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斯里蘭卡歷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斯里蘭卡歷史

斯里蘭卡的歷史與更廣泛的印度次大陸及周邊地區的歷史交織在一起,包括南亞東南亞印度洋地區。是亞洲南部印度東南方外海的島國,位處印度洋之中,東北邊是孟加拉灣,中部及南部地形以高原與山地為主,北部及沿海為平原地形。

斯里蘭卡共劃分為9個省和25個行政區,經濟主要以寶石出口和農業為主,最重要的經濟作物為錫蘭紅茶,斯里蘭卡是世界三大產茶國家之一。[1]

1972年,之前稱錫蘭,中國古代曾經稱之為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楞伽島。 [2]

斯里蘭卡是單一制共和國,其政治首都位於斯里賈亞瓦德納普拉科特,經濟首都可倫坡。

1978年,頒布了一部憲法,使執行總統成為國家元首。

1983年,斯里蘭卡發生內戰,其中包括1971年和1987年至1989年的武裝青年起義。

2009年,這場長達25年的內戰終於結束。

斯里蘭卡擁有世界文化遺產6處、自然文化遺產1處。主要分佈在中北部。首都可倫坡市內旅遊景點主要有佛教寺廟、國家博物館。

原始歷史

考古學家在斯里蘭卡南部的法顯洞,發現了3萬多年前的人類活動遺骸,這是斯里蘭卡甚至南亞有據可考的最古老人類遺骸。據傳,南北朝時期的中國高僧法顯曾遊歷至此,法顯洞也因此得名。[3] 大約在公元3世紀開始,其有關佛教之巴利文文獻有:(一)島史(巴 Dīpavajsa),以詩歌體敘述佛教興起之事蹟,約編輯於三二五年至三五二年間。(二)大史(巴 Mahāvajsa),大名王(巴 Mahānāma,音譯摩訶那摩,409~431 在位)著。(三)小史(巴 Cūlavajsa),編寫至十八世紀末英人入侵為止。(四)佛音論師(巴 Buddhaghosa)於五世紀頃注釋之三藏聖典,及其所著之清淨道論(巴 Visuddhi-magga)等。

它們記錄了僧伽羅人從北[印度]]遷入後的歷史。[4]

島上最早的定居文件可以在這些編年史中找到。這些編年史涵蓋了公元前6世紀檀巴潘尼王國建立以來的時期。

第一個斯里蘭卡的阿努拉德普勒國王槃陀迦阿巴耶,記錄於公元前4世紀。佛教在公元前3世紀由摩哂陀(印度皇帝阿育王的兒子)引入。阿努拉德普勒王國的第一位坦米爾統治者伊拉羅是一名入侵者,記錄於公元前2世紀。[5]

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該島被分為無數個王國,短暫地(在993年-1077年之間)統一在朱羅統治下。斯里蘭卡由從阿努拉德普勒到康提時期一共有181位君主統治。

從16世紀開始,該國的一些沿海地區也受到葡萄牙荷蘭英國的控制。

1597年至1658年之間,該島的大部分地區都在葡萄牙統治之下。由於荷蘭在八十年戰爭作出的干預,葡萄牙喪失了在錫蘭的權益。在康提戰爭之後,該島於1815年在英國統治下統一起來。

1818年,烏瓦叛亂和1848年,的馬特萊叛亂中發生了針對英國的武裝起義。

1948年,終於獲得獨立批准,但直到1972年該國仍然是大英帝國的自治領地。

1972年,斯里蘭卡成為共和國。

早期歷史

斯里蘭卡最早的人類文化是巴蘭哥達遺址,巴蘭哥達人,大約在34000年前抵達該島,並被確定為穴居的中石器時代狩獵採集文化。其中一些洞穴,包括著名的Batadombalena和法顯洞(當地人稱之為巴揚哥蘭洞,Pahiyangala)已經出土了許多由巴蘭哥達人製造的文物,這些人是目前已知目島上最早的居民。

巴蘭哥達人可能在中部的山區創造了霍頓平原,因為燃燒樹木來捕捉大型動物而產生。然而,在平原發現公元前15000年左右的燕麥和大麥表明農業早已在當時發展起來[6]

有很多細花崗岩工具(長約4厘米)、陶器、焦木的殘餘物和粘土埋葬罐可以追溯到中石器時代。最近在Varana Raja Maha vihara和Kalatuwawa地區的一個洞穴周圍進行的挖掘中發現了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人類遺骸。

肉桂原產於斯里蘭卡,早在公元前1500年就在古埃及被發現,這表明埃及與該島居民之間的早期貿易。聖經中的「塔爾西什(Tarshish)」可能位於島上。詹姆斯·愛默生·坦能(James Emerson Tennent)把加勒識別為塔爾西什。[7]

原始的早期鐵器時代似乎至少早在公元前1200年已經在南印度建立了,如果不是更早的話。斯里蘭卡進入該時代的最早時間被探測為大約公元前1000年-前800年,在錫努瑞亞的阿努拉德普勒和阿里加拉的掩蔽處。進一步的調查很可能會推翻斯里蘭卡的最早時間而與南印度看齊。

斯里蘭卡鐵器時代開始的考古證據可以在阿努拉德普勒(Anuradhapura)找到,那裡在公元前900年之前建立了一個大型城市定居點。該城在公元前900年佔地約15公頃,但到公元前700年,它已擴大到50公頃。在錫吉里耶的阿里加拉附近也發現了同一時期的類似地點。

