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古典音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18年12月9日 (日) 10:53 由 Dym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Link style|time=2015-12-11T08:33:24+00:00}} {{Otheruseslist|关于公元1000年至今的西方艺术音乐|从1750年到1820年的西方艺术音乐,以[[海顿]…”)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Template:Otheruseslist

古典音樂是指根植於西方音樂傳統(包括宗教音樂世俗音樂)的藝術音樂,包含了從大約11世紀直至當代的廣大時間範圍。這一藝術傳統的中堅時期通常被劃定為從1550年到1900年的這段時間,又稱共曉時期

西方音樂記譜法除了為演奏者預設了一段音樂的音高速度拍子節奏,其特別之處在於對細節的處理也進行了描述,例如裝飾音[1]與力度變化[2],然而這些裝飾音通常是為了尚未精通即興演奏藝術的初學者而寫的,另一方面,力度變化在很多情況下沒有標示,需要仰賴演奏者對音樂的內在了解去做詮釋。與其他樂種一樣[3],古典音樂在器樂方面有相當高度的發展,這與以歌曲為主的流行音樂形頗為不同。

「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一詞最早見於19早期初期,最初是用於凸顯從巴赫到貝多芬的這一段黃金時期。牛津英語詞典中「古典音樂(classical music)」一詞最早出現在1836年。

特徵

由於古典音樂包含了極其眾多的形式、風格、流派和歷史時期,因此很難列舉出適用於全部古典音樂作品的普適特徵。然而,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其他音樂類型所不具備的,只有古典音樂所獨有的特徵。[4]

記譜法

古典音樂的特徵之一為詳盡的記譜方式,除了基本的節奏和音高之外,還包含不同聲部間的協調,和力度變化的標示。然而力度的變化細節其實很難用樂譜標明,且會隨着詮釋風格而不同,所以在很多數情況下是沒有標示的,因此古典音樂的記譜法主要是為了具有複雜旋律組成的作品而存在。以巴赫的賦格為例,作曲者驚為天人地將大膽鮮明的多條旋律線條以對位法編制在一起,同時又不失密切關聯的和聲邏輯。[5]

樂器

古典音樂中使用的多數樂器都是在19世紀中葉之前發明(通常比這還要早得多),在18、19世紀納入樂隊編制的。他們包括管弦樂團管樂團中的各類樂器,還包括一些獨奏樂器,如鋼琴大鍵琴管風琴。交響管弦樂團是最為人熟知的古典音樂媒介[6],它包含了弦樂器組,木管樂器組,銅管樂器組和打擊樂器組。管樂團是另一類演奏古典音樂的團體,它包含了木管樂器組,銅管樂器組和打擊樂器組。

形式

相較於以歌曲為主的眾多流行音樂,古典音樂發展出高度複雜的器樂形式,[7]包括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組曲練習曲交響詩歌劇等。

古典音樂的作曲者多半渴望用其情感及智力的內涵,以及之間複雜的關係,將這些層面放在其音樂中。其中許多傑出的作品會在不同的段落中,將動機或是音樂觀念,以不同形式一再的重複過程。像賦格奏鳴曲中就有許多這類的音樂元素。

技法

作曲家想在作品創作中施展高超的技法,而古典音樂的表演者也想表現其演奏的技術。有許多學校及音樂學系都在從事古典音樂的研究及教學。

複雜性

專業的古典音樂演奏需要專業的視奏sight-reading及樂團合作能力,也要理解調性和弦的原則,了解演奏實踐performance practice,以及熟悉某一特定時期、特定作曲者或特定作品中的音樂風格,這些是受古典音樂訓練音樂家的基本能力。

古典音樂的作品在使用對位法主題Theme (music)樂句和聲轉調織體音樂形式上,都會表現出藝術的複雜性。較大規模的組成形式(如交響曲協奏曲歌劇清唱劇)是由像樂句樂段樂章等較小的單位組成。樂曲的曲式分析Musical analysis都是希望對這些元素有更多的了解,因此在聆聽樂曲時更可以有意義的聆聽,也更可以欣賞作曲者的風格。

歷史

File:Baschenis - Musical Instruments.jpg
一些巴洛克時期常見的樂器,包括手搖風琴、大鍵琴、低音維奧爾琴魯特琴、巴洛克提琴和巴洛克吉他

Template:古典音樂歷史 古典音樂的來源是教會的禮儀音樂及古希臘時期的研究,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塞諾斯畢達哥拉斯就已經有關於音樂的研究古希臘的阿夫洛斯管里拉琴也漸漸發展為現代的樂器這個時期一般是計算到羅馬帝國結束(476 AD)為止。當時留下來的音樂非常少,大部份都是古希臘的音樂。若依年代來區分,古典音樂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上述的時期只是約略的定義,有些時期之間有重疊,音樂家和其歸類時期的音樂風格也不全然相同。例如對位賦格是巴洛克音樂的特徵,但也使用這二種音樂形式的海頓也被歸類是古典主義的音樂家。貝多芬布拉姆斯是也常使用對位和賦格,但由於其音樂的其他特徵,被歸類在浪漫主義的音樂家。

