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美國外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美國外交
圖片來自cup

美國外交是指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國際組織、企業和其他公民等交往的方針政策、過程和形成的關係。根據美國國務院[1] 簡介,美國外交的目標是要建立和維持一個更民主、更安全和更繁榮的世界,以實現美國的利益和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此外,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稱其政策目標為:「出口管制,包括核技術和設備的不擴散;促進與外國的商業交流和保護美國海外商貿;國際商品協定;國際教育;保護美國海外公民。」美國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援助一直是國內外引發爭議、褒貶的主題。

二戰前

19-20世紀階段美國的外交與歐洲殖民主義大致無分別,在美西戰爭中,美國成功佔領了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並在1900-1903征服了當時超過一百萬人的菲律賓美墨戰爭美國侵略夏威夷兩場行動確立了陸權和海權的地位穩定,之後美國忙於國內西部大開發和各殖民地經營較少干預歐洲事務。從黑船來航義和團之亂可以看出美國當時外交以殖民地商業利益為驅動,在商路受損時才會出兵海外。

一戰中威爾遜總統的「十四點計劃」是在他宣揚民主、反對軍國主義以結束戰爭的政治唯心主義綱領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成為德國停戰(實際上是投降)和1919年巴黎和平會議的基礎。由此產生的凡爾賽條約,由於歐洲盟國的懲罰性「和平」和領土企圖,顯示出與十四點計劃的矛盾,美國與其每一個對手簽署了單獨的條約;也由於參議院的反對,美國從未加入過由於威爾遜的倡議而建立的國際聯盟。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走上了一條獨立的道路,成功地實施了一項海軍裁軍計劃,並為德國提供了緩解賠款壓力的政策。獨立於國際聯盟之外,使美國成為國際外交事務中不可忽視的力量。紐約成為世界的金融中心,但1929年的華爾街崩盤將西方工業化世界帶入了大蕭條。美國的貿易政策由共和黨的高關稅和民主黨的互惠貿易協定所決定,但無論如何,出口在20世紀30年代都處於非常低的水平。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元氣大傷,美國卻因置身事外損失不多,聲望大為增加。在整個1920年代,農產品價格不斷降低,工業利潤大幅增長,美國經濟發展得異常繁榮。這波經濟成長還被信貸上升和股票市場的興盛推波助瀾。終於股市在1929年10月大崩盤,隨之而來的是經濟大蕭條美國在羅斯福新政的內需大建設下忙於修補國內,對外採取孤立主義。直到二戰偷襲珍珠港後美國進入戰爭開始為日後干預亞州與歐洲事務埋下伏筆。

二戰

1932年至1938年,美國採取了不干涉主義的外交政策,但當時的羅斯福總統在對德、日戰爭中支持盟國。經過激烈的內部辯論,美國樹立了成為「自由民主世界的武器庫」的國家政策,即在不派遣美國作戰部隊的情況下為盟軍提供資金和裝備。羅斯福提到了「世界任何地方」的人們應該享有的四項基本自由,這些自由包括言論和宗教自由,以及免於匱乏和恐懼的自由。在大西洋會議上羅斯福在潛在盟國中建立了戰後世界的規則,大西洋憲章中包括糾正早先國際聯盟的失敗教訓,這成為邁向聯合國的一步。美國的政策是威脅日本,迫使它退出中國,並防止它攻擊蘇聯。然而,日本在1941年12月對珍珠港發動了攻擊,美國與日本、德國和意大利進入了戰爭狀態。美國向盟友提供的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貸款,而是500億美元的租借贈款。羅斯福與英國的溫斯頓·丘吉爾和蘇聯的約瑟夫·斯大林密切合作,把軍隊開進太平洋對抗日本,然後在北非對抗意大利和德國,後來在1944年從法國和意大利進入歐洲對抗德國。二戰期間美國經濟迅猛發展,工業產值翻了一番,建造了大量的飛機、船隻、坦克、軍火,還有原子彈。美國大量的戰爭努力投向了戰略轟炸機,這將日本和德國的城市夷為平地。

冷戰

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和盟國一起打敗了它的敵人,它成為了非殖民式的全球性超級國家,增加了它的國際聲譽。二戰時期在歐洲戰場美國和蘇聯為盟友關係,共同對抗納粹為主的敵軍,但二戰末期兩國的競爭關係已經開始,對於誰先進駐柏林以及戰後領域的劃分開始競逐,戰後冷戰時期立刻開始,美蘇的競爭關係也成為許多德國和日本戰犯能逃脫追究的契機,古巴導彈危機後雙方在相互保證毀滅的前提下維持和平,同時又在各地進行代理人戰爭爭奪勢力,帶來了至今難解的許多國際矛盾。馬歇爾計劃杜魯門主義讓美國積極「進攻」,歐洲成立了北約和華約兩大集團並展開對抗,亞洲扶植了亞洲四小龍和日韓菲澳與中國對峙,但同時也拉攏中國對抗蘇聯,期間美國經歷了漫長的越戰美國入侵巴拿馬,蘇聯也經歷了蘇聯-阿富汗戰爭。這種情況也導致了不結盟運動的建立。

