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纲」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thumb|200px|李纲・『晩笑堂竹荘画传』 '''李纲'''({{bd|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李纲}})<ref>[http://www.weilishi.o…”)
 
行 1: 行 1:
[[Image:Li Kang.jpg|thumb|200px|李纲・『晩笑堂竹荘画传』]]
+
 
 
'''李纲'''({{bd|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李纲}})<ref>[http://www.weilishi.org/45002.html 《北宋李纲》“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ref>,字'''伯纪''',祖籍[[邵武]](今属[[福建]]),生于无锡东乡胶山,故自号梁溪居士(梁溪为无锡古称)。[[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与[[赵鼎]]、[[李光]]和[[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
 
'''李纲'''({{bd|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李纲}})<ref>[http://www.weilishi.org/45002.html 《北宋李纲》“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ref>,字'''伯纪''',祖籍[[邵武]](今属[[福建]]),生于无锡东乡胶山,故自号梁溪居士(梁溪为无锡古称)。[[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进士]],与[[赵鼎]]、[[李光]]和[[胡铨]]合称“'''南宋四名臣'''”。
 +
 +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
 +
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ref>[http://www.guoxue.com/qsc/0057.htm 全宋词],国学网</ref>。
  
 
==生平==
 
==生平==
行 6: 行 10:
  
 
 李纲死后葬于[[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光明村大嘉山南麓<ref>[http://www.fjsen.com/fujian/2009-04/12/content_687012.htm 神秘空地露翁仲 村民猜测:莫非这是另一座李纲墓?]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528090841/http://www.fjsen.com/fujian/2009-04/12/content_687012.htm |date=2009-05-28 }}</ref>。
 
 李纲死后葬于[[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光明村大嘉山南麓<ref>[http://www.fjsen.com/fujian/2009-04/12/content_687012.htm 神秘空地露翁仲 村民猜测:莫非这是另一座李纲墓?]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528090841/http://www.fjsen.com/fujian/2009-04/12/content_687012.htm |date=2009-05-28 }}</ref>。
 +
 +
==逸闻趣事==
 +
===滞留雷州===
 +
 +
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下旬,李纲被贬[[海南]],因海南有[[黎族]]人做乱,就在雷州停了下来。传说李纲在雷州,寓居西关天宁寺一间一丈见方的禅房内。
 +
 +
在雷州滞留约一年的时间里,李纲先后写了《论语详说》十卷、《易传内篇》十卷、《外篇》十二卷。还写了20多首诗歌。
 +
 +
李刚受既是福建同乡、又是京师同窗的湖光岩楞严寺长老释琮之邀到雷州府遂溪县的湖光岩一游。与僧月下对饮,互说世道世情,畅饮行吟。明代万历年间的高州、雷州两府的地方志,就收有李纲在居留期间写的《天宁寺阁提花》与《赠琮师》。<ref>谢清科.百家讲坛(蓝版).河南:传奇故事杂志社,2010年第一期:李纲逗留雷州的岁月</ref>
 +
===贬琼一月===
 +
 +
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李纲和儿子渡海抵达[[琼州]](今海南海口)。传说李纲一上岸,马上就入乡随俗,嚼起了槟榔果。父子俩向人打听去万安军如何走,当地人告之:万安离此地还有五百里,是罕有的敝陋之地,那里根本找不到生活用品,走山路还会遭劫。于是李纲登上东山岭,准备皈依佛门,就在刚要削发之际,被方丈一眼看出其“尘缘未了”,不肯为之剃度。李纲无奈,只好在寺中带发修行。就在修行的第三天,朝廷发来公文:李纲被皇上赦免,准予放还,居住在何处自便。李纲父子俩听到赦免消息后,并没有马上返回,而是在海南逗留了一个多月。在李纲的诗歌总集《梁溪先生文集》中,共收录有建炎三年冬至之后,与渡海及海南有关的诗九首,可从中约略知道李纲在海南的行迹。<ref>[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3/8771344.html 李纲贬琼一月始末],人民网 ,2009-02-09 </ref>
 +
 +
 +
==主要成就==
 +
李纲为社稷生民安危,有效地组织了[[东京保卫战]]的城防,屡次击退了金兵。虽然朝廷不用他的建议,或者用了他的建议不久又废除,可是他的忠诚义气在士民中赢得了很高的威望。<ref>《宋史·李纲列传》:纲负天下之望,以一身用舍为社稷生民安危。虽身或不用,用有不久,而其忠诚义气,凛然动乎远迩。每宋使至燕山,必问李纲、赵鼎安否,其为远人所畏服如此。纲有著《易传》内篇十卷、外篇十二卷,《论语详说》十卷,文章、歌诗、奏议百余卷,又有《靖康传信录》、《奉迎录》、《建炎时政记》、《建炎进退志》、《建炎制诏表札集》、《宣抚荆广记》、《制置江右录》。</ref>
 +
 +
宋高宗即位初,李纲一度被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颇有成效。但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评价==
 
