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

於 2020年1月11日 (六) 15:07 由 Mjlk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1451年-1506年5月20日),出生於中世紀的熱那亞共和國,是著名探險家、殖民者、航海家。在西班牙王室贊助下,於1492年到1502年間四次橫渡大西洋[1],並且成功到達美洲。

哥倫布的航海帶來了第一次歐洲美洲的持續的接觸,開闢了後來延續幾個世紀的歐洲探險和殖民海外領地的大時代,對現代西方世界的歷史發展有着無可估量的影響。

目錄

個人簡歷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約1451年~1506年),Christopher Columbus ( Kristóbal Kolón)生於意大利熱那亞,卒於西班牙巴利亞多利德Valladolid。哥倫布並不是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人,而是哥倫布到達了他認為的他自己沒有到過的「新大陸」,「新大陸」只是對哥倫布和西方人是「新大陸」,對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來說並不是新大陸,他們早在4萬年前就已經到達美洲大陸。哥倫布的到達美洲只是對西方世界影響很大的到達,印第安人和西方人都是人類,因此是印第安人最早發現新大陸,只是他們的發現的影響不大而已。不管是哪個哥倫布還是其他西方人登上的美洲大陸,都不是「首先發現」,在他們來之前這裡不僅有幾千萬的居民,而且早在他們之前就已經有亞洲人登上過美洲的土地,只是他們亞洲人不是為擴張勢力範圍和掠奪殖民地而來,而是為了尋找生活場所或躲避災禍、文化交流或商業貿易,是一種和平的遷徙或探險,這和哥倫布和後來的西方殖民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新航路的開闢有着深刻的社會原因、思想原因和經濟原因,哥倫布的發現成為美洲大陸開發和殖民的新開端,不僅是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也對西方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2].

歷史背景

15世紀歐洲人口膨脹,西方人知道美洲大陸後,使歐洲人有了可以殖民的場所,也有了可以使歐洲經濟發生改觀的土地、礦石和原材料,但同時,這一發現卻導致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文明的毀滅。14-15世紀歐洲資本主義開始快速發展後,歐洲資本主義對原材料的需求和掠奪的希望促使了新航路開闢,之後歐洲人開始對美洲等進行政治的控制,經濟的剝削和掠奪,宗教和文化的滲透,大量殖民,使該大陸原住民的土地喪失,成為宗主國的殖民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消亡。哥倫布一生從事航海活動。先後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地圓說,認為從歐洲西航可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為了印證他的想法,他先後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法國等國的國王尋求協助,以實現出海西行至中國和印度的計劃,但均得不到幫助。

葡萄牙人當時已經對地理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因而拒絕了哥倫布。而此時時西班牙人並沒有足夠的地理知識,在此同時,歐洲國家極需要東南亞的香料黃金。可通往亞洲的陸路卻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阻,海路則要經由南非對開的風暴角——好望角,因此歐洲的君主開始改變以往的想法。

哥倫布在到處遊說了十幾年後,於1492年,終於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資助[3]。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先後4次出海遠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到達了西歐人認為的美洲大陸,他也因此成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開闢了橫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後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達等島。在帕里亞灣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陸。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達連灣2000多千米的海岸線;認識了巴拿馬地峽;發現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緯度吹東風,較高緯度吹西風的風向變化。他誤認為到達的大陸是印度,並稱當地人為印第安人。

遠航起因

哥倫布十分崇拜曾在熱那亞坐過監獄的馬可.波羅,他讀過《馬可·波羅遊記》,十分嚮往印度和中國[4]。當時,地圓說已經很盛行,哥倫布也深信不疑。他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都遭拒絕。一方面,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許多人不相信,把哥倫布看成江湖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的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回到出發港,那麼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面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哥倫布也只有語塞。另一方面,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需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黃金

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路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既得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闢新航路的計劃。哥倫布為實現自己的計劃,到處遊說了十幾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伊莎貝拉女王慧眼識英雄,甚至拿出自己的私房錢資助哥倫布,使哥倫布的計劃才得以實施。

