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兒玉源太郎」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HLY對話 | 貢獻
 
(未顯示由 4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Infobox President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original_name =
+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兒玉源太郎''' </p>
| image =<img src="http://www.twmemory.org/wp-content/uploads/2017/03/2017-03-28_22_32_13-000189132228320313.jpg" width="220" ><br><small>[http://www.twmemory.org/wp-content/uploads/2017/03/2017-03-28_22_32_13-000189132228320313.jpg 原圖鏈結]、[https://www.twmemory.org/?p=10973 圖片來 自twmemory]</small>
+
|-
|imagesize = 250px
+
|<center><img src="https://attach.setn.com/newsimages/2020/07/29/2689267-PH.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787662 圖片來 自setn]
| caption =
+
</small>  
| country = [[日本帝國]]
+
|}
| order = 第4任
 
| term_start = 1898年2月26日
 
| term_end = 1906年4月11日
 
| office = 台灣總督
 
| vice_occupation=
 
| vice_president=
 
| predecessor = [[乃木希典]]
 
| successor = [[佐久間左馬太]]
 
| office2 =[[日本]][[陸軍大臣]]
 
| term_start2 = 1900年
 
| term_end2 = 1902年
 
| predecessor2 = [[桂太郎]]
 
| successor2 = [[寺內正毅]]
 
| birth_date = 1852年3月16日
 
| birth_place = [[日本]][[山口縣]]
 
| death_date = 1906年7月23日(54歲)
 
| death_place = [[日本]][[東京市]]
 
| religion =
 
| profession = [[陸軍]]
 
| spouse =
 
| party = [[長州藩]]
 
}}
 
{{Japanese|japanese=児玉 源太郎|kana=こだま  げんたろう|romaji=Kodama Gentarō}}
 
  
 +
'''兒玉源太郎'''({{bd|1852年|4月14日|1906年|7月23日|Kodama, Gentarou}}),正二位勲一等功一級子爵(追封伯爵),[[长州藩]]的支藩——[[德山藩]]出身(今[[山口縣]][[周南市]]),[[台灣日治時期]]第4任[[台灣總督|總督]](1898-1906)。兒玉在總督任內,也在中央身兼數職(兼任[[日本內閣]][[陸軍大臣]]、[[軍務大臣]]、[[文部大臣]]等職位),更領兵參與[[日俄戰爭]],因此在[[台灣]]的時間很短。實際在台灣負責政務的人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被稱為「兒玉、後藤時代」。
  
 
+
==介紹==
'''兒玉源太郎'''({{bd|1852年|3月16日|1906年|7月23日|Kodama, Gentarou}}),正二位勲一等功一級子爵(追封伯爵),[[长州藩]]的支藩——[[德山藩]]出身(今[[山口縣]][[周南市]]),[[台灣日治時期]]第4任[[台灣總督|總督]](1898-1906)。兒玉在總督任內,也在中央身兼數職(兼任[[日本內閣]][[陸軍大臣]]、[[軍務大臣]]、[[文部大臣]]等職位),更領兵參與[[日俄戰爭]],因此在[[台灣]]的時間很短。實際在台灣負責政務的人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被稱為「兒玉、後藤時代」。
 
 
 
 
1903年(明治36年),兒玉中将后继[[田村怡与造]]为陆军参谋次长(参谋总长为[[大山巖]]),[[日俄战争]]中兒玉源太郎升为大将调为满州军总参谋长,在[[203高地]]争夺战中支援[[乃木希典]]大将为战场总指挥。
 
1903年(明治36年),兒玉中将后继[[田村怡与造]]为陆军参谋次长(参谋总长为[[大山巖]]),[[日俄战争]]中兒玉源太郎升为大将调为满州军总参谋长,在[[203高地]]争夺战中支援[[乃木希典]]大将为战场总指挥。
  
1906年(明治39年),兒玉源太郎奉調回國,任命其任職中國東北「[[滿鐵|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創立委員長」。上任之後,兒玉源太郎制定了 [[中國東北]]移民50萬的計畫,以日本化[[東三省]]。任 職10 天後在家因[[腦溢血]]逝世。
+
1906年(明治39年),兒玉源太郎奉調回國,任命其任職中國東北「[[滿鐵|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創立委員長」。上任之後,兒玉源太郎制定了 [[中國東北]] 吸引 移民50萬的 開發 計畫,以日本化[[東三省]] 來回應沙俄對此地的競爭企圖 不過才剛 職僅10 天後 ,即 在家因[[腦溢血]]逝世。
  
