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司馬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9年8月20日 (二) 10:46 由 Cxy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added Category:曹魏军政人物 using HotCat
前往: 導覽搜尋
司馬昭
司馬昭.jpg
曹魏相國晉王錄尚書事
國家 東漢曹魏
時代 曹魏
主君 曹叡曹芳曹髦曹奐
司馬姓
子上
封爵 新城鄉侯→晉公→晉王
出生 漢獻帝建安十六年 (211年)
逝世 魏元帝咸熙二年
265年9月6日(265-09-06)(54歲)
廟號 太祖(晉朝追崇)
諡號 文王(曹魏諡)→文皇帝(晉朝諡)

司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內郡(今河南省溫縣)人。司馬懿張春華的次子,司馬師之弟,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之父,曹魏後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司馬昭繼其父兄的權力,消滅蜀漢,取代曹魏的權力。滅蜀後一年逝世,其子司馬炎逼曹奐禪讓後稱帝,追司馬昭為晉文帝。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族滅曹爽一家,開始專權國政。251年司馬懿死後,他的長子司馬師任撫軍大將軍位,司馬師於毌丘儉之亂去世後,司馬昭進位大將軍、加侍中,上殿時可以不解佩劍,不脫鞋,廢魏帝曹芳,立曹髦,因此功進爵高都縣侯(屬并州上黨郡),增邑兩千戶[1]。最有名的一句話便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比喻他想當皇帝的心,明眼人都知道。[2]


浮淮靜亂

256年,司馬昭偕同曹魏皇帝曹髦一起平定鎮東大將軍諸葛誕的反叛。司馬昭則率軍征伐諸葛誕。東吳派文欽與全懌、全端、唐諮和王祚等領兵救援,趁王基包圍圈未完成而領兵進入壽春城。司馬昭指揮魏軍主力包圍了壽春的近十八萬吳軍和叛軍,一面設計讓他們誤以為救兵將至,不再節約糧食,一面招降瓦解敵軍,諸葛誕的部下大量歸降,突圍攻擊魏軍防禦工事未成,內部矛盾激化,諸葛誕殺文欽,文欽的兒子文鴦文虎向司馬昭投降,繼而繞城勸降,城中將士見文欽之子都被赦免,皆有降意,司馬昭見城上守軍都持弓而不放箭,就下令說可以攻城了,軍攻入壽春,胡奮臨陣斬諸葛誕,戰役結束。這次戰役吳軍直接投入戰鬥的士兵高達十幾萬,和諸葛誕的十八萬軍隊相加超過三十萬,超過了司馬昭指揮的二十六萬人,而魏國還要在西部抵禦蜀國的進攻,最終司馬昭以少勝多,贏得戰爭。司馬昭因功被晉陞為相國,但拒受。

弒君奸臣

魏甘露五年(260年)四月魏帝曹髦王沈王經王業等人,憤慨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朕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並且率領宮人300餘人討伐。有近臣先行向司馬昭通風報信,司馬昭馬上派兵入宮鎮壓,雙方在宮內東止車門相遇,中護軍賈充在南闕下率軍迎戰曹髦,賈充命令成濟殺曹髦,成濟一劍從曹髦胸部刺穿,曹髦立即死在車上。後來司馬昭以罪誅殺成濟一族。司馬昭立曹奐魏元帝

滅蜀之戰

263年夏,權握曹魏實權的司馬昭決定對蜀漢發動最後的戰役,處死反對伐蜀的將軍鄧敦[3],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等分東、中、西三路進攻漢中。蜀漢則以姜維為首組成抵抗軍,據劍閣天險與鍾會的軍隊相持,鍾會不能前進。鄧艾遂率精兵偷渡陰平攻佔涪城,並在綿竹擊殺諸葛瞻,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出降,姜維聞訊後帶部眾向鍾會投降,蜀漢滅亡,開始三國統一的序幕。

追尊文帝

魏元帝於264年5月2日(景元五年三月三十日)再次下詔拜司馬昭為相國,並晉陞為晉王,加九錫。郭太后已於此前不久去世,司馬氏代魏之勢已成。

265年司馬昭死後葬在崇陽陵,數月後司馬昭被謚為文王。他的兒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西晉建立後他被追尊為文帝,廟號太祖。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馬昭對於日漸長大的曹髦是越來越不放心,他和魏明帝的遺孀郭太后勾結,慢慢削弱曹髦的權勢,正考慮是否廢掉曹髦,另立新帝。而曹髦雖是個年輕皇帝,但他不是好欺負的。西元260年五月曹髦召見王沈、王經、王業等三人,憤慨說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朕不能坐受廢辱,今日當與卿等自出討之。」不顧郭太后及眾臣的反對,率領宮人三百餘人和少數衛兵討伐司馬昭。王沈與王業先行向司馬昭通風報信,但大家看到皇帝衝鋒在前,誰敢動手?一鬨而散。就這樣曹髦一路衝到宮城之南,才遭到中護軍賈充抵擋。曹髦拿劍揮擊,沒有人敢抵抗皇帝,大家只想退走。擔任「太子舍人」的成濟,問賈充怎麼辦?賈充是司馬家的頭號走狗,大聲說:「司馬公養你們這麼久,此時不拚,更待何時?」成濟受到激勵,鼓起膽子,抽出長戈,刺進皇帝身體,曹髦慘死。雖然司馬昭有不臣之心久矣,但是他對於曹髦反撲一點準備也沒有,弒君可是滔天大罪。司馬昭只能假借郭太后的名義下詔說:「曹髦性情暴戾,悖逆不道,對太后毀謗又懷恨在心;太后早有罷黜曹髦的打算,是司馬昭大人大量,認為曹髦年輕應該再給他機會。可惜曹髦不知悔改,變本加厲,曾舉弓指向太后住所,還將有箭還射到太后面前。最後曹髦多方謀害太后不成,索性用兵。還好司馬昭及時派人救援太后,太后才倖免於難。曹髦慌亂之際,混入人群中,誤遭司馬昭兵士殺死。曹髦的死實乃自找的。依漢昌邑王罪廢,廢去曹髦皇帝身份,死了也不得以皇帝身份下降,要以一般人民身份下葬。」司馬昭企圖將曹髦描繪成性格殘暴。

評價

司馬昭比他哥哥司馬師差得不是一點半點,從高平陵政變的表現我們就看得出來差距。高平陵政變是司馬氏孤注一擲的家族命運賭博。這次政變是司馬懿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拉攏同樣利益受損的曹魏高門,以司馬師私下蓄積的力量發動的政變。 「宣帝之將誅曹爽,深謀秘策,獨與帝潛畫,文帝弗之知也,將發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覘之,帝寢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會兵司馬門,鎮靜內外,置陣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 從晉書這段描述可以看出,司馬昭與司馬師的差距有多大。[4]

參考文獻

  1. 《晉書·文帝紀》:高貴鄉公之立也,以參定策,進封高都侯,增封二千戸。
  2. 今日頭條
  3. 《晉書·文帝紀》:將軍鄧敦謂蜀未可討,帝斬以徇。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