美洲大陸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派遣,帶着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率領三艘百十來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經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終於發現了陸地。哥倫布以為到達了印度。後來知道,哥倫布登上的這塊土地,屬於現代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馬群島,他當時為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倫布回到西班牙。此後他又三次重複他的向西航行,又登上了美洲的許多海岸。直到1506年逝世,他一直認為他到達的是印度。後來,一個叫做亞美利哥的意大利學者,經過更多的考察,才知道哥倫布到達的這些地方不是印度,而是一個原來不為西方人知的大陸,哥倫布到達了西方人認為的「新大陸」。但是,這塊大陸卻用證實它是西方人認為的「新大陸」的人的名字命了名:亞美利加洲。至於誰最先到達美洲,因為美洲土著居民本身就是遠古時期從亞洲遷徙過去的,中國、大洋洲的先民航海到達美洲也是極為可能的,雖然這些不能改變哥倫布到達新大陸的影響,但最早發現美洲大陸的不是哥倫布。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又稱美洲原住民,是除愛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居民的總稱。美洲土著居民中的絕大多數為印第安人,本來分布於美國各地,是東亞蒙古人種美洲支系。

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所說的語言稱為美洲原住民語言,或者稱為北美洲蒙古人種印第安語。印第安人的祖先來自中國北方,大約是在4萬年前從亞洲渡過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或者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過去的。他們與亞洲同時代的人有某些相同的文化特色,例如用馴犬及某些特殊儀式與醫療方法。考古學和人類學認為印第安人的祖先和中國人有着一樣的體質。在美國有阿塔巴斯干人阿爾貢金人易洛魁人蘇人馬斯科基人等;印第安人是美洲的最早的居民。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印第安人」,主要是因為當年哥倫布等探險者,以為他們到達的「新陸地」是印度,錯誤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5](「印度」一詞的英文發音。)

追逐夢想

1451年哥倫布生於意大利的熱那亞。哥倫布在青年時代沒有受到過多少正規教育。雖然他的父親是一個著名的紡織匠,但哥倫布對航海和來往於地中海之上的商船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在哥倫布25歲那年,也就是1476年,滿頭紅髮,身材高大的他隨着一艘沉船的殘骸安全地游到了葡萄牙。以後的幾年,他就住在葡萄牙並且結了婚,有了孩子。可是不幸的是,他的年輕的妻子不久就死了。本可以在葡萄牙近海的商船上繼續穩穩噹噹地做水手度日的哥倫布卻總是夢想得到財富和榮譽,憧憬着西邊的神秘的地方。

馬可·波羅行紀》一書是哥倫布少年時代就喜歡讀的,後來他不僅精讀了此書,並且還做了研究。一部拉丁文的《馬可·波羅行紀》至今還保存在坐落於西班牙塞維爾的哥倫布紀念館中,書上還保存着許多哥倫布的眉批。哥倫布喜歡讀這本書的緣故不僅是此書像《天方夜譚》一樣有趣,更是由於這本書合乎他的做為一個拜金狂的理想。他對書中描寫的地方非常仰羨,他仰羨中國和印度的珠寶金銀,但使他最欣羨不已的是其中對日本的描述。

沒有到達日本的馬可·波羅是根據傳聞寫了關於日本的幾章。根據他的記述,日本位於距中國海岸2400公里的海上,國內有取之不盡的黃金。但是,因為國王不允許輸出黃金,所以到那裡做生意的商人很少。在那個充滿黃金的日本國里,用黃金蓋成了國王的宮殿,在宮中用4厘米厚的金磚鋪起了道路以及房間的地板,甚至用金子做窗戶框。並且在那裡還到處都能採集到玫瑰色的珍珠,人們要把一顆珍珠放在土葬時死人的嘴裡。書中記敘了元帝國皇帝發動對日本的戰爭是由於聽信了傳聞所致。

哥倫布處心積慮地要闖出一條搶先到達東方的航路,夢想達到忽必烈沒有達到的目的。他曾在一封信中說自己日夜祈求從上帝那裡得到產金的土地,在信中他寫道:「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黃金,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時也就取得了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並使靈魂重享天堂之樂的手段。」

另外,哥倫布的好奇心也被他博覽群書和長期的航海實踐所搏動着。在他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自年輕的時候出海以來,至今還不曾離開海上的生活。這種職業,似乎使所有幹這一行的人,都產生了一種想知道世界奧秘的心情。」

1476年,哥倫布加入了一隻法國的海盜船隊。在一次攻打意大利船隻的戰鬥中,他所乘的船起火下沉,他跳海逃生,在海中他遊了很長時間到達了葡萄牙。哥倫布認為他能大難不死並且到達了葡萄牙都是上帝對他做的安排。

在葡萄牙這一「探險者」的國度里,哥倫布學到了很多航海知識,知道了怎樣使用羅盤海圖和各種新航海儀器,獲得了怎樣利用太陽星星的位置來確定船的位置的方法,並且隨船參加了多次的遠洋航行。

