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王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王曾
 北宋名相、詩人

字 號 :字孝先

民 族 :漢族

別 稱 :王沂公、王文正

爵 位 :沂國公

官 職 :資政殿大學士、左僕射、判鄆州

追 贈 :侍中

諡 號 :文正

出 生 地 :青州益都

出生時間 :978年12月27日

去世時間 :1038年12月21日

主要成就 :連中三元,計逐權臣丁謂

王曾(978年12月27日-1038年12月12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東青州)人。北宋名相、詩人。

  • 王曾少年孤苦,善作文辭。咸平年間,王曾連中三元(發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以將作監丞通判濟州。累官吏部侍郎,兩拜參知政事。曾規諫宋真宗造天書、修宮殿之事。
  • 宋仁宗即位後,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計智逐權臣丁謂,朝廷倚以為重。後罷知青州。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為樞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國公。因與呂夷簡不和,一同被罷免,王曾出判鄆州。
  • 寶元元年(1038年),王曾去世,年六十一。獲贈侍中,諡號「文正」。有《王文正公筆錄》。
  • 王曾著作頗豐,有文集57卷及《九域圖》3卷、《契丹志》1卷、《王文正公筆錄》1卷。清代四庫館臣稱《王文正公筆錄》「所言多確鑿可據,向為史家所重」。 [1]此外,王曾曾參與刪定、校定、編纂《景德農田敕》5卷、《祀汾陰儀注》、《導河形勢圖》、《十道圖》、《聖政錄》、《御集》300卷等。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王曾生於青州益都縣興儒鄉秀士里(今山東省青州市鄭母鎮)。其祖上為太原王氏一脈,於唐末五代時避難居於青州益都,遂定居於此。
  • 王曾八歲而孤,由叔父王宗元撫養成人。他才思敏捷,自少勤奮學習,曾拜同里張震為師,自此有擅長作詩文之名。[2]

狀元入仕

  • 咸平五年(1002年),王曾中殿試第一名,他此前在發解試、省試中亦為第一,因而成為「連中三元」之人。當時著名文學家楊億見到王曾所作之賦後,讚嘆說:「這是輔佐帝王的人才。」金殿傳臚後,王曾被授予將作監丞,向叔父王宗元報喜。他信中寫道:「曾今日殿前,唱名忝第一,此乃先世積德,大人不必過喜。」後升任濟州通判。被召回京後,召試學士院,宰相寇準對王曾感到很驚奇,特地讓他在政事堂考試,其後授職秘書省著作郎、直史館、三司戶部判官。
  • 景德元年(1004年),「澶淵之盟」簽訂後,宋、遼之間派遣特使聘問,國書上稱遼為北朝,宋自稱南朝。王曾認為:「稱契丹的國號就足夠了。」因使者已經出發,最終沒有更改。
  • 後升任右正言、知制誥兼史館修撰。當時各地都上奏祥瑞出現,王曾入朝進對時,真宗向他談及此事。王曾勸真宗不要居功自驕。等到真宗開始「東封西祀」、大建玉清昭應宮時,臣下都不敢勸諫,王曾卻上奏五大害用以勸諫。前例任用郎中之職判大理寺,真宗想重新沿用這一官制,特地任命王曾任此職。並且對王曾說:「刑獄,是國家的一項重要制度,如今將以此職委屈你了。」王曾叩頭致謝。賜錢三十萬,於是請求自己徵召幕僚,並作為一項規定。又升任翰林學士。真宗曾於晚上坐在承明殿,召王曾應對許久,退朝後,真宗派內侍告訴王曾說:「朕十分想見你,因此來不及身着朝服見你,請不要以為朕慢待你。」
  • 王曾其後主管審刑院。以往對於違背制書無論是故意還是過失,都被判罰服勞役兩年,王曾請求只對接受皇帝親自下詔者才予以判刑。不久有違制者,王曾於是以過失論處。真宗說:「按你所說,這樣就沒有違反制書的人了。」王曾說「:天下之大,又怎能人人都知道皇帝的詔令,像陛下所說,也不再有犯過失罪的人了。」真宗領悟了,最後依從了王曾的建議。[3]