 
[[甲午戰爭]](日本方面稱為:日清戰爭)時期擔任陸軍次官,之後獲升為陸軍[[大將]],後續也擔任過[[內務大臣]]、[[文部大臣]],並受封[[伯爵]]。
 
[[甲午戰爭]](日本方面稱為:日清戰爭)時期擔任陸軍次官,之後獲升為陸軍[[大將]],後續也擔任過[[內務大臣]]、[[文部大臣]],並受封[[伯爵]]。
  
 
== 生平 ==
 
== 生平 ==
1852年4月14日,兒玉源太郎出生于日本周防國德山藩(今山口縣),是武士兒玉半九郎長子,幼名百合若,後稱健。9歲時,父親為藩內守舊派暗殺,姐夫繼承了家業,後來他在革新派的支持下才繼承家名
+
1852年4月14日,兒玉源太郎出生于日本周防國德山藩(今山口縣),是武士兒玉半九郎長子,幼名百合若,後稱健。9歲時,父親為藩內守舊派暗殺,姐夫繼承了家業,後來他在革新派的支持下才繼承家名
  
 
1868年,兒玉源太郎初次上陣,是參加[[戊辰戰爭]],後任兵部省禦雇。大阪兵學寮(陸士前身)畢業。
 
1868年,兒玉源太郎初次上陣,是參加[[戊辰戰爭]],後任兵部省禦雇。大阪兵學寮(陸士前身)畢業。
  
1871年4月15日,初任陸軍准少尉, [[佐賀之亂]]時他作為[[大阪]]鎮台大尉副官從軍,在戰場上負傷,神風連之亂時,他是[[熊本]]鎮台的副參謀長,以手腕高超著稱。
+
1871年4月15日,初任陸軍准少尉,[[佐賀之亂]]時他作為[[ 大阪市| 大阪]]鎮台大尉副官從軍,在戰場上負傷,神風連之亂時,他是[[ 熊本縣| 熊本]]鎮台的副參謀長,以手腕高超著稱。
  
1877年[[西南戰爭]],[[西鄉隆盛]]帶了三萬五千人包圍了[[熊本城]],兒玉源太郎鎮守熊本城,眼看著就守不住城了,守軍中有人想起來當年從法國買了兩門炮,從來沒有使用過,這時候架起炮來照著說明書開了一炮。炮彈雖然不知道打到什麼地方去了,但攻城的敵兵真正被嚇跑了,不管指揮官怎麼命令,再也不肯近城一步。兒玉高興的手舞足蹈,大喊大叫 哈哈,[[馬鹿野郎]]地跑了 ,統統地跑了、跑了” 。  
+
1877年 ,適逢[[西南戰爭]],[[西鄉隆盛]]帶了三萬五千人包圍了[[熊本城]],兒玉源太郎鎮守熊本城,眼看著就守不住城了,守軍中有人想起來當年從法國買了兩門炮,從來沒有使用過,這時候架起炮來照著說明書開了一炮。炮彈雖然不知道打到什麼地方去了,但攻城的敵兵真正被嚇跑了,不管指揮官怎麼命令,再也不肯近城一步。兒玉高興的手舞足蹈,大喊大叫 哈哈,[[馬鹿野郎]]地跑了。
  
 兒玉源太郎在[[ 西南戰爭]] 一戰成名後,歷任近衛參謀副長 步兵第2聯隊長兼佐倉營所司令官 參謀本部管東局長。在他曾陪同陸軍大臣[[大山巖]]到歐洲進行軍事視察後,[[日本陸軍]]的學習對象由法國改為德國,被任命為陸軍次官 參謀本部第一局長兼陸軍大學校幹事 監軍部參謀長兼陸軍大學校校長,協助德國教官[[ 梅克爾]] 少校訓練軍隊。
+
 兒玉源太郎在西南戰爭一戰成名後,歷任近衛參謀副長 步兵第2聯隊長兼佐倉營所司令官 參謀本部管東局長。在他曾陪同陸軍大臣[[大山巖]]到歐洲進行軍事視察後,[[日本陸軍]]的學習對象由法國改為德國,被任命為陸軍次官 參謀本部第一局長兼陸軍大學校幹事 監軍部參謀長兼陸軍大學校校長,協助德國教官梅克爾少校訓練軍隊。
  
