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梅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Hxg123讨论 | 贡献2020年2月19日 (三) 11:5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medical}}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梅毒</big> ''' |- |File:梅毒a.jpg|缩略图|居中|梅…”)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梅毒
 
梅毒 : 一期梅毒

二期梅毒

三期梅毒

潜伏梅毒

先天梅毒(胎传梅毒)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临床上可表现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潜伏梅毒和先天梅毒(胎传梅毒)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防治管理的病种。 [1]

流行病学

梅毒在全世界流行,据WHO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0万新发病例,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次撒哈拉非洲。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增长迅速,已成为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性病。所报告的梅毒中,潜伏梅毒占多数,一、二期梅毒也较为常见,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也在增加。

梅毒患者的皮肤黏膜中含梅毒螺旋体,未患病者在与梅毒患者的性接触中,皮肤黏膜若有细微破损则可得病。极少数可通过输血或途径传染。获得性梅毒(后天)早期梅毒病人是传染源,95%以上是通过危险的或无保护性行为传染,少数通过接亲吻输血污染衣物传染。胎传梅毒由患梅毒孕妇传染,如果一、二期和早期潜伏梅毒的孕妇,传染儿的几率相当高。

英文名称 就诊科室 传染性 传播途径
syphilis 皮肤科 性传播,母婴

传染源

梅毒是人类独有的疾病显性隐性梅毒患者是传染源,感染梅毒的人的皮损及其分泌物、血液中含有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的头2年最具传染性,而在4年后性传播的传染性大为下降。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早期梅毒的孕妇传染给胎儿的危险性很大。

传播途径

梅毒传播途径
原图链接

性接触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95%以上。感染梅毒早期传染性最强。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一般认为感染后4年以上性接触的传染性十分微弱。 患有梅毒孕妇可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死胎分娩胎传梅毒儿。一般认为孕妇梅毒病期越早,对胎儿感染的机会越大。孕妇即使患有无症状的隐性梅毒还具有传染性。 [2]

临床表现

获得性显性梅毒

梅毒临床表现
原图链接
梅毒症状
原图链接
梅毒身上有红点的图片
原图链接
梅毒症状
原图链接

A. 一期梅毒 标志性临床特征是硬下疳。好发部位为阴茎龟头冠状沟包皮尿道口大小阴唇阴蒂宫颈肛门肛管等。 B. 二期梅毒 以二期梅毒疹为特征,有全身症状,一般在硬下疳消退后相隔一段无症状期再发生。TP随血液循环播散,引发多部位损害和多样病灶。侵犯皮肤黏膜骨骼内脏心血管神经系统梅毒进入二期时,梅毒血清学试验几乎100%阳性。

C. 三期梅毒 1/3的未经治疗的显性TP感染发生三期梅毒。其中,15%为良性晚期梅毒,15%~20%为严重的晚期梅毒。

  • 皮肤黏膜损害 结节性梅毒疹好发于头皮、肩胛、背部及四肢的伸侧。
  • 近关节结节 是梅毒性纤维瘤缓慢生长的皮下纤维结节,对称性、大小不等、质硬、不活动、不破溃、表皮正常、无炎症、无痛、可自消。
  • 心血管梅毒 主要侵犯主动脉弓部位,可发生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引起梅毒性心脏病。

神经梅毒 发生率约10%,可在感染早期或数年、十数年后发生。可无症状,也可发生梅毒性脑膜炎脑血管梅毒脑膜树胶样肿麻痹性痴呆[3]

获得性隐性梅毒

后天感染TP后未形成显性梅毒而呈无症状表现,或显性梅毒经一定的活动期后症状暂时消退,梅毒血清试验阳性、脑脊液检查正常,称为隐性(潜伏)梅毒。感染后2年内的称为早期潜伏梅毒;感染后2年以上的称为晚期潜伏梅毒。

妊娠梅毒

妊娠梅毒是孕期发生的显性或隐性梅毒。妊娠梅毒时,TP可通过胎盘或脐静脉传给胎儿,形成以后所生婴儿的先天梅毒。孕妇因发生小动脉炎导致胎盘组织坏死,造成流产早产死胎,只有少数孕妇可生健康儿。

先天性显性梅毒

A. 早期先天梅毒 患儿出生时即瘦小,出生后3周出现症状,全身淋巴结肿大,无粘连、无痛、质硬。多有梅毒性鼻炎。出生后约6周出现皮肤损害,呈水疱-大疱型皮损(梅毒性天疱疮)或斑丘疹、丘疹鳞屑性损害。可发生骨软骨炎、骨膜炎。多有肝、脾肿大。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可发生神经梅毒。不发生硬下疳。

B. 晚期先天梅毒 发生在2岁以后。一类是早期病变所致的齿神经皮肤永久性损害。另一类是仍具活动性损害所致的临床表现,如角膜炎神经性耳聋神经系统表现异常、脑脊液变化、肝脾肿大、颚树胶肿关节积水骨膜炎指炎及皮肤黏膜损害等。

先天潜伏梅毒

生于患梅毒的母亲,未经治疗,无临床表现,但梅毒血清反应阳性,年龄小于2岁者为早期先天潜伏梅毒,大于2岁者为晚期先天潜伏梅毒[4]

诊断

梅毒诊断
原图链接

流行病学病史

有不安全的性接触史;孕产妇梅毒感染史;输注血液史。

临床表现

有各期梅毒相应的临床表现。如为潜伏梅毒则无明显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取患者的可疑皮损(如硬下疳、扁平湿疣、湿丘疹等),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见到可运动的梅毒螺旋体,可作为梅毒的确诊依据。
梅毒血清学试验 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很多,所用抗原有非螺旋体抗原(心磷脂抗原)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两类。
脑脊液检查 梅毒患者出现神经症状者,或者经过驱梅治疗无效者,应作脑脊液检查。 [5]

鉴别诊断

  • 一期梅毒硬下疳应与软下疳、固定性药疹、生殖器疱疹等鉴别。
  • 一期梅毒近卫淋巴结肿大应与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引起的淋巴结肿大相鉴别。
  • 二期梅毒的皮疹应与玫瑰糠疹、多形红斑、花斑癣、银屑病、体癣等鉴别。扁平湿疣应与尖锐湿疣相鉴别。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