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平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平邨
圖片來自stheadline

太平邨英語:Tai Ping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保平路8號[1] ,鄰近北區醫院,於1989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現時外判予佳定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介紹

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五期)的其中一個出售公屋,於2002年1月起讓屋邨居民購買現時租住的單位[2]。此外,太平邨亦是新界東唯一一個採用相連長型大廈的公共屋邨。

命名

1984年,中國和英國共同發表中英聯合聲明,確定當時仍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將於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管治。從1984年到1989年太平邨落成,香港先後經歷1987年香港股災1989年六四事件及其後引發的香港移民潮等動蕩,社會對回歸前景感到焦慮不安,而新建屋邨又位處鄰近內地上水,故取名「太平」,既能呼應同區較早開發的天平邨之名,也表達出社會對回歸能和平過渡、香港能延續太平盛世的願景。一些評論認為此名能夠反映出時代心聲[3]

屋邨資料

樓宇名稱 樓宇類型 落成年份 承建商
平治樓(A座) 相連長型第一款 1989 朱祥興建築有限公司
平靜樓(B座)
平熙樓(C座)
平易樓(D座)

歷史

太平邨前身為大埔公路粉嶺段(後改建成粉嶺公路上水段)與吳屋村之間的寮屋地及荒地,其西面則是皇家警察少年訓練學校天祥營。1970年代末,政府開發粉嶺/上水新市鎮,並率先發展大埔公路北面的彩園邨。至1980年代中期,政府開始發展上水南地段,收回天祥營以東的土地,交由香港房屋委員會建設公共屋邨,並命名為「太平邨」,於1989年落成入伙,同時預留巴士總站北面土地作護養院之用。

1990年,皇家警察少年訓練學校結束營運,天祥營清拆,至1995年交由醫院管理局建築署合作於天祥營舊址興建北區醫院

1998年,北區醫院和佛教李莊月明護養院先後落成,並與太平邨共用太平巴士總站。

2002年,香港房屋委員會將太平邨加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第五期),部份單位被出售予當時租住該等單位的居民。

由於太平邨距離港鐵上水站較遠,屋邨內亦沒有購物商場,故近年區內水貨活動問題對太平邨的影響較小。

截至2020年中,太平邨已出售單位比率為約90%,屬全港租置屋邨的第三高。

設施

與區內其他屋邨相比,太平邨規模較小,並沒有屋邨購物商場。平熙樓地鋪曾經有一間百佳超級市場和一間私家診所已結業。現時有一間7-Eleven便利店和一間學勤教育,另外一間基督教銘恩堂上水堂銘恩創奇坊 。居民日常消費需要通過連接平治樓的行人天橋或屋邨東側百和路天橋前往粉嶺公路北面的彩園廣場和上水市中心。除此以外,太平邨的設施還包括停車場、羽毛球場、籃球場、排球場、乒乓球桌、健體設施、兒童遊樂設施和休憩涼亭。

參考文獻

  1. 地址搜尋服務. [2019-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1). 
  2. 居 屋 小 組 通 過 租 置 計 劃 第 五 期 屋 邨 名 單. HKH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0-12-06). 
  3. 爾東、李健信:《漫談新界東屋邨》第134頁,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