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教宗克勉六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宗
克勉六世
Clemens PP. VI
罗马主教
来自 新浪博客 的图片
当选 1342年5月7日
就任 1342年5月19日
卸任 1352年12月6日(在位10年201天)
前任 教宗本笃十二世
继任 教宗诺森六世
个人资料
本名 Pierre Roger
出生 1291年5月26日
法国利木森科雷兹省罗谢尔代格勒通
逝世 1352年12月6日
法国阿维尼翁
牧徽 克勉六世Clemens PP. VI's coat of arms
参见其他以克勉为名的教宗

教宗克勉六世拉丁语Clemens PP. VI;1291年5月26日-1352年12月6日)原名伯多禄·罗热尔(Pierre Roger),1342年5月7日当选罗马主教(教宗),同年5月19日即位至1352年12月6日为止。[1]他是本笃会产生过的24位教宗之一,死于中世纪黑死病

生平事迹

一、格肋孟六世教宗的译名

格肋孟六世(Clement VI)教宗,又译克勉六世、克肋孟六世、克莱孟六世、克雷芒六世、格来孟六世、克莱门特六世、克雷门六世、革利免六世等。

二、格肋孟六世教宗的简介

格肋孟六世教宗是法国西南部阿基坦(Aquitaine)科雷兹(Corrèze)人,约于公元1291出生,原名皮埃尔·罗杰(Pierre Roger 《EB》是罗歇),1301年10岁的他就进入本笃会修道,之后屡任要职和重要活动。

公元1342年教宗本笃十二世(Benedict XII 1334~1342)驾崩,法王腓力六世(Philip VI 1293~1350 国王1328起)得悉消息后,即派其子到阿维尼翁来,协助卢昂总主教罗杰竞选教宗。5月7日(《历代教宗简史》是5月3日)罗杰当选,继承圣伯多禄圣座,成为天主教历史上的第一九八任教宗,也是法国籍的第十三位教宗,以及教廷迁往阿维尼翁(亚味农Avignon)后的第四位教宗。

格肋孟六世登位后,坚决抵制世俗势力对教会管辖权的侵犯,同时也巩固了法国人对教会统治的地位。

公元1352年在普罗旺斯阿维尼翁逝世,遗体葬于莎氏弟(La Chaise-Dieu)本笃会院内,其旁边尚有家族中的五个枢机坟墓。

格肋孟六世留下的名声是:“一个优秀的绅士,一个慷慨的王子,一个艺术和学问的守护神,但不是圣人”。

三、成长历程

公元1307年,16岁的比埃尔·罗杰在巴黎攻读神学。若望廿二世(John XXII 1316~1334)教宗于1323年,颁给他神学博士学位;1324年4月24日,任命他为圣巴蒂尔(St. Baudil)隐修院院长;1326年6月23日,任命他为费康(Fécamp)隐修院院长,这是一座皇家修道院,是法国最重要的修道院之一。

公元1329年,法国万塞讷(Vincennes)举行会议,皮埃尔·罗杰竭力维护教会权力,12月22日他代表教会权威发表演讲。他的才华赢得了法兰西国王腓力六世的好感。

公元1330年12月14日,若望廿二世提升皮埃尔·罗杰为卢昂(Rouen)主教;1338年12月18日,本笃十二世擢升他为枢机主教。

四、扩大枢机团

公元1342年9月20日,格肋孟六世举行一次选拔枢机大会,擢升了10位枢机,包括三个侄子。1348年擢升自己的侄子为枢机,1350年12月17日,他又擢升12位枢机,其中有9位是法国人。以下是之后成为教宗的几位。

公元1342年9月20,提升艾蒂安·奥贝尔(Etienne Aubert 约1282~1362)为枢机主教,之后是第一九九任教宗依诺增爵六世(Innocent VI 1352~1362)。

公元1348年5月29日,他擢升侄子博福尔(Pierre Roger de Beaufort)为枢机主教,之后成为第二〇一任教宗额我略十一世(Gregory XI 1370~1378)。