體裁

  • 交響曲:為管弦樂團創作,包含多個樂章的大型管弦樂曲。
  • 奏鳴曲:樂器音樂的寫作方式,一般會有三至四個樂章。
  • 協奏曲:一件或數件獨奏樂器和樂隊協同演奏的樂曲。
  • 歌劇:主要或完全以歌唱音樂來交代和表達劇情的戲劇
  • 合唱:集體性的歌唱藝術。人員分成若干聲部,分別採用不同的旋律,同時唱歌。
  • 室內樂:一種古典音樂作品的體裁,為幾件在室內演奏的樂器所作。

和其他音樂的關係

流行音樂

古典音樂作曲者在作曲時,常常會將當時流行音樂的元素融入古典樂中,像布拉姆斯就將當時學生的飲酒歌用在學術節慶序曲Academic Festival Overture中,寇特·威爾三文錢的歌劇,以及在二十世紀初期及中期,爵士樂莫里斯·拉威爾等作曲家的影響等[8]。一些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 music簡約主義後簡約主義Postminimalism的音樂家承認其概念來自流行音樂[9]

許多流行音樂也受到古典音樂的影響,包括從古典音樂衍生的歌,像卡農在1970年代就開始用在流行音樂中,也有出現跨界音樂的情形,也就是古典音樂家在流行音樂界受到好評的現象[10]

民間音樂

英語:Cultural music 古典音樂作曲者常會將民間音樂(由未受到古典音樂訓練的人所創作的音樂,常常是口傳的)用在古典音樂中。像安東寧·德沃夏克貝多伊齊·史麥塔納等音樂家[11]用民間的音樂使其作品有特定民族的風格,而其他作曲家(像巴托克·貝拉)會使用來自民間音樂傳統的特定主題[12]

重金屬音樂

File:Ritchie Blackmore 1977.jpg
深紫樂團創始人瑞奇·布萊克摩爾,他的吉他演奏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聞名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音樂學家勞勃·瓦爾瑟Robert Walser (musicologist)表示:「重金屬音樂中最具有影響力的幾位音樂家,都曾經鑽研過古典音樂。他們對古典樂典範的改編與擷取,在重金屬的發展史上走出嶄新的路線,而且激發了近代金屬音樂中和聲與旋律語言的變化。」[13]

葛洛夫音樂百科全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線上版寫着:「1980年代之後,具有影響力的金屬吉他手如埃迪·范·海倫蘭迪・羅茲Randy Rhoads英格威·瑪姆斯汀等人,在和弦上廣泛借鑑了18世紀的歐洲古典樂,特別是巴哈華格納韋瓦第。」[14]

美國金屬樂團信徒Believer (band)成員科特・巴克曼Kurt Bachman指出:「如果做法正確,金屬樂和古典樂的元素能十分吻合。古典跟金屬可能是兩種最共通的音樂,它們在音感、織體與創造力上有太多相似之處。」[15]

加拿大音樂製作人鮑伯·艾思林Bob Ezrin在紀錄片《重金屬之旅Metal: A Headbanger's Journey》採訪中表示:「大多數早期專業、優秀的樂團,都是某些黑暗古典樂的樂迷。例如華格納,他加進了低音大喇叭、超低音樂器,和兩倍大的超低音巨型提琴,要兩個人拉,一人在椅子上按弦一人拉弓。演奏開始時樑柱都跟着震動,太多低音了。當時擴大機還沒發明,但古典樂已經開始有重金屬味了。」[16]

根據蘇格蘭赫瑞瓦特大學一份學術報告,由亞德里安・諾斯Adrian North教授領導,針對六個不同國家、三萬六千人進行的研究指出,金屬樂迷與古典樂迷在個性上通常有其非常相似之處。亞德里安・諾斯教授向英國廣播公司新聞表示:「我們認為原因是古典樂與重金屬,這兩種音樂具有某種相通的靈性內涵,它們充滿戲劇性的激情,而且都具備充沛的張力」[17]

商業化

古典音樂經常性地出現在電影,電視節目,廣告,大型活動中。例如普契尼的歌劇圖蘭朵中的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睡BBC用作1990年世界盃足球賽的主題音樂,並由三大男高音普拉西多·多明哥何塞·卡雷拉斯盧奇亞諾·帕華洛帝演唱[19]

在電視節目中,有些古典音樂的片段常被使用,像是理查·史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序曲(因1968年的2001太空漫遊而出名),以及常用在恐怖片中,卡爾·奧夫布蘭詩歌。其他的例子有朱塞佩·威爾第安魂曲中的〈最後審判日〉(Dies irae)、愛德華·葛利格山大王的宮殿In the Hall of the Mountain King、貝多芬的第5號交響曲、華格納的女武神的騎行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大黃蜂的飛行等。