 
1889年8月24日,兒玉源太郎晉升陸軍少將,任監軍部參謀長。改任陸軍次官兼軍務局長兼陸軍省法官部長。
 
1889年8月24日,兒玉源太郎晉升陸軍少將,任監軍部參謀長。改任陸軍次官兼軍務局長兼陸軍省法官部長。
  
[[甲午戰爭]]開始後,任大本營留守參謀長兼臨時檢疫部長 ,積極策劃侵華戰爭 ,被稱為“日清戰爭的[[蕭何]]”。日軍攻陷平壤和黃海海戰後,由於掌握制海權後,立即組編 侵華日 軍第二軍。由於陸軍大臣大山巖出任第二軍司令官,他於是成為實際上的陸軍大臣 ,對日本侵華戰爭 ,從兵力部署到物資輜重,無一不躬行實踐。1895年8月20日,日本明治天皇賜其金 勳章及旭日重光章,並授予[[男爵]]爵位。後擢任第3師團長、內務大臣。
+
[[甲午戰爭]]開始後,任大本營留守參謀長兼臨時檢疫部長,被稱為“日清戰爭的[[蕭何]]”。日軍攻陷平壤和黃海海戰後,由於掌握制海權後,立即組編 軍第二軍。由於陸軍大臣大山巖出任第二軍司令官,他於是成為實際上的陸軍大臣,從兵力部署到物資輜重,無一不躬行實踐。1895年8月20日,日本明治天皇賜其[[ 勳章]] 及旭日重光章,並授予[[男爵]]爵位。後擢任第3師團長、內務大臣 。1898年2月26日,兼任[[台灣總督]];1906年4月11日,由[[佐久間左馬太]]接任台灣總督
  
1906年7月23日,腦溢血病逝,享年55。兒玉源太郎病逝後葬於東京都府中市的多磨靈園。
+
1906年7月23日,腦溢血病逝,享年55 。兒玉源太郎病逝後葬於東京都[[ 府中市 (東京都)|府中市]] 的多磨靈園。
  
 
== 擔任臺灣總督期間 ==
 
== 擔任臺灣總督期間 ==
[[甲午戰爭]]後,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及澎湖列島被割讓於日本。當時日本為了迅速平定臺灣,採取了剿撫並用的手法。但前三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都沒能控制住臺灣 [[ 乃木 希典]] 看來,日本 治台, 得不償失,軍費開支每年高達700萬日元,日本還得從中國的賠款中拿出1200萬對臺灣進行軍費補助。龐大的經費開支使日本不但沒有從臺灣 割讓中得到實際利益,反而成了日本的沉重包袱,萌生出賣臺灣的構想,並說動了當時的首相[[松方正義]]。經過一系列幕後活動,初步決定以1500萬[[法郎]](一說一億日元)把臺灣賣給法國。1898年,[[伊藤博文]]重新成為日本首相,乃木希典正式在軍政會議上提出了《臺灣賣卻論》,要把臺灣賣給法國 甚至清 ,獲得日本外務省的支持。兒玉源太郎起立發言反對說:“我認為,臺灣係日本南部的屏障,軍事價值甚大,不能賣給法國。當初為了得到臺灣,我們費了那麼大的力,死了那麼多的人。若將臺灣賣給他國,長遠看來並不划算。至於乃木總督提到臺灣不好治理的問題,我覺得不是臺灣不好治理,而是我們管理臺灣的官員無能,如果首相覺得政府中找不到能治理臺灣的總督,我願前往。”反諷了乃木希典,伊藤當下決定由兒玉源太郎接任[[臺灣總督]]
+
[[甲午戰爭]]後,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及澎湖列島被割讓於日本。當時日本為了迅速平定臺灣,採取了剿撫並用的手法。但前三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都沒能控制住臺灣 在乃木看來, 臺灣對 日本 而言是 得不償失,軍費開支每年高達700萬日元,日本還得從中國的賠款中拿出1200萬對臺灣進行軍費補助。龐大的經費開支使日本不但沒有從[[ 臺灣割讓]] 中得到實際利益,反而成了日本的沉重包袱, 乃木希典 萌生出賣臺灣的構想, 他的比喻是,「日本就像乞丐,臺灣就像馬。乞丐乞討到一匹馬,要騎沒辦法,還會被馬踹一腳。」 並說動了當時的首相[[松方正義]]。經過一系列幕後活動,初步決定以1500萬[[法郎]](一說一億日元)把臺灣賣給法國。1898年,[[伊藤博文]]重新成為日本首相,乃木希典正式在軍政會議上提出了《臺灣賣卻論》,要把臺灣賣給法國甚至清 帝國 ,獲得日本外務省的支持。兒玉源太郎起立發言反對說:“我認為,臺灣係日本南部的屏障,軍事價值甚大,不能賣給法國。當初為了得到臺灣,我們費了那麼大的力,死了那麼多的人。若將臺灣賣給他國,長遠看來並不划算。至於乃木總督提到臺灣不好治理的問題,我覺得不是臺灣不好治理,而是我們管理臺灣的官員無能,如果首相覺得政府中找不到能治理臺灣的總督,我願前往。”反諷了乃木希典,伊藤當下決定由兒玉源太郎接任[[臺灣總督]]。
 