在1474年哥倫布從故鄉意大利寫給著名的天文學家、兼地理學家托斯康內利的信中,他就曾詢問過從海上到達印度的最短航線。這位學者指出:「通過大西洋到達黃金和香料的王國是一條比葡萄牙人所發現的沿非洲西海岸的道路更短的途徑。」隨信還給他寄來了一幅示意圖,並且對路程進行了推算。哥倫布根據《舊約》經外書中記載的:「到了第三天,你應將水集合於大地的第七個部分,使其餘的六個部分乾涸。」對地球的大小做了比托斯康內利的估計小得多的判斷。哥倫布認為歐亞非三個大陸的面積占地球總面積的6/7,而海洋只有1/7。在把托勒密馬可·波羅達伊(1350年~1420年)的著作作了研究後,哥倫布得出結論:整個地球經度為360度,從西非往東到達廣闊的亞洲陸地占280度 (按托勒密的設想,非洲南端和亞洲大陸相連),從西非向西到東亞岸邊的海洋占不到80度。

由於托勒密的《地理學》譯文中的「海里」阿拉伯的計量單位,而哥倫布未經換算成歐洲的「海里」就進行了計算,所以哥倫布又犯了錯誤。假使從加納利群島出發朝正西航行,由於該地的經度比赤道經度距離短,這樣每個經度的距離將減至50海里 (合80公里)。這樣,由加納利群島向正西航行6400公里,那麼就到了中國、日本和印度。

獲取支持

哥倫布經過以上推想,認為亨利王子和他的後繼者採取沿非洲海岸南航的計劃是不足取的。可是,由於哥倫布自己沒有亨利王子那樣的條件來實施自己的計劃,所以,他只有把希望寄託於裘安王子身上,當時葡萄牙的航海事業是由裘安王子掌管的。但是,哥倫布出身低微,沒有求見王子的機會。哥倫布卻憑自己英俊瀟灑,風流倜儻,在里斯本常到貴族女兒們住的修道院做禮拜,獲得了一位大家小姐的垂青,不久他們就結婚了。憑着這一婚姻才使哥倫布得以同王室接近。1478年,他向裘安王子兜售自己的計劃時,也許是害怕他的計劃被別人竊取而隱瞞了關鍵部分,加上他平時愛說大話無人信任和要價太高:除了一年用的糧食、三艘船、船員外,他要求封他為騎士,並且擔任新發現地方的總督和分得該地一切財富的1/10,所以沒人相信。

1482年,裘安王子當上國王后曾召開學者評價會來審查哥倫布的計劃,最後還是被否決了。3年後,哥倫布的妻子死去,他就帶着獨生子離開葡萄牙來到了建立不久的西班牙王國。由於害怕哥倫布的計劃被別國採納搶先到達印度,裘安二世曾下令召回哥倫布,但遭到拒絕。(葡萄牙人此時已經對地理學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們發現哥倫布理論上的錯誤。古希臘已經有地球周長約四萬公里的理論。即使有其他與之矛盾的理論。就當時葡萄牙人的知識水平而言,也能判斷哥倫布的計算是錯誤的。但是如果哥倫布從另外路線到達印度,無論距離遠近。都將威脅葡萄牙對貿易路線的壟斷。而同時西班牙人並沒有足夠的地理知識,他們的地理知識近乎是空白的。因而支持了哥倫布。哥倫布的家鄉熱那亞1391年也曾有人試圖向西探索,但最後音信全無。)

哥倫布到西班牙後就開始活動,想從西班牙國王菲迪南德和皇后伊麗貝拉那裡得到支持,1486年5月,國王和皇后終於召見了他。由於他的忠厚、自信及豐富的地理知識,哥倫布給國王和皇后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西班牙很想在開闢東印度群島航路的競爭中擊敗葡萄牙,所以對哥倫布的計劃很支持,並責成一個由海員和學者組成的委員會進行研究。遺憾的是委員會辦事拖拉,到1488年還未做出任何決定,等得不耐煩的哥倫布又回到了里斯本,試圖從國王約翰那裡得到支持。可是,當時葡萄牙航海家巴托洛門·迪亞斯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後勝利歸來。這樣國王約翰認為,東行到達亞洲的航路已通,於是對哥倫布的計劃就失去了興趣。

