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一首詩。

杜甫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1]」。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2]

杜甫的詩風以古體、律詩見長,風格多樣,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風格,而以沉鬱為主[3]。他的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表達了崇高的儒家仁愛精神和強烈的憂患意識,因而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並有《杜工部集》傳世。

其中最為著名的詩句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而《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更是千古絕唱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4]」。

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5]。杜甫與唐代另一大詩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為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之後。

他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 ,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天寶三年(744年)杜甫轉赴兗州與李白相會,二人一同尋仙訪道,談詩論文,結下了「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的友誼。秋末,二人握手相別,杜甫結束了「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漫遊生活,回到長安

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杜甫在由潭州岳陽的一條小船上去世。時年五十九歲[6]

視頻

奉送十七舅下邵桂 相關視頻

詩聖杜甫的故事
紀錄片《偉大詩人杜甫》

參考文獻

  1. 杜甫為什麼會被稱之為「詩聖」?,搜狐,2020-11-07
  2. 杜甫的詩賞析,瑞文網, 2017-09-07
  3. 杜甫:四個人生階段,不同的代表詩作欣賞!,搜狐,2016-07-05
  4. 杜 甫 (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中國社會科學網,2014-09-18
  5. 著名詩人介紹之杜甫 ,搜狐,2018-08-20
  6. 杜甫:舟中長逝 時年59歲,中國歷史網,2019-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