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雀巢集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雀巢公司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

雀巢公司[1] [2] ,(法語:Société des Produits Nestlé S.A.,簡稱Nestlé S.A.,或英語:Nestlé,),是一間瑞士跨國食品和飲料公司,總部位於瑞士沃州沃韋,在全球擁有500多家工廠。

簡介

擁有138年歷史的雀巢公司起源於瑞士,最初是以生產嬰兒食品起家的,以生產巧克力棒速溶咖啡聞名遐邇。 [3][4]

雀巢公司,由亨利·內斯特萊(Henri Nestle)於1867年建立,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湖畔的沃韋(Vevey),是世界最大的食品製造商。今天雀巢公司在全球擁有500多家工廠,25萬名員工。從一個生產嬰兒食品的鄉村作坊發展成今天領先世界的食品公司,雀巢走過了130多年的發展歷程。

雀巢集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866 年。雀巢公司創始人,一位居住在瑞士的化學家享利·內斯特爾(Henri Nestle)先生,用他研製的一種將牛奶麥粉科學地混製而成的嬰兒奶麥粉,成功地挽救了一位因母乳不足而營養不良的嬰兒的生命.1867 年,亨利.雀巢 (Henri Nestlé) 先生在瑞士的日內瓦湖畔正式創立了雀巢公司。

雀巢在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中共建有500多家工廠,所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由總部領導下的約200多個部門完成。雀巢銷售額的98%來自國外,因而被稱為"最國際化的跨國集團"。

雀巢公司年銷售額達到477億美元以上,其中的大約95%來自食品的銷售,因此雀巢可謂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製造商,也是最大的跨國公司之一。公司以生產朱古力棒和速溶咖啡聞名遐邇,擁有適合當地市場與文化的豐富的產品系列。

2005年雀巢公司的年銷售額高達910億瑞士法郎,同比成長了7.5%。凈利潤也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達到80億瑞郎

雀巢公司是美國《財富》雜誌2015年評選的全球最大500家公司的排行榜中的第72名[5]

雀巢公司亦被《富比世》雜誌評選為2017年全球規模最大的上市公司第34名[6]

