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鱗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鱗甲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鎧甲,在古代各文明國度的軍隊中,都有鱗甲的出現。世界各地的民族不約而同地發明鱗甲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小片金屬易於加工;就連多穿亞麻制護甲的埃及、亞述等國的士兵,亦不排斥鱗甲。

簡介

鱗甲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鎧甲,在古代各文明國度的軍隊中,都有鱗甲的出現[1]。世界各地的民族不約而同地發明鱗甲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小片金屬易於加工;就連多穿亞麻制護甲的埃及、亞述等國的士兵,亦不排斥鱗甲。不過,古典時代早期的鱗甲遠不能與中世紀的同類相比:如波斯士兵穿着的鱗甲,只是簡單地把金屬片縫在衣服上——這樣的甲冑,在實戰中的防護力可想而知。

由來

在馬其頓征服之後的希臘化時代,各國的步兵基本上都以胸甲和鱗甲為主要裝備。早期的羅馬軍隊,樣式完全仿照希臘軍隊建成,鱗甲之類的鎧甲是羅馬士兵的主要防具。在羅馬之外,凱爾特蠻族很早就發明了鎖子甲。就防護力而言,鎖子甲的防禦效果並不比鱗甲強;但鎖子甲比鱗甲更為輕便,因此不僅蠻族使用,羅馬的軍官們也接受了它。後來,羅馬人在鱗甲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著名的環片甲[2]:它仍然靠一片片甲葉連接,不過,它把原來鱗甲的小甲葉放大成了大片的弧形甲片。

在中世紀早期的黑暗時代中,歐洲又重新回到了蒙昧時代,鎖子甲和舊式的鱗甲就成了他們僅有的選擇。再加上拜占庭帝國繼承了優秀的羅馬鱗甲製造工藝,鎧甲的歷史開始在歐洲重複,鱗甲又逐漸推廣,很快就和鑲嵌皮甲一起流行起來。

這時候的鎧甲和文藝復興之後的鎧甲在防護力上相差甚遠。鱗甲是用細小的鐵環將寬而厚的長方形金屬片連接起來。鱗片間有空隙,活動也不方便,就像是「麻將蓆」那樣;所以那時的鱗甲一般只做成背心大的一塊,由頭上套下去,再用皮繩紮緊兩脅,這樣的裝備直到查理曼時期才算有了一些進步:由更寬的弧型鐵片夾在延展性好的麻布袍子裡,互不連接,由鉚釘固定在袍子上,類似清朝的鎧甲。這樣的鎧甲可以比較自在地活動,但缺點是無論什麼季節都要穿着一身棉被打仗……

發展

8世紀的時候,鱗甲的工藝有了長足的進步。魚鱗形的甲片互相直接連接,並且緊密覆蓋,無論是可動性還是防禦能力都比原來的鱗甲上了一個台階。但是這樣的鱗甲很沉重,製造時間非常長,而且必須完全定做,因此非常昂貴;即使是到了10世紀,也是領地1000英畝以上的大貴族才能夠擁有的防具,因此它也有一種身份的象徵在其中。

視頻

鱗甲 相關視頻

古代將軍穿的鱗甲防禦力有多強?老外暴力測試,結果讓人目瞪口呆!
古代的鋼鐵魚鱗甲,真的能做到刀槍不入嗎?試試就知道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