 
===治臺善跡===
 
1898年3月,兒玉源太郎到達臺灣,接任[[總督]],他帶來一位得力助手,原[[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1898年3月2日,後藤新平改任[[台灣總督府]]民政局長,此職為總督府第二高官,後改稱民政長官。後藤在兒玉的全權信任下,立即在臺灣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殖民措施,一切隨機變化,因時造就,人稱[[無方針主義]]。
 
 
 
治安政策上,兒玉、後藤廢除了乃木總督成效不彰的[[三段警備制]],讓[[警察]]深入民間,追緝抗日分子,政府則軟硬兼施,又採取[[糖飴與鞭]]的政策。一面[[招安]][[游擊隊]],大多[[歸順]]後,即不予處分,政府還給予創業津貼,命其踏入社會,尋找工作。如不投降,則殘酷鎮壓。兒玉、後藤並運用[[保甲]]制度,推行[[連坐]]法,使民眾之間互相監視,避免一般[[平民]]與抗日分子合流。
 
 
 
內政政策上,兒玉、後藤舉辦“[[饗老典]]”的敬老活動,如“[[揚文會]]”等重視學者的活動,也舉辦商人的表彰活動等,讓[[仕紳]]得以滿意。對於[[普羅大眾]],兒玉、後藤充實衛生設備,修建下水道,並且注意污水排放,增加民眾保健意識,保障[[飲用水]]衛生,使得[[臺灣人]]早年聞之色變的[[鼠疫]]、[[瘟疫]]等逐漸絕跡。
 
 
 
經濟政策上,兒玉、後藤對老百姓喜歡的[[鴉片]]陋習,從[[肅清]]改為放寬至“專賣”,實行了[[食鹽]]、[[樟腦]]、[[香菸]]、[[酒類]]、[[鴉片]]等專賣制度,兒玉與後藤在臺灣努力經營、生產各種物資,使日本大獲其利,並且提出了「有關臺灣統治的既往及將來」備忘錄,揭露經營對岸的[[廈門港]]之動機,發表在廈門設置[[臺灣銀行]]支店(分行)的想法,以此為日本南進的策略鋪路
 