==评价==
* [[文天祥]]《忠定公赞》:“其道则隆,其运则剥。噫,胡出处之不常,为苍天频卜。”
+
*[[文天祥]]《忠定公赞》:“其道则隆,其运则剥。噫,胡出处之不常,为苍天频卜。”
* [[朱熹]] 评价 纲知有君父而不知有身,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身之有痼疾,虽以谗间窜斥濒九死,而爱国忧君之志终不可夺者,可谓一世伟人矣!”
+
*[[陈东]]:在廷之臣,奋勇不顾、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纲是也,所谓社稷之臣也。
* [[郑大漠]] 作诗曰 吾爱李丞相,经术文章匠。时事不可忘,书生作良将。旧筑读书堂,双江古刹上。
+
*[[赵构]]:大臣当如此矣。
 +
*[[朱熹]]:纲知有君父而不知有身,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身之有痼疾,虽以谗间窜斥濒九死,而爱国忧君之志终不可夺者,可谓一世伟人矣!
 +
*[[赵昚]]:志广才疏,其张浚之徒欤。
 +
*[[叶适]]:公自起居郎极论都城水灾,斥为监当,而抗直之声震于天下矣。乃斡离不来寇,在廷茫然,将从乘舆以出,独公请与执政辨诘,遂夺其议,力守京师,虏以退却。……高宗中兴,首命公自辅,于是张邦昌以僭逆诛矣。先是,河北、河东录坚守者,建遣[[张所]]、[[傅亮]]往援接之,乞幸襄、邓以系人心而无走东南,使周望、傅雱通问二圣而无踵和约。时中原尚未溃也,公方除京、黼乱政,渐复祖宗旧法,奏请施行数十事,多中机要。使稍得岁年之须,则两河不遂陷,而虏不敢复鼓行入内地矣,而雠耻因可报也。不幸又七十五日而罢去,迄其后常外坎壈,仅免颠沛,而曾不少得其意焉。自是祸难百出,而南北竟以分裂,此为国家惜者所以哀公之志,而深悲其相之不终。士至有未尝识公面,而坐论救公以死,彼岂有所顾望附托而然哉,盖公之贤自当时市井负贩,莫不喜为之道说。然而谤公者亦众矣,其尤甚者,罪公特以计取显位而已,京师之祸公实使之。……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考公之行事而深察其志,使要其功烈之所成就,则岂有媿于孔子所称者哉,悲夫!
 +
*[[陈公辅]]:材大古难用,功多忌更多;忠怀冲日月,谗口肆风波。
 +
*[[文天祥]]:其道则隆,其运则剥。噫,胡出处之不常,为苍天频卜。
 +
*[[脱脱]]:以李纲之贤,使得毕力殚虑于靖康、建炎间,莫或挠之,二帝何至于北行,而宋岂至为南渡之偏安哉?夫用君子则安,用小人则危,不易之理也。人情莫不喜安而恶危。然纲居相位仅七十日,其谋数不见用,独于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之言,信而任之,恒若不及,何高宗之见,与人殊哉?纲虽屡斥,忠诚不少贬,不以用舍为语默,若赤子之慕其母,怒呵犹噭噭焉挽其裳裾而从之。呜呼,中兴功业之不振,君子固归之天,若纲之心,其可谓非诸葛孔明之用心欤。
 +
*[[孙承恩]]:一用靖康,镇遏披猖。再用绍兴,方成朝廷。筹策未终,斥逐随继。疏草具在,读之出涕。
 +
*[[谢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赵忠定之应变,韩魏公之德量,李纲、宗泽之拨乱,[[狄青]]、[[曹玮]]、[[岳飞]]、[[韩世忠]]之将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欧阳永叔]]、[[苏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国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不掩,盖难言之矣。 
 +
*[[归有光]]:人主为之改容,奸萌为之弭息,四夷闻之而不敢窥伺,此正直之臣也。其在于古,若排闼、折槛、引裾、坏麻之类,皆可以言正直也。其大者,如[[汲黯]]、[[萧望之]]、[[李固]]、[[宋璟]]、[[张九龄]]、[[陆贽]]、[[李沆]]、[[范仲淹]]、李纲之徒是也。
 +
*[[林时对]]:即东晋偏安用[[谢安石]]、桓玄叔([[桓冲]]),遂延典午之祚。北宋南渡,用[[李伯纪]]、[[赵元镇]],再奠艺祖之基。国以一人兴,岂不诚然哉!
 +
*[[郑大漠]]:吾爱李丞相,经术文章匠。时事不可忘,书生作良将。旧筑读书堂,双江古刹上。
 +
*[[屈大均]]:汉唐以来善兵者率多书生,若[[张良]]、[[赵充国]]、[[邓禹]]、[[马援]]、[[诸葛孔明]]、[[周瑜]]、[[鲁肃]]、[[杜预]]、[[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经,翩翩文雅,其出奇制胜如风雨之飘忽,如鬼神之变怪。
 +
*[[李光地]]:李忠定每用辄效,次第井然,只是略急些。竟是一粗武侯。
 +
*[[康熙]]帝:李纲之忠悃笃挚,诚有大过人者。苐靖康之时,国势已不可为。即使尽行其言,久居其位,亦未必有济也。
 +
*[[林则徐]]: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
  