儘管哥倫布又向英國和法國國王提出了建議,但都失敗了。毫無辦法的他,只好等待西班牙的那個委員會的決定了。1490年,哥倫布的計劃不切實際的斷言終於被西班牙皇家顧問們宣布,但皇后仍然對此抱有信心。1491年一年新任命的委員會終於通過了哥倫布的東印度群島探險計劃。

多年的冷遇非但沒使他妄自菲薄,相反竟使他自信到了狂妄的程度。他提出在試航成功後任命他為海洋將軍和新領地的總督,親且要把將來全部殖民地收入的10%歸他所有。

這一要求遭到國王和皇后的斷然拒絕。幸虧一個替皇后管理個人財務的寵臣向皇后說明這次探險的代價比獲得的利益來說是微不足道的。1492年,同意哥倫布所提各項條件的正式文件終於簽定了。經過8年的挫折,哥倫布的計劃終於被採納了。(張振鈺著)

成功首航

8月初,出海的一切已準備就緒。一支將在大洋上航行的最赫赫有名的船隊停泊在西班牙西南的一個小海港帕洛斯港中。它包括哥倫布的旗艦聖瑪麗亞號和兩艘輕快帆船平塔號和尼娜號( la Pinta, la Niña y la Santa María)。三艘船大小各不相同,在船上裝有大炮,與當地土著居民做交易的物品以及6個月糧食和其他食品。旗艦「聖瑪利亞號」,重130噸,長約35米,甲板長18米,有3根桅杆,並備有角帆,由哥倫布任船長。第二艘是平塔號,船長是馬丁·賓森,重90噸,速度快,船體長度只有旗艦長度的一半。第三艘尼娜號,重約60噸左右,船長是馬丁的兄弟維森特·賓森。賓森兄弟也是做為投資者參加這次探險的,是否成功也與他們的切身利益緊相關聯。

最困難的工作是召募水手,隊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哥倫布的朋友,傭人,也有好奇的官員們。相當一部分是以這次航行為條件特赦的犯人。這樣湊成了88人,其中包括一名懂阿拉伯語的語言學家。這是因為在那時人們認為所有語言的母語是阿拉伯語,所以這位語言學家是打算在會見中國大汗時充當翻譯的。

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領船隊起錨出海了。那時沒有一點風,船帆無力地懸垂着,船隊緩緩地趁着落潮沿着廷托河駛出。

1492年8月12日,船隊駛到了位於非洲近海的加那利群島。補充了木柴和供應品之後,1492年9月6日,船隊離開加那利群島,由於所有的船員情緒都很好,所以沒有一個逃亡的。船隊乘着加那利群島附近常起的東北風朝正西方航行,根據哥倫布幾年前在這一帶航海的經驗,這種東北風是越洋駛向日本國最好的風向。

船隊順着偏東風日夜不停地航行着,有時一晝夜可以向西航行150多英里。可是日復一日,總是那空無一物的海面展現在人們面前。船員們過着單調的海上生活。從早到晚,船童每隔30分鐘報告一次根據沙漏得到的時間。船員每隔4小 時換一次班,由於在15世紀後期的小船上,只有船長和一兩名高級官員才有享受舒適的船艙和臥鋪的權力,所以不當班的船員只有懶洋洋地躺在甲板上閒聊,或縮在陰涼處好好地睡上一覺。

遠航開始的日子裡,哥倫布過得非常愉快,空氣清新的早晨,煦暖的午後和寧靜的大海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喜悅。唯一使他焦慮不安的是海員們焦慮的心情。哥倫布在開始的時候就準備了兩本航海日誌。一本記錄他估計的每天駛過的實際距離,是秘密的;另一本記載的航程比實際航程小得多,是公開的,這樣是為了在航期拖長時,使船員們不致感到驚恐而失去信心。但是由於哥倫布總是把航速估計過高,所以他這本假日誌倒更接近於實際的情況。

雖然,兩個星期後,由於風向改變,航隊開始逆風而行,可這卻使哥倫布感到寬慰。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我正需要這逆風,因為船員們很擔心這一帶海上以後永遠不會有適當的風向來送他們返回西班牙。」

不久,他們發現一簇簇碧綠的海草飄浮在海面上,這時他們已經航行到了大西洋中部由大量漂浮的馬尾藻覆蓋的馬尾藻海。當他們順利通過之後,他們才意識到起初擔心船會觸上暗礁或被四周的海草纏住是沒有必要的。後來,一個海員找到了一隻附在海草上的海蟹,哥倫布認為這跡象表明陸地即將臨近了,因為在他看來,蟹是不可能在離陸地80里以外被發現的。其實,這只是一種在馬尾藻海里到處繁生的小蟹。