  
  農業政策上,兒玉、後藤又頒佈了《臺灣地籍規則》、《土地調查規則》,並對全島土地重新丈量。通過這次丈量清理,臺灣耕地面積比原來多了一倍,日本 臺灣的土地稅收入也因 翻倍 尤其是蔗糖政策,日本以前[[砂糖]]價格常常一日數漲,經過兒玉、 藤的考察,臺灣 土壤和氣候很適合種植[[甘蔗]],所以 兒玉、 後藤鼓勵種植甘蔗 幾乎年年豐收,並 臺灣製成粗糖,統一收購,運往日本,進行細加工,既讓日本當局賺了大錢,也幫助了許多日本國內失業人員,還緩和了日本 糖價。兒玉、後藤在臺灣推 的一系列殖民 使臺灣富裕,走向現代化。
+
 對此, 到任 後的兒玉 致力於振肅官紀 刷新吏風 ,在 的行政 整理下淘汰大量官吏 時上 自敕 任官 、下至判 官或特約人員 共達1080被淘汰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後,兒玉源太郎雖仍兼任臺灣總督,但已回軍部任職,與他同 時上任 的民政長 [[後藤新平]]成為臺灣實際的統治者。兒玉在臺灣 期長達8年多 幾乎是歷任總督中最長的。日本政界評價兒玉後藤開創了一個時代,奠定了臺灣殖民統治的基礎,而日本當局嘗到了甜頭,再也沒有人提起要將臺灣轉賣給他國的事了
 
  
 
===对中国革命党的支持===
 
===对中国革命党的支持===
*1897年11月上旬,[[陳少白]]在日治臺灣臺北創立[[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員有[[楊心如]]、[[吳文秀]]、趙滿期、容祺年、莊某等五、六人,並逐漸打開局面。陳少白並多次至臺灣指導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務,並先後獲取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的支持與援助。<ref>[http://sun.yatsen.gov.tw/content.php?cid=S01_05_03_01 在台興中會的成立]</ref>1900年,[[孫中山]]計劃在惠州起義,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贊同孫中山的計畫,計畫支援[[興中會]]發動[[惠州起義]],命令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協助在臺北的孫中山,兒玉提供武器、日本 殖民 政府名下[[台灣銀行]]在[[廈門]]分行的金庫的三百萬兩銀子,讓孫中山做起義的經費,等孫中山一攻惠州,兒玉就攻打廈門,日孫一起,上下夾擊。<ref>[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9%99%B6%E5%82%91/art/20141207/18960196 外國干政史]</ref>後因[[日本內閣]]改組,新內閣不願意援助中國革命,首相[[伊藤博文]]怕驚動英美而叫停,惠州起義遂告失敗,[[鄭士良]]逃亡,日本人[[山田良政]]與多位興中會會員慘遭滿清殺害。孫中山於11月10日化名「吳仲」,與後藤新平同行乘「橫濱丸」自[[基隆]]航往日本。<ref>[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19html/vod19_05.htm 惠州起義與中國革命]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07023518/http://edu.ocac.gov.tw/culture/chinese/cul_chculture/vod19html/vod19_05.htm |date=2015-09-07 }}</ref><ref>"孫中山學術研究資訊網"[http://sun.yatsen.gov.tw/content.php?cid=S01_05_02_01]</ref>
+
*1897年11月上旬,[[陳少白]]在日治臺灣臺北創立[[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員有[[楊心如]]、[[吳文秀]]、趙滿期、容祺年、莊某等五、六人,並逐漸打開局面。陳少白並多次至臺灣指導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務,並先後獲取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的支持與援助。<ref>{{Cite web |url=http://sun.yatsen.gov.tw/content.php?cid=S01_05_03_01 |title= 在台興中會的成立 |access-date=2010-04-05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70818135240/http://sun.yatsen.gov.tw/content.php?cid=S01_05_03_01 |archive-date=2007-08-18 |dead-url=yes }}</ref>1900年,[[孫中山]]計劃在惠州起義,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贊同孫中山的計畫,計畫支援[[興中會]]發動[[惠州起義]],命令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協助在臺北的孫中山,兒玉提供武器、日本政府名下[[台灣銀行]]在[[廈門]]分行的金庫的三百萬兩銀子,讓孫中山做起義的經費,等孫中山一攻惠州,兒玉就攻打廈門,日孫一起,上下夾擊。<ref>{{Cite web |url=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9%99%B6%E5%82%91/art/20141207/18960196 |title= 外國干政史 |accessdate=2014-12-07 |archive-date=2017-02-17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217224253/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9%99%B6%E5%82%91/art/20141207/18960196 |dead-url=no }}</ref>後因[[日本內閣]]改組,新內閣不願意援助中國革命,首相[[伊藤博文]]怕驚動英美而叫停,惠州起義遂告失敗,[[鄭士良]]逃亡,日本人[[山田良政]]與多位興中會會員慘遭滿清殺害。孫中山於11月10日化名「吳仲」,與後藤新平同行乘「橫濱丸」自[[基隆]]航往日本。
  
