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苦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苦菊是一種分布在南歐以及中國等地的菊科、菊苣屬的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性喜冷涼氣候,初夏抽花莖,嫩葉可食,可生食涼拌,適生食、煮食或作湯。

苦菊味感甘中略帶苦,顏色碧綠,可炒食或涼拌,是清熱去火的美食佳品,也有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作用。因其有清熱解暑之功效,受到廣泛的好評。

中文學名 苦菊 拉丁學名 Cichorium endivia L. 菊科 亞科 舌狀花亞科
別稱 狗牙生菜、九芽生菜、苦蕒菜、栽培菊苣 菊苣族 植物界 菊苣屬
被子植物門 亞屬 菊苣亞屬 雙子葉植物 栽培菊苣
亞綱 菊亞綱 分布區域 世界各國均有分布 菊目 功效 清熱明目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圓錐狀,垂直直伸,有多數纖維狀的鬚根。莖直立,單生,高40-150厘米,有縱條棱或條紋,不分枝或上部有短的傘房花序狀或總狀花序式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或上部花序分枝及花序梗被頭狀具柄的腺毛。基生葉羽狀深裂,全形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或大頭羽狀深裂,全形倒披針形,或基生葉不裂,橢圓形、橢圓狀戟形、三角形、或三角狀戟形或圓形,全部基生葉基部漸狹成長或短翼柄;中下部莖葉羽狀深裂或大頭狀羽狀深裂,全形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3-12厘米,寬2-7厘米,基部急狹成翼柄,翼狹窄或寬大,向柄基且逐漸加寬,柄基圓耳狀抱莖,頂裂片與側裂片等大或較大或大,寬三角形、戟狀寬三角形、卵狀心形,側生裂片1-5對,橢圓形,常下彎,全部裂片頂端急尖或漸尖,下部莖葉或接花序分枝下方的葉與中下部莖葉同型並等樣分裂或不分裂而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且頂端長漸尖,下部寬大,基部半抱莖;全部葉或裂片邊緣及抱莖小耳邊緣有大小不等的急尖鋸齒或大鋸齒或上部及接花序分枝處的葉,邊緣大部全緣或上半部邊緣全緣,頂端急尖或漸尖,兩面光滑毛,質地薄。頭狀花序少數在莖枝頂端排緊密的傘房花序或總狀花序或單生莖枝頂端。總苞寬鍾狀,長1.5厘米,寬1厘米;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外層長披針形或長三角形,長3-7毫米,寬1-3毫米,中內層長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8-11毫米,寬1-2毫米;全部總苞片頂端長急尖,外面無毛或外層或中內層上部沿中脈有少數頭狀具柄的腺毛。舌狀小花多數,黃色。瘦果褐色,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披針形,長3毫米,寬不足1毫米,壓扁,每面各有3條細脈,肋間有橫皺紋,頂端狹,無喙,冠毛白色,長7毫米,單毛狀,彼此糾纏。花果期5-12月。

生長環境

苦菊是一種中生陽性植物,生于山坡或山谷林緣、林下或平地田間、空曠處或近水處,海拔170-3200米。幾遍全球分布。喜水、嗜肥、不耐乾旱。喜潮濕、肥沃而疏鬆的土壤,從沙土到粘土、PH4.5–8.9之間的土壤上均能生長,但以微酸至中性沙堆土上生長最好。對乾旱、土壤板結而貧瘠、原生草群密集或郁蔽度大於0.4的林地等環境,難以適應。苦定菜的耐寒性比較強。在溫帶地區,秋季能長出根系發育良好的苗株,其地下部分能夠順利越冬;在亞熱帶以南地區,苗株均能以綠色葉叢越冬。當氣溫達5℃時能緩慢生長,即便遇到–10℃的短期低溫,苗株仍能保持青綠;而在中亞熱帶 以南地區,冬季仍能生長,甚至可以開花結實。