 +
==视频==
 +
===== 赵构到李纲家吃鱼,为何吃完连说三个“好”字,就将李纲罢免? =====
 +
{{#ev:youku|XMzkxMjEwNDk2MA|cen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reflist}}
 
{{reflist}}
{{DEFAULTSORT:L}}
+
 
 
[[Category:北宋尚书省官员]]
 
[[Category:北宋尚书省官员]]
 
[[Category:南宋中央官员]]
 
[[Category:南宋中央官员]]

於 2019年1月9日 (三) 11:41 的修訂

李綱(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1],字伯紀,祖籍邵武(今屬福建),生於無錫東鄉膠山,故自號梁溪居士(梁溪為無錫古稱)。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與趙鼎李光胡銓合稱「南宋四名臣」。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綱登進士第,歷官至太常少卿。宋欽宗時,授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團結軍民,擊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政,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紹興二年(1132年),復起用為湖南宣撫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職。他多次上疏陳訴抗金大計,均未被採納。紹興十年(1140年)病逝,追贈少師。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贈隴西郡開國公,諡號「忠定」。

李綱能詩文,寫有不少愛國篇章。亦能詞,其詠史之作,形象鮮明生動,風格沉雄勁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傳信錄》《梁溪詞》[2]

生平

李綱生於宋神宗元豐六年閏六月十日(1083年7月27日)秀州華亭官舍[3](今上海松江)。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侵汴京時,任京城四壁守御使,擊退金兵。曾倡議於河北設立藩鎮以抵抗金[4],遭主和派所斥。趙構為帝後,建炎元年五月甲午(五日)宋高宗(趙構)一度起用李綱為相,主戰派。曾陷害太宰張邦昌,並迫他自刎。御史中丞顏岐說:「李綱為金人所惡,不宜為相。」右諫議大夫范宗尹說:「李綱名浮於實,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李綱上任,「首陳十事」,決心重整朝綱,主張用兩河義軍收復失地。李綱主政僅七十五天,建炎元年八月十八日便遭罷相[5],為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杭州洞霄宮。其施政舉措皆被罷。十月八日,受殿中侍御史張浚彈劾,罷觀文殿大學士,仍留提舉洞霄宮之職。居住鄂州,建炎二年十月間朝廷命其移往澧州(治今湖南常德市澧縣)。御史中丞王綯彈劾李綱「經年不赴貶所」。建炎二年十一月四日,又被貶謫萬安軍(海南島)。[6]十一月下旬,與子李宗之南渡瓊州[7]建炎四年(1130年),遭貶流放遇赦後,隱居泰寧丹霞岩紹興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議和,宋向金稱臣納貢,李綱憂憤成疾。紹興十年(1140年)正月十五病逝於倉前山欏嚴精舍寓所,贈少師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贈隴西郡開國公,諡忠定(慮國忘家曰忠 安民大慮曰定[8])。着有《梁溪集》180卷,附錄6卷。