五、政治活动

格肋孟六世在阿维尼翁登位后,对欧洲的贡献建树不少。他曾1343年召集十字军,于1344年派遣海军出征,攻取土耳其的士麦拿(Smyrna),即现今的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İzmir),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土语:Osmanlı İmparatorluğu)的劫掠行径。教宗又使希腊及亚美尼人与拉丁民族联盟。但因热那亚和威尼斯不和,破坏了教宗的计划。

据《EB》记述:关于意大利罗马涅(Romagna)和边区的教廷领土的产权,意大利几家豪门提出争议。格肋孟六世派遣侄子前往罗马涅恢复教宗的权威,解决了豪门贵族的纷争。

后来那不勒斯女王乔瓦娜一世(Joan I 又拼Joanna I 1326~1382 国王1343起)因被怀疑谋杀亲夫安德烈(Andre 1345年9月18日被暗杀),安德烈的弟弟(或哥哥)匈牙利国王路易一世(Louis I 1326~1382 国王1342起)于公元1347年率军讨伐乔瓦娜一世,1348年占领那不勒斯,乔瓦娜被迫逃亡她所辖管的普罗旺斯的阿维尼翁,请求教宗格肋孟六世保护,教宗格肋孟六世宣布乔瓦娜无罪后,女王就把阿维尼翁售给格肋孟六世以表示感谢。自此阿维尼翁成为七代教宗的都城。

按《EB》记载:在罗马,格肋孟六世教宗起初于公元1347年支持企图按照古罗马共和制建立国家的群众领袖科拉(里恩佐的Cola di Rienzo 1313~1354),后来又判处他以绝罚。

公元1346年在格肋孟六世教宗的努力下,德意志的国王查理四世(Charles IV 1316~1378,德王1346起 皇帝1355起)顺利当选登位,之后与格肋孟六世结成盟友,查理四世在巴黎就读是是格肋孟六世的学生。

六、中央集权

按《历代教宗简史》记述:格肋孟六世登位后不久,便宣布“教会的一切权利、地位、职务和俸禄均属于罗马教宗”。教会其他成员的一切权利均由教廷颁赐。他惯于帝王的生活,他说:“若没有帝王的许可,任何人都不能出去。”有格言说:“一位教宗是该使教民快乐的人。”如果有人斥责他不慷慨,他便说:“前任教宗都不知道如何做教宗。”这些话渐渐导致他浪费了不少金钱。

通常新教宗登位后都会给支持者、亲属等一些礼物,格肋孟六世承诺在两个月内将礼物送给在阿维尼翁献身的神职人员。结果众多贫穷的神职人员在阿维尼翁出现。据统计当时全世界贫穷的神职人员有10万之多。

七、教廷财政

据《历代教宗简史》介绍:本笃十二世所存留下来的教廷金库,可说被格肋孟六世挥霍殆尽了。他重建莎氏弟修院花费了3万佛罗琳;从那不勒斯女王乔瓦娜一世那里买下阿维尼翁的主权以建筑教宗宫廷,又以8万佛罗琳。为了维持宫廷的豪华生活,还向法王借款,因而使教廷经济崩溃。教会附属所得税收也不足教宗的预算,再加上登位后给神职人员的礼物,教廷赤字持续无法弥补。以致后来的教宗,如依诺增爵六世(Innocent VI 1352~1362)、真福乌尔巴诺五世(Bl Urban V 1362~1370 )和额我略十一世(Gregory XI 1370~1378)等,都批评他浪费钱财。

八、文化建设

在经济方面,格肋孟六世的挥霍不受欢迎,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曾“像一个罪人一样生活在罪人中间”;但他在文化方面却创建了辉煌时代。他的宫廷可说是当时文化的发源地,有不少的贵族和何种各样的比赛,应有尽有。意大利、德国的画家,法国的雕刻家、建筑师、诗人、医生和天文学家,都到这里发挥他们的才华。

为了给庆祝活动到来好的音乐效果,他从法国北部招募了音乐家,尤其是列日的音乐家,来培养提升音乐水准。格肋孟六世非常喜欢音乐,以至于在他的整个任期内,与作曲家、音乐家都保持着密切联系,菲利普·德·维特里(Philippe de Vitry 1291~1361)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位。