1492年9月25日傍晚,平塔號的船隻高喊在前面到了陸地,另外船上的船員也跟着爬上了桅杆,一個海島在海天相接之處隱約可見。哥倫布激動不已,跪在地上感謝上帝,並且命令全體船員唱起了對上帝的頌歌。可是他們發現的海島在第二天卻無影無蹤了。這種事在過去和以後都發生過,他們是把低垂着的雷雨雲誤認為是陸地了。

10月份,船隊已與世隔絕地在大洋上漂泊了3個星期了,可是陸地的影子還是看不見。滿面胡茬,衣服也由於汗浸海水淋而成板塊的海員開始公開抱怨,他們說這次遠航是一種愚蠢的航行,有幾個海員要把哥倫布扔到大海里後再返航回去。

可是毫不動搖的哥倫布還是要繼續一直向西航行。1492年10月7日,他們看到一種肯定不是海鳥的小鳥越過頭頂向西南方飛去。這時正值大批候鳥從北美飛向加勒比海島群和南美過冬的轉徙高潮。因此哥倫布就率領整個船隊朝西偏西南方航進,這是以候鳥為航標的。

1492年10月11日,海浪送來了一根有樹葉的枝條,一根開滿花朵的樹枝和一塊好像人工砍鑿過的木頭……這些跡象表明陸地已臨近了。哥倫布在日落時帶着船員唱起了祝福歌。他提醒大家,國王曾許諾以巨額年金做報酬給第一個發現陸地的人,並且哥倫布還以一件絲綢緊身上衣為獎勵。晚上,船上點起了明火,把燈籠懸掛在船尾,這樣可以保證各船互相不失散。晚上7點,船員開始值第一個夜班。

在海浪洶湧的夜間,船隊顛簸在月光閃爍下的浪頭上。各船船長都凝神搜索着西邊遠處的洋面上,或在甲板上緊張地來回踱着。10點鐘,哥倫布終於發現了遠處的一點微弱的火光。好像有人拿着一隻蠟燭舉起後又放下,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永遠消失了。據後人分析,哥倫布看到的火光可能是印第安人在一個海島的東海岸燃起的野火,以用來驅趕室內的蚊蚋。

使大家空歡喜一場的誤報過去了,大家又都恢復了平靜,在靜謐的星光下,船隊繼續向前航行。第二天上午兩點鐘,平塔號的一個船員又高呼道:

「陸地!陸地!」這次他們的確發現了陸地,那些在月光中閃顯出灰白色調的砂石構成了崖岸。這只是在佛羅里達外緣成弧形展開的巴哈馬群島中的一個海島,卻不是東印度群島的一部分。

這時哥倫布已不是一個探險家,而是一個新大陸的發現者,這可以說是哥倫布一生中最偉大的日子。一條項鍊似的珊瑚礁和光閃閃的沙灘環繞着的一個微微起伏的海島聳立在前方6英里處。這個被哥倫布命名為聖薩爾瓦多的島上到處生長着綠油油的熱帶森林。聖薩爾瓦多西班牙語的意思是「神聖的救主」,實際上這只是一個長13英里,寬5英里的小海島。

哥倫布從船上看到有幾個裸體的人從樹林中出來,於是他把各船船長召集起來,「總督」哥倫布把石榴紅的服裝穿上,綠色的代表國王和女王的「F」和「Y」字旗也分別由另外兩名船長扛着,舉行儀式,然後在剛剛豎立的木杆上升起了那兩面旗子。哥倫布宣布這裡已成為西班牙的國土。隨後他率眾踏上大地,匍伏在地上,以感謝上帝給他們帶來的好運。紅棕色皮膚的居民,看着這群白皮膚不速之客的「表演」感到十分好奇和困惑。

不久,居民們好奇地開始圍觀哥倫布,他們全是裸體,體態十分健美,自以為是到了東印度群島的哥倫布,把這些土著居民稱做印第安人。這樣,從那時起所有的美洲土著也都被這樣稱呼了。實際上,他們當時見到的這些人是散居於南美北岸諸海島上的阿拉瓦克人

哥倫布同這些土著居民做了交易,以銅鈴、紅帽子、玻璃珠之類的小物品換得了黃金製成的小飾物、棉紗鸚鵡等等。這項貿易是絕對不平等的交換,一枚普通的西班牙錢幣就可以換25磅棉紗。後來哥倫布描寫這些居民時說道:「我所見到的所有的人都很年輕……,他們沒攜帶也不懂得鐵的武器可以傷人,當我把劍拿給他們看時,他們抓住了劍刃,因無知而傷了手指。他們沒有任何鐵器……」