美國動畫黃金時代Golden age of American animation時有許多作品會用古典音樂為其配樂。著名的作品有華特·迪士尼幻想曲湯姆貓與傑利鼠約翰老鼠Johann Mouse以及華納兄弟歌劇理髮師Rabbit of Seville

電影及電視中也常用到古典音樂,最常聽到的片段有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莫札特第13號小夜曲韋瓦第四季莫傑斯特·彼得羅維奇·穆索爾斯基荒山之夜焦阿基諾·羅西尼威廉泰爾序曲

參見

參考文獻

  1. Template:GroveOnline
  2. Template:GroveOnline
  3. 薛宗明. 《台灣音樂辭典》. 台灣商務印書館. 2003. ISBN 9570518197. 
  4. Kennedy, Michael (2006),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 p. 178
  5. Knud Jeppesen: "Bach's music grows out of an ideally harmonic background, against which the voices develop with a bold independence that is often breath-taking." Quoted from Adele Katz(1946; reprinted 2007)
  6. Kirgiss, Crystal. Classical Music. Black Rabbit Books. 2004. ISBN 978-1-58340-674-8. 
  7. Julian Johnson (2002) Who Needs Classical Music?: Cultural Choice and Musical Value: p. 63.
  8. Template:GroveOnline
  9. See, for example, Template:GroveOnline
  10. 著名的例子有1980年代初期由皇家愛樂管弦樂團錄製的《古典的狂熱Hooked on Classics》系列,以及陳美Catya MaréCatya Maré等跨界小提琴家
  11. Yeomans, David. Piano Music of the Czech Romantics: A Performer's Guid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6: 2. ISBN 0-253-21845-4. 
  12. Stevens, Haley; Gillies, Malcolm. The Life and Music of Béla Bartók.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3: 129. ISBN 0-19-816349-5. 
  13. Robert WalserRobert Walser (musicologist)《Running With the Devil: Power, Gender, and Madness in Heavy Metal Music》(1993)ISBN 0-8195-6260-2,第58頁
  14. Robert Walser《Heavy metal》. 葛洛夫音樂百科全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2012-01-12 [2010-03-06] (英語). 
  15. Robert Walser《Running With the Devil: Power, Gender, and Madness in Heavy Metal Music》(1993)ISBN 0-8195-6260-2,第156頁
  16. Metal - A Headbanger's Journey. VeohVeoh. [2016-09-01] (英語). 
  17. Classical and metal fans: birds of a feather?. 衛報. 2008-09-08 [2017-01-12] (英語). 
  18. Hickman, Roger (2006). Reel Music: Exploring 100 Years of Film Music, p. 77. W. W. Norton & Company.
  19. 王崇剛. 三大男高音1994年演唱會20周年紀念. 河北新聞網. 2014-09-23 [2015-07-14]. 

延伸閱讀

  • Copland, Aaron(1957)What to Listen for in Music; rev. ed. McGraw-Hill.(paperback)。
  • --"--(1988) --"--;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William Schuman. McGraw-Hill ISBN 978-0-07-013091-3
  • --"--(2002) --"--; with a foreword and epilogue by Alan Rich;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William Schuman. New American Library ISBN 978-0-451-52867-4(reissued 2009 with new appreciation by Leonard Slatkin)
  • Grout, Donald Jay; Palisca, Claude V.(1996)A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Fifth edition. W. W. Norton & Company. ISBN 978-0-393-96904-7(hardcover)。
  • Hanning, Barbara Russano; Grout, Donald Jay(1998 rev. 2009)Concise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W. W. Norton & Company. ISBN 978-0-393-92803-7(hardcover)。
  • Johnson, Julian (2002) Who Needs Classical Music?: cultural choice and musical valu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514681-3.
  • Kamien, Roger (2008) Music: an appreciation; 6th brief ed. McGraw-Hill ISBN 978-0-07-340134-8
  • Lihoreau, Tim; Fry, Stephen (2004) Stephen Fry's Incomplete and Utter History of Classical Music. Boxtree. ISBN 978-0-7522-2534-0
  • Scholes, Percy Alfred; Arnold, Denis (1988) The New Oxford Companion to Mus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311316-9(paperback)。
  • Schick, Kyle (2012). "Improvisation: Performer as Co-composer", Musical Offerings: Vol. 3: No. 1, Article 3. Available at http://digitalcommons.cedarville.edu/musicalofferings/vol3/iss1/3.
  • Sorce Keller, Marcello (2011) What Makes Music European. Looking Beyond Sound. Latham, NJ: Scarecrow Press (USA).
  • Taruskin, Richard(2005, rev. Paperback version 2009)Oxford History of Western Mus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ISBN 978-0-19-516979-9(Hardback), ISBN 978-0-19-538630-1(Paperback)
  • Gray, Dr. Anne;(2007)"The World of WOMEN in Classical Music", Wordworld Publications. ISBN 978-1-59975-320-1(Paperback)

Template:西洋音樂樂派 Template:Music portalTemplate: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