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是首批辦好的江蘇省重點中學、江蘇省四星級高中。現為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教育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江蘇省教科研先進集體、江蘇省和諧校園、江蘇省首批「漢語國際推廣中小學基地」。學校位於風景秀麗的瘦西湖畔、明嘉靖維揚書院原址,校園環境優美,具有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1]

師資力量

揚大附中師資力量雄厚,可謂高手雲集,明星薈萃,其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優秀音樂教師1人、省特級教師6人、江蘇省首批名教師1人、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揚州市學科帶頭人3人、揚州市中青年教學骨幹4人、揚州市教壇新秀3人、揚州市青年優秀科技人才5人;有高級教師100多人;有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的教師11人,派往國外的訪問學者、進修交流的教師和攻讀國外研究生的教師近20人。揚大附中教師教學業務水平高,近幾年在全國、省、市教學競賽中有數百人次獲獎,其中全國特等獎1名、一等獎4名、省一等獎10多名[2]

辦學目標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揚州市相關實施意見的要求,積極探索優質特色發展的辦學之路,將學校建設成「名師薈萃,大氣育人,人才卓異」的全國一流高中。

課改科研

學校積極實施新課程方案,從2004年起,我校語文首批進入課改實驗,繼而率先在全省開設選修教學研究性學習、校本課程等,率先完善並實施《揚大附中學生過程性評價辦法》。2008年下半年,我校率先研發並應用了揚大附中學生過程性評價網上操作平台,並獲得國家專利,形成了比較成熟的學生評價機制。

學校深入開展適合新課程特點的教學方式改革,積極推行「導·學·展·評·練·循環教學」模式,倡導師生交流、生生交流、師生與社會交流的學習方式,倡導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新學習等學習方式,全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學校加強校本課程的研發,完善校本課程管理體系,根據學生需求,每年開發新的校本課程,目前受學生歡迎的校本課程總數40多門。

學校科研氣氛濃厚,「十一五」期間承擔了國家級課題6項,省級課題6項、市級課題10多項,現已結題19項。

驕人業績

揚州市教育局組織的年度綜合考評中,我校以精緻的管理、驕人的業績、跨越式的發展獲得高分,2006-2010年連續五年獲得「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我校教師在各類教學競賽中獲獎累累,近年來,四十多名教師在全國、省、市教學競賽中獲特等獎、一等獎。教師每年發表論文論著計百篇(部),不少論文論著獲國家、省、市優秀論文、成果獎;每年均有近百名學生在全國及省級奧林匹克數、理、化、生競賽中獲一、二、三等獎。

學校積極實施體育健康標準和藝術課程標準,確保學生每天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一小時以上,極大滿足了學生全面發展和學校傳統項目發展的要求。學校積極開展校園藝術文化建設,設立了曲水合唱團、形體舞蹈器樂美術等藝術社團,每年舉辦1-2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深受學生歡迎。

學校與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國多所學校結為友好交流學校,先後組織教師、學生赴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進行交流訪問,同時也多次接待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的教育專家、學者以及學生來訪與交流。

視頻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 相關視頻

揚州大學附屬中學東部分校2016屆初三畢業片
江蘇名師大講堂178期:揚州大學附屬中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