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距花山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距花山姜学名Alpinia calcarata英文名称:India Galangal、Indian Galangal [1],别称距药山姜小良姜等,是姜科山姜属植物[1]

分布

距花山姜[2]分布于中国缅甸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在中国国内野外分布于广西海南广东香港等地[1]四川亦人工引种栽培,野外常生于密林湿热处[1]

生长习性

山姜喜温暖湿润环境,选择疏林下、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作为圃地,定植前将圃地进行深翻25~30釐米,清楚杂草及草根,然后耙细整平,施入腐熟肥做基肥与土壤拌匀备用。

形态特征

距花山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0.8-1.2,其高可达1.3根状茎匍匐状[1],具不规则的分枝,横生,具节,节上具根及淡红色鳞片。

片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2列,先端渐尖并具尾状尖头,基部渐狭,两面无毛,全缘,具缘毛,无柄或具不明显的短柄,长约18-35厘米,宽约2-3.5厘米叶舌膜质,钝,无毛或顶端披长柔毛,长约8-15毫米叶鞘具条纹,无毛。

散生于分枝上,排列成圆锥花序,顶生,长约8-13厘米花序轴密披黄色绒毛,下部的分枝具花3-4朵,长约2-5毫米;小花梗披柔毛,长约3毫米;小苞片贝壳状长圆形,包裹著花蕾[1],于花开后脱落[1],膜质,质薄,先端钝,披柔毛或近无毛,长约1.5-1.8厘米花萼披短柔毛,先端3齿裂,一侧开裂,长约1.2厘米花冠管白色,冠管萼管等长,披短柔毛,长约9毫米花瓣长圆形,外披短柔毛,长约1.8厘米唇瓣白色而带黄并具有玫瑰红及紫黄色的斑纹,倒卵形,先端微凹或2浅裂,长约2.5-3.5[1]厘米;退化雄蕊长于唇瓣的基部两侧,呈钻形[1],与唇瓣相连成距状,淡红色,长约2.5-3.5毫米雄蕊白色或稍带紫,长约2.2-2.3厘米蜜腺圆柱形,顶端开裂,长约2.3毫米花药药室长约6毫米子房密披黄白色长柔毛,直径约3毫米

果实

果实蒴果,近球形,红色,披黄白色长柔毛或近无毛,直径约1.2厘米。/>种子多角形,有樟脑味,花果期4~12月。

医药用途

本种以干燥的根状茎入,全年均可采收,采收后清除杂质后晒干,味辛,性温,具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等功效,主治腹痛、胃寒呕吐等症状[1]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距花山姜 Juhuashanjiang. 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药用植物图像数据库. 
  2. 距花山姜健胃祛湿活血止痛消肿,苹果绿养生网,201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