李綱死後葬於福州市閩侯縣荊溪鎮光明村大嘉山南麓[9]

逸聞趣事

滯留雷州

建炎二年(1128年)十一月下旬,李綱被貶海南,因海南有黎族人做亂,就在雷州停了下來。傳說李綱在雷州,寓居西關天寧寺一間一丈見方的禪房內。

在雷州滯留約一年的時間裡,李綱先後寫了《論語詳說》十卷、《易傳內篇》十卷、《外篇》十二卷。還寫了20多首詩歌。

李剛受既是福建同鄉、又是京師同窗的湖光岩楞嚴寺長老釋琮之邀到雷州府遂溪縣的湖光岩一游。與僧月下對飲,互說世道世情,暢飲行吟。明代萬曆年間的高州、雷州兩府的地方志,就收有李綱在居留期間寫的《天寧寺閣提花》與《贈琮師》。[10]

貶瓊一月

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李綱和兒子渡海抵達瓊州(今海南海口)。傳說李綱一上岸,馬上就入鄉隨俗,嚼起了檳榔果。父子倆向人打聽去萬安軍如何走,當地人告之:萬安離此地還有五百里,是罕有的敝陋之地,那裡根本找不到生活用品,走山路還會遭劫。於是李綱登上東山嶺,準備皈依佛門,就在剛要削髮之際,被方丈一眼看出其「塵緣未了」,不肯為之剃度。李綱無奈,只好在寺中帶髮修行。就在修行的第三天,朝廷發來公文:李綱被皇上赦免,准予放還,居住在何處自便。李綱父子倆聽到赦免消息後,並沒有馬上返回,而是在海南逗留了一個多月。在李綱的詩歌總集《梁溪先生文集》中,共收錄有建炎三年冬至之後,與渡海及海南有關的詩九首,可從中約略知道李綱在海南的行跡。[11]


主要成就

李綱為社稷生民安危,有效地組織了東京保衛戰的城防,屢次擊退了金兵。雖然朝廷不用他的建議,或者用了他的建議不久又廢除,可是他的忠誠義氣在士民中贏得了很高的威望。[12]

