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惠如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惠如樓
圖片來自iFuun

惠如樓[1]  [2],(惠如樓海鮮酒家),是廣州一間老字號茶樓,以經營廣州傳統風味的茶點著稱。

發展歷史

惠如樓於1875年(光緒元年)開業,位於廣州中山五路117號(現五月花商業廣場西南方向斜對面,教育路北向轉入中山五路)。

創辦人陳惠如。1950年代經過擴建,1987年重新裝修,1995年3月因應地鐵一號綫中山五路擴建工程而搬遷至三元里廣花二路212號,但最後於1996年倒閉。

現狀

1995年3月,因地鐵建設需要,惠如樓搬遷至三元里廣花路212號,生意就此一落千丈,幾年後歇業關門。

惠如樓的商標使用權在2014年由廣州市飲食服務集團租予廣州市傳道食品有限公司,以此品牌向市面推出月餅,負責人聲稱會在合適的時候重開惠如樓[3]

惠如樓後來被譚新義收購,而他後來開辦的茶樓,多以「如」字作名稱,如西如、東如、南如、五如、三如、太如等。

牌匾故事

懸掛在惠如樓門前將近7公尺高的大型招牌,與眾不同。一般茶樓都採用紅底金字或黑字,以取其吉利興旺之意,但惠如樓的招牌,則是黑底金字。據說在開業不久後,碰巧遇到同治皇帝駕崩,由於國喪,招牌不能掛紅,因此把招牌改為黑底金字,並且一直沿用至1987年的裝修前。

特色餐點

惠如樓以「茶靚水滾」著稱,堅持「問位點茶」,不同茶客,也可以分壺分沖,深受老顧客歡迎。

1930年代,惠如樓推出「星期美點」。點心每星期一換,品種絕不重複。為吸引顧客,每周都在門外張貼海報,上書「本星期美點由某名師主政」等字樣。據估算,惠如樓所創製的美點,有數千款之多。著名的點心包括:脯魚乾蒸燒賣尖鮮蝦餃欖仁沙其馬等。

除了精美點心外,惠如樓還以正宗傳統粵菜龍鳳禮餅聞名。著名菜式有:百花鮮竹盒惠如一品素如意香汁雞、荷香乳鴿等;著名餅類有:惠如上月鳳凰貢品月等。其中鳳凰貢品月是惠如樓的傳統招牌月餅。

珍饈百味

惠如樓除茶靚水滾、服務周到外,更值得稱道的是獨具特色的點心。每天供應的糕點燒賣,不少於七八十款,其中最負盛名者有如下幾款:

脯魚乾蒸燒賣
圖片來自iFuun
  • 脯魚乾蒸燒賣:惠如樓的傳統點心,其特點是,在燒賣中看不出脯魚,但卻有脯魚的甘香味。這主要是用大地魚拆骨、烘乾、研成粉末,加上豬肉粒、鮮蝦仁、冬菇等作餡,最後以厚薄均勻的燒賣皮包成花樣形,以猛火蒸熟。由於餡料中有脯魚末,因此味道特別鮮美香爽,吃後口有餘甘,多食不膩,其味無窮。
  • 脯魚乾蒸燒賣:惠如樓的傳統點心,其特點是,在燒賣中看不出脯魚,但卻有脯魚的甘香味。這主要是用大地魚拆骨、烘乾、研成粉末,加上豬肉粒、鮮蝦仁、冬菇等作餡,最後以厚薄均勻的燒賣皮包成花樣形,以猛火蒸熟。由於餡料中有脯魚末,因此味道特別鮮美香爽,吃後口有餘甘,多食不膩,其味無窮。
  • 筍尖鮮蝦餃:呈彎梳形,皮薄如紙呈半透明狀,餡料是用鮮蝦仁、嫩筍尖粒等製作。由於皮薄,餡內的蝦仁隱約可見,外表白裡透紅,人見人愛。此品種由專人製作,質量上乘,外皮不粘牙,入口爽滑,有汁可口。

欖仁薩騎馬:用新鮮雞蛋開麵粉搓成麵糰,壓成麵條後用純正花生油炸至金黃色,然後用白糖漿,並加入少許麥芽糖拌勻成形,最後以椰蓉作底,西山欖仁作面。這樣的薩騎馬吃起來鬆化可口不粘牙,甜度適中不膩滯。同時還有濃郁的欖仁甘和味與椰香味,老少咸宜,作為茶點很有吸引力。

貢品月
圖片來自iFuun
  • 貢品月:惠如樓的餅食在老廣州中有口皆碑,如嫁女餅(蓮蓉酥、爽糖酥等)、老婆餅(冬蓉酥)、年宵品種、中秋月餅等,特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月餅,其質量選料上乘,製作頗具特色,如純正蓮蓉月、鳳凰貢品月、惠如上月等,特別是鳳凰貢品月,是惠如樓的傳統招牌月餅。據說,此餅原稱「貢品月」,是專門進貢給皇帝賞月時享用。清末年間,惠如樓的制餅師傅根據「貢品月」配方,用新鮮綠豆退衣後按蓮蓉製法鏟成豆蓉製成「貢品月」,餅餡的形狀、色澤與味道,均可與蓮蓉媲美,故幾十年來歷久不衰。

外部鏈接

參考資料

  1. 惠如樓,每日頭條,2014-4-12
  2. 惠如樓:牌匾的故事,中國工具書網絡出版總庫
  3. 惠如樓經典「重出江湖」. 廣州日報. 2014-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