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益田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益田中學深圳市福田區益田中學創辦於1998年,是由政府投資興建的一所公辦普通高中。益田中學位於福田區南端,地處深圳市最大的社區--益田村,北靠蓮花山,南臨深圳灣,東望皇崗口岸,西鄰紅樹林,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占地面積21437.65平方米,建築面積22801平方米。校園內綠化率[1]達92%,素有"花園式學校[2]"之美稱,是求學、施教的理想之地。

學校特色

管理嚴厲,低進高出,發展迅猛,活動豐富,敢於創新

教學規模

學校現有38個教學班,學生1700餘人。辦學10年以來,開拓創新、不懈努力,在高起點上實現了超常規的跨越式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辦學業績。學校每年根據學生志願的要求,開設音樂班,美術班,體育班等專項班級。

學校地圖

1、 學校地址:深圳市福田區益田中學(益田村西側)

2、 學校網址:

3、 乘車路線:在新州路口,市婦幼保健院,益田市場,益田小學,石廈南總站下車再走幾分鐘就可以到達益田中學。

榮獲獎項

2003年

深圳市一級學校

2004年

優秀子課題單位

2005年

廣東省綠色學校、深圳市先進工會組織、"廣東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實驗研究"實驗學校、優秀子課題單位

2006年

廣東省一級學校、國家級綠色學校先進單位、深圳市辦學效益優秀學校、深圳市五四紅旗團委標兵、最佳學校組織獎

2007年

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全國綠色學校創建活動先進學校、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

2008年

國家級示範性高中、2008年高考工作進步獎

校園文化

文化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是教書育人的平台。走進益田中學,你隨處能感受到這股氣息。文化牆講述着中華五千年歷史,警語名言提醒着學子們自律自醒,中庭花園的書籍雕塑催促着師生們奮發上進……益田中學的做法是,"讓每一個角落說話,讓每一處校園育人"。校園內的每寸土地都利用起來,相繼改造了中庭花園,新建了英語角,改建了運動場、地理園、生物園。同時,把牆壁、廊柱等處,改造成文化牆、學生書法繪畫創作展覽園地。

校園每年都舉辦體育節、科技節、藝術節三大節,旗下有田徑運動會、校長杯籃(足)球聯賽、拔河比賽、牆繪比賽、辯論賽、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比賽、校園十大歌手比賽、義賣、跳繩比賽、頭腦奧林匹克等等多得數不清的文娛活動。另外,學校隔年將舉行學科文化周,9大學科一科一周,旗下活動更是豐富多彩,新穎好玩。

教學離不開教育,良好的育人環境是提升教學水平的保障。益田中學德育工作始終弘揚一個主旋律--即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一條主線,始終堅持德育工作的生活化、課程化、系列化和同步化。

愛國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益田中學除了營造愛國主義的環境氛圍,利用校園內的愛國名人名言壁畫和中國"百年風雲"畫宣傳長廊,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外,還利用課堂主陣地、紀念日的"時勢展望與歷史回顧"主題教育活動等多種形式進行愛國教育。學校按照天安門國旗護衛隊的模式組建了國旗班,嚴格選拔和訓練國旗班成員,莊嚴的升旗儀式成為學校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陣地。學校國旗班還承擔了福田區教育系統大型活動的升旗重任。

針對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益田中學確定了"低起點、近距離、重實效"的德育工作基本思路,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注入德育內容,不斷提高學生的修養,把文明行為養成教育作為學生思想教育的基礎。

隨着新一輪高中新課程改革實驗的不斷深入,益田中學開展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課題研究,實現德育工作課程化。學生自願結成研究小組,自定研究課題,自選指導教師。現已有研究小組180多個,完成研究課題600多個,研究內容涉及環境保護、中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等多個方面。學校還在班會課的基礎上創設了"活動性德育課程",同學們自己構思主題,自行設計程序,並與家長形成聯動,活動課已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之一。

同時,益田中學還使德育工作系列化。學校把「誠信教育」作為突破口,出台了「誠信教育」的工作方案;廣泛開展「責任心教育」,以培養學生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對環境的責任感。該校連續三屆的「愛心義賣」活動、連續五年的「滴滴見真情,愛心永無價」獻血活動,讓學生體會到了奉獻和付出愛的快樂,同時也學會了愛。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有效補充,學校成立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定期召開各級家長委員會會議,及時互通學生情況,交流教育經驗,聽取家長對學校工作的建議。學校還通過家校聯繫卡、家校通互聯網、學生跟蹤教育記錄卡等形式與家長建立了廣泛、經常性的聯繫,使學校德育沒有空白點。德育家校同步,受到學生家長的普遍歡迎。

益田中學堅持把"和諧"的理念貫穿於學校工作之中,努力建設健康、和諧、向上的學校文化。在管理中,學校領導在堅持制度管理等剛性管理的同時,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柔性管理即人本管理,彰顯了學校管理剛柔結合的個性。學校還通過豐富的文化生活和體育活動,增強了學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廣大教職工作為主人翁的歸屬感和自豪感與日俱增。同時,學校堅持全員參與、師生共建學校文化,面向全體師生徵集校徽、校歌、樓名等,使全體師生成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體。隨着《益田視窗》報、《益田學子》報、校園電視台、"益田之聲"校園廣播的相繼誕生,校園文化環境不斷完善。

在益田中學,以「讓每一個角落說話,讓每一處校園育人」為指導思想的、以"人文"為基調和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已基本完成,學校的建築成為了流動的教育篇章,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文化品味和育人功能。在校園,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薰陶。置身於學校的中庭,火紅的主題雕塑"階梯"會催你奮進;徜徉其間,優美的環境會讓你舒展身心。精巧的生物園、鳥語花香的地理園,寓美於教,學生在這裡接受教育的同時,會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休閒廣場、英語角會讓你在體驗異國情調的同時,放鬆心情,感受語言的魅力;藝術長廊會讓你享受至美的陶冶;洗手間中,學生的自畫、漫畫,形成了獨特的廁所文化,讓身臨其境的人在欣賞幽默的同時不失警醒,廁所成為學校德育工作鮮活的內容,成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生動具體的載體;60幅勵志名言,在使你受到激勵的同時,更讓你讚嘆中國書法的美妙和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浮雕、百年風雲、歷史長廊會讓你感受到歷史的變遷;創新、和諧、發展的浮雕會讓你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諧是社會發展的源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