入朝拜相

  •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王曾升任尚書主客郎中,後又知審官院、通進銀台司、勾當三班院。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九月,以右諫議大夫為參知政事。
  • 天禧元年(1017年)九月,因受宰相王欽若排擠陷害,罷為尚書禮部侍郎、判都省,次年離京出知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南)。民間曾謠傳有妖像飛帽一樣飄來飄去,到了晚上就抓人,從京師以南,人們都為此害怕。王曾下令晚上打開里門,有膽敢說妖者馬上逮捕,最終沒有妖怪。後又調鎮天雄軍(今河北大名西北),至天禧四年(1020年)八月復任參知政事,遷官吏部侍郎兼太子賓客。
  • 乾興元年(1022年),真宗病重,劉皇后執掌朝政,太子趙禎(即後來的宋仁宗)雖然在資善堂聽事,但一切都由劉後決斷,朝廷內外都為此而擔憂。王曾悄悄對外戚錢惟演說:「太子年幼,不是皇后執政就不能立法。加恩太子,那麼太子安定;太子安定,也就是安定了劉氏。」錢惟演認為王曾說得有理,便將此事告訴劉後。
  • 真宗駕崩後,王曾奉命入殿起草遺詔稱:「以明肅皇后輔立皇太子,權(代理之意)聽斷軍國大事。」宰相丁謂讓他去掉「權」字。王曾不允,堅持劉太后只能代理國政。
  • 仁宗即位後,王曾升任禮部尚書。大臣們議論太后上朝的儀式,王曾請求按照東漢舊例,太后坐在仁宗的右邊,垂簾奏事。丁謂卻想仁宗只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接見大臣,大事則由太后召見輔臣斷定,不是大事就讓入內押班雷允恭傳奏禁中,決定可由雷允恭下達。王曾反對,丁謂不聽。不久,雷允恭犯罪被殺,丁謂也由此而獲罪。從此以後兩宮垂簾,輔臣上奏議事都依照王曾的建議。
  • 丁謂罪行開始敗露時,任中正說:「丁謂受到先帝的關照和托護,雖然有罪,請按照刑律定罪時考慮他的功績。」王曾說:「丁謂因不忠誠獲罪於宗廟,還有什麼可商議的呢?」這時真宗剛駕崩,朝廷內外一片爭辯喧鬧,紛亂不已,王曾面容嚴肅,神態莊重,朝廷將王曾作為重要大臣加以依靠。七月,獲授中書侍郎兼任原職,同時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會靈觀使。
  • 天聖三年(1025年),王欽若去世。七月,王曾以門下侍郎兼戶部尚書、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玉清昭應宮使。王曾認為仁宗剛即位,應當親近儒生並以他們為師,於是召集孫奭馮元在崇政殿講學。
  • 天聖四年(1026年)夏,天降大雨。眾人紛紛傳言汴河決口,將要發生水災,京師百姓都十分害怕,打算向東逃竄。仁宗詢問王曾的意見,王曾說:「黃河決口的奏報並沒有傳來,這只是民間流傳的蠱惑人心的話罷了,不值得憂慮。」之後果如王曾所料。陝西轉運使設置醋務,實行專營來獲利,又陳請將這種辦法推廣至全國,王曾請求罷除此法。
  • 王曾為人嚴整穩重,每次入朝覲見仁宗,陳述事情的利害得失,都詳細切中事理,許多人受他推薦而被朝廷提拔,他特別厭惡僥倖受寵之人。仁宗問王曾說:「等到臣僚請對,許多都是想得到一官半職。」王曾說:「只要陛下抑制投機鑽營者崇尚恬靜,這樣就有升官難而降職容易的人了。」大臣曹利用嫉妒王曾官級比他高,仁宗下詔讓曹利用位在王曾之上,輿論對此有非議。其後王曾再次升職,在舉行謝恩儀典時,曹利用仍想讓自己排在王曾之上,閣門不敢裁決。仁宗與太后坐在承明殿久等,吩咐按爵位高低依次序進見,閣門惶恐不知所措,王曾大聲看着閣門說:「只需報告說宰臣王曾等告謝便可。」次序定下後,曹利用憤憤不平。到曹利用因事而犯罪時,太后大怒,王曾反而替曹利用辯解。太后說:「愛卿曾經說曹利用強行蠻橫,如今又為什麼要替他辯解呢?」王曾說:「曹利用一直依仗皇恩,臣下因此曾經以理駁斥他,現在曹利用被加以大惡之名,臣下並不知道。」太后稍稍息怒,最後對曹利用從輕發落。
  • 最初,太后受冊封時,將御駕大安殿,王曾堅決反對,到長寧節給太后祝壽時,只在便殿恭敬地進行慶典。太后的左右姻親之家請求王曾通報求見太后,王曾往往加以制裁和壓制,太后更加不悅。天聖七年(1029年),玉清昭應宮失火,劉太后藉機將王曾貶知青州。天聖九年(1031年),以彰德軍節度使再知天雄軍,契丹使者來往此地,都收斂行徑,不敢喧譁生事。百姓稱頌其政績,為他畫像、立生祠以紀念。
  • 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崩,仁宗親政,拜王曾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判河南府(今河南洛陽)。
  • 景祐元年(1034年)八月,為樞密使、吏部尚書。
  • 景祐二年(1035年)二月,拜右僕射兼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封沂國公。
  • 最初,參知政事呂夷簡待王曾十分恭敬,王曾亦極力推薦他任相。等到呂夷簡位在王曾之上後,便常獨斷專行,王曾無法忍受,議論中雙方意見不一,王曾便請求朝廷罷免呂夷簡。仁宗疑惑地問王曾說:「你也有不足之處嗎?」這時外面紛紛傳言秦州知州王繼明賄賂呂夷簡,王曾因此請求罷免呂夷簡,仁宗以此問訊呂夷簡,王曾與呂夷簡在仁宗面前辯論不休。王曾說自己也有過錯,於是與呂夷簡一起被罷官,在景祐四年(1037年)四月以左僕射、資政殿大學士之銜判鄆州(今山東東平)。[4]