發展歷史

  • 1864年,「雀巢之父」亨利·內斯萊針對當時居高不下的嬰兒死亡率,發明生產了嬰兒營養麥片粥。
  • 1866年,亨利·內斯萊創建雀巢公司,並以自己的盾形紋章──鳥(雀巢)——作為公司的標誌,這就是後來聞名全球的雀巢公司的雛形。
  • 1868年,亨利·內斯萊在巴黎法蘭克福倫敦設立了銷售點。130多年來,正是由於亨利·內斯萊的影響,雀巢公司成長為國際化的公司。
  • 1890年—1902年期間,雀巢陸續在歐美設廠,並與現在雀巢公司另一個源頭英瑞煉乳公司合併,成為當時世界級食品巨頭。
  • 1947年,雀巢公司與瑞士美極公司合併,使公司的銷售額從8.33億瑞士法郎提高到13.4億瑞士法郎。
  • 1970年代,非洲南美等地不斷有嬰幼兒因喝過雀巢公司出產的乳製品而生病,人數包括死亡的人每年達到1000萬人。為此,美國等地的消費者從1973年起發起了一場長達十多年的拒買雀巢Nestlé boycott食品的運動。直到1984年雀巢公司承認並實施世界衛生組織有關經銷母乳替代品的國際法規,國際抵制雀巢產品運動委員會才宣布抵制運動結束。
  • 1984年,雀巢公司收購了美國食品巨頭三花公司。
  • 1988年,雀巢公司和東莞糖酒集團有限公司建立了東莞雀巢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速溶咖啡及相關產品。
  • 1988年,雀巢收購了意大利公司堡康利
  • 1988年,雀巢收購了生產奇巧(Kit-Kat)和聰明豆(Smarties)巧克力,以蔡頌祈為首的英國糖果公司能得利(Rowntree Macintosh)。
  • 1994年,雀巢以新台幣11億元現金收購台灣第一家乳品公司福樂食品全部股權及其所有商標及專利權。
  • 1999年秋天,雀巢成功收購中國知名的調味食品企業太太樂。
  • 2002年,埃塞俄比亞政府把雀巢當地的分公司收歸國有,雀巢意圖向該國政府索償八億美元,引起舉世指責。後來雀巢讓步,願意將賠款減至一億元,並將賠款用於建設當地,事件暫時平息。
  • 2001年,可口可樂與雀巢成立合資公司Beverage Partners Worldwide(全球飲料夥伴公司,BPW),雙方各佔50%股權,聯合發展紅茶與綠茶的飲料業務。可口可樂主要負責產品的分銷和生產,雀巢主要負責產品的規劃、設計、研發和品牌支持。
  • 2002年8月6日,雀巢以2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廚師公司(ChefAmerica)。
  • 2008年4月,諾華斥資104億美元向雀巢收購愛爾康(Alcon)24.85%7400萬股股權每股143.18美元,當時交易條件還包括自2010年1月起,諾華可另外向雀巢購買愛爾康52%股權。
  • 2009年1月4日,諾華以每股180美元價格,斥資281億美元收購雀巢旗下愛爾康藥廠52%股權。
  • 2010年1月5日,雀巢以37億美元現金,收購美國卡夫旗下美國及加拿大的的速凍薄餅業務。該業務包括的比薩品牌有DiGiorno,Tombstone,CaliforniaPizzaKitchen(加州匹薩廚房),Jack's和Delissio。在美國和加拿大,雀巢公司已通過Stouffer's,LeanCuisine,Buitoni,HotPockets和LeanPocket等品牌建立起速食食品和便攜食品品類的領導地位。
  • 2011年4月17日 瑞士雀巢公司宣布,已經就獲得銀鷺食品集團[7](銀鷺集團)簽署了合資協議,獲得銀鷺集團60%股權。銀鷺2010年的銷售額為7.5億瑞士法郎(約合54.6億元人民幣)。
  • 2011年7月11日,雀巢以21億新元(約17億美元)收購中國最大糖果製造商徐福記國際(Hsu Fu Chi)的60%股權。徐氏家族將向雀巢出售16.48%的股份,但據合並協議仍持有合資公司40%的股份。
  • 2012年1月6日,雀巢集團和可口可樂同意將在全球范圍內對半合資的即飲茶合資公司——全球飲料夥伴公司(BPW)業務範圍縮小到歐洲和加拿大地理範圍。全球其他地區可口可樂不再幫忙銷售和生產雀巢茶飲。不過台灣和香港地區可口可樂和雀巢仍將就雀巢冰爽茶品牌簽署許可協議。[8]
  • 2012年4月23日,雀巢以118.5億美元收購輝瑞旗下的嬰兒食品部門惠氏奶粉業務。
  • 2012年11月28日,和記黃埔醫藥,同意與雀巢公司旗下雀巢健康科學公司(Nestle Health Science)合資營養科學合夥有限公司(Nutrition Science Partners),發展以傳統中藥為基礎的腸道治療;雙方各持一半股權。
  • 2014年2月12日 歐萊雅集團(L'Oreal SA)同意以60億歐元(82億美元)回購雀巢持有的8%的持股。歐萊雅將支付現金34億歐元買雀巢持有的2730萬持股。同時以雀巢的瑞士皮膚醫學產品合資企業高德美(Galderma)50%股權賣給雀巢,交換股票價值達26億歐元的2120萬股股票。雀巢持有的歐萊雅股權將從29.4%降至23.29%,貝登古家族的股權將從30.6%增至33.31%。
  • 2015年10月15日,從11月開始可口可樂不再幫忙在台灣銷售和生產雀巢茶飲。[9]雀巢茶飲開始淡出台灣市場。
  • 2016年6月雀巢與愛之味合作檸檬茶重回台灣。
  • 2017年12月6日,雀巢公司斥資23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健康食品公司Atrium Innovations。
  • 2018年5月8日,雀巢與星巴克締結全球咖啡聯盟 雀巢將以71.5億美元現金收購星巴克門市以外的全球市場零售及分銷星巴克品牌包裝產品的權利。
  • 2019年10月8日雀巢以102億瑞士法郎的價格(約合103億美元)將雀巢皮膚健康業務Nestlé Skin Health S.A出售給殷拓集團和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的全資子公司牽頭的財團,出售完成後,雀巢旗下不再擁有皮膚健康業務,同時,該業務重新更名為高德美。

收購品牌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雀巢不斷在世界各國收購知名雪糕品牌,例如:澳大利亞的Peter's、香港的「牛奶公司」等。在收購的初期,只在原有品牌前冠上「雀巢」名字,到後來公司全球旗下的雪糕品牌,統一改用「雀巢」為品牌名稱。

2016年10月,雀巢與成立於1985年英國冰淇淋企業R&R合作,成立冰淇淋、冷凍食品及冰鮮乳製品合資企業Froneri。該企業結合了雀巢即R&R在歐洲中東(除以色列)、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菲律賓南非的冰淇凌業務,也包含了雀巢公司在歐洲的冷凍食品業務(如意大利披薩及零售冷凍食品)和在菲律賓的冰鮮乳製品業務。其擁有大約1.25萬雇員,涉及20多個國家,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執行總裁為前R&R總裁 Ibrahim Najafi。[10][11][12]

2019年5月14日Froneri以3.8億紐幣收購恆天然合作社集團旗下冰淇淋公司帝紐(Tip Top)