船員們在聖薩爾瓦多停留了兩天,也用一些廉價的裝飾品從印第安人那裡換來了食物、淡水。

那位帶來的阿拉伯語言學家在這裡是毫無用武之地的。哥倫布他們只是依靠手勢和符號從阿拉瓦克人那裡得知,南邊有一個擁有大量黃金的國王,且在南邊和西邊還有許多這樣的海島。

這個消息是振奮人心的。在當時那帶有很多想象成份的地圖上,確實有許多海島散綴在亞洲東部的海上,包括那個所謂的日本國。根據《馬可·波羅行紀》的記載,那裡黃金豐富到這樣的程度,連宮殿的屋頂和地板都是用黃金製成的。於是哥倫布下定決心要向西南方尋找這塊寶地。抓了6個阿拉瓦克人當翻譯和嚮導之後,船隊又朝西南方行進了約兩個多星期。在途中,他們又發現了一些新的海島,並且在這一帶首次嘗到了白薯玉米木薯,令他們讚賞不已的還有印第安人奇特的睡鋪——網絡狀吊床。這以後不久,歐洲的海員就採用了這種吊床。

然而,尋遍了巴哈馬群島,他們也沒有找到很多黃金,因而根據印第安人的傳聞他們又繼續向南方去尋找一個更大的叫古巴的海島。這裡向東風景十分秀美,到處可見巍峨的青山,因而,哥倫布說古巴是他聽見到的最美麗的海島。可是,在那裡,他們同樣沒有找到什麼商船和黃金屋頂的宮殿,他們所見的只是一些獨木舟和一些由圓形小屋組成的村落。

哥倫布拿着一塊黃金指給當地土著人看時,他們指了指內陸的一個地方說:「古巴納坎。」「古巴納坎?」「……坎?」「……可汗?」就是它,哥倫布認為他們一定是說:「中國的大汗」。因此他認為自己1492年到了中國,而不是什麼日本國。

一個外交使團很快被哥倫布派出了,攜帶着菲迪南德和伊莎貝拉的公函去見大汗。顯然在這裡不可能見到中國的大汗也不可能找到什麼黃金的寶藏,可是卻發現了當地居民的一個奇特的習慣——就是把一種稱做托巴科斯的葉子捲起來塞進鼻孔,吸入點燃時冒出的煙。他們沒有料到這野草有一天會變得像黃金似的貴重,這就是煙草。

沿古巴北岸航行了5個星期,船隊仍舊沒有找到黃金。由於聽信了阿拉瓦克人的意見,有一天,平塔號船長自做主張起錨向東航行,去一個叫巴比克的海島上尋找黃金,自此一去6個星期不見歸來。

1492年12月5日,哥倫布只率領着尼娜號聖瑪麗號到達了巴的最東端,在繼續東行中,又一個人口眾多,風景優美的海岸出現了。全體人員都認為這是一個和西班牙同樣美麗的海島,西班牙島就這樣被哥倫布命名為這個海島的名稱,這就是現在的伊斯帕尼奧拉島,屬于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國。

又過了兩個星期,哥倫布他們勘查了伊斯帕尼奧拉島北部海岸的大約1/3的地方,並且繪製了一幅相當準確的這一帶的地圖。有時他們去參觀阿瓦克人的大部落並一同去尋找黃金。他們發現越是向東走,就越有找到黃金的苗頭。

12月20日,船隊在四周環山的阿庫爾灣下錨。友好的當地居民將一些黃金飾物獻給了他們。一件嵌金的精繡棉布做為禮物送給了哥倫布,這是在東邊幾英里外的一個部落酋長特意送來的,因此哥倫布決定馬上回訪。途中,聖瑪麗號不幸觸礁。哥倫布從這位酋長那裡得知在內地有一個黃金十分豐富的叫錫瓦奧的地方。錫瓦奧又被哥倫布誤解為可能是日本國的誤讀,因此他更認為無盡的寶藏已終於在這個西班牙島上被發現了,也更相信西班牙島就是位於中國東邊海上的日本國。他們在岸上修了一個寨堡,木料來自於聖瑪麗亞號船的殘骸,命名為納維達德,西班牙語的意思就是「聖誕節」。作為在這新大陸上的第一次殖民活動,哥倫布留下40人開採伊斯帕尼奧拉的金礦。隨後,他們帶着從島上弄到的各種特產,大量的黃金以及那6個印第安人作為這次發現的證物,於1493年1月4日起錨開始了返回西班牙的漫長航程。

