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芳香化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芳香化湿
圖片來自优酷

芳香化湿,运用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以治疗水湿病证的方法。属祛湿治法。

芳香化湿法适用于湿困脾胃,湿温初起等证。常用藿香、佩兰、紫苏叶白豆蔻等,并配合淡渗利湿、燥湿的药物组成方剂,代表方剂如香苏平胃散藿朴夏苓汤等。若湿困脾胃,运化失常,证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大便稀溏,苔白腻而厚,脉缓等。治宜芳香化湿,理气和胃,方用香苏平胃散。湿温初起,湿郁卫气,证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胸脘脾闷,不饥不渴,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苔白腻,脉濡缓,治宜芳香化湿,宣透气机,方用藿朴夏苓汤。临床上应注意,湿温化燥,深入营血者不宜使用本法。

芳香化湿药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

利水渗湿药的药理作用:1、利尿作用:本类药物大多数如茯苓,猪苓、泽泻,车前草金钱草等有不同长度的利尿作用。2、抗生殖系统感染。3、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1)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反应,促进肿瘤底下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提高机体免疫监督作用而抑制肿瘤;(2)另一方面升高白细胞数,减弱化疗或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4、利胆保肝作用。

简介

芳香化湿是一个中医术语,它描述了一种通过使用草药、植物或其他添加剂来消除湿气和调节体内湿度的方法。以下是对芳香化湿的说明:

1、在中医理论中,湿气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液积聚,常表现为身体沉重、困乏无力、腹胀、食欲不振、头重脚轻、皮肤潮湿等症状。湿气的产生可以由环境潮湿、体虚等多种因素引起。

2、芳香化湿是通过使用具有芳香味道的草药、植物精油来驱散湿气,并帮助调节体内的湿度。常见的芳香化湿方法包括芳香熏蒸、草药煮汤、精油按摩等。

3、芳香化湿的草药或植物通常具有清香特点,被认为具有消除湿气、疏通经络和舒缓身心的功效。精油按摩则可以通过在皮肤上使用具有芳香特性的精油来促进湿气的排出。

4、芳香化湿是中医中的一种辅助疗法,应该根据个体情况来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草药或植物,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芳香化湿的主要功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驱散湿气:芳香物质具有挥发性,通过吸入或外用的方式能够直接作用于呼吸系统和皮肤,帮助驱散体内外的湿气。湿气的积聚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如沉重、困乏无力等症状,芳香化湿可以有效改善这些不适。

2、舒缓身心:某些具有芳香特性的草药或精油具有舒缓和放松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压力、焦虑和疲劳。芳香化湿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促进身心的平静和放松。

3、疏通经络:湿气的积聚可能导致经络堵塞,影响气血流通。芳香化湿中的草药或植物成分可以促进经络的疏通,使得气血流通畅通,有助于改善身体的功能和健康。

哪些草药有芳香化湿的功效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湿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止呕

砂仁:辛温,归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安胎。

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果:辛温,归脾胃经。燥湿、温中、截疟。

佩兰:辛平,归脾胃肺经。化湿解暑。

芳香化湿
圖片來自优酷

松茸芳香化湿的原理

松茸芳香化湿的原理主要是由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和特性。

1、挥发性化合物:松茸中含有多种挥发性化合物,如松茸醇松茸酮等。这些化合物在加热或烹饪过程中释放出来,散发出独特的香味。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可以通过嗅觉刺激人体,从而产生芳香化湿的效果。

2、芳香物质的作用:松茸中的芳香物质具有促进消化和改善食欲的作用。它们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功能,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3、清热解湿:传统中医认为,松茸具有清热解湿的功效。湿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种病理因素,与身体内部湿热的累积有关。松茸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湿的作用,可以帮助消除体内湿气,改善湿热引起的不适症状。松茸是一种具有独特香味和风味的食用菌,被广泛用于烹饪和药用。

芳香类化湿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将一朵香味浓郁的花放在自己的鼻孔底下时,很容易打喷嚏。也许,我们对这种现象不以为然,殊不知,这对于体内湿气过重的湿热体质者来说,却是一种改善体质的妙方。中医认为,芳香行气,具有补气开窍的作用,而香味的刺激,又可以排解体内的浊气,这里的浊气,即指我们体内的湿气。

中医认为,湿热体质者大部分是因自己体内的湿不断增加,最终导致了湿热,因此,若想改善体质,必须先去湿。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让湿气顺着毛孔散发出来,而湿热体质者的毛孔,往往会被水湿糊住,没有出气孔,湿气自然无法排出体外,于是,只能留在身体里继续作恶。可见,调理湿热的首要任务,便是打通气孔,增强气的推动作用以排解湿气。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打通毛孔呢?很简单,多吃一些芳香食物即可。

