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礼部尚书

SYM讨论 | 贡献2019年9月6日 (五) 08:22的版本 (添加{{copyedit}}和{{uncategorized}}标记到条目)

礼部尚书,中国、越南古代官名,六部中礼部的最高级长官,相当于今日的教育部长、外交部长,雅称礼书宗伯大宗伯春官卿宗卿

目录

沿革

此职可追溯至汉朝,时有置尚书郎4人,其中1人主外国夷狄之事,即国家民族外交工作,称为主客曹

东汉分为南、北主客曹。魏晋南北朝时扩建为祠部,又兼任了太常大鸿胪光禄勋的职务,开始管理礼仪、教育和膳食。经隋朝稍加改变,改称礼部尚书,龙朔二年(662年),改为司礼太常伯。咸亨元年(670年),复旧。光宅元年(684年),改为春官尚书。神龙元年(705年),复为礼部尚书。[1]至后代仍为常职。

礼部尚书主要掌管检查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并管理全国学校科举考试,和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费等等。

属官有礼部侍郎,属下四司:

  • 礼部司→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
  • 祠部司→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
  • 主客司→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
  • 膳部司→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宴席)廪饩(粮食)牲牢(牲畜)事务

中国礼部尚书名人

参考文献

  1. 后周、北宋王溥,《唐会要卷第59•尚书省诸司下
  2. 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