公元1344年,学者们组织一个委员会一修订罗马历,虽然工程没有完成,但他们的努力精神可嘉。

教宗对教廷图书馆也很重视,不断收集已故教士的藏书。该图书馆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图书馆,包括众多礼仪和神学书籍。因其爱好文艺,被成为人文主义者的教宗。

九、黑死病横扫欧洲

公元1347~1350年黑死病在欧洲流行,其中1248年和1349年特别猖獗,整个欧洲一片恐慌,单单格肋孟六世的手下人员就有四分之一在维尼翁死亡。

传说这种病是从我国经三条路线传过去的:第一条是由印度、小亚细亚等地;第二条是经君士坦丁堡等地;第三条是由巴格阿拉伯、埃及和非洲等地。再由意大利商船传入佛罗伦萨,横过阿尔卑斯山,侵袭法兰西、比利时、荷兰、英格兰、丹麦、瑞典和挪威等国。当时估计得此病而死的人约有40万。

在阿维尼翁单单1348年3月14日至4月17日,就有11万多人因此病而死,当时该城的人口约62万。

公众舆论将这场瘟疫归咎于犹太人,蕴含着强烈的反犹太人情绪。这时教宗格肋孟六世大发慈悲,举行圣祭求助灭除灾难,到处安慰病人,监督病人护理,为临终者施行圣事,为已亡者举行葬礼。并欢迎犹太人前往阿维尼翁,宣布凡磨难犹太人者,将处以绝罚。教宗认为将瘟疫归咎于犹太人的人,是被魔鬼所诱骗,因为这场瘟疫弥漫世界各地,许多种族的人都没有与犹太人一起生活过。教宗还敦促所有神职人员保护犹太人,同时也赦免所有死于黑死病的人。

十、圣年大赦

圣年大赦是由教宗波尼法爵八世(Boniface VIII 1294~1303)于公元1300年2月22日,颁布《按古人的》诏书,宣布第一次圣年喜庆,并颁赐圣年大赦:规定每百年一次(DS 868)。教宗格肋孟六世为了众信徒的益处又于公元1343年1月27日,颁布《天主的独子》诏书,公布1350年为圣年,并提倡往后为每五十年一次,诏书也解释基督的公库无穷(DS 1025~1027)。

公元1390年教宗乌尔巴诺(Urban VI 1378~1389)又宣布本年为圣年,并将圣年缩短为卅三年一次。公元1450年,教宗尼各老五世(Nicolas V 1447~1455)又回归五十年一次,并定本年为圣年。公元1470年4月19日,教宗保禄二世(Paul II 1464~1471)颁布1475年为圣年,以后每二十五年庆祝一次,教宗西斯督四世(Sixtus IV 1471~1484)继承保禄二世的意愿在1475年庆祝圣年。

十一、在位时间

格肋孟六世教宗于公元1342年5月7日至1352年12月6日在位,任期十年多,在位期间为教会作出积极贡献。

十二、主要事迹

1、平息纷争,化解矛盾,使政治气候和谐。

2、慷慨大方,但也造成浪费,以致教廷财政赤字。

3、大力建设阿维尼翁,使之成为文化中心。

4、公元1342年9月20,提升奥贝尔为枢机主教,是之后的依诺增爵六世教宗。

5、公元1343年1月27日,颁布《天主的独子》诏书:基督的公库,由教会分施;尼各老在哲学方面的错误(DS 1025~1049)。宣布1350年为圣年大赦,提倡每50年一次。

6、公元1348年立侄子博福尔为枢机主教,之后的额我略十一世教宗。

7、公元1347~1350年黑死病流行期间,积极排除干扰,帮助犹太人,亲自照顾和监督病人的护理。

8、公元1351年9月29日,致亚美尼教会首长书:论罗马教宗的首席地位,论炼狱,论坚振圣事的物质以及施行坚振的人,特别为攻斥亚美尼人错误所申述的正理(DS 1050~1085)。

译名列表

参考文献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