兩天後,哥倫布的尼娜號又和正貼岸向西航行的平塔號重新會合。兩隻探險船無畏地駛向茫茫大西洋。兩星期後,伊斯帕尼奧拉的群山就再也看不到了。歸航的旅途也是驚險萬狀的,同樣經歷了驚濤駭浪和狂猛的風暴,在亞速爾群島附近,兩艘船又被巨大的風浪所衝散。3月4日,歷盡坎坷的尼娜號終於到達了里斯本,3月15日,船又駛進了出發時的帕洛斯港。平塔號在幾個小時後也進了港口。經過7個月零12天,這些疲倦的探險者終於又回來了。

哥倫布一生中最愉悅的日子要算他回來後的幾個月,4月中旬他被召進宮,並且得到了將軍的封號,隆重的招待也大出哥倫布意料。哥倫布也因此成了風雲一時的英雄。

二次遠征

急於想占有所發現的土地和財富的國王和皇后命令哥倫布馬上返航回伊斯帕尼奧拉。一支包括17艘船和1200船員的巨大船隊,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內就組建完成了。這次殖民遠征在


三次探索

兩年後,重振旗鼓的哥倫布才又一次出海到新世界探險。其時,由於國王和皇后有別的事纏身,所以以前對探險表示出的熱心在這次已蕩然無存了。探險隊帶着一批包括一些婦女和一批以勞役折罪的囚徒的移民乘着只有6艘船組成的船隊出洋了。雖然這次航行的主要目的只是給伊斯帕尼奧拉島輸送供應品和人員,哥倫布還是打算去發現新土地,上次已發現的諸海島更是他的目標。

哥倫布的船隊於1498年5月3日開出,到達加那利群島後,只有3隻船仍向伊斯帕尼奧拉開進,另外的船在哥倫布的帶領下改向西南方向朝佛得角開進,這是比歷次航行都更為偏南的方向。

1498年7月31日,哥倫布發現了陸地,3個底部相連的山峰奇蹟般地出現了。哥倫布把這個海島叫做特立尼達,這是感恩於神聖的三位體。第二天,在海天相接的南邊,另一個海島模糊的影子又顯現了出來。其實哥倫布看到的陸地就是南美洲,那個只看到模糊側影的海島就是桑克塔島

特立尼達南美洲之間的帕里亞灣,也就是現在的委內瑞拉,哥倫布進行了兩周的考察。在考察中,哥倫布發現居住在委內瑞拉的印第安人佩帶着一串串珍珠和很大的金銅合金的飾物,而且個個都是棉紡織的能工巧匠。於是十分有利可圖的珍珠養殖業在之後不到1年的時間裡就被開發起來了。

由於擔心船上所帶的酒和食物會在高溫下變質,哥倫布決定於1498年8月15日回航到伊斯帕尼奧拉去。根據帕里亞灣里的水是淡水這一跡象,哥倫布推知桑克塔島遠比一個海島大得多。派上岸去的一支考察隊還發現了4條大河,這實際是現代的奧里諾科河注入大洋的一些支流。想入非非的哥倫布竟把這裡當成了伊甸園,而發現的河也成了天堂的4條河。在那個時代這也不足為怪,當時的許多學者都認為在亞洲東南的某個地方坐落着地上的天堂。

1498年8月19日,哥倫布的船隊回到了在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由他的另一個兄弟建立的首府聖多明各。到達時,這裡的情況也是一團糟。哥倫布不得不應對那些不服從他的西班牙定居者和當地土著人。他還把一些不願聽從他的船員絞死,一些返回西班牙的定居者和船員在西班牙法院控告他和他的兄弟們治理總督區不當。另有一些西班牙人認為,伊斯帕尼奧拉島作為西班牙的一部分,不應由一個意大利人治理。很多人控訴說他像一個暴君一樣治理他的領地。那時的哥倫布無論在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已經極度疲乏,還患有關節炎等疾病。1499年10月,他派出兩艘船回到西班牙,向宮廷請求指定一位皇家專員協助他治理伊斯帕尼奧拉島