中医认为,芳香可以有效促进体内生燥,而燥能除湿,因此,芳香具有化湿辟秽除浊的作用,不仅如此,芳香类的药物与食物,对于因湿浊内阻而导致的胸闷、胸满、少食、体倦、口干、舌苔白腻等现象,都有不错的疗效,实际上,这些也正是湿热体质所易患的症状。早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己懂得芳香的作用了,他们经常用芳香类药物做药枕,以清暑利湿、辟秽安神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具有芳香作用的食物,如香菜、生姜、小茴香、桂皮、茯苓、白术、小米、大米、冬瓜、排骨、赤小豆等,这些食物都有助于湿热体质者健脾去湿。既然提到芳香食物,就不能不说说最具代表性的花粥了,随着养生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花粥已经不再陌生,这里就介绍几款适合湿热体质者食用的花粥。

玫瑰花粥

一直以来,人们只知道玫瑰可以供人欣赏,殊不知,它还可以用来食用。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将它作为一道佳肴了,因为他们知道,长期食用玫瑰花,不仅可以让自己拥有清新的体香,还可以起到活血安神、理气平肝、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白皙紧致的功效。对于湿热体质而言,这道粥则具有理气排湿的作用,尤其对于口臭的湿热体质者更具疗效。

在制作花粥之前,必须注意一点,即最好选用经过脱水处理,并还没有开放的小玫瑰花蕾作为材料,因为,含苞待放的花蕾之中,含有的营养物质较为丰富。具体的步骤是,先准备好经过处理的花蕾与新鲜的粳米,再把粳米与适量的清水一起放进锅里煮,煮熟后加入适量的小玫瑰花蕾同煮,等到粥成粉红色时即可食用。

茉莉花粥

茉莉花清香宜人,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有机物维生素,此外,它还含有糖和淀粉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是湿热体质者理想的调理佳品。这道茉莉花粥,不但味道甜香爽口,可以改善干燥的皮肤,而且,还可以上透头顶,下去小腹,解除胸中一切陈腐之气,进而使湿热体质者神清气爽。

在做这道粥之前,我们必须在每年七八月份,采集还没有完全开放的茉莉花,然后,将它们进行脱水处理,制成干茉莉花。熬粥的具体步骤是,先准备好100克的新鲜粳米,以及3~5克的干茉莉花,将粳米洗净与水同煮,等粥快熟的时候,再放入干茉莉花,煮5~10分钟后即可食用。

桃花粥

自古就有名句“人面桃花相映红”,然而,桃花的美艳却不仅仅限于观赏,它还含有山柰酚香豆精维生素A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物质,这些物质不但能起到扩张血管、疏通脉络、[润泽肌肤]]的作用,还能使促进人体衰老的脂褐素加快排泄,进而达到延年益寿的养生功效。若湿热体质者经常喝这道粥,还可以有效改善肝气不疏的现象,此粥亦是湿热体质者的去湿妙方。

这道粥的做法是,先准备桃花2克,粳米100克,红糖30克,将桃花放进沙锅中,用清水浸泡30分钟左右,然后加入洗干净的粳米,用文火煮成粥,在粥快煮熟的时候,放进桃花稍煮一会,再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合欢花粥

合欢花芳香宜人,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合欢苷鞣质,中医认为,合欢花性味甘平,易入心、肝经,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的作用,据医学典故《本草经》记载:“合欢花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它对于经常燥热不安的湿热体质者颇具疗效,可以起到镇静安神、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

这道粥的做法也非常简单,先准备好干合欢花30克(或新鲜的50克),粳米100克,以及适量的红糖,将以上材料一起放进锅里煮,直到煮成稠密的粥糊状即可食用。需要注意的是,睡前喝这道粥效果更佳。

黄花菜粥

黄花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它不但味鲜质嫩,而且,营养也非常丰富,据营养学家分析,它富含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养分。中医认为,它性味甘凉,具有清热、利湿、安神等多种功效,这道能够清热利湿、宽胸解郁的黄花菜粥,就非常适合湿热体质者。

这道粥的做法是,准备50克干黄花菜,100克粳米,以及适量的精盐、麻油。将干黄花菜清洗干净,用热水浸泡20分钟后,捞出择净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后与清水一起入锅,当粳米煮到米粒开花时,再放入黄花菜、精盐、麻油等,继续煮成浓稠的粥状即可食用。

温馨提示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以粥为主食利于消化,其实不然,因为身体消化好不好,主要是看食物与唾液是否充分混合,而只喝粥的话,米粒根本就没有经过咀嚼,又怎么能与唾液充分混合呢?因此,在我们喝粥的同时,还应该吃点干饭,以使食物得到充分的咀嚼,唾液中的消化酶能够和食物充分接触,进而促使食物在胃中完全消化。

视频

国医大师教你正确祛湿 芳香化湿法

[1]

芳香化湿药

[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