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東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東西:1. 方位名。東方與西方;東邊與西邊;東部與西部等。2. 從東到西。3. 近旁,旁側。4. 猶四方。5. 指七、八十歲。6. 物產於四方,約言稱之為東西。古代亦以指產業。7.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8. 特指人或動物(含愛憎、感情)[1]

詞語起源

中國古代的術數,推算相互生克的道理和運勢,這「五行」又和東西南北這「五方」相配,測出古今變革,人生命理、萬事衝撞及依附的關係。

在日常生活里,我們常常把一些物品稱為「東西」。但為什麼單稱「東西」而不稱「南北」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木、火、金、水、土稱為「五行」,分別代表東、南、西、北、中,把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天干」,又把「五行」、「天干」對應起來,組成「五方」,即東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這樣,我們可以看出,東方屬木,可以代表一切植物,如樹木蔬菜莊稼等等;西方屬金,可以代表一切金屬礦物,如金、等等;南方屬火,火是一種化學現象;北方屬水,嚴格說來,水也是一種化學現象。然而,在古代,人們不可能把火、水當作物質;至於中方的土,由於遍地皆是,以至被古人忽視。由此看來,只有木(植物)和金(金屬礦物)最受人們的重視,可以代表一切有用的物質。於是人們就把代表「木」和「金」的兩個方面連在一起,逐漸地構成「東西」,這個詞用它代表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物品。

宋朝的理學家朱熹好學多問,有次他在巷子裡碰到精通五行的好友盛溫和,問道:「你提着籃子去幹什麼啊?」盛溫和幽默的回答:「去街門買東西」。當時還沒有「東西」一說法。朱熹不解地問:「買『東西』?這是什麼意思?為何不買『南北』?」盛溫和並沒有直接解答,他笑着回敬說:「真不明白?你這位大學問家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你把五行和五方對照一下就會豁然開朗了。」朱熹獨自思付,「東」即「木」,「西」為「金」,「南」屬「火」,「北」乃「水」……突然他如夢初醒,原來盛溫和是用了詼諧的語言說,「上街去買金木之類,可裝入籃子的物品」!若說「南北」當然不對了,籃子裡怎麼可以裝水和火呢?從此,「東西」就成為了物品的代名詞直至今天[2]

相關信息

東西這個詞出現在清朝乾隆年間,從前人家把東西叫物事。有一天晚上,乾隆皇帝微服私訪翰林書院,翰林書生因不被賞識,閒得無聊正在打牌賭錢。乾隆很生氣,心想你們這些知書達理之人竟然知法犯法,該當何罪!待四人收拾賭具放到一隻柳條筐里之後,乾隆進去和他們閒聊。故意問及那柳條筐里是什麼。四人十分緊張,一老翰林不慌不忙回答,「是東西」。

乾隆沒聽說過這詞,就問,東西,怎麼不叫南北?老翰林說,這可不行,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所以,只能叫東西不能叫南北,南就是火,要燒起來的,北就是水,要漏的。這是五行之道,婦孺皆知。乾隆一聽,驚嘆不已。回去以後,乾隆召見全體翰林書生,那四個賭錢的翰林一看乾隆就是微服私訪者,驚嚇不已,連忙下跪,沒想到乾隆誇獎了這幫學士,說自己輕慢了國家棟樑之材。宣布「東西」這個詞從此可以使用,於是,中國詞典里,就有了「東西」一詞。

「東西」屬金木,不可入口,但宋元以後人們不但買東西,而且吃「東西」此語沿用至今。清代對此說有精到的解釋:「民生日用所需俱出於木,而以金易之」,也就是說,百姓的吃穿用都取之草木的種子,不是直接得來,便是用金錢所買,所以「東西」又是食物的代名詞。不管它的詞源解釋正確與否,反正吃「東西」的涵意還是人人可以理解的。

相傳東漢時,洛陽長安是當時商業繁華的城市,洛陽被稱為「東京」,長安被稱為「西京」。有人到東京、西京購貨,就說「買東」或「買西」。久而久之,「買東西」一詞就流傳開來了。

視頻

東西 相關視頻

東邊和西邊的房子有什麼區別

參考文獻

  1. 東西的解釋,快學網,2020-3-15
  2. 為什麼人或事物叫東西而不叫南北?,搜狐,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