2019年12月15日雀巢以40億美元(約312億港元)出售美國雪糕業務,包括Haagen-Dazs、Dreyer's及Drumstick等知名品牌給Froneri

食安事件

重金屬嬰兒食品

2011年四月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導,瑞典研究人員發現,包括雀巢在內的9種歐洲知名品牌嬰兒食品,含有毒重金屬,研究發現,如果每天餵食嬰兒2次上述品牌的食品米糊,嬰兒接觸到致癌物「砷」的數量ㄌ,比餵養母乳高出50倍;接觸可破壞神經系統和腎臟功能的重金屬「鎘」,數量比餵養母乳多出150倍。

雀巢廠商則堅稱,這些有毒物質在產品中含量極低,不會危害嬰兒健康。[13]

後於亞洲地區雀巢展開危機處理,於中國大陸地區官網跳出顯著提示關於瑞典報道的嬰幼兒食品中含有微量和砷的研究報告,此報道中所提及的雀巢產品並未在中國進口、生產和銷售,而亞洲其餘國家的官網沒有顯著提示。[14]

泡麵含鉛事件

2015年印度政府對雀巢公司提起訴訟,[15]舉出雀巢品牌Maggi違反食品標籤上的標示含量,其泡麵中有高過安全值的及味精含量。

此品牌產品曾經一度佔印度麵類總銷售額的60%。最初由勒克瑙(Lucknow)市的食品部門發起此一事件,監測出問題泡麵,因社群媒體的傳播而被迅速流傳,許多邦對Maggi食品展開檢驗,並對Maggi麵條下達禁售令,事情大舉發生後全球首席執行長Paul Bulcke到新德里處理此危機,之後印度全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下令雀巢召回所有Maggi麵條,並要求全部下架。[16]

劣質零食事件

2021年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美國農業部表示已經與雀巢公司達成協議,對於全球一批零食約345.6噸召回,因為該零食內含有「異物」多數是碎玻璃等物體,因未明的原因混入。公司方表態根據出貨單此一批貨只出貨美國零售商,但二級零售商的去向無法追蹤。[17][18]

旗下品牌

產業

  • 雀巢專業餐飲(Nestle Professional)
  • 雀巢牛奶公司(生產冰淇淋、牛奶)
  • 百福豆腐、甜品、豆漿
  • 雀巢水業集團(包含畢雷礦泉水(Perrier)等品牌)
  • 雀巢健康科學(Nestle Health Science)

營養補給品

飲品

冰品

調味品

  • 美極調味品(Maggi)
  • 三花淡奶(Carnation)
  • 鷹嘜煉奶(Eagle)

零食

寵物食品

  • 喜躍寵物食品(Friskies)
  • 普瑞納寵物食品(Purina)
  • 貓倍麗寵物食品(Monpetit)

護理保健

  • Bübchen[19] (在臺灣有時譯作「德國貝恩」[20]

持股

參見

外部鏈接

參考資料

  1. 雀巢集團,華人百科
  2. 雀巢公司,中文百科
  3. "Nestlé's Brabeck: We have a "huge advantage" over big pharma in creating medical foods" , CNN Money, 1 April 2011
  4. "Nestlé: The unrepentant chocolatier" , 經濟學人, 29 October 2009. Retrieved 17 May 2012
  5. 2014 Fortune Global 500 listing. Retrieved 20 May 2015.
  6. [1]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18.
  7. 廈門銀鷺食品有限公司-花生牛奶,八寶粥,好粥道,牛奶花生. 廈門: 廈門銀鷺食品集團: 1. [2017-02-17]. (原始內容 (htm)存檔於2013-04-06) (中文(簡體)‎). 
  8. 台灣可口可樂 跟雀巢玩完,中時電子報,2015年10月16日。
  9. 可口可樂、雀巢拆夥 另起爐灶推新「檸檬茶」
  10. 錢睿蓀. 聯姻英國最大冰淇淋公司 雀巢要在冰淇淋市場追趕聯合利華. 界面. 2016年4月27日 [2019年1月17日]. 
  11. Nestlé und R&R schliessen Froneri-Deal zur Gründung eines Joint Venture für Speiseeis und Tiefkühlkost ab(德語). 雀巢. 2016年10月3日 [2019年1月17日]. 
  12. Hisroty of Froneri(英文). Froneri. [2019年1月17日]. 
  13. 台灣環保署-雀巢食安重金屬事件
  14. 瑞典檢出歐洲雀巢嬰幼兒食品含大量有毒元素
  15. 印度雀巢事件
  16. BBC-印度泡麵事件
  17. 聯合網-雀巢食安事故
  18. 國經網-雀巢召回數百噸零食
  19. Mehler, Sandra. Bübchen. Nestlé Babyservice. 2016-01-13 [2016-12-04] (德語). 
  20. PChome線上購物. PChome線上購物 -. PChome 24h購物. [2016-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