被稱為維達人的狩獵採集者仍然居住在該島的中部,烏瓦和東北部,可能是第一批居民巴蘭哥達人的直系後裔。在人類從非洲傳播到印度次大陸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從大陸遷移到島上。

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雅利安移民發展出獨特的水力文明——僧伽羅。成就包括建造古代世界最大的水庫和水壩以及巨大的金字塔式窣堵坡(僧伽羅語中的Dāgaba)建築。這一階段的斯里蘭卡文化可能已經顯示出早期佛教的傳入。

在佛經中記載的早期神話歷史是指佛陀三次訪問斯里蘭卡島去參見那伽王,那伽是印度神話中的蛇神,可以隨意化為人類。

島上最早的編年史,《島史》和《大史》說,在毘闍耶遷入之前,島上居住了夜叉(崇拜鬼的人)、那伽(崇拜蛇的人)和提婆(崇拜神的人)的部落。.[8] 在阿努拉德普勒發現了帶有婆羅米文和非婆羅米文的陶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這是該字體中最古老的例子之一。

前阿努拉德普拉時期

公元前543年–前377年   印度雅利安人的遷入 巴利文的編年史,《島史》、《大史》、《舍利塔史》和《小史》,以及大量的石刻、印度史書、緬甸版的編年史等,提供了由大概公元前6世紀開始有關斯里蘭卡歷史的信息。[9]

《大史》,由僧侶摩訶那摩在公元400年左右寫成,使用《島史》、《義注》和其他可用的書面資料,與印度歷史相關。

事實上,阿育王皇帝的統治記錄是來自《大史》的。在佛陀去世218年之後,阿育王加冕之前的《大史》敘述似乎是傳奇的一部分。正式的歷史記錄始於毘闍耶(Vijaya)及其700名追隨者的到來。 H. W. Codrington說道,「毘闍耶(「征服者」)有可能,甚至很可能本身就是包括他的隨從,兩次征服」古代斯里蘭卡。

毘闍耶是印度王子],國王辛哈巴胡(Sinhabahu,「獅之臂」)和他的妹妹辛哈希瓦莉(Sinhasivali)的長子。這兩位僧伽羅族領導人都是由獅子和人類公主之間的神話結合而誕生的。

《大史》聲稱毘闍耶降生與佛陀的死亡是同一天。毘闍耶和庫維尼(Kuveni,當地的統治女王)的故事讓人想起希臘傳說,並可能與古代原始印歐語系民間故事有共同的來源。

根據《大史》的說法,毘闍耶在Mahathitha(曼塞或馬納爾)附近登陸斯里蘭卡,並命名此島為Thambaparni(「銅色沙子」)。這個名字在托勒密的古代世界地圖中得到了證實。

《大史》還記述了佛陀三次訪問斯里蘭卡。第一次,是要停止那伽國王和他的兒子為了一張紅寶石椅子而爆發的戰爭。據說,在他最後一次訪問時,他在聖足山(Siri Pada,「亞當峰」)上留下了他的足跡。

Tamirabharani是斯里蘭卡第二長河的舊名稱(在僧伽羅語中稱為馬爾瓦杜河,在坦米爾語中稱為阿魯維阿魯河)。這條河是連接首都阿努拉德普勒和Mahathitha(現在的馬納爾)的主要補給線。這條水路被希臘和中國船隻在南部絲綢之路上使用。

Mahathitha是一個古老的港口,連接斯里蘭卡與印度波斯灣

今天的僧伽羅族是印度雅利安人和土著人的混血。根據印度雅利安語言、文化、上座部佛教、基因遺傳及體型,僧伽羅人被視為獨立於鄰近南印度其他族群的民族。

阿努拉德普拉時期

公元前377年–1017年   阿努拉德普勒王國早期,經濟以農業為基礎,而早期的定居點主要在東部、中北部和東北部的河流附近,這些地區的水量可滿足全年的耕作。國王是國家的統治者,負責法律軍隊,並且是信仰的保衛者。

國王天愛帝須(公元前250-210)是僧伽羅人,是孔雀家族國王的朋友。他與阿育王的聯繫促成了公元前247年左右摩哂陀(阿育王的兒子)引入佛教。僧伽蜜多(摩哂陀的姐妹)經港口贍菩拘羅缽多那(Jambukolapattana,坎凱桑圖賴港西面)帶來了一棵菩提樹樹苗。這位國王的政職對小乘佛教和斯里蘭卡來說至關重要。[10]

伊拉羅

公元前205年-前161年,坦米爾國王,在殺死阿犀羅國王後統治了斯里蘭卡馬哈威利河以北地區。

在伊拉羅時期,Kelani Tissa是摩耶盧陀地區(島嶼西南部)的次王,迦梵帝須是羅訶那地區(島嶼東南部)的次王。迦梵帝須在塞露維拉(Seruvila)建造了帝須大寺,提迦婆畢水塘和許多神社。

杜圖珈摩奴

公元前161年-前137年,國王迦梵帝須的長子,25歲時在《大史》中記載的單一戰鬥中擊敗了南印度坦米爾入侵者伊拉羅(年過64歲)。由杜圖珈摩奴國王建造的魯萬韋利薩亞舍利塔是一個金字塔式比例的窣堵坡,被認為是一個工程奇蹟。

