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北市立福和國民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北市立福和國民中學
圖片來自fhjh

新北市立福和國民中學(New Taipei Municipal Fuhe Junior High School),簡稱福和國中福中,位於新北市永和區

福和國中成立於1979年,是當時永和市(現新北市永和區)三所國民中學之一,當時是因為永和國中人數增加而成立,因此其學區和永和國中重疊,但只招收學區內的女生(永和國中只招收男生),是當時台北縣(現新北市)著名的女校之一,一直到1993年才恢復為招收男女生[1],改為用身份證號最後一碼決定就讀學校。

校史沿革 105年八月修正

民國六十八年秋,原永和國中校長潘貽燕先生奉命籌建本校。六十九年三月孫市長勝治先生親臨主持校舍興建動土儀式,八月廿三日潘貽燕先生奉派擔任本校首任校長。經潘校長與同仁們共同悉心擘畫,日夜趕工,使第一期教室如期完工,並於九月五日舉行首屆開學典禮,時校歌、校旗皆已完備。隨後三年教室工程,因能提早規劃並獲得縣府支持,均在每年開學前完工。因此本校學生自始即獲得正常的學習生活。

福和國中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漸具規模,應該特別感謝當年省縣政府、永和市公所、代表會、地方人士和家長會,因為他們不僅給予鼓勵和指導,更給予必要的經費,使福和國中教學設備不斷充實,教學品質日漸提昇。又奉教育部核定於七十一年八月設置美術實驗班,七十九年元月設置啟智班,七十九年二月設置數理資優班,使福和國中在奠定普通教育的基礎之後,再邁向特殊教育的實務研究。八十二年則由女校改制為男女合校,目前全校班級數為103班,分別為七年級普通班27班、藝術才能班1班,八年級普通班31班、藝術才能班1班,九年級普通班32班、藝術才能班1班、技藝專班1班,集中式特教班1班、分散式資源班2.33班、資優資源班1班、資優巡迴輔導班1班、幼稚園1班以及補校3班,學生總數計達2678人。教師總數為215人,並設有運動教練&專輔教師3人,社工師&教師助理員2人,幼兒園專任教師(含教保員)3人,職工數為22人,教職員工總計245人。

福和國中一切教學活動,除遵照國民中學教育目標外,特別重視學生品德之涵潤、氣質之陶冶。先後成立國樂團、管樂團、合唱團、弦樂團、游泳隊等。每逢對外比賽,無論是區域性或全國性,無不佳評如潮,更使校譽日隆,師生倍增光彩,不僅顯示福和國中重視五育均衡發展,亦係師生爭取團隊精神表現之極致。尤其在推廣詩詞方面,指導學生詩詞欣賞、詩歌創作,舉辦詩詞吟唱大賽等,更是不遺餘力,頗具潛移默化之功。

教育乃百年之大計,為地方培育菁莪,為國家厚植國力,今後,在任重道遠期許下,當更戮力追求進步。

校歌

黌宇巍巍 廣苑蒼蒼 福和學子(女校時期為「福和女校」) 齊聚一堂(女校時期為「蘭蕙芬芳」) 弦歌處處 春風化雨 伴書香 手腦並用 身心健康 格物致知 日就月將 拳拳五育 拳拳五育 莫負韶華 好時光 時代兒女 志氣軒昂 誠正修齊 建設家邦 繼往開來 要中華文化 再放光芒 再放光芒

歷任校長

  • 潘貽燕,1980年8月23日。
  • 蕭增塘,1991年。
  • 林國雄,1995年。
  • 陳瓊,2000年8月1日。
  • 石安樂,2007年8月1日。
  • 曾慧媚,2012年。
  • 范筱蓉,2016年8月1日。

社團

  • 管樂團
  • 國樂團
  • 國術社
  • 桌球隊
  • 熱舞社
  • 籃球隊
  • 游泳隊
  • 童軍團
  • 管弦樂團
  • 合唱團
  • 音樂欣賞社
  • 電影欣賞社
  • 橋牌社
  • 圍棋社
  • 先鋒英語社
  • 科學遊戲社
  • 電腦研習社
  • 健康與體育社
  • 吉他社
  • 排球社
  • 卡拉OK社
  • 最強大腦記憶遊戲社
  • 視覺藝術社(美術班)

校友

學校

學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學生提供教學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幼稚園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2]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學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學校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歷史

位於英國東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於公元597年的國王學校,可能是現存最古老的學校之一.[3];而中國最早的學校,據估計是在周朝。清朝後逐漸出現太學之類官方辦的學校。

學校教育的目的

學校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中國歷史上的周朝,學校辟雍統治階級培養下一代品格禮樂軍事技巧的場所。

但如果學校實行填鴨式教育制度,只會令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違背學校令學生學習不同知識的理念。

常見的分級

歐洲的一些地區,高級中學英語:Gymnasium)是中學的一種,入學的學生一般成績較突出。在德國,十三年級之後(一些地區是十二年級),將完成高級中學學習並參加德國大學入學考試(Abitur)(在奧地利瑞士稱為Matura考試)。

英國,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為小學(有時進一步區分為幼稚園和小學)和中學。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檢查員(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級別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機構: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級中學,英文稱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中學院大學研究生院。在美國,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監督的。許多早期的美國公立學校都是單間學校,一位老師在一間教室裡面教7個年級的學生。20世紀20年代起,單間學校被整理為多教室的學校,越來越多學校提供了校車運送學生。

常見的分類

英國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倫敦經濟學院)、舞蹈學校或記者學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批評與替代

在整個20世紀,傳統的學校受到廣泛的批評。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別:對品味評價的社會批判》中說明了學校階級結構再製機制。

學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責對孩子的學習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勵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它使孩子產生恐懼。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歡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學。

動物學校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現代學校

在現代,學校仍然是傳授知識及技能的重要場所,但因為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使部分的學生為了文憑而打混摸魚。加上部分教師認為只需把他所瞭解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足夠,而忽略教導倫理道德,及正確的價值觀給學生。

校園設施

參見

等級分類

學校分類

學校組成

參考文獻

  1. 福和國中 校史研革. [2020-0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2.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4). 
  3.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