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布麗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布麗姬
圖片來自新浪網

聖布麗姬[1] [2] ,(愛爾蘭語:Naomh Bríd、拉丁語Brigida;451年-525年),又稱基爾代爾的布麗姬愛爾蘭的布麗姬,是愛爾蘭聖徒天主教修女,因為神蹟不斷而被封為聖徒

簡介

聖布麗姬,是幼兒鐵匠雞農私生子等的主保聖人

布麗姬女神是愛爾蘭人非常尊崇的一位女神,祂算是愛爾人本土的原生女神;凱爾特文明中祂也佔有一席崇高的地位。原本在愛爾蘭的文明中祂是單身的女神,但後來是凱爾特文明祂結婚了,嫁給了鹿角神-瑟努諾斯,當然,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布麗姬女神是很特別的神祇,祂是光與火的女神,同時也是愛爾蘭的大地之母,帶來春天與生產的豐饒女神,祂的代表物其實就是蠟燭,布麗姬女神的節日我們又稱之為聖燭節(Candlemas)或者是Imbolc。家家戶戶都會點很多蠟燭來祈福。蠟燭在東方國家西方國家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說中國的鬼會吃元寶蠟燭,所以七月好像不要點蠟燭之類的概念。但在西方,尤其是北歐,很多時候都是日照時間短,或者是一整年都是陰冷潮溼,想要看到太陽都很難,所以就用蠟燭或者是篝火來替代蠟燭,能有免費的太陽誰想花錢弄蠟燭啊?其實大家在這種溼冷的日子,點個美麗精油蠟燭,你一定會覺得整個屋子和心情都同時會溫暖起來的!

中世紀,愛爾蘭民間信仰布麗姬女神與同名的聖布麗姬融合。

據中世紀聖帕梅拉·伯傑(Pamela Berger, Christian) 的說法,基督傳教士無法根除居民的信仰,於是將同名的基督徒給聖人化,漸漸的聖布麗姬與布麗姬的形象合而為一。[3]

布麗姬女神除了是春之女神,祂同時也是醫術冶鍊的女神,就是技藝之神,簡單的說,如果想要賺錢或者讓自己在某一個領域能有很好的發展,向祂祈福就沒有錯了,是讓大家都能一起得到女神的祝福,這是古老儀式的一種方式,古代的儀式來感受這股神聖的力量!

傳說

聖布麗姬的事蹟真假難辨,各地互有異同,但傳說中充滿了神蹟

相傳聖布麗姬父親是一名德魯伊,母親是個基督徒婢女,是聖派翠克的信徒,另說則是父親是當地的酋長,母親是基督徒皮克特人

聖布麗姬在母親的潛移默化之下,從小就篤信基督,待人慈悲謙和,有一次她私下把家中的奶油都送給窮人,父親回家,當聖布麗姬要接受父親責打的時候,才發現家中又出現一批奶油,數目一點都沒有少。

聖布麗姬長大後,面貌綺麗非凡,父親為她擇偶,無數富少貴族來提親,她卻一一回絕,並在教堂中剪髮宣誓自己要成為修女,有一個叫做Dubthach maccu Lugair的男人來提親,他非常真誠地向聖布麗姬求婚,聖布麗姬婉拒了他的要求,並指引他應該到某個方向尋找真愛,Dubthach照辦後,居然看到一個極其神似聖布麗姬的美女,而且兩人順利地結婚。

據說聖布麗姬在教堂宣誓出家時,拄著一根木頭發誓,這根木頭從此色澤青翠,正如剛砍下的樹枝一般。

聖布麗姬的行為感動了很多當地的少女,許多人都想成為修女,有一個美少女也在其列。聖布麗姬看了她一眼,笑著說:「如果你是真心修道,我祝福你成為一個修女;但如果你是因為失戀才進入修院,我建議你好好地在家當個平信徒。」美少女立刻痛哭流涕,原來她苦戀一個男子,但男子始終不願意娶她,聖布麗姬說:「聖派翠克祝福閏年求愛的女子,你就在閏年求愛罷。」後來那女子在2月29日求愛,男子竟然答應娶她,原來當初是那男子一直籌措不到聘金

演變到後來,在愛爾蘭出現一個習俗,2月29日,單身男子如果拒絕女性的告白的話,要親那女性的臉頰一下,或者送那女性一副手套。這個習俗也同時傳到蘇格蘭蘇格蘭貴族則是訂2月29日為「女性表白日」,單身漢如果拒絕女性的告白的話,要送她一條裙子手帕,後來演變成任何禮物都可以,最常見的是一顆糖果或一個硬幣

聖布麗姬曾經布施痲瘋女子一杯清水,痲瘋女子喝時卻變為牛乳,且喝完後不久就康復了。

聖布麗姬也曾經騎馬,與兩個啞婦同行,馬跌了一跤,聖布麗姬受傷,鮮血噴到兩個啞婦,這兩個啞婦居然從此能開口說話。

聖布麗姬與另外三個修女向當地的君主募捐土地蓋修道院,君主只答應給「一件斗篷」覆蓋之地,她們四人各拉著斗篷一角奔跑,斗篷居然覆蓋住滿山遍野,這位君主被震撼,立刻受洗

聖布麗姬與十九個修女一起組成修會,每天都要有一名修女值夜,在火堆中添柴。但她死後,輪到她的值夜日子,不需要添柴,火也絕不熄滅,被稱為「聖布麗姬之火」,有時修女們戲言:「布麗姬,行行好,順便也幫我值夜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