宮廷指定了弗朗西斯科·德·博瓦迪亞。然而他的權力範圍卻遠超出哥倫布的請求,博瓦迪亞在他的任期內被授予全權。他一來到聖多明各,就聽取了當地人對哥倫布兄弟的抱怨。有了這些證據,哥倫布就在不允許辯護的情況下被戴上手銬和腳鐐,投入監獄,等候返回西班牙,當時他53歲。

1500年10月1日,哥倫布和他的兄弟們被押回西班牙加的斯。他們在監獄裡度過了六個星期之後,繁忙的國王費爾南多才將他們放出來。不久以後,國王和王后在格拉納達的阿爾漢布拉宮召見了他們,恢復了他們的自由、名譽和財富。並且在哥倫布的勸說下,同意了他的第四次航海計劃,不過哥倫布再也當不成西印度群島領地的總督了。尼古拉斯·奧萬多被任命為新總督。

在幾個月後恢復了尊嚴的哥倫布已是一個50多歲的老人了,而且視力減退,哥倫布美洲航線哥倫布美洲航線身患關節炎,雖然這樣,1502年初,他又一次請求國王讓他去探險,得到國王的一口應承。

1502年5月1日,一隻由4艘輕快帆船組成的船隊在哥倫布率領下又從加的斯港出發了。這次哥倫布計劃從中國 (其實是古巴)南部海岸和他所發現的地上天堂 (其實是南美洲)中間穿過,目的地是印度,再從世界的另一邊回西班牙。

6月29日,船隊在經過馬提尼克島之後,臨時在聖多明各靠岸。而哥倫布把在前面阻路的地方看成是印度支那,在之後的幾個月中,哥倫布一直企圖闖過這一關。船隊頂着強勁的逆向風,迎着滔天的巨浪從洪都拉斯開始,依次經過了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和現代的巴拿馬。12月6日,海面上颳起了持續一個月之久的大風暴,雷電交加,暴風雨傾盆而下。大海像瘋了一樣翻騰着,這是哥倫布有生以來從未經歷過的最大風浪。船隊除了任憑自然擺布外,根本毫無辦法,船隊沒法前進,又找不到避風港,隨時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濕熱的天氣又助長了蛆蟲的生長,船上帶的糕餅中生的滿是蛆蟲,人們只有等到天黑連蛆一起吃下;有些人吃習慣了也就懶得剔除蛆蟲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挑食就很有可能被餓死,這是每個人都懂得的。

即使在這種艱難的逆境中,哥倫布依舊保持着樂觀的情緒。為了找到一個能通過去到另一個大洋的海峽,他一個個海灣、一條條河流地探查,可是終未能如願。也許是因為從巴拿馬附近的印第安人那裡得知根本沒有水道或海峽連通兩大洋的緣故,哥倫布放棄了繼續尋找通路的探索,又開始尋找起黃金來了。

可是船隊的情況變得越來越糟,開始是4月中旬,一隻輕快帆船在沙洲上擱淺。

後來另一位探險家、意大利亞美利加證實了哥倫布所到過的地方不是亞洲,而是一塊新大陸。這塊大陸也因此以亞美利加的名字而命名,稱為亞美利加洲,簡稱美洲。哥倫布最初發現的那個群島,被稱為西印度群島,用來區分東方的印度。而哥倫布西行到亞洲的目標也只有留給別人去完成了。

歷史評價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出色的航海家之一,他發現新大陸的事跡為人們所熟知。哥倫布的成就在航海界無人能及。

時代的先驅

哥倫布的發現成為美洲大陸開發和殖民的新紀元,是歷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15世紀歐洲人口急劇膨脹,西方人知道美洲大陸後,使歐洲人有了可以移民的場所,也有了可以使歐洲經濟發生改觀的礦石和原材料。但同時,這一發現卻導致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文明的毀滅。新航路地開闢,進一步地推動了世界各地之間的文化交流。美洲的橡膠玉米煙葉番薯可可馬鈴薯等物產,都是通過西班牙人帶回歐洲後傳遍世界各地的。而歐洲移民則把大麥黑麥燕麥水稻等植物以及等牲畜帶入美洲並生根發芽,這大大豐富了東西半球的文明交流。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此發現還致使西半球出現了一些與曾在該地區定居的各個印第安部落截然不同的新國家(美國等),對舊大陸的各個國家帶來極大的影響。可以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具有非正義基礎上的客觀進步性。

視頻

克里斯托弗·哥倫布相關視頻

哥倫布宣傳片
西班牙「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號護衛艦過巴拿馬運河
哥倫布CAT宣傳片
哥倫布是意大利人,依靠着西班牙的援助,重新開始航海,征服各島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