分布

分布遼寧(錦州)、河北(內丘、張家口、阜平、邢台、涿鹿)、山西(太原、霍縣、五台、渾源、交城、五寨)、陝西(西安、周至、榆林、眉縣)、甘肅(天水、文縣、榆中)、青海(柴達木)、新疆(烏魯木齊、吐魯、昭蘇、塔城、新源)、山東(青島)、江蘇(鹽城、南通)、安徽(舒城、休寧)、浙江(杭州、淳安)、江西(南昌、上猶)、福建(沙縣)、台灣(台南)、河南(盧氏、桐柏、嵩縣)、湖北(宜昌、宜恩)、湖南(雪峰山)、廣西(臨桂)、四川(汶川、南川、美姑、萬源、乾寧、城口、峨眉)、雲南(德欽、維西、大理)、貴州(羅甸)、西藏(察隅、波密、米林、隆子、林芝、拉薩)。生于山坡或山谷林緣、林下或平地田間、空曠處或近水處,海拔170-3200米。幾遍全球分布。

栽培方法

埋於土壤中的種子,春、夏、秋三季均可發芽出苗,其物候期進程一般為3—4月份出苗,6—7月開花、7一8月成熟,生育期為120天。秋季萌出的苗一般難以綠色體越冬,呈現一年生性狀。而在亞熱帶以南地區,一般四季均可出苗,並能以綠色葉滾越冬。在中亞熱帶以南地區,冬季也能開花結實。以安徽省合肥地區為例,越冬的綠色葉叢,一般於2月底返青,3月中旬以後抽莖,4月中旬以後孕蕾,5月上旬開花,5月上旬至6月上旬結實並成熟,生育期為104天,生長期可達8—10個月(表88一1)。在合肥地區,越冬種子於3月中旬以後出苗,7—8月份成熟,生育期約120天。夏末、秋初生出的苗,初冬也能開花結實,但莖稈低矮,種子難以完全成熟。處於蓮座狀的苗株可以順利越冬,凡已抽莖開花者,地上部分不能越冬。[1]

苦菊中的營養成分

苦菊中的蛋白質和氨基酸

一般來說,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越高,則營養價值越大。與其他果蔬相比苦菊的蛋白質含量較高,每100g嫩葉中含蛋白質約1.2g,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而且氨基酸種類較齊全,其中精氨酸組氨酸穀氨酸含量最高,占氨基酸總量的43%,可作為人體補充氨基酸和蛋白質的首選果蔬食品。

苦菊中的多糖類物質

天然植物多糖具有免疫調節、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衰老、抗輻射等作用,已經被證明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苦菊多糖是從苦菊中提取的一類植物多糖,研究發現苦菊多糖和許多其他植物多糖一樣,也具有同樣的生物活性,在動物研究中也體現出了很好的生理活性,並且在一定濃度下,對生命機體的生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苦菊中的生物鹼

生物鹼是存在於自然界(主要為植物,但有的也存在於動物)中的一類含氮的鹼性有機化合物,一般來說生物鹼具有鎮痛、解痙、止咳、抗菌、抗癌抗心律失常等作用,而膽鹼在生物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膽鹼作為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不僅能夠抑制脂肪肝形成,對保護肝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膽鹼還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並且阻止某些癌症的發生。苦菊中的膽鹼含量非常可觀,我們可以通過開發苦菊來研製新藥或者新型食品,而且成本低廉,原料易得。

苦菊中的營養元素

苦菊中富含鈣、、鉀、鋅、銅、鐵、錳等多種礦物質,在元素分析中,每100g苦菊嫩葉中鈣含量為66mg,鉀含量為180mg,鐵含量為9.4mg,鋅含量為0.86mg,磷含量為41mg,另外,還含有微量的銅、錳等微量元素[7]。這些營養元素均為人體中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對人體的健康有着重要影響。苦菊作為一個天然的巨大營養元素庫,是我們首選的營養元素補充源。