病逝鄆州

  • 寶元元年(1038年)冬,大星墜落在王曾住所,他的侍從左右驚恐地告訴他此事。王曾說:「一個月後就知道後果了。」次月,王曾罹患疥症,同年十一月十四日(12月21日),王曾在任上逝世,享年六十一歲(《隆平集》作六十)。仁宗為之輟朝二日,追贈侍中,諡號「文正」。 [5]
  • 寶元二年(1039年)十月,王曾葬於鄭州新鄭縣臨濟鄉,由富弼主理喪事,宋祁為其撰寫墓志銘。
  • 皇祐年間(1049年-1054年),仁宗親篆王曾碑首為「旌賢之碑」,又改臨濟鄉為「旌賢鄉」。大臣獲賜碑篆,自王曾開始。
  • 宋英宗嘉佑八年(1063年),王曾名列第一,與呂夷簡、曹瑋得以配享宋仁宗廟庭。
  • 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年),理宗圖二十四功臣神像於昭勛閣,王曾位列其中。

後世紀念

  • 明憲宗成化五年(1469年),青州知府李昂奏請建立名賢祠,以祭祀王曾等十三位有惠政的青州知府。
  • 清世宗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王曾與歷代功臣四十人從祀歷代帝王廟。[6]
  • 清高宗乾隆年間,人們在泉州府城隍廟之左建五賢祠,合祀韓國華韓琦王易、王曾、朱熹五人。

人物影響

  • 王曾被稱為「守我宋之家法者」,他曾規諫宋真宗造天書、修宮殿之事。宋仁宗即位後,以計智逐權臣丁謂,朝廷倚以為重。
  • 在地方時,王曾也頗有治績,以至於百姓為其立生祠以表紀念。

