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德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秦德公
諡號 德公
時代 春秋
國家 秦國
身份 秦國君主
出生日期 前710年
逝世日期 前676年
在位年代 前678年—前676年
秦憲公
魯姬子
子女 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
太子 秦宣公
都城 雍城
居所 大鄭宮
墓葬

秦德公

秦德公 (公元前710年-公元前676年),嬴姓趙氏,名不詳,秦憲公次子,秦武公之弟,秦出子之兄,春秋時期秦國國君,公元前677年-公元前676年在位。

公元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於平陽(今陝西省岐山縣西南),未能繼位,其弟秦德公繼位。

公元前677年,秦德公秦國首都遷至雍城(今陝西省鳳翔縣),並用牛羊豬各三百頭在鄜畤祭祀天地,占卜居住在雍城是否適宜。占卜的結果是:後代子孫將在黃河邊飲馬。同年,梁、芮兩國國君前來朝見。

公元前676年,初次設立伏祭,在城邑四門殺狗祭祀,祛除傳播疾病的暑氣。

秦德公有三個兒子,長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前676年,秦德公去世,葬於長子秦宣公繼位。

人物生平

繼承君位

前678年,秦武公去世,其子公子白受封於平陽 (秦國國都)|平陽(今陝西省岐山縣西南),未能繼位,其弟秦德公繼位。[1]

前677年,秦德公秦國首都遷至雍城(今陝西省鳳翔縣),[2]並用牛羊豬各三百頭在鄜畤祭祀天地,占卜居住在雍城是否適宜。占卜的結果是:後代子孫將在黃河邊飲馬。同年,兩國國君前來朝見。[3]

秦德公有三個兒子,長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前676年,秦德公去世,葬於長子秦宣公繼位。[4][5]

設立伏日

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秦德公下令在曆法中設立伏日 ,並下令修建在伏日祭祀的伏祠[6][7]。農曆六月三伏天的說法就起自秦德公時期的秦國。伏就是隱伏避盛暑的意思,產生伏天的說法以後,人們一聽說入伏,就會想到盛夏來臨。伏天盛暑天熱,容易致病,人們要想辦法避暑、少動,自我保養的意識提高許多。在此之前,秦國沒有伏天的說法,周朝和其他諸侯國也不存在;在此之後,人們特別重視伏天的來臨,漢朝初期,朝廷甚至明確要求各地根據本地的自然氣候條件選擇伏日,不必求同。我們常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但是沒有幾個人知道是秦德公開始規定入伏。

當然,既然入伏,總得想想避暑熱的辦法。當時的人認為熱毒惡氣會產生蠱,需要用狗血禳除。於是秦德公命令把狗殺死肢解,將狗的肢體懸掛在城邑的四門,用來驅厲鬼、避邪氣。

同年,秦德公去世,終年三十四歲。秦德公共有三子,都相繼成為國君,長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少子秦穆公

為政舉措

秦人祭祀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開始用牛、羊、豬各三百頭在今陝西境內的眉縣祭祀天地。秦德公命人占卜遷都雍城是否吉利,結果是後代子孫可以以此地為依託向東發展,直至飲馬黃河。秦國遷都以後,大臣梁伯芮伯迫於壓力而前來朝見秦君。這一年,秦國開始確定有三伏的節氣,用在城門殺狗的方法來祛除熱毒邪氣。

秦國的各項制度在秦武公秦德公在位時期大體有了雛形,其國力也開始迅猛發展。這為秦穆公時期秦國的興盛並進而與中原各國爭霸奠定堅實基礎。 由於秦國關中的力量越來越強勁,早就不指望周天子照應的本地小諸侯--梁伯芮伯前來朝見秦德公,算是把自己國家的安危置於秦國的保護之下。芮伯就是秦憲公時讓秦國碰釘子的芮國的國君,可能已是芮伯萬的子孫。芮國是姬姓國,始封君是周宣王的著名卿士姬良夫,因封於芮而以芮良夫著稱。梁國位於今天陝西省韓城市芝川龍亭兩鎮地域內,和芮國毗鄰,也是嬴姓諸侯國,據說始封君是秦仲的小兒子康,和秦國有血緣關係。關於梁國始封君的這個說法值得探討,秦仲長子其(就是秦莊公)不過就是西垂大夫,還不是諸侯,秦仲的小兒子為什麼反而會被封為伯爵成為諸侯呢?比較合理一些的解釋應該是梁國國君是秦嬴之族,但未必真的是秦仲的兒子,其始封可能與秦襄公建立秦國的時間相差不遠。

史籍記載

史記·卷五·秦本紀[8]

視頻

上下五千年春秋戰國人物篇之-秦德公

參考資料

  1. 《史記·卷五·秦本紀》:(秦武公)二十年,武公卒…有子一人,名曰白,白不立,封平陽。立其弟德公。
  2. 《帝王世紀·秦》:德公元年,初居雍。
  3. 《史記·卷五·秦本紀》: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鄭宮。以犧三百牢祠鄜畤。卜居雍。後子孫飲馬於河。梁伯、芮伯來朝。
  4.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德公享國二年。居雍大鄭宮。生宣公、成公、繆公。葬陽。
  5. 《史記·卷五·秦本紀》:長子宣公立。
  6. 《史記·卷五·秦本紀》:(秦德公)二年,初伏,以狗御蠱。
  7.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秦德公既立…作伏祠。磔狗邑四門,以御蠱菑。
  8. 秦本紀,國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