蘇聯最終在經濟不支的狀況下解體,之後與美國簽署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冷戰告終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聯合國席位和外交勢力圈,但之後長期的經濟不景氣導致國力和軍力下滑,日後約15年的時間中在國際上成為次要角色,而美國同時處於電腦革命的黃金年代,帶動了全球經濟和文化影響力,擴大了外交勢力範圍。

21世紀

冷戰結束後美國由於波斯灣戰爭的介入將焦點轉往中東,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組織了一個反伊拉克的34國聯盟,最終於伊拉克戰爭中擊敗了伊拉克軍隊並絞死了其領導者薩達姆。在而亞太方面,美國因亞洲金融危機與香港主權移交等因素目光逐漸轉移。911事件後美國在中東採取以反恐為由的強硬外交政策,發動了兩次戰爭,也因此在後續的15年間深陷中東泥潭,國家財政從盈餘轉為鉅額負債。在21世紀,美國的影響力依然強勁,但從經濟角度來說,與中國、印度、俄羅斯和歐盟相比則呈現頹勢。諸如氣候變化、核不擴散與核恐怖主義等實質問題依然存在。

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開始發覺中國崛起的巨大趨勢超乎想像,並將之視為威脅,開始了重返亞太的外交戰略,先後激化了釣魚島糾紛事件和南海爭端作為介入點,並放鬆了日本戰後體制的非軍事化制約。但之後烏克蘭克里米亞事件和IS伊斯蘭國事件使美國再次分心歐洲和中東。

法律

在美國,有三種類型的條約法:

依憲法第二條第二款,總統可行使權利締結條約,但總統締訂的條約需要參議院三分之二多數的批准。 例如一次世界大戰後威爾遜總統簽訂《凡爾賽和約》但遭到參議院否決,所以後續只能與各個國家分別簽訂條約。

美國總統職權,總統與外國簽訂的一切行政協定,不需經參議院的同意。

國會與總統批准的外交條約與立法。例如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提交、國會通過、特朗普簽署的《台灣旅行法》。

國際條約

美國也已經批准參與許多其他多邊條約,包括維也納條約法公約、人權條約、環境協議 、自由貿易協定等。

經濟及一般性組織

美國是聯合國以及其許多下屬專門機構的創始國,例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由於對聯合國不滿,美國存在拖欠會費的行為。

概覽

從美國外交政策角度來看,美國獨立後,發生了由一戰前後的「不干涉主義」轉向二戰期間和戰後、直至冷戰結束致力於成就世界大國和全球霸權的改變。自19世紀以來,美國的外交政策也被視為從現實主義轉向了理想主義或威爾遜式外交學派。

外交政策這個主題早在喬治·華盛頓的告別演講中就有充分的論述。對所有國家保持誠意和公正,並且與所有國家一起培育和平與和諧,避免「針對特定國家的頑固反感和對其他國家的熱情依戀」,「避免與任何外國勢力建立永久的聯盟」,並倡導與所有國家進行貿易。 這些政策成為1790年代聯邦黨的基礎。 但是與之相反的傑裴遜主義者忌憚英國,在1790年代支持法國,並宣布了1812年的對英戰爭。 在1778年與法國結盟後,直至1949年美國才簽署了另一個永久性條約——北大西洋公約。隨着時間的推移,其他外交闡釋、關鍵目標、態度或立場已經帶有總統主導的政策風格,例如里根外交、奧巴馬外交。美國外交在最初並不具備這樣的特點,但自二戰以來,大多數總統都會有自己的一套。

傑弗遜主義者激烈反對國家保持龐大的常備軍和任何海軍,直到美國船隻遭遇巴巴裏海盜的侵擾,促使美國開始迅猛發展海軍力量投影能力,這支持了1801年第一次巴巴里戰爭

在十九世紀美國進行了第二次獨立戰爭和1898年美西戰爭,美國的外交政策以對外貿易的穩定擴大為特點。1803年路易斯安那購買案使領土擴大了一倍;西班牙在1819年割讓了了佛羅里達;1845年吞併了獨立的得克薩斯共和國;在1848年與墨西哥的戰爭中獲得了加州、亞利桑那州、猶他州、內華達州和新墨西哥州;1867年從俄羅斯購買了阿拉斯加;1898年吞併了夏威夷王國,同年擊敗西班牙,獲得了波多黎各和菲律賓,並得以監管古巴。帝國主義的美國在1908年稍有褪色,她將注意力轉到了巴拿馬運河和對美國南部國家的穩定,比如墨西哥。

近代美國外交大致上以價值觀外交為導向趨同於認同政治普選制的國家或外國勢力結盟,贊同者認為推廣普選式民主將改善世界,批評者認為美國是偽善的外衣採取雙重標準,例如對中東諸多產油國的君主制長期不發表意見,而至少擁有領導人選舉較接近普選制的俄羅斯伊朗等國卻依然打壓,對於親美勢力的武裝政變和屠殺也常淡化處理,所以推廣價值觀的目的其實是要干涉他國內政製造更多附庸,獲取美國經濟和軍事利益。

參考文獻

  1. 美國國務院,up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