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西苑鐵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西苑鐵路
圖片來自鳳凰周刊

西苑鐵路,原址位於今北京市西城區中南海北海公園內,是中國第一條皇家專用鐵路。

清朝光緒十四年(1888年)冬,在太液池西岸開工興修了一條鐵路。鐵路南起中海紫光閣,沿中海西岸北行,穿越中海的北門福華門,進入北海的西南門陽澤門,沿北海西岸北行,到極樂世界往東,從龍澤亭以北經闡福寺、浴蘭軒、大西天,到鏡清齋(今名靜心齋)前的碼頭為終點,全長1510.4米。因位於大內西苑(即今中南海和北海公園的總稱)內,故名西苑鐵路。

西苑鐵路全線並非在光緒十四年建成。光緒十四年建成的只是翁同龢見到的紫光閣鐵路,即《北京中海福華門內修造車塢、鐵路尺寸圖樣》所繪線路。西苑鐵路全線建成並通車應是在光緒十五年(1889年)。

規模

戶部尚書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記》載:「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初六日。合肥以六火輪車進呈(五進上、一送邸),今日呈太后御覽。今紫光閣鐵路已成,未知可試否也?是為權輿,記之。」(合肥指李鴻章)「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觀新進之火輪車,約長三四丈,狹長,對面兩列可容二十八人,凡三輛。又觀機器車,不過丈余。此天津所進。三輛留西苑,三輛交火器營收,昨日甫到也。」可見該鐵路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初已建成,十一月初六日客車六輛、機車一輛已運到北京,車廂兩側各有一排十四個座位,鐵路應為窄軌鐵路。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輿圖中,有《北京中海福華門內修造車塢、鐵路尺寸圖樣》、《北京北海至中海鋪修鐵路圖樣》,均為紙本墨繪平樣圖(平面圖)。《北京中海福華門內修造車塢、鐵路尺寸圖樣》繪有沿中海西岸,紫光閣以東,南起瀛秀園以東,北到福華門內的一條短線。貼說註明全長二百五十七丈,起點和終點各有長十二丈、寬五丈的灰土站台,南段有一長五丈八尺的回車直路,北段紫光閣以北有長二十八丈二尺的回車鐵路,穿越集靈囿的三座門中的南門,向西南通往車塢。此圖所繪當即翁同龢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初六日所見的紫光閣鐵路,路成後遂將「火輪車」和「機器車」「呈太后御覽」。

車輛運到紫光閣後,為了讓慈禧太后要親自乘車,於是向北鋪設了較長的延伸線,形成了西苑鐵路全線。《北京北海至中海鋪修鐵路圖樣》繪製了包括中海北部和北海的西苑鐵路全線,是該工程的設計總圖。根據該圖的貼說,西苑鐵路全線總長四百七十二丈(合1510.4米)。其中四十九丈二尺(合157米)是活安鐵路(即用時現安的鐵路),共分三段:一段在福華門內,一段在福華門和陽澤門之間,一段橫跨在闡福寺前的神路上。

西苑鐵路是慈禧太后光緒帝首次見到的鐵路和火車,一些出入內廷的王公大臣也都由此見到了鐵路和火車。據說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該鐵路遭嚴重破壞。1925年北海公園開園前,西苑鐵路被徹底拆除。

發展背景

詫所未聞,駭為妖物

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英國人在北京宣武門外鋪設了一條展覽鐵路李端瑞《參冰室野乘》記載「京師人詫所未聞,駭為妖物,舉國若狂,幾致大變。旋經步軍統領衙門飭令拆卸,群疑始息。」。

同治五年(1866年),英商私築淞滬鐵路

光緒二年(1876年),李鴻章沈葆楨吳元炳會同具奏,尋以鐵路不適用於中國,毀之。

首位力主修鐵路者--劉銘傳

光緒六年(1880年),因中俄邊境形勢吃緊,第一位力主修鐵路者是李鴻章淮軍的將領劉銘傳[1] ,力主中國修建鐵路,並提出了修建北京至漢口、北京至浦口的南線,和北京至瀋陽、北京至甘肅的北線。慈禧太后將其上疏發給直隸總督李鴻章、兩江總督劉坤一議覆,李鴻章肯定了建鐵路的好處,劉坤一則以鐵路阻礙民生厘稅加以反對。此後清廷發生持續多年的修路與反修路論戰。最後,慈禧太后乃決罷修路之議。

光緒七年製成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龍號」。

運輸不力,幾致敗局

光緒十年(1884年)中法戰爭開打,由於中方運輸不力,幾致敗局。翌年與法國議和,清廷又議整頓防務,李鴻章重新提議招商集股,籌資修鐵路。大學士左宗棠附和。

光緒十三年(1887年),醇親王奕譞以總理海軍衙門事務大臣身份,與兵部郎中曾紀澤聯名上疏要求修路。清廷乃批准將唐胥鐵路延伸至天津

光緒十四年建成通車。修路派隨即由李鴻章代粵商陳承德奏陳,請接修津通鐵路,與津唐鐵路連為一體。 此時,為促進從未見過鐵路及火車的慈禧太后批准修建津通鐵路,光緒十四年李鴻章乃進呈小火車,並在大內西苑修築鐵路。

從猶豫轉為支持

光緒十五年初,奕譞、世鐸聯名會奏,猛烈抨擊反修路派。慈禧太后將該奏文發給曾國荃、張之洞、台灣巡撫劉銘傳等人,令「按切時勢,各抒所見,迅速覆奏」。劉銘傳、張之洞很快建議修鐵路。反修路派主要人物之一翁同龢也迅速轉變態度。光緒十五年八月,光緒帝親政後發出上諭,派李鴻章、張之洞會同海軍衙門「妥籌開辦」,修路派最終取勝。

在這場大論戰中,西苑鐵路的修建在促使慈禧太后從猶豫轉為支持修路的過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