巴喜耶被波那耶摩羅罷免,後者又被毗羅耶摩羅罷免,在公元前88年他又被達提迦謀殺。

伐羅甘巴忽一世

公元前89年-前77年,罷免,坦米爾人的統治結束了。大寺派(Mahavihara)與無畏山派(Abhayagiri,「親大乘」)的教義糾紛此時出現了。

《三藏》是於馬特萊阿魯威哈拉石窟寺以巴利語編成的。

鳩羅那迦

公元前63年-51年,一名大寺派國王,被他的配偶阿奴羅毒害,後者成為女王。

阿奴羅女王(公元前48-44),鳩羅那迦和俱陀帝沙的遺孀,是蘭卡的第一位女王。她有很多被她毒死的戀人,並被俱達迦那帝沙殺死。

伐沙波

公元67年-111年,著名於Vallipuram的金片刻文,加強了阿努拉德普勒並建造了11個水塘,以及發布了許多法令。

伽闍巴忽一世

公元114年-136年,入侵了朱羅王國並帶回了俘虜,以及恢復聖物佛牙。

一本商堪(Sangam)時期的經典,《瑪尼梅格萊》,將第一個帕拉瓦國王的起源歸因於奈納島的那伽王女兒Pilli Valai(Pilivalai)和朱羅國王Killivalavan之間的私通,其交合使一位王子出生,他在沉船中失蹤並被發現他的腳踝周圍有一條紅瓜(Tondai)的樹枝(pallava),因此被命名為Tondai-man。另一個版本稱「帕拉瓦」出生於婆羅門馬嘶與一位那伽公主的聯合,據說在巴赫爾板塊的第六節中也支持這一點,其中稱「由馬嘶誕下的國王名為帕拉瓦」。

在摩訶舍那統治期間

274年-301年,上座部(Maha Vihara)受到迫害,佛教的大乘佛教分支抬頭。

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派遣其子摩哂陀長老將印度本土佛教輸入錫蘭島,此為錫蘭佛教之開端。西元前一世紀,錫蘭佛教分裂為大寺派與無畏山寺派。三世紀時,無畏山寺派又分出南寺派。其中,大寺派被視為錫蘭佛教的正統。五世紀時,有覺音、達磨波羅等大註釋家。 [11]

後來的國王回歸上座部。般度(429年)是七個潘地亞統治者中的第一個,結束於455年的毗帝耶。

斯里蘭卡即為東西貿易站

西元4世紀開始,斯里蘭卡即為東西貿易站,十分繁榮,斯里蘭卡一直扮演著低調而重要的位置。這裡曾是羅馬波斯商人的東方戰場,正因為地理位置重要,而引起各國覬覦,外國勢力陸續入侵。

4-8世紀,羅馬古代坦米爾國家(現今的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進行了龐大的貿易,建立了貿易定居點,這些定居點在西羅馬帝國滅亡後仍然存在很長時間。

達都舍那

459年-477年,和他的兒子迦葉波(477年-495年)建造了著名的錫吉里耶岩石宮殿,其中大約700幅岩石塗鴉讓人瞥見了古老的僧伽羅語。

衰亡

993年,朱羅國王羅茶羅乍派遣了一支大型的朱羅軍隊,征服了阿努拉德普勒王國北部,並將其併入朱羅帝國。隨後在他的兒子拉真陀羅·朱羅統治期間,整個或大部分島嶼被征服並成為龐大的朱羅帝國的一個省。

錫蘭古文明搖籃「錫吉里耶(獅子)岩」

錫吉里耶原名辛哈利亞,辛哈是指獅子,利亞則是岩石的意思,全名原義是「獅子之岩」。它曾經被埋沒在叢林中,度過了好幾個世紀的荒煙歲月,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才被英國獵人貝爾發現,從此備受國際考古界的重視,甚至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12]

198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也被譽為南亞的馬丘比丘、空中宮殿。

考古學家認為獅子岩從公元3世紀開始已是佛教重地,因為在斯里蘭卡人眼中,平地上突出的山脈與岩石都是神聖的。直至公元5世紀,獅子岩見證摩利耶王朝的獨特歷史。

登上「獅子岩」頂途,會路過繪有 21 位仙女(Apsaras)的古代壁畫(Frescoes),形態婀娜多姿、栩栩如生。有學者認為那裡本來有多達五百幅女像,若真如此便足可跟風格相似、位於印度的阿旃陀(Ajanta)石窟壁畫平分秋色。

這裡曾經坐了一頭用紅磚砌成的巨大獅子,可惜經過時間的洗禮與風化,如今僅存的是一雙鋒利粗壯的獅爪 (Lion’s Paws)了。[13]

波隆納魯瓦時期

1056年–1232年,波隆納魯瓦王國是斯里蘭卡第二個主要僧伽羅王國。它由1055年維闍耶巴忽一世持續到1212年梨羅伐帝女王。波羅納魯瓦王國是在阿拉德拉普拉王國被羅茶羅乍一世的朱羅軍隊入侵並使羅訶那地區獨

