州城區貿易,改而選擇了相對安全的汕頭為通商口岸,進行貿易。咸豐九年十二月初九(1860年1月1日),潮海關在媽嶼島成立,美國駐華公華若翰之弟華為士被任命為潮海關第一任稅務司,而俞恩益被清政府戶部任命為潮海關第一任海關監督,汕頭正式開埠[1],成為全國第三個、全省第二個設海關的口岸。恩格斯在其著作《俄國在遠東的成功》一書中認為汕頭是五個通商口岸之外唯一有一點商業意義的口岸。自此,汕頭開始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對安全的環境,逐漸超越了潮州城區,成為了粵東的經濟中心。1906年11月16日,連接汕頭和潮州的潮汕鐵路通車,這是中國第一條商辦鐵路。鐵路控制福建西南及廣東東部出海要衝,營業額甚為可觀,日均貨運量約為100噸以上,收入幾乎可以和日本東海道的鐵路相等,是中國營業狀況最好鐵路之一。
1918年2月13日發生震級為7.5級的汕頭大地震,是廣東省有歷史記載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地震,華人城鎮房屋幾乎全部倒塌,駐汕各國領事和洋商耶同罹巨劫,其中法國、荷蘭領事館倒塌,而英國、日本和美國領事館也受損嚴重,最終造成1000人死亡。震後汕頭民眾和海外華僑開始城市重建,1921年汕頭成立市政廳,與澄海分治,但仍隸屬潮循道管理。1922年8月2日,颱風登陸汕頭,並給汕頭地區帶來嚴重破壞,這也是20世紀中國最嚴重的一次颱風災害,造成約6萬到10萬人死亡,史稱1922年汕頭颱風[2]。
1925年9月,在廣州國民政府東征軍第一次東征中被打敗的廣東軍閥陳炯明殘部,乘東征軍主力回師廣州之機發動叛亂,占領汕頭,廣州國民政府為徹底消滅廣東省的軍閥勢力,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由總指揮蔣中正、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等人率領東征軍進行第二次東征,並於11月4日收復汕頭。1927年9月,八一南昌起義部隊從福建入粵,接連攻克潮州和汕頭,起義軍在進占潮汕七天期間,曾經在汕頭等地建立革命政權,史稱潮汕七日紅。
1930年汕頭正式設市,成為中國首批設市的城市之一。汕頭老市區是以小公園為中心,周邊的安平路、國平路等街路呈類似法國巴黎凱旋門附近以扇形放射狀分布,加上兩側的「四永一昇平」、四安一鎮邦,東部的舊「鹽埕頭」、北邊的紅亭、南側的「汕頭港」,形成了當時的繁華商業區、居民區。1933年,汕頭港出入口船舶共計4478艘次,噸位6324468噸,占當年全國沿海港口貨運量的8.76%。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僅次於上海、廣州,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是粵東、閩西南、贛東南的交通樞紐、進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