*清 革命人士[[容閎]]的《西學東漸記》一書中有他於1901年與兒玉總督的對話,兒玉總督說「...惜初次晤面,即有一極惡之消息報君...」容閎聞而大異,急欲知所謂惡消息者究為何事。兒玉曰:「中國閩浙總督方有公文來,囑予留意,謂君設來此者,即倩予捕君送之中政府也。」容閎答稱:「予今在閣下完全治權之下,故無論何時,閣下可以從心所欲,捕予送之中政府,予亦甚願為中國而死,死故得其所也。」兒玉總督聞言莊重對曰:「容先生幸勿以予為中國之警吏,君今請安居於此,慎無過慮,與絕不能聽君往中國就戮也。」並告曰:「君之身命今甚危,惟若居[[臺灣]]在予治權之下,予必極力保護,當派兵為君防衛,不致有意外之變。」隔日果有護兵四人,夜間在容閎寓所四圍巡邏,日間逢其外出無論何時,此四兵必隨行,二居前,二居後,加意防護。容閎自述「予居臺灣數日承日人如是待遇,意良可感。」容閎認為此次與日本臺灣總督之談話,實為他一生中最值得紀念之事。<ref>劉澤民, [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40&AID=514 容閎來臺灣時間與次數之蠡測] {{web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41203140800/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40&AID=514 |date=2014-12-03 }},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9/10/16</ref>
+
*清 革命人士[[容閎]]的《西學東漸記》一書中有他於1901年與兒玉總督的對話,兒玉總督說「...惜初次晤面,即有一極惡之消息報君...」容閎聞而大異,急欲知所謂惡消息者究為何事。兒玉曰:「中國閩浙總督方有公文來,囑予留意,謂君設來此者,即倩予捕君送之中政府也。」容閎答稱:「予今在閣下完全治權之下,故無論何時,閣下可以從心所欲,捕予送之中政府,予亦甚願為中國而死,死故得其所也。」兒玉總督聞言莊重對曰:「容先生幸勿以予為中國之警吏,君今請安居於此,慎無過慮,與絕不能聽君往中國就戮也。」並告曰:「君之身命今甚危,惟若居[[臺灣]]在予治權之下,予必極力保護,當派兵為君防衛,不致有意外之變。」隔日果有護兵四人,夜間在容閎寓所四圍巡邏,日間逢其外出無論何時,此四兵必隨行,二居前,二居後,加意防護。容閎自述「予居臺灣數日承日人如是待遇,意良可感。」容閎認為此次與日本臺灣總督之談話,實為他一生中最值得紀念之事。<ref>劉澤民, [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40&AID=514 容閎來臺灣時間與次數之蠡測]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9/10/16</ref>
  
== 相關項目==
+
== 影片==
*[[日俄战争]]
+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甲午战争]](日清戰爭)
+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EOmElqsHGw
*[[原臺南大正公園]]
+
|alignment=center
*[[ 兒玉 後藤紀念館]]
+
|dimensions=480
 +
|container=frame
 +
|description=日治宿舍挖出石雕頭像 疑日總督 兒玉 源太郎-民視新聞 }}
 +
</div>
 +
{{-}}
  
==參考 資料==
+
== 參考 文獻 ==  
 
{{reflist}}
 
{{reflist}}
 
+
[[Category:人物類]]
{{start box}}
 
{{s-before|[[乃木希典]]}}
 
{{s-title|[[台灣總督]]兼[[台灣守備隊]]司令官<br>(即[[台灣軍司令官]])|1898年—1906年}}
 
{{s-after|[[佐久間左馬太]]}}
 
{{s-before|[[桂太郎]]}}
 
{{s-title|[[陸軍省|陸軍大臣]]|1900年—1902年}}
 
{{s-after|[[寺內正毅]]}}
 
{{end box}}
 
 
 
 
 
{{DEFAULTSORT:Kodama, Gentarou}}
 
[[Category: 臺灣總督]]
 
[[Category:日本陆军大将]]
 
[[category:明治時代 人物]]
 
[[Category:山口縣出身人物]]
 
[[Category:日本內務大臣]]
 