苦菊中的維生素

維生素是人的生長發育和代謝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是保持人和動物正常活動的重要活性物質。苦菊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以及煙酸。維生素A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護皮膚,保證眼睛暗視力,促進身體的生長發育;維生素C和維生素E具有抗氧化、防癌、增強免疫、抗壞血病、保護牙齦等作用,是美容養顏必須的營養素。而缺乏維生素B1和B2可能會出現神經炎、唇炎,眼角膜炎,陰囊炎等;而缺乏胡蘿蔔素可能會導致夜盲症和皮膚角質化等症狀。苦菊中的維生素不僅種類齊全而且含量豐富,是人們補充營養素的上品。

苦菊中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被現代醫學界稱之為人體的「第七大營養素」,可以加強大腸蠕動,增進新陳代謝,有助於防治冠心病、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症,清潔消化壁和增強消化功能,稀釋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質和有毒物質的移除,可以有效保護消化道以及預防結腸癌。膳食纖維還可以可減緩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膽固醇,保證人體血液中的血糖和膽固醇控制在健康的水平。苦菊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每100g苦菊嫩葉中,膳食纖維含量高達5.4g,可作為人體所需的良好膳食纖維來源。

食用價值

苦苣不僅在中國廣為人知,在歐洲也有不少知音。據介紹,歐洲常見的苦苣菜其形狀與中國苦菜十分相似,亦開黃花,莖中空,折之有白色漿液流出。故歐洲民眾俗稱其為"牛奶菜"。歐洲農夫們普遍稱苦苣菜為「豬婆菜」。據說母豬在產仔後只要經常餵給它新鮮苦苣菜就能增加其奶水,確保仔豬的健康成長。此外,苦苣菜在歐洲也是一種食用蔬菜,歐洲民眾常採集嫩葉做色拉。

菜譜

涼拌苦苣、苦苣冰藻、苦苣什錦炒、苦苣豆腐卷、三色苦苣沙拉、百合苦苣、肉絲海蜇拌苦苣、肉絲拌菊花苦苣、烤培根卷苦苣、豆腐絲苦苣、雞肉苦苣沙拉、苦苣拌肉絲、蝦皮苦苣餅、等等。[2]

注意事項

苦苣菜的種子小而輕(千粒重0.8—1.2g)頂上力弱。因此,土地理整平耙勻。有翻耕前,應施足底肥,僅墒商好,以保證出苗整齊,苗全、苗壯。在北方地區,以春播為宜;在南方地區,春、秋季播種均可。但為了利用冬閒田,以解決冬、春青綠飼草不足,則以秋播為好;在中熱帶以南地區,四季均可播種。播種方法以條播為好,亦可撒播或穴播。因為某部分枝較少,應適當加大播種量,一般播量為11.25—15kg/ha,行距20—30cm,播深2—3cm。在保墒不良的地區,播種後應及時填壓。凡春播者一定要加強滅雜工作;秋季播種,雜草少,苗期一般不用除雜,來年春季返青後,雜草大量滋生,除雜兩遍即可。春播草地以利用3—4茬為好;秋播者以利用5—6茬為宜。秋播者冬季可刈割1—2次,返青後可刈割3—4次。若葉叢期利用,必須在根系發育良好、形成大葉叢後方可。留茬高度為1—2cm;抽莖後刈割,留茬不應低於3cm;曬制乾草或用作青貯原料,以花蕾期刈割較好。每次刈割後,最好能適量追施化肥。採種應在植株頂端果實的冠毛露出時為宜。種子的壽命較短,一般為二年,隔年的種子發芽率將大大降低,以當年的種子發芽率最高。苦苣菜病蟲害較少,有時有蚜蟲危害,如發生,可用40%的樂果乳劑稀釋1000—2000溶液噴施。

苦菊的開發利用

在醫療領域中的應用

苦菊富含膽鹼和多種維生素等活性物質,因此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同時苦菊擁有生產條件簡單、資源充足、易於栽培等特點,因此可以大力研製開發高質量的藥品。例如,苦菊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我們可以提取出苦菊中的營養成分,輔之以蔗糖粉、糯米粉開發研製出一種營養綠色的集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於一身的咀嚼片,攜帶食用方便,特別適宜野外勘測、旅行、放牧以及其他長時間戶外工作者,不僅能充飢還能補充營養,是一種理想的保健藥品。苦菊中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物質,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方法,提取出苦菊的抗氧化活性物質,然後配以水、甘油、聚癸橄欖酯等其他成分,研製新型的護膚品。[3]