衰亡

潘地亞國王賈塔瓦曼·桑達拉·潘迪安一世(Sadayavarman Sundara Pandyan I)在13世紀入侵斯里蘭卡,並擊敗了斯里蘭卡北部賈夫納王國的篡奪者錢德拉巴杜(Chandrabanu)。[27]賈塔瓦曼·桑達拉·潘迪安一世強迫錢德拉巴杜服從潘地亞人統治並向潘地亞王朝效忠。但後來當錢德拉巴杜變得足夠強大時,他再次入侵了僧伽羅王國,但他被賈塔瓦曼·桑達拉·潘迪安一世的兄弟維拉·潘迪安一世(Veera Pandyan I)擊敗,而錢德拉巴杜就此死去。[27]潘地亞王朝在賈夫納王國開國君主摩伽的領導下,第三次入侵斯里蘭卡。

過渡時期

1232年–1505年

錫蘭賈夫納王國

一個位於賈夫納半島的王國,當地在古代被稱為Naga Deepa。

檀巴德尼耶王國

擊敗卡林加·瑪格哈三世(潘地亞統治者)之後,國王波羅迦摩巴忽在檀巴德尼耶建立了自己的王國(登巴德尼亞王朝),他在檀巴德尼耶建造了佛牙寺

甘波羅王國

由波羅迦摩巴忽五世建立。當時,穆斯林旅行家兼地理學家伊本·巴圖塔來到斯里蘭卡並寫了一本關於當地的書。加達拉德尼亞寺就是建造於甘波羅王國時期的主要建築。蘭卡提拉卡寺(Lankatilaka Viharaya)也是興建在甘波羅的主要建築。

科提王國

在贏得戰鬥之後,波羅迦摩巴忽六世派出軍官阿拉加科納爾去檢查新建立的科提王國。

1521年,維闍耶巴忽六世被他的三個兒子殺害,三個兒子瓜分了國家,使其分裂為三個王國。

悉多伐伽王國

悉多伐伽王國在葡萄牙時代持續了很短的時間。

梵尼酋邦

梵尼族是坦米爾人的分支,曾經統治北斯里蘭卡的賈夫納半島以南地區,長期作為賈夫納王國與僧伽羅王國的緩衝地帶。1802年,梵尼族國王與康提納亞克王朝聯合對抗荷蘭和英國殖民統治,一度把穆萊蒂武和北斯里蘭卡其他梵尼族地區從荷蘭解放出來。1803年,梵尼族國王被英國打敗,梵尼族地區落入英國統治。

十六世紀危機

1505年,首批葡萄牙船隻因天氣原因在錫蘭海岸擱淺。這是東羅馬商團被波斯對手擊敗後,首批成規模抵達當地的歐洲人。但一直到1520年代,重返島上的葡萄牙人才在今天的可倫坡建立了商站和小型要塞。而他們實際上對這個古希臘人就知曉存在的大島,並沒有太多熟悉與理解。

此時的錫蘭全島,大體上分為三大群體。信奉佛教的僧伽羅人佔據島嶼南方的大部分地方,信奉印度教的泰米爾人退居島嶼北部自守。至於原本分布在沿海港口內的穆斯林商人,則因為葡萄牙人驅趕而退往內陸暫避。但即便是人數最多的僧伽羅人,也已經分化為幾個相互敵視的王國。[14]

葡萄牙介入

東部省巴提卡洛阿的葡萄牙(後來的荷蘭)堡壘,建於16世紀。

最早訪問斯里蘭卡的歐洲人是葡萄牙人:洛倫索·德·阿爾梅達(Lourenço de Almeida)於1505年到來並發現斯里蘭卡處於七國割據局面,無能力對抗外敵入侵。接著就在1517年,葡萄牙人在港口可倫坡建立了一個據點,逐漸把他們的統治擴大到沿海地區。1592年,僧伽羅人將他們的首都搬至內陸的康提,一個更安全地抵禦入侵者攻擊的位置。間歇的戰爭持續到16世紀。

許多低地僧伽羅人因為葡萄牙帶來的傳教運動而改信基督教,而沿岸地區的摩爾人因為宗教迫害而逃入中央高地。佔多數的佛教徒不喜歡葡萄牙的佔領及其影響,所以歡迎任何可能營救他們的勢力。當荷蘭隊長約里斯·範·斯皮爾貝爾亨(Joris van Spilbergen)在1602年登陸時,康提國王向他尋求幫助。

荷蘭介入

康提國王羅闍辛伽二世於1638年與荷蘭簽訂了一個條約,以此來擺脫控制了島上多數沿岸地區的葡萄牙。主要的條款是荷蘭要交還奪得的沿岸地區給康提國王,作為回報,荷蘭擁有全島的貿易壟斷。雙方都違反了這個協議。荷蘭於1656年佔領了可倫坡,並於1658年佔領了賈夫納帕特南附近的最後一個葡萄牙據點。到1660年,他們控制了除內陸的康提王國以外的整個島嶼。荷蘭(新教國家)迫害著天主教徒和其餘葡萄牙定居者,而佛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不受影響。然而,荷蘭向當地人徵收的稅收比葡萄牙重得多。