[[Category:罹患腦溢血逝世者]]
 
[[分 :日本日俄戰爭人物]]
 

於 2023年10月1日 (日) 00:03 的最新修訂

兒玉源太郎

圖片來自setn

兒玉源太郎(1852年4月14日-1906年7月23日),正二位勲一等功一級子爵(追封伯爵),長州藩的支藩——德山藩出身(今山口縣周南市),台灣日治時期第4任總督(1898-1906)。兒玉在總督任內,也在中央身兼數職(兼任日本內閣陸軍大臣軍務大臣文部大臣等職位),更領兵參與日俄戰爭,因此在台灣的時間很短。實際在台灣負責政務的人是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被稱為「兒玉、後藤時代」。

介紹

1903年(明治36年),兒玉中將後繼田村怡與造為陸軍參謀次長(參謀總長為大山巖),日俄戰爭中兒玉源太郎升為大將調為滿州軍總參謀長,在203高地爭奪戰中支援乃木希典大將為戰場總指揮。

1906年(明治39年),兒玉源太郎奉調回國,任命其任職中國東北「南滿鐵道株式會社創立委員長」。上任之後,兒玉源太郎制定了在中國東北吸引移民50萬的開發計畫,以日本化東三省來回應沙俄對此地的競爭企圖。不過才剛任職僅10天後,即在家因腦溢血逝世。

甲午戰爭(日本方面稱為:日清戰爭)時期擔任陸軍次官,之後獲升為陸軍大將,後續也擔任過內務大臣文部大臣,並受封伯爵

生平

1852年4月14日,兒玉源太郎出生於日本周防國德山藩(今山口縣),是武士兒玉半九郎長子,幼名百合若,後稱健。9歲時,父親為藩內守舊派暗殺,姐夫繼承了家業,後來他在革新派的支持下才繼承家名。

1868年,兒玉源太郎初次上陣,是參加戊辰戰爭,後任兵部省禦雇。大阪兵學寮(陸士前身)畢業。

1871年4月15日,初任陸軍准少尉,佐賀之亂時他作為大阪鎮台大尉副官從軍,在戰場上負傷,神風連之亂時,他是熊本鎮台的副參謀長,以手腕高超著稱。

1877年,適逢西南戰爭西鄉隆盛帶了三萬五千人包圍了熊本城,兒玉源太郎鎮守熊本城,眼看著就守不住城了,守軍中有人想起來當年從法國買了兩門炮,從來沒有使用過,這時候架起炮來照著說明書開了一炮。炮彈雖然不知道打到什麼地方去了,但攻城的敵兵真正被嚇跑了,不管指揮官怎麼命令,再也不肯近城一步。兒玉高興的手舞足蹈,大喊大叫「哈哈,馬鹿野郎地跑了。」

兒玉源太郎在西南戰爭一戰成名後,歷任近衛參謀副長、步兵第2聯隊長兼佐倉營所司令官、參謀本部管東局長。在他曾陪同陸軍大臣大山巖到歐洲進行軍事視察後,日本陸軍的學習對象由法國改為德國,被任命為陸軍次官、參謀本部第一局長兼陸軍大學校幹事、監軍部參謀長兼陸軍大學校校長,協助德國教官梅克爾少校訓練軍隊。

1889年8月24日,兒玉源太郎晉升陸軍少將,任監軍部參謀長。改任陸軍次官兼軍務局長兼陸軍省法官部長。

甲午戰爭開始後,任大本營留守參謀長兼臨時檢疫部長,被稱為「日清戰爭的蕭何」。日軍攻陷平壤和黃海海戰後,由於掌握制海權後,立即組編陸軍第二軍。由於陸軍大臣大山巖出任第二軍司令官,他於是成為實際上的陸軍大臣,從兵力部署到物資輜重,無一不躬行實踐。1895年8月20日,日本明治天皇賜其金鵄勳章及旭日重光章,並授予男爵爵位。後擢任第3師團長、內務大臣。1898年2月26日,兼任台灣總督;1906年4月11日,由佐久間左馬太接任台灣總督。