在食品中的應用

苦菊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鐵、鎂等人體必需元素,可以用苦菊研製出新型的綠色營養食品。張奎昌以苦菊為主要原料,輔之於其他食料,製作保健粉條、保健饅頭、保健果凍等新型營養食品,增強了食品的口感,增加了更多的營養成分。苦菊含有有效的抗氧化成分,能有效清除人體自由基,具有很好的防輻射和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效果,是一種非常可靠的保健型食品。以鮮嫩的苦菊為原料輔之黃豆濾漿,可製作出顏色鮮艷、營養價值含量更高的苦菊豆腐。還可以以苦菊、鮮牛奶為主要原料,經乳酸菌發酵後製作苦菊酸奶。這些新型營養食品較傳統食品不僅具有更多的營養成分含量,而且還能滿足當代人們對食品質量的追求,進而使得以苦菊為原料的新型食品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與推崇。[4]

涼拌苦菊

涼拌苦菊是一道涼拌菜品,主要製作原料為苦菊、花生、鹽,這道菜做法簡單,有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功效。

中文名:涼拌苦菊

製作工藝:涼拌

功效:抗菌、解熱、消炎、明目等

原料:苦菊、花生、鹽、生抽、醋、白糖、雞精、香油等

類別:涼拌菜品、家常菜

味道:略苦

做法一

原料:苦菊、花生、鹽、生抽、醋、白糖、雞精、香油。

做法:

  1. 平底鍋燒熱,倒油,放入花生,炒熟。
  2. 去皮,敲碎。
  3. 苦菊洗淨瀝乾水分備用。
  4. 掰段,放入碗內。
  5. 生抽、醋、白糖、香油、雞精,調成醬汁。
  6. 將花生碎放入。
  7. 倒入醬汁。
  8. 攪拌均勻,即可。

做法二

材料:苦菊、大蒜、料酒、醬油、陳醋、蚝油、白糖、精鹽、花椒、植物油、紅椒

做法:

  1. 苦菊洗淨,控水備用。
  2. 蒜瓣切成小粒,紅椒去籽切絲備用。取乾淨小碗倒入一湯匙料酒,少許醬油,一點精鹽,1/2湯匙耗油,調入一湯匙白糖,調勻成味汁。
  3. 起油鍋,油熱後放入花椒爆香,撈出花椒。
  4. 倒入調好的味汁,小火炒至粘稠關火、苦菊掰成小段盛入乾淨容器里,倒入蒜粒、炒好的味汁,晾涼後倒在苦菊上,拌勻即可。

小貼士

  1. 為了突出苦菊的口感和清爽,精鹽要少放。
  2. 耗油、料酒,陳醋等調汁後熬製稍微粘稠再用來調苦菊。
  3. 喜歡生薑的可以適當放一點薑末在裡面。

做法三

材料:苦菊100克、花生米50克、生抽適量、食醋適量、香油適量

做法:

  1. 花生米過水10分鐘撈起待用
  2. 鍋里加入適量食用油,倒入花生米,小火翻炒均勻,一定小火不停翻炒。
  3. 聽到花生爆出霹靂巴拉的聲音,聲音由多轉少甚至停止停火,倒入盤中。
  4. 倒入盤中的花生要攤開散熱。
  5. 苦菊洗淨用涼開水過一遍水,瀝水,再用吸油紙吸去多餘水分,切成段
  6. 把切段的苦菊放入容器,倒入生抽、醋。
  7. 倒入適量香油,攪拌均勻。
  8. 倒入炒熟涼透的花生米, 翻拌均勻倒入盤中。

[5]

相關視頻

飯店的涼拌苦菊為啥好吃?是有技巧的,行政總廚教你在家怎麼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