荷屬錫蘭時期的遺產是荷蘭保加族(Burgher),荷蘭人與當地人的混血。1883年,錫蘭首席大法官理察·奧特利爵士對錫蘭的保加族作出了更後期的定義。

康提時期

1594年–1815年,康提王國。 葡萄牙入侵後,康納普·班達拉(國王維摩羅·達摩·蘇利耶一世)機智地打勝仗並成為康提王國第一位國王。他建造了佛牙寺。

1832年,國王悉利·維迦摩·羅闍悉訶的逝世,王國隨著而滅亡。

殖民時期

1815年–1948年,英屬錫蘭。

拿破崙戰爭期間,由於擔心法國控制荷蘭會使斯里蘭卡歸於法國,英國人於1796年輕易地控制了海岸地區。

1802年,《亞眠和約》正式將荷屬錫蘭割讓給英國,成為其皇冠屬地。

1803年,英國在第一次康提戰爭中侵入康提王國,但是最後被擊退。

1815年,康提王國在第二次康提戰爭後被占領。最終斯里蘭卡的獨立結束了。

1840年,在平定烏瓦叛亂之後,藉著第12號《官方土地(侵占)條例》(有時稱為《官方土地條例》或《荒地條例》),現代化的圈地運動,康提農民被剝奪了土地,淪為貧民。英國人發現斯里蘭卡的高地非常適合種植咖啡、茶和橡膠。

19世紀中葉,錫蘭茶已成為英國市場的主宰,為少數白茶種植者帶來了巨大的財富。種植者從印度南部輸入大量坦米爾人作為契約勞工來為這些莊園工作,使坦米爾人很快就佔了該島人口的10%。這些工人必須在像奴隸一樣的條件下工作,住在棚房裡,與牛棚沒有太大區別。

英國殖民者較喜愛半歐洲血統的保加族人、某些高種姓的僧伽羅人和主要集中在該國北部的坦米爾人。儘管如此,英國人還是在斯里蘭卡歷史上首次引入了民主元素。

1833年,保加族就獲得了適度自治。

1909年,憲法開始發展,引入只有局部選舉產生的議會。

1920年,選舉產生的議員人數才超過官守議員的人數。

1931年,當地引入了普選制,僧伽羅人、坦米爾人和保加人精英作出抗議,反對允許普通民眾投票。

獨立運動

錫蘭國民議會(Ceylon National Congress,CNC)成立之初是為了爭取更大的自治權,然而民族與種姓矛盾很怏就使該黨分裂。

歷史學家指出,使該黨分裂的元兇之一,是錫蘭坦米爾人不願意接受少數民族的身份。錫蘭國民議會並不尋求獨立(或「Swaraj」)。

所謂的獨立運動分成兩派:憲政派主張和平演變,讓錫蘭地位逐漸改變而走向獨立;激進派與可倫坡青年團(Colombo Youth League)、古納辛格工運(Labour movement of Goonasinghe)和賈夫納青年議會(Jaffna Youth Congress)有關,這些組織是第一批發出獨立呼聲的,跟隨印度1926年訪問了錫蘭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沙拉金尼·奈都和其他印度人物的步伐。

1931年,憲政派的努力促成了多諾莫爾憲法委員會(Donoughmore Commission)的改革,以及索爾伯里委員會(Soulbury Commission)的建議,它基本上維持了。

1944年,由唐·史蒂芬·森納那亞克領導的部長理事會提出的憲法草案。奉行共產主義的蘭卡平等社會黨(LSSP)於1935年從青年議會分出來,把要求完全獨立的要求作為其政策的基石。該黨的國務院代表N.M. Perera和菲利普·古納瓦德納(Philip Gunawardena),在這次鬥爭中獲得其他不那麼激進的成員,例如科爾文·德·席爾瓦(Celvin R. De Silva)、萊斯利·古尼沃德(Leslie Goonewardene)、薇薇安·古尼沃德(Vivienne Goonewardene)、埃德蒙·薩馬基迪(Edmund Samarkody)和內塔·艾耶(Natesa Iyer)的幫助。他們還要求僧伽羅語和坦米爾語取代英語作為官方語言。這個左翼團體只是一小部分人,但英國政府對他們懷有極大的興趣,開雲無法激發民眾去向英國統治者起義抵抗,將導致某些流血事件而讓獨立推遲。

1950年代,發表的英國國家文件顯示,左翼運動對殖民局的決策者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索爾伯里委員會是1930年代鼓動憲法改革的最重要結果。當時,坦米爾人組織由G·G·蓬納巴拉領導,他拒絕了「錫蘭人身份」。蓬納巴拉聲稱自己是「驕傲的達羅毗荼人」並宣布坦米爾人具有獨立的身份。他攻擊僧伽羅人並抨擊他們的史書《大史》。

1939年,第一次僧伽羅人-坦米爾人暴動。蓬納巴拉反對普選,支持種姓制度,並聲稱要保護少數民族的權利,要求少數民族(1931年佔人口的35%)在議會中享有與僧伽羅人(佔人口的65%)相同的席位數目。這種「50-50」或「平衡代表制」政策成為當時坦米爾政治的標誌。蓬納巴拉還指責英國人在「傳統坦米爾人地區」建立了殖民地,並通過《佛教臨時法》向佛教徒傾斜。索爾伯里委員會拒絕了蓬納巴拉的意見,甚至批評他所謂不可接受的公共品格。僧伽羅人作家指出,坦米爾人大量移民到南部城市中心,特別是在賈夫納-可倫坡鐵路通車後。同時,森納那亞克、Baron Jayatilleke、奧利弗·岡納提萊克(Oliver Gunatilleke)等人遊說索爾伯里委員會,但沒有正式與他們對抗。這些非官方的意見包含了後來成為1944年憲法草案的內容。