宋高宗即位初,李綱一度被起用為相,曾力圖革新內政,頗有成效。但僅七十七天即遭罷免。

評價

  • 文天祥《忠定公贊》:「其道則隆,其運則剝。噫,胡出處之不常,為蒼天頻卜。」
  • 陳東:在廷之臣,奮勇不顧、以身任天下之重者,李綱是也,所謂社稷之臣也。
  • 趙構:大臣當如此矣。
  • 朱熹:綱知有君父而不知有身,知天下之安危而不知身之有痼疾,雖以讒間竄斥瀕九死,而愛國憂君之志終不可奪者,可謂一世偉人矣!
  • 趙昚:志廣才疏,其張浚之徒歟。
  • 葉適:公自起居郎極論都城水災,斥為監當,而抗直之聲震於天下矣。乃斡離不來寇,在廷茫然,將從乘輿以出,獨公請與執政辨詰,遂奪其議,力守京師,虜以退卻。……高宗中興,首命公自輔,於是張邦昌以僭逆誅矣。先是,河北、河東錄堅守者,建遣張所傅亮往援接之,乞幸襄、鄧以系人心而無走東南,使周望、傅雱通問二聖而無踵和約。時中原尚未潰也,公方除京、黼亂政,漸復祖宗舊法,奏請施行數十事,多中機要。使稍得歲年之須,則兩河不遂陷,而虜不敢復鼓行入內地矣,而讎恥因可報也。不幸又七十五日而罷去,迄其後常外坎壈,僅免顛沛,而曾不少得其意焉。自是禍難百出,而南北竟以分裂,此為國家惜者所以哀公之志,而深悲其相之不終。士至有未嘗識公面,而坐論救公以死,彼豈有所顧望附托而然哉,蓋公之賢自當時市井負販,莫不喜為之道說。然而謗公者亦眾矣,其尤甚者,罪公特以計取顯位而已,京師之禍公實使之。……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考公之行事而深察其志,使要其功烈之所成就,則豈有媿於孔子所稱者哉,悲夫!
  • 陳公輔:材大古難用,功多忌更多;忠懷沖日月,讒口肆風波。
  • 文天祥:其道則隆,其運則剝。噫,胡出處之不常,為蒼天頻卜。
  • 脫脫:以李綱之賢,使得畢力殫慮于靖康、建炎間,莫或撓之,二帝何至於北行,而宋豈至為南渡之偏安哉?夫用君子則安,用小人則危,不易之理也。人情莫不喜安而惡危。然綱居相位僅七十日,其謀數不見用,獨於黃潛善、汪伯彥、秦檜之言,信而任之,恆若不及,何高宗之見,與人殊哉?綱雖屢斥,忠誠不少貶,不以用舍為語默,若赤子之慕其母,怒呵猶噭噭焉挽其裳裾而從之。嗚呼,中興功業之不振,君子固歸之天,若綱之心,其可謂非諸葛孔明之用心歟。
  • 孫承恩:一用靖康,鎮遏披猖。再用紹興,方成朝廷。籌策未終,斥逐隨繼。疏草具在,讀之出涕。
  • 謝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馬溫公之相業,寇萊公、趙忠定之應變,韓魏公之德量,李綱、宗澤之撥亂,狄青曹瑋岳飛韓世忠之將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歐陽永叔蘇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國之忠義,皆灼無可議,而且有用於時者,其它瑕瑜不掩,蓋難言之矣。
  • 歸有光:人主為之改容,奸萌為之弭息,四夷聞之而不敢窺伺,此正直之臣也。其在於古,若排闥、折檻、引裾、壞麻之類,皆可以言正直也。其大者,如汲黯蕭望之李固宋璟張九齡陸贄李沆范仲淹、李綱之徒是也。
  • 林時對:即東晉偏安用謝安石、桓玄叔(桓沖),遂延典午之祚。北宋南渡,用李伯紀趙元鎮,再奠藝祖之基。國以一人興,豈不誠然哉!
  • 鄭大漠:吾愛李丞相,經術文章匠。時事不可忘,書生作良將。舊築讀書堂,雙江古剎上。
  • 屈大均:漢唐以來善兵者率多書生,若張良趙充國鄧禹馬援諸葛孔明周瑜魯肅杜預李靖虞允文之流,莫不沉酣六經,翩翩文雅,其出奇制勝如風雨之飄忽,如鬼神之變怪。
  • 李光地:李忠定每用輒效,次第井然,只是略急些。竟是一粗武侯。
  • 康熙帝:李綱之忠悃篤摯,誠有大過人者。苐靖康之時,國勢已不可為。即使盡行其言,久居其位,亦未必有濟也。
  • 林則徐:進退一身關社稷,英靈千古鎮湖山。

視頻

趙構到李綱家吃魚,為何吃完連說三個「好」字,就將李綱罷免?

參考文獻

  1. 《北宋李綱》「李綱(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紀,號梁溪先生,常州無錫人,祖籍福建邵武。兩宋之際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2. 全宋詞,國學網
  3. 《李綱年譜長編》:「宋神宗元豐六年癸亥,一歲,閏六月初十日,公生於秀州華亭官舍。」
  4. 續資治通鑑》98卷建炎元年。
  5. 《續資治通鑑》98卷建炎元年。
  6.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十八
  7. 李綱:《武威廟碑陰記》,《梁溪集》卷一三三
  8. 《宋會要輯稿》禮五八
  9. 神秘空地露翁仲 村民猜測:莫非這是另一座李綱墓?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09-05-28.
  10. 謝清科.百家講壇(藍版).河南:傳奇故事雜誌社,2010年第一期:李綱逗留雷州的歲月
  11. 李綱貶瓊一月始末,人民網 ,2009-02-09
  12. 《宋史·李綱列傳》:綱負天下之望,以一身用舍為社稷生民安危。雖身或不用,用有不久,而其忠誠義氣,凜然動乎遠邇。每宋使至燕山,必問李綱、趙鼎安否,其為遠人所畏服如此。綱有著《易傳》內篇十卷、外篇十二卷,《論語詳說》十卷,文章、歌詩、奏議百餘卷,又有《靖康傳信錄》、《奉迎錄》、《建炎時政記》、《建炎進退志》、《建炎制詔表札集》、《宣撫荊廣記》、《制置江右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