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教宗亞歷山大四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教宗
亞歷山大四世
Alexander PP. IV
羅馬主教
來自 新浪博客 的圖片
當選 1254年12月12日
就任 1254年12月20日
卸任 1261年5月25日(在位6年156天)
前任 教宗諾森四世
繼任 教宗烏爾巴諾四世
個人資料
本名 Rinaldo di Jenne
出生 約1199年
意大利阿納尼
逝世 1261年5月25日
意大利維泰博
牧徽 亞歷山大四世Alexander PP. IV's coat of arms
參見其他以亞歷山大為名的教宗

教宗亞歷山大四世拉丁語Alexander PP. IV;約1199年-1261年5月25日)本名延內的羅蘭(Rinaldo di Jenne),1254年12月12日當選羅馬主教(教宗),同年12月20日即位至1261年5月25日為止。[1]

生平事跡

一、亞歷山大四世的譯名

亞歷山大四世(Alexander IV),又譯為歷山四世。

二、亞歷山大四世的簡介

亞歷山大四世是意大利羅馬附近阿納尼(Anagni)人,原名塞尼的里納爾多(Rinaldo Conti),約公元1199年出生。公元1231年其叔父額我略九世(Gregory IX 1227~1241)提升他為樞機主教。公元1254年12月7日依諾增爵四世(Innocent IV 1243~1254)教宗駕崩後五天,他於12月12日當選羅馬主教,登上聖伯多祿寶座,成為天主教歷史上的第一八一任教宗。

公元1256年,亞歷山大四世將意大利隱修院會眾聯合組成統一的聖奧斯定會,不久放棄隱修而轉成托缽修會。

三、時代背景

據《EB》記述:亞歷山大四世教宗登位後繼續執行前任教宗依諾增爵四世的方針,同神聖羅馬帝國爭奪西西里,與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二世( FrederickII 1220~1250 西王1197起,德王1212起,耶王1229起)的私生子,公元1258年稱西西里國王的曼弗雷迪(Manfredi 1258~1266)作戰,並將他革除教籍。同時另立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Henry III 1216~1272在位)之子埃德蒙·克羅奇貝克(Edmund Crouchback 1245~1296)執掌西西里國教宗領地。

亞歷山大四世教宗積極支持巴黎修士反對世俗教師,在法國南部增設異端裁判所,爭取恢復東西方教會的聯合,並組織進攻韃靼人的十字軍,但未成功。

亞歷山大四世執掌教廷時,樞機主教的人數較少,最少時只有7位。當時社會到處瀰漫着濃厚的迷信氣息。死後由烏爾班四世繼位。

四、重視多瑪斯·阿奎那

公元1257年,教宗亞歷山大四世將年僅32歲的多瑪斯·阿奎那(St.Thoma Aquinas 1225~1274) 提升為巴黎大學神學院教授,三年後召入羅馬教廷工作,在幾代教宗手下充當官方神學家。他是寫作天才,著作等身,其中《神學大權》是中世紀經院哲學的代表作。

五、在位時間

亞歷山大四世教宗於公元1254年12月12日至1261年5月25日在位,任期六年多,任內積極為教會作出貢獻。

六、主要成就

1、開除曼弗雷迪教籍,另立埃德蒙為西西里王。

2、爭取恢復與東方教會的聯合。

3、重視並啟用聖多瑪斯。

4、公元1256年5月25日,頒布《羅馬教宗》憲章,譴責古肋母於公元1255年出版的《論近代危機》一書中的錯誤道理(DS840~844)。

5、公元1256年將意大利隱修院會眾統一組成聖奧斯定會。

譯名列表

參考文獻

  1. Pontiffs. Holy See. [2019-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09)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