森納那亞克政府與戰時英國政府的緊密合作促成了路易斯·蒙巴頓勳爵的支持。歷史學家認為,他向殖民局發送的支持錫蘭獨立的電報幫助了森納那亞克政府確保斯里蘭卡的獨立。與英國人的精明合作以及將戰爭市場的需求轉移到錫蘭市場作為奧利弗·岡納提萊克管理的補給點,也為新獨立的政府帶來了非常有利的財政狀況。[15]

第二次世界大戰

斯里蘭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抵抗日本的前線基地。提出反戰的左翼份子和親獨立的蘭卡平等社會黨首領遭到殖民當局逮捕。

1942年4月5日,印度洋空襲,日本海軍轟炸了可倫坡。日本的襲擊把一直主宰著當地商業的印度商人嚇走,為森納那亞克政府消除了主要的政治危機。左翼領袖亦逃往了印度,他們會在當地參與獨立鬥爭。錫蘭的獨立運動微不足道,僅限於受英語教育的知識分子和工會,主要是在市中心。這些團體由菲利普的兄弟羅伯特·古納瓦德納(Robert Gunawardena)領導。與這種「英雄主義」但無效的方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面對戰爭,森納那亞克政府利用這一優勢與統治精英進一步融洽。

錫蘭在戰爭中對大英帝國至關重要,路易斯·蒙巴頓勳爵將可倫坡用作東部戰區的總部。奧利弗·岡納提萊克成功開發了該國橡膠和其他農產品的市場,以補充國庫。儘管如此,僧伽羅人繼續爭取獨立和主權,利用戰爭提供的機會推動與英國建立特殊關係。

同時,左翼份子把這場戰爭視為帝國主義者的邊秀,並希望進行無產階級革命,選擇一條與他們微不足道的戰鬥力量不成比例的煽動之路,並堅決反對森納那亞克和其他僧伽羅人領袖的「憲政派」態度。科科斯群島上有一個錫蘭人小駐軍,他們譁變反對英國統治。據稱,蘭卡平等社會黨在事件中發揮了一定作用,儘管這還不清楚。其中有三名參與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因叛變而被槍殺的英國殖民地屬員。[16]

執政黨有兩名成員,朱尼厄斯·理察·賈亞瓦爾德納(Junius Richard Jayawardene)和達德利·森納那亞克(Dudley Senanayake)巴結了日本,以共同對抗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斯里蘭卡人組成了反英印度國民軍的「蘭卡團」。

在史蒂芬·森納那亞克領導下的憲政派成功贏得獨立。索爾伯里憲法本質上是森納那亞克的部長理事會在1944年起草的憲法。殖民局已經賦予了自治領地位和獨立本身的希望。

獨立

僧伽羅人領袖唐·史蒂芬·森納那亞克因為獨立這項爭議而離開了錫蘭國民議會,雖然真實原因更為含蓄。最終他於1946年創立了統一國民黨(UNP),當時在索爾伯里委員會幕後遊說的基礎上,商定了新憲法

1947年,的選舉中,統一國民黨贏得了議會的少數席位,然而他成功與僧伽羅大委員會(Sinhala Maha Sabha Party)和坦米爾議會(Tamil Congress)湊出一個聯盟。

坦米爾共產主義領導人蓬納巴拉及其僧伽羅人同伴班達拉奈克的成功入選,是森納那亞克的一項傑出的政治平衡舉動。蓬納巴拉轉為溫和派之後,衍生出坦米爾民族主義的權力真空,為坦米爾聯邦黨(Tamil Arasu Kachchi)打開了大門,它是坦米爾主權組織,由基督教牧師的兒子S. J. V. Chelvanaykam領導。

歷史的追隨——斯里蘭卡獨立廣場&獨立紀念堂

獨立廣場是每個旅客都會來的一個景點,位於可倫坡大學東側,標誌性的文化廣場,是斯里蘭卡1948年2月4日獨立儀式舉行的場所。[17]

廣場周圍綠色的草坪映襯著獨立紀念堂,四周是石雕獅子

紀念堂的樑柱上刻有大象、獅子和描述斯里蘭卡佛教史的圖案等,四周有60個石雕獅子,體現了康提文化的風格。

每一隻獅子都代表著一位國王。獨立紀念堂不是特別雄偉,但對於斯里蘭卡這個國度來說卻有著特殊的意義。

獨立後

自治領

1948年2月4日,斯里蘭卡成為英國的自治領,在與英國簽訂了軍事條約之後。因為武裝部隊的高層最初是英國人,而英國的空軍和海軍基地仍然完好無損。後來提高為獨立,森納那亞克成為斯里蘭卡第一位總理[18]

1949年,在錫蘭坦米爾人領袖的同意下,統一國民黨政府解除了印度坦米爾人種植園工人的契約。這就是森納那亞克必須付出的代價才能獲得康提僧伽羅人的支持,他們感到受到茶園人口的威脅,「印度坦米爾人」的加入將意味著康提領導人的選舉失敗。