1906年7月23日,腦溢血病逝,享年55歲。兒玉源太郎病逝後葬於東京都府中市的多磨靈園。

擔任臺灣總督期間

甲午戰爭後,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及澎湖列島被割讓於日本。當時日本為了迅速平定臺灣,採取了剿撫並用的手法。但前三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都沒能控制住臺灣;在乃木看來,臺灣對日本而言是得不償失,軍費開支每年高達700萬日元,日本還得從中國的賠款中拿出1200萬對臺灣進行軍費補助。龐大的經費開支使日本不但沒有從臺灣割讓中得到實際利益,反而成了日本的沉重包袱,乃木希典萌生出賣臺灣的構想,他的比喻是,「日本就像乞丐,臺灣就像馬。乞丐乞討到一匹馬,要騎沒辦法,還會被馬踹一腳。」並說動了當時的首相松方正義。經過一系列幕後活動,初步決定以1500萬法郎(一說一億日元)把臺灣賣給法國。1898年,伊藤博文重新成為日本首相,乃木希典正式在軍政會議上提出了《臺灣賣卻論》,要把臺灣賣給法國甚至清帝國,獲得日本外務省的支持。兒玉源太郎起立發言反對說:「我認為,臺灣係日本南部的屏障,軍事價值甚大,不能賣給法國。當初為了得到臺灣,我們費了那麼大的力,死了那麼多的人。若將臺灣賣給他國,長遠看來並不划算。至於乃木總督提到臺灣不好治理的問題,我覺得不是臺灣不好治理,而是我們管理臺灣的官員無能,如果首相覺得政府中找不到能治理臺灣的總督,我願前往。」反諷了乃木希典,伊藤當下決定由兒玉源太郎接任臺灣總督

對此,到任後的兒玉致力於振肅官紀、刷新吏風,在他的行政整理下淘汰大量官吏,當時上自敕任官、下至判任官或特約人員,共達1080被淘汰。

對中國革命黨的支持

  • 1897年11月上旬,陳少白在日治臺灣臺北創立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員有楊心如吳文秀、趙滿期、容祺年、莊某等五、六人,並逐漸打開局面。陳少白並多次至臺灣指導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務,並先後獲取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的支持與援助。[1]1900年,孫中山計劃在惠州起義,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贊同孫中山的計畫,計畫支援興中會發動惠州起義,命令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協助在臺北的孫中山,兒玉提供武器、日本政府名下台灣銀行廈門分行的金庫的三百萬兩銀子,讓孫中山做起義的經費,等孫中山一攻惠州,兒玉就攻打廈門,日孫一起,上下夾擊。[2]後因日本內閣改組,新內閣不願意援助中國革命,首相伊藤博文怕驚動英美而叫停,惠州起義遂告失敗,鄭士良逃亡,日本人山田良政與多位興中會會員慘遭滿清殺害。孫中山於11月10日化名「吳仲」,與後藤新平同行乘「橫濱丸」自基隆航往日本。
  • 清末革命人士容閎的《西學東漸記》一書中有他於1901年與兒玉總督的對話,兒玉總督說「...惜初次晤面,即有一極惡之消息報君...」容閎聞而大異,急欲知所謂惡消息者究為何事。兒玉曰:「中國閩浙總督方有公文來,囑予留意,謂君設來此者,即倩予捕君送之中政府也。」容閎答稱:「予今在閣下完全治權之下,故無論何時,閣下可以從心所欲,捕予送之中政府,予亦甚願為中國而死,死故得其所也。」兒玉總督聞言莊重對曰:「容先生幸勿以予為中國之警吏,君今請安居於此,慎無過慮,與絕不能聽君往中國就戮也。」並告曰:「君之身命今甚危,惟若居臺灣在予治權之下,予必極力保護,當派兵為君防衛,不致有意外之變。」隔日果有護兵四人,夜間在容閎寓所四圍巡邏,日間逢其外出無論何時,此四兵必隨行,二居前,二居後,加意防護。容閎自述「予居臺灣數日承日人如是待遇,意良可感。」容閎認為此次與日本臺灣總督之談話,實為他一生中最值得紀念之事。[3]

影片

日治宿舍挖出石雕頭像 疑日總督兒玉源太郎-民視新聞

參考文獻

  1. 在台興中會的成立. [2010-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8). 
  2. 外國干政史. [2014-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7). 
  3. 劉澤民, 容閎來臺灣時間與次數之蠡測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