人物評價

  • 陳恕:吾得曾,名世才也,不愧於知人矣。[7]
  • 司馬光:昔章獻明肅有保佑先帝之功,特以親用外戚小人,負謗海內。今攝政之際,大臣忠厚如王曾,清純如張知白,剛正如魯宗道,質直如薛奎者,當信用
  • 脫脫:李迪、王曾、張知白杜衍,皆賢相也。四人風烈,往往相似。方仁宗初立,章獻臨朝,頗挾其才,將有專制之患。迪、曾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習,不敢窺覦;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獻亦全令名,古人所謂社稷臣,於斯見之……宋之賢相,莫盛於真、仁之世,漢魏相,唐宋璟、楊綰,豈得專美哉! [8]
  • 謝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李昉)、司馬溫公(司馬光)之相業,寇萊公(寇準)、趙忠定(趙汝愚)之應變,韓魏公(韓琦)之德量,李綱宗澤之撥亂,狄青曹瑋岳飛韓世忠之將略,程明道(程頤)、朱晦庵(朱熹)之真儒,歐陽永叔(歐陽修)、蘇子瞻(蘇軾)之文章,洪忠宣(洪皓)、文信國(文天祥)之忠義,皆灼無可議,而且有用於時者,其它瑕瑜不掩,蓋難言之矣。[9]

人物軼事

  • 王曾出生時,其父王兼認為是大儒曾參再世,故為其起名王曾。 [10]
  • 王曾中狀元後,回到家鄉青州去。府官聽說王曾回家,就命令老百姓吹奏着樂器到城外迎接。王曾聽到這個消息,就換了衣服,騎了小驢子從別的城門進城。很快就來拜見府官,府官吃驚地說:「聽說您來,已派人出城迎候,守門官還沒來報告,您怎麼就到這裡了?」王曾回答說:「我僥倖得了個狀元,怎麼敢驚動大人和父老前來歡迎?您這樣做是增加我的過失,所以,我改換姓名,瞞過歡迎的人群和守門官直接來拜見您。」府官不由讚嘆地說: 您稱得上是個真正的狀元啊!」
  • 王曾端厚持重,眉目如畫。在朝為官時,進退有禮。他平時寡言少笑,人們都不敢以私事向其請託。大臣范仲淹對王曾說:「公開地任用賢人名士是宰相的職責,您德高望重,惟缺這一點。」王曾答道:「作為執政大臣,把恩賞全攬到自己身上,那怨恨歸誰呢 ?」范仲淹嘆服,時人稱他為賢相。 [11]

史料記載

  • 《王文正公曾墓志銘》
  • 《王文正公曾行狀》[12]
  • 《隆平集·卷五》
  • 《東都事略·卷五十一》
  •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 [13]

參考資料

  1.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四十·子部五十》
  2.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少孤,鞠於仲父宗元,從學於里人張震,善為文辭。
  3.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知審刑院。舊違制無故失,率坐徒二年,曾請須親被旨乃坐。既而有犯者,曾乃以失論。帝曰:「如卿言,是無復有違制者。」曾曰:「天下至廣,豈人人盡曉制書,如陛下言,亦無復有失者。」帝悟,卒從曾議。
  4.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初,呂夷簡參知政事,事曾謹甚,曾力薦為相。及夷簡位曾上,任事久,多所專決,曾不能堪,論議間有異同,遂求罷。仁宗疑以問曾曰:「卿亦有所不足邪?」時外傳知秦州王繼明納賂夷簡,曾因及之。帝以問夷簡,曾與夷簡交論帝前。曾言亦有過者,遂與夷簡俱罷,以左僕射、資政殿大學士判鄆州。
  5.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寶元元年冬,大星晨墜其寢,左右驚告。曾曰:「後一月當知之。」如期而薨,年六十一。贈侍中,諡文正。
  6. 《清史稿·卷八十四·志五十九》.國學導航.2015-03-23
  7. 《宋史·卷二百六十七·列傳第二十六》.國學導航.2017-09-25
  8.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國學導航.2015-03-23
  9. 《五雜俎·卷十三·事部一》.國學大師.2019-10-29
  10. 《吹劍錄外集》:王文正之父見破舊文籍,必加整緝,片言一字,不敢委棄。一夕夢孔子曰:「汝敬吾書如此,吾遣曾參為汝子。」因命曰曾。
  11.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曾進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嘗問曾曰:「明揚士類,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獨少此耳。」曾曰:「夫執政者,恩欲歸己,怨使誰歸?」仲淹服其言。
  12. 《名臣碑傳琬琰集》.國學大師.2019-10-29
  13.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國學導航.201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