1952年,森納那亞克墜馬身亡,他的兒子,時任農業部長達德利·森納那亞克接替了他。

1953年,他在左翼政黨發動的,針對統一國民黨的大罷工(「Hartal」)之後退任。接任的是約翰·科特拉瓦拉,老政治家和達德利·森納那亞克的叔叔。科特拉瓦拉沒有唐·史蒂芬·森納那亞克的巨大個人聲望和敏銳的政治敏銳度。他把森納那亞克巧妙地保留在後面的國語問題放在首位,通過就僧伽羅語和坦米爾語的官方語言地位規定了相互矛盾的政策,引起了坦米爾人和僧伽羅人的不滿。他還因為攻擊活躍在政治上,支持班達拉奈克的佛教僧侶,而激怒了佛教遊說者。

1956年,參議院被廢除,僧伽羅語被確立為官方語言,坦米爾語為第二語言。倫敦樞密院司法委員會的上訴被取消,種植園被國有化,以履行馬克思主義計劃的選舉承諾,並「防止民企的持續投資減少」。

1956年,《僧迦羅唯一法案》生效。這使到僧伽羅語成為商業及教育的優先和喜好語言。該法案很快就實施了。結果大量的人,主要是保加人,因為覺得受到歧視而離開了斯里蘭卡,移居外國。

由於政府的語言政策直接導致了1958年僧伽羅人和坦米爾人之間的首次重大騷亂在可倫坡爆發。

共和國

1972年5月22日,斯里蘭卡社會主義共和國建立。[19]

1977年,市民已經厭倦了班達拉奈克的社會主義政策,在選舉中讓承諾要實行市場經濟並「免費配給8 Seer(千克)穀物」的朱尼厄斯·理察·賈亞瓦爾德納領導下的統一國民黨重新執政。斯里蘭卡自由黨(SLFP)及其他左翼政黨基本上在國會被剷除,儘管拿下40%的投票。這使坦米爾聯合解放陣線成為在野反對黨。這在斯里蘭卡政治中造成了危險的種族分裂。上台後,賈亞瓦爾德納指示修改憲法。

1978年,新憲法,極大地改變了斯里蘭卡的政府性質。它取代了以前的西敏寺風格的議會政府,換成以法國為榜樣的新總統制,擴大首席執行官的權力。總統將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六年,並有權在議會批准下任命總理,並主持內閣會議。賈亞瓦爾德納成為新憲法下的第一位總統,並直接控制了政府機構和政黨。

新政權迎來了一個對斯里蘭卡自由黨不利的時代。賈亞瓦爾德納的統一國民黨政府指控前總理班達拉奈克在1970年至1977年任職期間濫用職權。

1980年10月,班達拉奈克參政的特權被取消了七年,斯里蘭卡自由黨被迫尋找新領導人。經過長期而分裂的爭鬥,該黨選擇了她的兒子阿努拉。阿努拉·班達拉奈克(Anura Bandaranaike)很快被任命為父親政治遺產的守護者,但他繼承了一個受派系鬥爭分裂的政黨,在議會中的角色降至最低。

1978年,憲法對坦米爾人的敏感性做出了實質性讓步。雖然坦米爾聯合解放陣線並沒有參與這次修憲,它繼續坐在議會中,希望就坦米爾問題達成解決方案。坦米爾聯合解放陣線還同意賈亞瓦爾德納的黨際會議提案,以解決該島的種族問題。為了確保和平,賈亞瓦爾德納的統一國民黨提供了其他讓步。僧伽羅語仍是全斯里蘭卡的官方語言和行政語言,但坦米爾語則賦予了新的「國語」地位。坦米爾語可以用於許多行政和教育場合。賈亞瓦爾德納還取消了使坦米爾人的大學錄取標準更加困難的統一戰線政府「標準化」政策,從而消除了坦米爾人的主要不滿。此外,他還為坦米爾族的公務員提供了許多高級職位,包括司法部長。

在聯合解放陣線與統一國民黨一起敦促舉行黨際會議時,坦米爾猛虎組織升級了他們的恐怖襲擊,這激起了僧伽羅人對坦米爾人的強烈反對,並普遍排除了任何成功的定案。因應賈夫納警察檢查員被暗殺,賈亞瓦爾德納政府頒布了緊急狀態,並動用了軍隊,他們被給予了使人難以置信的六個月來解除恐怖主義威脅的機會。

1979年,通過了《恐怖主義防治條款(臨時)》。該法案原先是一項臨時措施,但後來成為永久性法例。國際法學家委員會、國際特赦組織和其他人權組織都譴責該行為不符合民主傳統。儘管有這個法案,恐怖行為的數量仍在增加。游擊隊開始襲擊具有象徵意義的目標,例如郵局和警察哨所,激起了政府的反擊。隨著越來越多的平民被捲入戰鬥,坦米爾人隨著游擊隊的號召,對「我們的孩子」的支持擴大了。其他大型,裝備精良的團體開始加入坦米爾猛虎解放組織的戰爭。知名度較高的包括坦米爾伊拉姆人民解放組織,坦米爾伊拉姆解放軍和坦米爾伊拉姆解放組織。這些組織都有數百甚至數以千計的軍力。政府聲稱多數的恐怖分子是在印度坦米爾人的納德邦的訓練營中行動。印度政府一再否認這一說法。隨著暴力的升級,談判的可能性變得越來越小。

