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海綿城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海綿城市

圖片來自blogspot

海綿城市是一個比喻的說法,是一種在城市中建設防洪防澇並兼有生態環保功能的新型城市模型,指城市如海綿一樣,降水時能「吸水」,而平時則可「擠」出收集的雨水來利用。海綿城市概括而言有「滲、滯、蓄、淨、用、排」六大措施。

「海綿城市」一詞最早由中國大陸學者提出,後來先後被中國大陸和台灣官方採納作為指導理念。與之相關的國際通用術語為源於北美的「低影響開發」。儘管有人將二者等同,但也有學者指出,「海綿城市」強調的是城市層級的整體建設理念和方式,而不是具體的技術措施。[1]

「海綿城市」是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低碳城市發展、智慧城市形成的創新表現,是現代綠色新技術與社會、環境、人文等多種因素的有機結合。例如,常用於「海綿城市」建設的透水性鋪面材料表現出優秀的滲水、抗壓、耐磨、防滑以及環保美觀多彩、舒適易維護和吸音減噪等特點,使道路成了「會呼吸」的城鎮景觀路面,也有效緩解了城市熱島效應

概述

儘管和海綿城市相關的低影響開發在北美更早提出,但「海綿城市」一詞本身最早是中國大陸為應對頻繁出現的城市內澇以及缺水等問題提出的,[2]後來該概念也引入了台灣的都市計畫和水利建設中。[3]

背景

中國大陸城鎮化的進程加快和城市群的興起,屋面、道路、地面等設施建設導致下墊面硬化,70%至80%的降雨形成徑流,僅有20%至30%的雨水能夠滲到地下,破壞了自然「海綿體」,導致逢雨必澇、城裡看海和雨後即旱、旱澇急轉。以上情況給城市帶來了水生態惡化、水資源緊缺、水環境污染等問題。

歷史

海綿城市的概念的發展歷程如下:

  • 2012年4月,2012低碳城市與區域發展科技論壇中首次提出「海綿城市」的概念。
  • 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強調:「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
  • 2014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
  • 2014年12月,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海綿城市建設」的講話精神和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的要求,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決定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 2015年4月,獲得中央財政補貼的16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名單公布,包括遷安白城鎮江嘉興池州廈門萍鄉濟南鶴壁武漢常德南寧重慶遂寧貴安新區西咸新區
  • 2015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為「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採取『滲、滯、蓄、淨、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城市開發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4]
  • 2016年3月,住建部發布《海綿城市專項規劃編制暫行規定》,要求各地抓緊編制海綿城市專項規劃,於2016年10月底前完成設市城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草案,按程序報批。
  • 2017年3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統籌城市地上地下建設,再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啟動消除城區重點易澇區段三年行動,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zh-cn:里;zh-hk:裏;zh-tw:裡子』。」

六大措施

  • 滲——zh-cn:通过; zh-tw:透過;提高綠地率、使用透水性鋪面等措施,從源頭上減少地表徑流
  • 滯——滯留雨水,延緩徑流量峰值出現的時間。
  • 蓄——使用雨水撲滿等工程措施儲存雨水,降低峰值流量,同時為雨水利用(見下)創造條件,兼可實現節約用水
  • 淨——淨化雨水,減少污染,改善城市水環境。代表性的做法有生態濕地
  • 用——儲存的雨水最終作為資源利用。
  • 排——剩餘雨水排入排水管道或自然水體。

特點

海綿城市有幾大特點:

  • 天上下的雨儘量就地消化。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蓄水。有地表蓄水如水庫和湖泊。有地下蓄水如透水路面和地下水窖。
  • 流出本地的水流必須是清澈如甘泉。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污水治理。本地所產生的污水必須在本地治理。不能把治理污水的負擔留到下游。
  • 留在本地對地表蓄水和地下的蓄水必須加以重複地高效地利用。
  • 每個海綿城市的區塊要儘量滿足本地所有的用水需求。
  • 逐漸提升海綿城市的生態環境功能。
  • 海綿城市的理想目標就是將海綿城市建設成為新興的青山綠水,使得海綿城市返歸為自然生態的一個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