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新台灣餅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新台灣餅舖
圖片來自嘉義市觀光旅遊網

新台灣餅舖[1],(英語:New Taiwan Bakery),是台灣嘉義地區最早的一家日式糕餅麵包店[2],創辦人盧福在台灣光復後1949年承租日向屋原址,開始賣起了台式月餅。

發展簡介

前身

新台灣餅舖前身為日治時代日本人吉田秀太郎明治34年(西元1901年)於諸羅地區創立的「日向屋」(ひゅうがや),當時曾是日本皇太子來台出巡時的御用點心指定店,日向屋的倩影,在電影KANO裡面被還原了出來。

吉田秀太郎逝世後,日向屋改由其姪小林幸太郎接手經營。

創辦/傳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各地百廢待舉,此時,盡得小林幸太郎製作日式糕點手藝真傳的盧福先生在萬般艱困中,堅持選定舊日向屋原址,取名「新台灣餅舖」後重新開山立業。

並且特別聘請了日本和菓子大師新見幸一來店鋪駐點指導,為的是將日向屋的點心一一重現,包含神木羊羹日式饅頭浮雪餅等點心,每一樣都延續了日式職人的用心與技藝,每一樣都乘載著日向屋的歷史故事。

現在的新台灣餅舖由盧福的第二代、盧昆常繼續經營,秉持著爸爸盧福「忠於原味、師法自然」的精神,推出了不添加防腐劑、內涵豐富餡料的傳統麻糬,讓饕客一次可以吃到紅豆花生芝麻三種內餡,並且配合現代人的飲食與消費習慣,將傳統的大餅改良成精緻的伴手禮,現在,不用等到特定喜慶節日,人人都可以到新台灣餅舖帶走一份含有歷史美味的糕餅。

2014年,於竹北光電產業公司擔任日文翻譯的盧雅羚,結束在外十幾年的職業生涯,回到嘉義市,協助年邁的爸爸盧昆常經營家裡的店舖。

產品特色

新台灣餅舖的最大特色就是有日式果子台式糕餅綠豆椪等)、漢餅老婆餅等)的基礎,再加以研發新品項,讓消費者有多元的選擇。

中秋節民眾最愛購買的非蛋黃酥莫屬,新台灣餅舖的蛋黃酥光內餡就有4種口味,除了一般最常見的烏豆沙外還有棗泥桂圓紅棗魯肉,還特別研發菠蘿蛋黃酥。

盧昆常說,台式月餅水晶杏仁是用杏仁磨成粉後加上蛋白攪拌,表面灑上白芝麻,吃起來酥脆帶有淡淡的杏仁香氣;冬瓜肉餅則是以多層次的酥皮包裹冬瓜肉餡,一口咬下就有濃厚的油蔥香,不少長輩都鍾愛這味。

從1949年創業至今,新台灣餅舖見證了台灣的歷史朝代更迭。不管外在環境如何更動面貌,新台灣餅舖唯一不變的是家人之間互相扶持、共同努力的精神,這份對麵粉、對家、對嘉義市堅定不移的情感,繼續在嘉義市噴水圓環旁發溫熱著。

新台灣餅舖已在嘉義地區屹立超過一甲子,也是嘉義地區唯一一家仍保留傳統日式糕點風味的餅舖[3]

電影《KANO》重現老店舊景

2014年,馬志翔執導、黃志明魏德聖監製的電影《KANO》,締造了3.4億新台幣的票房佳績,當年日向屋的舊象曾出現在片中的嘉義市中央噴水池一景當中[4]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嘉義》新台灣餅舖 百年傳承好滋味,中時,2019-09-11
  2. 陳永順. 嘉義/KANO餅店日向屋 老店新面貌開幕. 台北: 聯合報. 2014-03-25 [2014-08-30] (Chinese (Taiwan)). 
  3. 江俊亮. 新台灣餅舖轉型 端幸福新滋味. 台北: 中央社. 2014-03-24 [2014-08-30] (Chinese (Taiwan)). 
  4. 李擷瓔. KANO原鄉老店 新台灣餅舖原址重現. 台北: 大紀元電子日報. 2014-03-25 [2014-08-30]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