內戰

1983年7月23日,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這個被32個國家列為恐怖組織的一個黑暗集團,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希望在斯里蘭卡東北部地區,建立一個由他們扶植控制的獨立的泰米爾伊拉姆國。這個荒謬的想法,當然不能被斯里蘭卡政府所容忍,因此,在這一天開始,斯里蘭卡就陷入了戰火之中。[20]

2001年的12月,雙方曾有過短暫的停火,但由於對利益的執著而不肯妥協,雙方於2005年再度開戰。

2006年7月,以來的第四次伊拉姆戰爭期間,斯里蘭卡武裝部隊有6,261人喪生,29,551人受傷。在此期間,約有22,000名猛虎組織戰鬥人員喪生。戰爭造成80000-100000平民死亡。另外,約有18,000所坦米爾人房屋和另外5,000所房屋被摧毀,有15萬人離開了國家,在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和其他西方國家形成了坦米爾人散居群。

2007年,經過慎重準備,斯里蘭卡政府軍對斯里蘭卡北部猛虎組織控制的地區發起了攻勢,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在這次攻勢後,政府軍取得對猛虎組織作戰的絕對優勢。

2009年5月18日,斯里蘭卡政府軍擊斃了猛虎軍的領導人。之後,斯里蘭卡政府宣布內戰結束。

在這次內戰中,共有8萬到10萬人喪生,斯里蘭卡的經濟也受到了重創。雖然斯里蘭卡政府軍取得了軍事鬥爭的勝利。但是要真正解決斯里蘭卡國內的民族矛盾,政府還有許多事要做。

內戰起因

斯里蘭卡內戰起因,是由民族矛盾造成的。斯里蘭卡的民族矛盾,源於英國殖民時期,因為斯里蘭卡主要民族是以僧伽羅族為主,但是英國殖民者從印度南部遷入了大量的的泰米爾勞工為自己服務,人數大約有數十萬。英國殖民者在斯里蘭卡的土地上,採取分別治理和挑撥的手段,在這兩個民族之間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內戰慘狀

20多年的內戰,讓斯里蘭卡陷入了一片混亂。斯里蘭卡內戰慘狀,使國際社會對斯里蘭卡人民充滿了同情。在這次內戰中,「肉彈」恐怕是最讓百姓恐懼的一個行為。這是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最厲害也是他們最引以為傲的殺手鐧。由於實力懸殊相差較大,因此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為了扭轉戰場上的不利局面,同時也是為了打擊斯里蘭卡政府的信心。就使用「人體肉彈」這種行為,跟敵人同歸於盡。為了實施這一個方案,泰米爾伊拉姆猛虎解放組織的人往往親自攜帶「炸彈」,去創造戰場上所不能創造的奇蹟。

這殘忍血腥的一招,已經使不少政府高官喪命。這些喪命的人員裡面,職位最高的莫過於印度的前總理英迪拉·甘地和斯里蘭卡前總統普雷馬達薩,其他還有一些斯里蘭卡政府內的部長和立法委員。

不僅如此,「猛虎組織」連一些非政府人員也不放過。有十幾名斯里蘭卡的社會精英,也在「人肉炸彈」中喪生。還有數不清的無辜民眾也沒波及。除此以外,「猛虎組織」還在斯里蘭卡政府的建築,以及商業中心、政府軍軍用設施甚至人員眾多的佛教聖地都發動過駭人聽聞的恐怖襲擊,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猛虎組織」也因此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被列入「恐怖組織」的名單。

這就是斯里蘭卡內戰慘狀,這些慘狀,是斯里蘭卡人民心中永遠抹不去的傷痛。

戰後

2010年1月,總統選舉結束,馬欣達·拉賈帕克薩獲得59%的選票,擊敗反對派候選人薩拉特·豐塞卡將軍。豐塞卡隨後被軍事法庭逮捕並定罪。

2015年1月,總統選舉中,馬欣達·拉賈帕克薩被共同候選人邁特里帕拉·西里塞納擊敗,而拉賈帕克薩的重返意圖在同年的國會選舉中遭到拉尼爾·維克勒馬辛哈的挫敗。這導致了統一國民黨和斯里蘭卡自由黨之間的聯合政府。

走出難民營

全國各地分布著逾三十萬名難民,其中超過二十萬名集中在南北交界的瓦烏尼亞。五百多公頃大的馬尼克農場戒備森嚴,帳棚搭起來就是營區、板子釘起來就是臨時廁所,每天要供應幾百、甚至上千人。

這段日子,一輛輛的紅色巴士忙進忙出,載著一批批的難民返鄉。政府原本期望能在二○一○年一月三十一日前完成難民安置,而今又逾期半年,距離目標仍然遙遠。地雷的清除、經費的不足、累積多年族群情結,重建是條漫漫長路。[21]

「國際社會希望看到戰爭和平結束,但許多事情難以論斷是非。政府軍的手法固然激烈,但這次他們如果沒有鐵下心來,戰爭不知又要拖上幾年?」同樣歷經過內戰,來自愛爾蘭炸彈拆除專家麥可平心而論。

戰爭讓許多婦女失去了丈夫或兒子,挑起養家的重擔。加夫納的丹麥除雷團隊大多採用當地居民,其中有百分之十五為女性,每個人曾在戰爭中歷經失去親人之痛,卻能化悲憤為力量,以除雷行動來幫助同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