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南鄉子·寒玉細凝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南鄉子·寒玉細凝膚

南鄉子·寒玉細凝膚 作者:蘇軾


原文

南鄉子·寒玉細凝膚 [宋] 蘇軾 寒玉細凝膚。清歌一曲倒金壺。冶葉倡條遍相識,爭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年少即須臾。芳時偷得醉工夫。羅帳細垂銀燭背,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 [1]

譯文

清俊的容貌柔潤着潔白滋澤的皮膚。唱一曲《倒金壺》的清亮之歌。婀娜多姿的《楊柳枝》全都熟悉。怎麼比得上二月初的豆蔻梢上的花呢! 年少時光即刻消逝。良辰暗暗地換得醉酒的工夫。絲羅帳子柔和地吊在白燭的背後。歡樂啊,如同捨棄掉平生的英俊氣概! 注釋 南鄉子:詞牌名。唐教坊曲名,以詠南中風物為題。有單調雙調兩體。 集句:輯前人或別人整個詩句以成篇什(詩、詞、對聯)。 「寒玉」句:此句出自吳融《即席十韻》。寒玉:比喻容貌清俊。細:柔潤。凝膚:潔白滋澤的皮膚。 「清歌」句:此句出自鄭谷《席上貽歌者》。清歌:清亮的歌聲。《倒金壺》:曲調名。 「冶葉」句:此句出自李商隱《燕台春》。冶葉倡條:形容楊柳枝葉婀娜多姿,這裡喻指《楊柳枝》舞。 「淨如」二句:此句出自杜牧《贈別》。淨如:怎麼比得上。豆蔻:食用的豆類植物,名草果。此處喻少女。豆蔻花梢:喻指少女的青春年華。 「年少」句:此句出自白居易《東南行一百韻……》。須臾:轉瞬,一刻。 「芳時」句:此句非白居易詩,而為鄭邀《招友人遊春》。芳時:良辰,亦指花開時節。這裡指夫妻性愛的黃金時間。醉工夫:喝酒的工夫。 「羅帳」句:此句出自韓僵《聞雨》。細垂:柔和吊下。銀燭背:白蠟燭背後吊羅帳。 「歡娛」二句:此句出自杜牧《寄杜子》。歡娛:愉悅快樂。豁得:捨棄掉。俊氣:英俊氣概。

賞析

詞的上片,寫妻子王弗的美貌。「寒玉細凝膚」,描繪王弗的體態。「寒玉」,突出她玉般容貌之清秀。「細」,刻畫她皮膚的柔潤。「凝膚」,細狀她肌體之潔白。「清歌一曲《倒金壺》」,描敘王弗之歌聲。「清歌」,襯托歌喉之美。「一曲」,言歌唱得極少,可就是能叫人傾倒。「《倒金壺》」渲染歌后的效應「如醉如痴」。「冶葉倡條遍相識」,比喻王弗的動人舞姿。「冶葉倡條」,突現她身段的婀娜多姿。「遍相識」,引起廣泛的轟動效應,如同老友問的久別重逢,一見如故。將上述三方面集中到一點,就是獲取與「寒玉細凝膚」句照應的動人印象:王弗整個精神的美就在於「淨如,豆蔻花梢二月初」。它既點明王弗年齡,也有「紅杏枝頭春意鬧」的含意。「二月初」,新嫩、旺盛、活潑,宛如「二月春風似剪刀」。對於詞人的婚姻觀來說,他衝破了「父母包辦」下的「安心順從」的世俗,成全了筆下她那「美麗」、「親密」、「融洽」的妻子形象。   下片,寫難忘新婚夜的歡樂生活。「年少即須臾」,意即珍惜少年時光。「年少」點明年齡,「須臾」點明青春易逝,突出了生命誠可貴的特點。 「芳時偷得醉功夫」,夫妻二人正處於情愛的「芳時」——黃金歲月,哪怕是喝酒時間也要抓住盡情歡樂,得閒「偷得醉工夫」,親熱,醉酒,行樂,詞人突出了「芳時」寶貴的特點。「羅帳細垂銀燭背」,描繪新婚之夜的邂逅情趣。「羅帳細垂」,為新婚夜的象徵物,「銀燭背」,表明不能露之於外的新婚隱私生活。邂逅是命運對情侶的巨大恩賜,是深戀的顯示,無疑,詞人在這裡突出了性愛情愛以「互愛為前提」的特點。「歡娛,豁得平生俊氣無」,照應開頭,寫新婚之夜那種縱情的總感受。情愛是人類最崇高的感情之一,新婚之夜盡情傾瀉,會獲得「歡娛」的美感,以致「達到這樣強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是「豁得」,拿出平生之精力,但不英雄志短,兒女情長的話,那麼,這種男女結合無異於動物的自然邂逅了。縱觀整個下片,由年少——芳時——羅帳細垂——豁得,形象地組綴了一幅年輕夫妻新婚夜的璀璨奪目的情愛世界長卷。   全詞雖然是集句的形式,但從句子與句子的連綴、組合來看,仍然真實地反映了詞人年少時的美滿婚姻生活,賦予了新意,表明了詞人對唐代詩詞的融會貫通,信手拈來的嫻熟功夫。


創作背景

此詞約作於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二月或二月以後。東坡時年19歲,自稱「年少」。當年娶王弗為妻,王時年16歲,正是「豆蔻」年華。此詞為新婚時的紀念之作。也許是東坡填詞的最早試筆。[2]

作者簡介

蘇東坡,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舉進士,復舉制科。治平中,入判登聞鼓院。熙寧中,上書反對王安石新法,遷通判杭州,徙知徐、湖等州。因作詩諷新法,被捕入御史獄,貶黃州團練副使、安置黃州。元祐初,授翰林學士,四年(1089),出知杭州。召入為翰林學士承旨,旋出知潁州,徙揚州。以兵部尚書召還,改禮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哲宗親政,出知定州。紹聖初,御史劾其譏諷先朝罪,貶寧遠軍節度副使,安置惠州,再貶昌化。徽宗即位後赦還,病死於常州。追諡文忠。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均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著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內製》十卷、《外製》三卷及《和陶詩》四卷等。[3]

參考文獻

  1. 南鄉子·寒玉細凝膚,詩詞名句網
  2. 南鄉子·寒玉細凝膚,古詩文網
  3. 蘇軾,國學大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